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叙事路径探析

2017-12-05冯晶

新西部·中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

冯晶

【摘 要】 马克思主义叙事路径用接近人民生活的事件,将其相关的理论政策讲述出来,更有利于人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叙事原则通俗易懂,符合现实,叙事方式有图像叙事、词语叙事、媒体叙事等。这一方式较传统的理论灌输、说教的方式,趣味性较强,更容易让人们接受。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叙事路径;人民群众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战略任务。这一目标的推进和实现,对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改善有很大的作用。

叙事是指对至少两个属于同一主题或具有逻辑性、关联性的,不同时发生的事件的表述。如“我在看书”只是一个事件,不属于叙事,而“我刚刚休息了一会儿,现在正在看书”是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件,且发生在不同时间,就属于叙事。叙事的一个重要作用在于帮助人们理解某一事物。马克思主义叙事是指党员干部等人通过口头表述或书面表达等方式,借用相关的事件、方式,使人民群众理解、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过程。这一方式较传统的理论灌输优势在于:它有一定的娱乐性,也从情感上拉近了人民群众与党,与马克思主义的距离,使人们更容易接受、理解。

一、叙事原则

1、通俗易懂

当与人们进行交流,向人们讲述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内容时,必须将语言进行适当的转换,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用通俗的、人民群众能理解的话语表达出来,才能起到使之真正走进人们的思想中的作用。表达通俗的语言可以借用大众化用语、俗语、成语、经典古文等来实现这一效果。习近平同志就经常运用这些技巧。如他提出的“硬骨头”、“铺路石”、“摇头丸”等大众化用语,形象生动,贴近生活,也便于人们理解。除此之外,使用一些俗语也可以拉近与人们的距离,赢得人民的喜爱。习近平同志用“治大国如烹小鲜[1]”来表明要用心去了解国情的治国思想,颇有深意。

2、符合现实

进行马克思主义叙事时,需要立足于现实,现实就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包括世情、国情、党情,要突出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现实意义以及所能达到的程度。从现实的人出发,而不是从设想出来的人出发。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2]。”从现实情况出发,才能使人人能看得懂,听得明白。

二、叙事方式

1、图像叙事

互联网等新兴媒介的兴起,使很多本来不是图像性的信息都可以通过图像叙事的方式呈现出来。不同于传统的语言叙事和文本叙事,图像叙事是指报纸、电视、互联网等传播媒介通过绘画、摄影、广告等方式,将所要表达的信息用视觉图像呈现出来的一种叙事方式[3]。图像包括图画和影像两种方式,报纸、杂志上的一些插图、漫画等都属于图画,而广告、电视、电影等都属于影像。通过这种叙事方式使大众了解马克思主义就比较直观,也容易理解。

从价值角度讲,马克思主义叙事可以帮助民众树立信仰、坚定理想,也有利于实现人自身的价值追求,确立精神生活的核心。现阶段我们要树立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主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的伟大理想。通过图像叙事的方式传播这一信仰,有利于将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人类思想之中。如一些地区将理想信念、中国梦、传统美德通过墙体绘画的方式进行展现,充满了艺术气息,其鲜明活泼的画面也容易吸引街边的路人观赏浏览,这样既增添了城市的人文气息,也以民众喜爱的方式接受了党的文化教育。对于党的一些政策,生活中人们一般不会去看相关的政府文件,但如果将相关的政策用影像的方式表现出来,就会受到大家的喜爱。如“一带一路”方针,相关媒体以粘土画、动画的形式推出了“一带一路”之歌,并用有韵律的歌词让人们了解它,整个元素配合起来给人们以美的享受,让人们迫不及待地想走进“一带一路”。影像版的“一带一路”之歌推出来不到半个月,这两个视频的点击率都超过了三千万。事实证明,这种宣传方式比较容易引起广大民众的共鸣。

2、语词叙事

在生活中,语词叙事运用得比较广泛。语词叙事主要包括口语叙事和文字叙事。

口语叙事就是通过日常交流、谈话等方式将信息传递给对方。口语叙事时需要注意,表述者需要具备以下条件:表述者首先需要对所讲内容有充分的了解,能够生动形象地表述出要传递的内容,富有一定的感染力;其次要能根据听者的反应,灵活地调整方式方法。在向人们宣传马克思主义时,讲述者可以是符合上述条件的党员干部、理论工作者、也可以是普通民众。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讲述,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在人们心中落地生根。

文字出现后,逐渐形成了文字叙事。文字叙事较图像叙事存在的时间更长。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一些书籍、报纸等都是文字叙事的方式。在进行这样的文字叙事时,需要把握一定的原则:要结合实际。也就是叙事的文本要符合当前中国的实际情况,不能脱离现实,要深入群众。马克思主义是为人民服务的,因此要深刻地关心人民的利益,深入地了解人民的需求,并且积极地反映出人民群众生活中的榜样,倡导人们学习;敢于批评和自我批评。对党的发展要有清晰的认识,同时能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敢于自我批评,才能不断取得进步。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就多次指出我国各方面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改进。这也为党、为马克思主义树立了正面形象。只有这样,文字叙事才会成为引导人民前进的有效方式之一。

3、媒体叙事

电视、网络、手机等传媒手段出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方式和内容。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義》就是通过电视剧这一方式,展现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的反腐力度不断提升,大到“老虎”,小到“苍蝇”,都一网打尽,绝不姑息。这部剧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也使人们对党和政府的相关政策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近几年,微信、网络直播平台、各种APP等新媒体的出现,也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新的途径。通过“学习中国”、人民日报等APP及“开卷有理”等微信公众平台,在人们随手翻阅手机时就可以浏览到国家的相关政策,了解到社会动态,这无疑是人们了解马克思主义的新窗口。

但是,在媒体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便利之时,也应该看到:网络上充斥着各种资源,良莠不齐,如不正确引导,可能会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起到负面影响。因此,在使用网络、手机等平台时,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建立健全中央、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及各大专业门户网站的互联网主流新闻报道体系,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平台及影响力;政府要规范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流程,倡导正确的舆论,抵御不良信息的侵扰。广大人民群众也要自觉甄别各种资源,抵御不良信息的侵害。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传媒手段的优势,使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

三、结语

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着丰富的内容,研究其叙事路径有利于人们去认识它、理解它。通过对叙事原则、方式的分析,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叙事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实际运用中,我们也需要结合不断变化的事实去调整叙事的具体方式,以便更好地让人们了解马克思主义。

【参考文献】

[1] 陈锡喜.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194.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

[3] 李娇.电子媒介时代的图像叙事[D].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08.6.10.

【作者简介】

冯 晶(1991-)女,山西临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
浅析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发展状况
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行政不作为”现象探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启示
从天长市人民群众看军队改革所作出的思考
毛泽东群众路线与当代价值研究
网络党建工作研究
解读“四个全面”与执政为民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