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导致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发生相关并发症的原因

2017-12-05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10期
关键词:气囊性肺炎插管

黄 蕾

(南京市浦口区中心医院,江苏 南京 211800)

浅析导致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发生相关并发症的原因

黄 蕾

(南京市浦口区中心医院,江苏 南京 211800)

目的:探讨导致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发生人工气道并发症的原因。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南京市浦口区中心医院ICU住院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均建立了人工气道。观察这些患者发生气道损伤、缺氧、肺不张及人工气道相关性肺炎的情况。分析导致患者发生上述人工气道并发症的原因。结果:导致这些患者发生气道损伤、缺氧、肺不张及人工气道相关性肺炎的原因主要是插管时用力过大、导管的尺寸欠妥、吸痰操作不当、气囊持续处于压力较高的状态、导管不稳固、吸入气体的温度偏高、人工气道漏气、导管不通畅、误吸、对吸入气体湿化过度、自身病情恶化、自身免疫力低下、进行侵入性操作、滥用抗生素、未按照无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及环境不洁。结论: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易因多种原因发生气道损伤、缺氧、肺不张及人工气道相关性肺炎。护理人员应根据导致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发生人工气道并发症的原因,加强对其进行护理的力度,降低其发生人工气道并发症的几率。

ICU;人工气道;原因;并发症

人工气道是指将导管经上呼吸道置入气管或直接置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目前,临床上通常为气道急症患者建立人工气道来改善其肺通气的情况。人工气道可将生理气道和空气或其他气源相连接,从而确保气道通畅,并为气道引流、机械通气及治疗肺部疾病提供有力的条件。但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极易发生人工气道并发症,使其病情恶化,甚至威胁其生命。根据导致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发生人工气道并发症的原因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可有效地预防其发生人工气道并发症。为此,南京市浦口区中心医院对在该院ICU住院的部分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发生人工气道并发症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南京市浦口区中心医院ICU住院的80例患者。在这些患者中,有58例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有22例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手术。在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32例;其年龄为28~82岁,平均年龄为(55±5.42)岁。所有患者均无遗传病史,其入院时意识清醒,同意参加本次研究。

1.2 方法

观察这些患者发生气道损伤、缺氧、肺不张及人工气道相关性肺炎的情况。分析导致这些患者发生人工气道并发症的原因。

2 结果

2.1 这些患者发生气道损伤的原因

在这些患者中,共有16例患者发生气道损伤,其气道损伤的发生率为20.00%。导致这些患者发生气道损伤的原因为插管时用力过大、导管的尺寸欠妥、吸痰操作不当、气囊持续处于压力较高的状态、导管不稳固及吸入气体的温度偏高。详情见表1。

表1 这些患者发生气道损伤的原因

2.2 这些患者发生缺氧的原因

在这些患者中,共有17例患者发生缺氧,其缺氧的发生率为21.25%。导致这些患者发生缺氧的原因是人工气道漏气、导管不通畅、导管移位或脱落、吸痰持续的时间过长、误吸、对吸入气体湿化过度及自身病情恶化。详情见表2。

表2 这些患者发生缺氧的原因

2.3 这些患者发生肺不张的原因

在这些患者中,共有7例患者发生肺不张,其肺不张的发生率为8.75%。导致这些患者发生肺不张的原因是插管时用力过大及导管的尺寸欠妥。详情见表3。

表3 这些患者发生肺不张的原因

2.4 这些患者发生人工气道相关性肺炎的原因

在这些患者中,共有18例患者发生人工气道相关性肺炎,其人工气道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为22.50%。导致这些患者发生人工气道相关性肺炎的原因是进行侵入性操作、自身免疫力低下、滥用抗生素、未按照无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及环境不洁。详情见表4。

表4 这些患者发生人工气道相关性肺炎的原因

3 讨论

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是临床上建立人工气道的常见方式。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可因多种原因发生气道损伤、缺氧、肺不张及相关性人工气道相关性肺炎。护理人员可通过采取以下护理措施防止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发生人工气道并发症:1)护理人员应为患者选择尺寸合适的气管导管。插管时动作要稳、轻、准,避免损伤其呼吸道。插管后,护理人员应对患者两侧的胸部进行听诊,同时调节插入导管的深度,直至两侧胸部的呼吸音对称。护理人员应使用无菌胶布固定外露的气管导管,并记录外露导管的长度,以便及时发现导管移位的情况。护理人员为患者的家属示范保护气管导管的方法,以免患者在活动时或家属护理患者时出现导管移位的情况。2)在保证气管导管不会损伤患者气道的情况下,协助其变换体位,避免导管长时间压迫其同一部位。定期使用密闭式吸痰法为患者吸痰,确保其气道通畅。护理人员在为患者吸痰前,应对其气道输入三分钟的高压氧,防止其在吸痰时发生低氧血症。使用湿化装置湿化吸入的气体,避免其因黏膜不够湿润而无法排出呼吸道内的液体,从而堵塞气道,导致人工气道不通畅。定期监测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吸入气体的温度和湿度,将吸入气体的温度和湿度调节到适宜的范围内。定期检查气管导管及通气设备的运行情况,避免患者因人工气道堵塞、漏气或通气设备未能正常运行而缺氧。3)护理人员应将气囊的压力控制在18.4~21.8 mmHg的范围内,防止气囊对患者的黏膜造成压迫性损伤。在气囊充气完成时让患者进食,并让其取半坐卧位进食,避免其发生误吸。护理人员对气囊进行间歇放气时,不仅要排出气囊内的气体,还要清理气囊内的残留物,以免堵塞气道,使患者发生缺氧、心衰及纵隔摆动的情况,进而引发肺不张。4)护理人员每天为患者清洁两次口腔,避免口腔内的液体进入气道,引发感染。定期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环境清洁、衣被干爽。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进行各项护理操作,遵医嘱为患者使用抗生素。

总之,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易因多种原因发生气道损伤、缺氧、肺不张及人工气道相关性肺炎等人工气道并发症。护理人员应根据导致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发生人工气道并发症的原因,加强对其进行护理的力度,降低其发生人工气道并发症的几率。

[1] 黄富群,戈小梅,张苑银.ICU人工气道管理中的高危因素分析和处理策略[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12):2238-2239.

[2] 王静,苗春艳.ICU患者人工气道内痰痂形成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对策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7):57-58.

[3] 王静.ICU人工气道管理存在的高危因素及对策研究[J].健康必读旬刊,2013,12(9):113-114.

R473

B

2095-7629-(2017)10-0152-03

猜你喜欢

气囊性肺炎插管
基于副气囊的平流层浮空器高度控制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高田气囊案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迷你救生充气囊
人感染H7N9禽流感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两种气管插管方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抢救中的比较
Observation on Activities of Air Sac in Opened Body Cavity of Chick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