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护理在治疗多发脑梗死性痴呆中的应用效果探析

2017-12-05曹翠萍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10期
关键词:丰县康复训练脑梗死

曹翠萍

(丰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 丰县 221700)

康复护理在治疗多发脑梗死性痴呆中的应用效果探析

曹翠萍

(丰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 丰县 221700)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在治疗多发脑梗死性痴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7年3月丰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40例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各20例患者。对参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参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

康复护理;多发脑梗死性痴呆;应用效果

多发脑梗死性痴呆(MID) 属于血管性痴呆,是临床上常见的老年性智力障碍综合征。脑血管性病变是导致多发脑梗死性痴呆的直接因素。此病主要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过大、罹患高血压、血脂异常及糖尿病等。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患者多为老年男性,尤其是患有高血压或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男性。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患者的病情在发作后会呈台阶式发展。目前,临床上尚无可有效治疗此病的方法。为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患者进行有效的对症用药治疗及优质的护理是改善其脑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临床实践证实,在对此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其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可促使其病情更快痊愈。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康复护理在治疗多发脑梗死性痴呆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的40例患者均为2015年12月至2017年3月丰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各20例患者。在研究组患者中,有男性12例,女性8例;其年龄为46~78岁,平均年龄为(66.3±1.66)岁。在参照组患者中,有男性10例,女性10例;其年龄为44~76岁,平均年龄为(65.3±2.2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为两组患者静脉滴注辅酶A、三磷酸腺苷及纳洛酮等药物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对参照组患者进行饮食护理、睡眠护理、心理护理、改善病房环境等常规护理。为研究组患者在采取参照组治护方案的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护理方案是:1)进行认知功能康复训练。根据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情况对其进行不同的认知功能康复练习,如进行定向认知练习、注意力训练及物品归类训练等。进行定向认知练习的方法是:护理人员引导患者对不同的物品进行定向认知练习,进而让其对时间、人物及地点等进行认知练习,每日练习2~3次,每次练习20~30 min。进行注意力练习的方法是:针对患者的兴趣爱好为其选择相关的书籍,让其进行阅读练习,以改善其注意力。可每天进行30~60 min的阅读练习。2)进行肢体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对发生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患肢按摩,每天按摩3~5 次。指导患者进行患肢的被动运动,在其病情得到改善后指导其进行患肢的自主运动,每次运动30 min,每天运动2~3次。应动态地调整患者的运动方案(尤其是其运动的强度),防止其发生过度劳累的情况。3)进行语言障碍的康复训练。由简到难地指导患者进行语言障碍的康复训练:①指导患者进行模仿口型的语言康复训练,每天训练20 min。②为患者选择简单易懂的短文章或短句,与其一起诵读,每天训练20 min。③为患者准备一些简单易懂的阅读卡片,让其随机挑选卡片进行朗读练习,每天训练20 min。

1.3 疗效判定指标

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该量表的总分为100分,患者的得分若≥60分表示其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若小于60分表示其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他人进行一定的帮助。采用改良的长谷川痴呆量表(HDS-R)评估患者的智力及精神状态。该量表的满分为32.5分,患者的得分若≥30分表示其智力正常,若为20~29.5分表示其存在轻度的智能低下,若为10~19.5分表示其存在中度的智能低下,若小于10分表示其存在重度的智能低下。根据两组患者的ADL评分及HDS-R判定其临床疗效,并将其临床疗效分为以下的级别:1)显效。经治疗及护理,患者的ADL评分≥60分,其HDS-R评分≥30分。2)有效。经治疗及护理,患者的ADL评分≥60分,其HDS-R评分为20~29.5分。3)无效。经治疗及护理,患者的ADL评分小于60分,其HDS-R评分小于20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参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治疗多发脑梗死性痴呆的药物主要是血塞通或胞磷胆碱钠等。此类药物虽能改善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患者脑部的血液循环,但不能改善其认知障碍及语言障碍。因此,在对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对其进行积极的康复护理,及早指导其进行认知功能训练,以提高其生活质量,促使其病情更快痊愈。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与参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对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其生活自理的能力。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林娟.康复护理在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乡村医药,2016,23(12):89-90.

R47

B

2095-7629-(2017)10-0185-02

猜你喜欢

丰县康复训练脑梗死
乡村不应有“官僚”——关于“丰县事件”的三点思考
丰县为何层层“失守”?——“丰县事件”折射基层顽疾
丰县建立四项机制 强化烟花爆竹监管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习作点评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