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用利巴韦林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效果研究

2017-12-05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10期
关键词:聚乙二醇丙型肝炎利巴韦

钟 鑫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四人民医院肝病科,四川 攀枝花 617061)

联用利巴韦林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效果研究

钟 鑫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四人民医院肝病科,四川 攀枝花 617061)

目的:探究联用利巴韦林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7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四人民医院肝病科收治的128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将这128例患者分为聚乙二醇干扰素组和重组人干扰素组,每组各有64例患者。对聚乙二醇干扰素组患者联用利巴韦林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进行治疗,对重组人干扰素组患者联用利巴韦林与重组人干扰素α-2b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HCV-RNA的转阴率、ALT的复常率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治疗48周后,聚乙二醇干扰素组患者HCV-RNA的转阴率和ALT的复常率均高于重组人干扰素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用利巴韦林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能有效地提高该病患者HCV-RNA的转阴率和ALT的复常率,且用药的安全性较高。

利巴韦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慢性丙型肝炎

慢性丙型肝炎是指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所引起的肝脏疾病。该病主要通过输血、吸毒等途径传播。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3%的人患有慢性丙型肝炎。该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食欲欠佳、容易疲劳及腹胀等。临床研究表明,该病患者若未得到及时的治疗或治疗不当,其肝细胞就会持续受损,导致其肝细胞纤维化,严重时可诱发肝硬化或肝癌。因此,临床上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进行治疗。在本次研究中,笔者主要探讨联用利巴韦林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7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四人民医院肝病科收治的128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这128例患者分为聚乙二醇干扰素组和重组人干扰素组,每组各有64例患者。在聚乙二醇干扰素组中,有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为25~70岁,平均(44.6±11.2)岁,病程为2~11年,平均(4.7±1.5)年。在重组人干扰素组中,有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为28~72岁,平均(45.3±11.8)岁,病程为1~12年,平均(4.9±1.7)年。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本研究中128例患者的纳入标准是:1)病情符合临床上规定的慢性丙型肝炎的诊断标准,且经相关检查得到确诊。2)伴有不同程度的食欲欠佳、容易疲劳及腹胀等症状。3)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其排除标准是:1)患有其他类型的肝炎。2)患有恶性肿瘤或肝硬化。3)患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或精神类疾病。4)对本研究所用的药物过敏。5)临床资料缺失。

1.3 方法

对聚乙二醇干扰素组患者联用利巴韦林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进行治疗。利巴韦林的用法是:口服,0.3 g/次,3次/d,连续用药48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的用法是:皮下注射,180 μg/次,1次/周,连续用药48周。对重组人干扰素组患者联用利巴韦林与重组人干扰素α-2b进行治疗。利巴韦林的用法同上。重组人干扰素α-2b的用法是:皮下注射,5×106IU/次,1次/d,连续用药4周后在单次注射剂量不变的前提下改为隔日注射1次,连续用药48周。

1.4 观察指标

治疗12周、24周及48周后,对两组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RNA)及谷丙转氨酶(ALT)的水平进行检测,比较其HCV-RNA的转阴率和ALT的复常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0.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12周、24周及48周后两组患者HCV-RNA的转阴率及ALT复常率的对比

治疗12周和24周后,两组患者HCV-RNA的转阴率和ALT的复常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聚乙二醇干扰素组患者HCV-RNA的转阴率和ALT的复常率均高于重组人干扰素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12周、24周及48周后两组患者HCV-RNA的转阴率及ALT复常率的对比

2.2 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的对比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聚乙二醇干扰素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轻度贫血的症状,1例患者出现轻度皮疹的症状,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13%(2/64);重组人干扰素组中有2例患者出现轻度贫血的症状,1例患者出现轻度皮疹的症状,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69%(3/6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约有20%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可在10~20年内出现肝纤维化的情况,而其中有5%~10%的肝纤维化患者可发展为肝癌[1]。目前,临床上普遍认为联用抗病毒药物与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可取得良好的效果[2]。利巴韦林是一种广谱核苷类抗病毒药物。该药可阻断肌苷酸转化为鸟苷酸,抑制病毒RNA和DNA的合成,从而起到抗病毒的作用[3]。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也叫长效干扰素,可结合细胞的表面受体,促进细胞合成和分泌大量的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病毒的增殖。另外,该药还具有较长的半衰期,药效较重组人干扰素α-2b更强。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48周后,聚乙二醇干扰素组患者HCV-RNA的转阴率和ALT的复常率均高于重组人干扰素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联用利巴韦林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能有效地提高该病患者HCV-RNA的转阴率和ALT的复常率,且用药的安全性较高。

[1] 王剑,杨瑞锋,魏来.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及其宿主基因型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2,35(2):97-100.

[2] 罗晓霞.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1,4(3):241-243.

[3] 王斌,曹燕平,张红旭,等.不同剂量利巴韦林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快速及早期病毒学应答的疗效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14(11):1610-1612.

R575.1

B

2095-7629-(2017)10-0072-02

钟鑫,男,1982年9月出生,重庆市潼南县人,本科学历,主治医师,从事肝病研究

猜你喜欢

聚乙二醇丙型肝炎利巴韦
围剿暗行者——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利巴韦林:服用之前要三思
聚乙二醇渗透胁迫对苜蓿幼苗营养器官离子含量的影响
聚乙二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萃取猪胰蛋白酶
单磷酸阿糖腺苷和利巴韦林用于手足口病治疗临床比较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治疗新药 Simeprevir
利巴韦林片致溶血性贫血伴急性肾衰竭1例
普拉洛芬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