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科生论文写作教学的修辞考量

2017-12-05

长江丛刊 2017年12期

田 琳

本科生论文写作教学的修辞考量

田 琳

原始文献、二次文献资料、三次文献等术语仅体现文献与论文的外部联系,忽视了学术论文内在的修辞特点。本文从修辞视角,将文献分为背景性文献、论据性文献、论点性文献和方法借鉴性文献,简称为BEAM。并分析了采纳BEAM指导本科生论文写作的优势。

论文写作 BEAM 文献分类

一、传统分类文献术语的不足

David R. Rusell(2002:10)早前对“论文写作教学常常无视学术论文的修辞本质”(10)进行过批评。Doug Brent(2012:105)认为“如果想具备欣赏一篇严谨的学术论文中‘无处不在的修辞的精微之妙’,学生们必须接受训练。可见论文内部的修辞是论文写作教学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但很多论文写作教程沿用的原始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等术语,从命名和定义上看并未考虑文献的修辞功用。书中的定义通常是:原始资料指“原始”材料,二次文献指对原始材料的“评论”,三次文献是二次文献的总结或综述。这只是从文献的来源序列说明文献的属性,描述它们与外部参照点的关系。

另外,这些术语的不确定性常常让学生无所适从。Booth, Colomb &Williams(2003:76)在《研究的艺术》中说到:“一个研究者引用了你的研究报告来证明他的论点,你的报告就是他的二次文献。但他在你的传记中引用的你的报告,则属于原始文献。”在某类文章中认为是原始文献的,到另一类中却变成了二次文献。文献的类属因文本类型和学科发生变化,实质是把论文写作需要投入的智力工作,即解释、论证和交流置于科研工作之下。

二、BEAM:注重文献修辞的术语群

在指导学生撰写学术论文时,要让学生认识到论文不仅是如实记录,也要讲究修辞。所以,学生不必过多关注文献的来源,而要着力引导他们思考怎样运用文献,即广义的修辞。因此采纳的术语应该是便于命名,便于描述和分析文献是如何使用的。所以,根据修辞功能文献可分为背景性资料(Background)、论据性资料(Exhibit)、论点性资料(Argument)和方法借鉴性资料(Method)四种,取它们英文首字母,简称BEAM。

背景性资料是论文中用作事实的资料。既包括文中的一般信息,也包括为了支撑观点呈献的证据。背景性资料通常具有权威性和常识性,所以大部分时候不用标注出处。论据性资料是用于阐释、分析、解释的资料。论文中的论据就像博物馆的陈列品或法庭的呈堂证供。好的作者就像优秀的布展人或律师,他们重视文献的修辞,善于运用论据性资料来建构有力的论证。论点性资料指以某种形式对论点进行肯定、反驳、提炼或扩展的资料。可以说论点性资料就是作者用来与同行对话的材料,这就是论点性资料的对话性。方法借鉴性资料指主要概念念或方法的来源。它具备一套关键的理论术语和普适的研究程序、模式或视角。像背景性资料一样,方法借鉴性资料通常也不需注明来源。

BEAM与文献的传统术语之间存在松散的对应关系。通常而言,三次文献可用作背景性资料;原始文献可作为论据性资料使用;二次文献既可作为论点性资料使用,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用作背景性资料或方法借鉴性资料。相对于传统分类而言,BEAM主要的优势在于能够直观地看到文中资料的用途,即:背景性资料构成论文的基础,论据性资料用于解释、说明,即进行论证,论点性资料让作者参与学术对话,方法借鉴性资料提供文章写作范式的模板。

三、BEAM框架下指导论文写作

强大的写作能力与强大的批判性阅读能力密不可分。BEAM可以较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阅读能力,能够让学生清楚论文中不同文献是怎样使用的,以及它们不同的作用。同时,帮助学生清晰地看到作者对所用文献的态度,感知行文中作者态度的变化。这同样适用于论文写作教学。传统的要求把文献的来源和数量放在首位,文章质量方面的要素,如科研的严谨性和修辞的精准性的关注较少。这常常会误导学生,让他们认为学术论文就是如实记录研究成果。如果在指导论文写作时,不给学生设定文献数量下限,而是要求他们使用BEAM框架中的一种或多种资料来组织材料,可以让学生把注意力放在怎样组织放入文本中的材料,即文献的修辞。

其次,论文写作指导第一步便让学生确定选题,这是非常普遍的做法。这是基于以下的预设:好的论文始好的选题。问题在于如果学生过早地确定选题,他们恐怕会与富有趣味性及创新性的探索失之交臂,就会坐失写出有价值的论文的良机。我在指导学生写作时,不会一开始就让学生确定选题,而是让他们先阅读相关材料,分析其中的BEAM,一方面熟悉相关领域的研究,另一方面学习文中的修辞及资料的组织方法。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进行质疑,最终确定选题。

总之,BEAM这套术语,强调文献的修辞功能,可以帮助学生跨越不同学科的壁垒,提升论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1]Brent, Doug. Reading as Rhetorical Invention: Knowledge, Persuasion, and the Teaching of Research-Based Writing.Urbana: NCTE, 1992.

[2]Booth, Wayne C., Gregory G. Colomb, and Joseph M.Williams. The Craft of Research. 2nd ed. Chicago: U Chicago P, 2003.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湘教通[2012]401号)《课程体系内“全过程”本科论文写作教学研究与时间:科研素质培养的视角》唯一资助。

田琳(1972-),女,湖南吉首人,硕士研究生,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