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语用学视角下《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与达西的关系研究
2017-12-05张梅芳
张梅芳
人际语用学视角下《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与达西的关系研究
张梅芳
本文从人际语用学视角,透过伊丽莎白与达西之间的对话,结合面子理论对两者关系进行研究,探索关系的建构和变化过程,为读者欣赏原著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傲慢与偏见》 语用学 关系研究
一、前言
随着语用学的发展,许多学者开始关注一个新的领域:文学语用学。冉永平指出,有必要从人际语用学的视角,去梳理和探讨关系,以便重新认识语言使用中的人际关系。因此,作者选取了名著《傲慢与偏见》进行研究。它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讲述了达西和伊丽莎白的爱情故事。
二、理论基础
针对人际交往中的关系,主要存在两种认识: 一是把关系看作一种语境因素或语境维度; 一是把关系看作过程。长期以来,我们主要是从面子和礼貌的角度去看待人际语用及所隐含的人际关系,但它们体现在不同的层面。交际者如何进行选择,以及交际过程如何动态地展开,而结果则体现为一种身份建构。
在社会交际活动中,人们必须遵守一些特定的原则,才能达到相互友好交流,这些原则包括交际时要宽宏、谦虚、同情、得体等,英国著名语言学家Leech效法Grice划分语言交际中的合作原则,提出了礼貌原则的6项准则。
三、伊丽莎白与达西关系研究
(一)阶段一:矛盾重重
傲慢与偏见第一句话:“凡是有财产的单身汉,必定需要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1、社交关联
达西作为一个身价不菲的富家子弟,对乡绅世家出身的伊丽莎白自发的产生一种地位身份的优越感,接受地位低于自己的伊丽莎白的邀请,对自己来说是一种有失颜面的行为。
2、人际情态
在此情境里,达西由于固有的傲慢的姿态,在与伊丽莎白的会话中无意识地表现了出来,而这样的行为也导致了他自己在对方心目中身份的改变。
3、关系评价
在这里,虽然达西没有直接使用拒绝用语“不”,但是“如果有可能,尽可能不”显然严重威胁交际对方的面子,这种言语使得伊丽莎白对达西产生负面印象,因为他的拒绝改变了伊丽莎白对自我有魅力的这一积极评价,因而她改变了自己对达西的评价以适应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反之,由于感受到伊丽莎白或多或少透露的对自己的负面评价,使得达西改变了对伊丽莎白的评价来坚持自我对自我的积极评价,这样使得二者关系趋于不和谐。
(二)阶段二:趋于和谐
不同于前一次舞会见面冷冷的尴尬,这次两个人开始了更多的交流,从人际语用学的角度来看,关系趋于缓和。
社交关联。与舞会初次相见相比,达西的角色显然发生了巨大变化:有一个自视甚高的公子变成了伊丽莎白的爱慕者,因而可以发现,他在礼貌方面给足了伊丽莎白面子,如“我来罗斯只是为了见你”让伊丽莎白十分有面子。
1、人际情态
对伊丽莎白的爱恋是这一时期的主旋律,因而字里行间都流露了出来,这种情感的流露对于身份的建构有重要的影响。通过达西的语言,改变了以往僵硬的关系,至少二者已经开始了交流,解释和聆听。达西的情感态度减弱了自己的身份地位,增强了伊丽莎白的地位。
2、关系评价
在此,达西的言语行为属于正面言语行为,他企图构建与伊丽莎白的恋人关系,由于爱慕的话语使得伊丽莎白收获了他人对自我的积极评价,因此伊丽莎白对于达西的评价也渐渐趋于正面。因此,通过此次告白,二者关系趋于平和。
(三)建构恋人关系
1、社交关联
此时,伊丽莎白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不再从阶级或社会地位的角度考查他们的关系,而以一种平等的平和的心态来面对这种关系,所以两个人间的对话也发生很大变化。
2、人际情态
由于伊丽莎白对达西也渐生爱慕,这种情感态度使得她不再“吹毛求疵”,不再否定,反驳,她的这种情绪改善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恋人关系的确立做了铺垫。
3、关系评价
达西的再次表白,态度诚恳,情真意切,对伊丽莎白来说,是肯定的评价,因此增强了伊丽莎白对自我的肯定,而伊丽莎白的默许,也对达西自我评价有促进作用,因而二者最终能够得以确立恋人关系。
四、总结
透过小说中大量的对话,结合人际语用学的相关理论,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其一,两者的关系发展主要经历三个阶段,由起初的不和谐到趋于缓和,再到最终的恋人关系的确立。其二,二者社交关联,情感态度,社交评价的转变不断推动彼此关系的转变。其三,礼貌和面子因素作为语境因素改变着关系的发展方向,与人际情态等因素共同决定了关系的发展方向。
[1]李成团,冉永平.虚假礼貌的实现方式及语用特征分析[J].外国语,2014(2):43~52.
[2]徐晓莹.对《傲慢与偏见》会话含义的语用学分析[J].学术交流,2009(11).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
张梅芳(1992-),女,汉族,江苏淮安人,硕士研究生在读,南通大学,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