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翼》反思及其女性地位探析

2017-12-05攀杜艳艳

长江丛刊 2017年19期
关键词:民族学林先生著作

杨 攀杜艳艳

《金翼》反思及其女性地位探析

杨 攀1杜艳艳2

《金翼》是林耀华采用小说体裁写就的社会学著作,其中关于传统社会女性地位低下及其缘由值得思考。另外《金翼》小说的体裁形式是对社会学著作的写法创造,书中结尾总结易“绑架”读者思维,“主位”写法的客观性有待商榷。

金翼 女性地位 反思 探析

一、前言

林耀华(1910-2000)出生于福建省古田县,是我国乃至世界民族学术界知名的民族学家,为我国民族工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林先生的学术研究成果著作丰硕,成为我国本土化的民族学学科起步、发展的奠基人之一。

《金翼》是以林先生本人生活过的中国南方闽江中游一个农村而创作的小说,全文围绕两个家族的命运起伏展开:黄东林和张芬洲从开始由农民转型到商人,集“荣誉”与“成就”于一身。再到后张氏家族的“龙吐珠”之家日益衰落,黄氏家族的“金翼”之家蒸蒸日上,最终也因抗战的爆发重回原点。此书如竹叶画般,朴素的形式下掩映着高水平的艺术。

二、关注女性解放——《金翼》中传统社会中的女性地位探析

女性解放是人类解放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早在18世纪后半期的法国大革命中,著名思想家卢梭的著作《社会契约论》中强烈主张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就曾掀起了女性解放的浪潮。女性解放是人类进步的表现,是社会文明的象征。而《金翼》中关于传统社会女性地位低下及缘由值得我们思考。

弗斯教授在英文版本中提到“通常情况下对中国传统妇女的认识就只是:没有任何的自由和尊严可言,就像是丈夫和整个家庭驱使的奴隶一般,没有尊严的操劳一辈子直至悲惨死去”。[1]他认为妯娌互斗和一位悍妇砍伤了亲戚的事件,可以作为此等刻板印象的反例并将其推翻,实在过于牵强。

一方面妯娌互斗本身对父权无影响,反倒是父权斗争下的“附属品”(大嫂和二嫂之间的争斗更是由于大哥二哥争执到高潮的时候发生的)。而且齐妹砍伤清妈的行为本身是个人的极端行为。而反观对问题的解决,从某种程度上也是维护父权的,这是妇女地位低下的表现。说女性是男人和婆婆的奴隶未免过于严重,但与弗斯教授的理解还是偏差很大的。

另一方面在家庭的艰难时期,女孩会被送去作童养媳,甚至在婆婆家受虐致死。她们的母亲别无他法,父亲也从未反应。黄太太头一个女儿仅仅因为一块糖被活活打死。试想如果他是一个男孩,怎会有如此悲惨的命运?

再者女孩即使到了适婚年龄,也是父母用来搭建人际脉络的牺牲品,根本没有权利来选择自己的归属。结婚后,妇女最大的任务就是做一个合格的“传宗接代工具”。比如老五的媳妇,历尽辛苦为黄家续香火,未料孩子出生即夭折了,伤心的母亲未得到宽慰反是全家的鄙视。东林夫妇气愤不已,丈夫也要仇恨自己。妇女要想提高自身的地位,只有“多年媳妇熬成婆”,别无他法。

妇女地位为何如此低下,林先生在书中否定是因为“妇女在农业生活中无法起到重要作用”这一说法。他认为“妇女在农业生产中与男子的地位是一样的”[1]其实不然,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妇女做的工作都是农业生产中的煮饭、准备种子、晾晒粮食等“打下手”的,真正属于农业生产中核心作业的松土、播种、插秧、除草、施肥等都是男性来完成的。失去男丁,张家再无力进行农业生产,也从侧面证明了男丁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之重要。妇女地位低下就是与她们在农业生产中所发挥的作用息息相关的。

三、阅读《金翼》的反思

笔者在阅读中,对《金翼》的体裁形式、结尾总结及“主位”写法有所思考,予以记录。

(一)对《金翼》的体裁的诟病

有读者对林先生采用小说的体裁形式进行民族志的撰写进行诟病,本人不赞同。一方面,这是哲学上形式和本质的关系。本质上,林先生在错综复杂的亲属制度和广阔多变的社会环境下表达某种对生命的诉求和追问,让我们可冷静客观地看待生命中的偶然与必然中的变迁,。另一方面这也是一种民族志,且为旧时代生活的真实写照。再者,小说体裁平易近人,读来不单调晦涩,难道不是让更多的人走进民族学甚至喜欢上民族学的好形式吗?总之只要本质是好的,又何必拘泥于具体的形式呢?创新难道不是民族学生命力旺盛的表现?

(二)关于文章的结尾

看到文章最后顿觉突兀,另外因最后的总结,回头再去看前面的章节总感觉被束缚。查资料才知道“这一章是1947年发行英文版时作者在原稿的基础上加上去的”。[1]笔者认为既已选择了小说体裁,略去此章会更好:文章本身蕴含多方面价值,给出具体的理论架构,对于读者是一种无形的‘绑架’。若可以让读者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自由思考,效果会更好。

(三)“主位”写法的客观性

《金翼》跟费老的《江村经济》[2]同属于中国人写自我的学术著作,这种写法的人类学著作容易会让人产生阅读尴尬,尤其在读《金翼》时感受强烈。当然不敢对学术大家的著作妄作评议,只是在阅读中会疑问,他们是如何能够在自观与他关的交错中保持足够的清醒、客观与深刻的?

[1]林耀华.金翼[M].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89.

[2]费孝通.江村经济[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

(作者单位:1.湖北民族学院;2.北方民族大学)

猜你喜欢

民族学林先生著作
柴文华著作系列
邻居林先生
赵轶峰著作系列
杨大春著作系列
李帆著作系列
呼我
忙碌的莫林先生
新疆少数民族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民族学思考
方志学与民族学(上)
旧瓶装新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