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池固态电解质的电导率研究

2017-12-04

汽车文摘 2017年10期
关键词:氧原子丙烷氨基

电池固态电解质的电导率研究

目前,固态电解质具有低离子电导率和界面不稳定性。为提高该电解质的性能,各国正在进行加剂的研究。提出了通过固相反应技术,制备Na+导电固体电解质体系,即将碘化钠(NaI)和磷酸钠(Na3PO4)以一定比例混合,研究聚亮氨酸添加剂对该电解质电导率的影响。通过电阻抗谱(EIS)技术研究了PLL(二氨基丙烷)对NaI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证明该化合物为超离子。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显示,在1650cm-1处的C=O的频带经历了移位,表明其发生了一些相互作用。

电导率的提高是由于NaI+从NaI中分离出来,并且容易沿着由四面体磷酸盐形成的传导途径移动。PLL(二氨基丙烷)的添加提供了能够给予电子的原子,如N和O,进而促进了Na+的移动。由于PLL两性离子形式的离解能力,Na+的螯合可能发生在氧原子上。FTIR显示出C=O波段为较高的波数,表明Na+的氧化反应发生在氧原子上。

由PLL光谱可以看出,在1650cm-1处的峰值为C=O伸缩振动,在1539cm-1处的峰值为N-H拉伸运动。由二元样品光谱可以看出,波数1618cm-1处的峰值为NaI+,波数1010cm-1和579cm-1处的峰值则可能为正磷酸根阴离子。对于质量分数为50%的NaI,在3600~3400cm-1的范围内为OH-的拉伸振动,而且由于PLL的添加而使得NaI和Na3PO4两种化合物共同存在。NaI中的OH-拉伸带宽而深,但随着PLL含量的增加,OH-拉伸带变得不显著。

刊名:Materials Science Forum(英)

刊期:2016年第846期作者:N.Hassan et al

编译:陈少帅

猜你喜欢

氧原子丙烷氨基
高效阴离子交换-积分脉冲法检测氨基寡糖素农药中游离氨基葡萄糖
利用氨基功能化电极材料除磷及动力学探究
3%甲氨基阿维菌素微乳剂注干剂配方研究
你听
预热空气温度对丙烷无焰燃烧特性的影响
原子不孤单
Schwan的家庭服务公司年底前部署600辆ROUSH清洁技术丙烷车
极光行星
氨基葡萄糖会导致血糖升高吗
浅析中学十种物质成键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