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进行急诊静脉输液的患儿实施预见性护理对预防其发生输液渗漏的效果研究
2017-12-03张旭
张 旭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中医院,江苏 南通 226300)
对进行急诊静脉输液的患儿实施预见性护理对预防其发生输液渗漏的效果研究
张 旭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中医院,江苏 南通 226300)
目的:探讨对进行急诊静脉输液的患儿实施预见性护理对预防其发生输液渗漏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中医院进行急诊静脉输液治疗的18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将这182例患儿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有91例患儿。对甲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对乙组患儿进行预见性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儿输液渗漏的发生率及其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与甲组患儿相比,乙组患儿输液渗漏的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甲组患儿家长相比,乙组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总满意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急诊静脉输液的患儿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降低其输液渗漏的发生率,提高其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
急诊静脉输液;预见性护理;输液渗漏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给药方式。由于此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给药迅速等优点,故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小儿天性好动、喜欢哭闹,加之其血管较细,难以固定,因此在接受静脉输液的过程中容易发生输液渗漏等不良状况,从而可降低其治疗效果,且易对其身心健康产生负面的影响[1]。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发展及护理理念的转变,预见性护理被逐渐应用到儿科的护理工作中。在本次研究中,笔者主要探讨对进行急诊静脉输液的患儿实施预见性护理对预防其发生输液渗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中医院进行急诊静脉输液治疗的182例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这182例患儿进行静脉输液的时间均超过1 h,且其家长均自愿参与本研究。随机将这182例患儿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有91例患儿。在甲组中,有男性患儿44例,女性患儿47例;其年龄为2~8岁,平均年龄为(4.32±1.26)岁。其中,在手背静脉进行输液的患儿有53例,在头皮静脉进行输液的患儿有38例。在乙组中,有男性患儿46例,女性患儿45例;其年龄为1~9岁,平均年龄为(4.41±1.63)岁。其中,在手背静脉进行输液的患儿有57例,在头皮静脉进行输液的患儿有34例。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甲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方法是: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为其选择合适的输液部位,如头皮、手臂等。在输液的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是否出现不良反应,详细记录输液的时间和输注的药物。指导患儿的家长注意安抚患儿,避免患儿因哭闹而发生滚针、渗液等不良事件。对乙组患儿进行预见性护理,具体的方法是:1)耐心安抚患儿。护理人员要详细了解患儿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点,根据其心理特点与其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耐心安抚患儿的情绪,利用患儿喜欢的玩具、卡通人物等分散其注意力,从而缓解其紧张感和恐惧感。对于年龄相对较大的患儿,护理人员可适当地向其讲解静脉输液的目的、方法和治疗效果,使其在了解输液原理的情况下能够尽量地配合护理人员,从而保障输液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对患儿进行静脉输液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使患儿保持舒适的体位,并在必要时为其配置便壶,避免其在输液期间过度活动。2)合理引导患儿家长。护理人员要向患儿家长详细地讲解患儿所患的疾病和进行静脉输液的必要性,从而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同时,叮嘱患儿家长在患儿输液期间要一直陪伴在患儿的身边,避免患儿随意活动。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护理人员要指导患儿家长在输液的过程中采取正确的抱姿(如横抱)。在与患儿家长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时刻保持良好的态度,并面带微笑,从而提高患儿家长对护理人员的信赖感和满意度。3)提高静脉输液的操作水平。护理人员要尽可能地选择粗大且血流丰富的静脉进行穿刺。在对患儿进行穿刺时,要让患儿手背自然放松,避免采用传统输液模式中的握拳法进行穿刺。在必要时,护理人员可以先固定患儿的穿刺部位,然后再对其进行穿刺,以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在输液期间,要妥善固定好穿刺针,避免出现针头滚动、拔出等情况。若患儿输液的时间超过3 d,则采取放置留置针的方法对其进行输液,避免反复对其进行穿刺。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输液渗漏的发生率。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两组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此调查问卷将两组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等级。总满意率=(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9.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后两组患儿输液渗漏发生率的比较
进行护理后,甲组中有16例患儿发生输液渗漏,其输液渗漏的发生率为17.58%。其中,因活动剧烈而引发输液渗漏的患儿有7例,因头皮针固定不牢而引发输液渗漏的患儿有5例,渗漏原因不明的患儿有4例;乙组中有6例患儿发生输液渗漏,其输液渗漏的发生率为6.59%。其中,因活动剧烈而引发输液渗漏的患儿有3例,因头皮针固定不牢而引发输液渗漏的患儿有2例,渗漏原因不明的患儿有1例。乙组患儿输液渗漏的发生率低于甲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甲组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86.81%,乙组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7.8%。乙组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总满意率高于甲组患儿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3 讨论
静脉输液渗漏是临床上常见的问题之一。小儿天性好动,且对治护的依从性不高,因此其发生静脉输液渗漏的几率显著高于成年人。因此,在患儿进行静脉输液的过程中为其选择一种切实有效的护理方法尤为重要。预见性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此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预见性和有效性,不仅符合临床护理工作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时还能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对其进行个性化的护理干预,从而能有效地避免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进而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2-3]。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与甲组患儿相比,乙组患儿输液渗漏的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甲组患儿家长相比,乙组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总满意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对进行急诊静脉输液的患儿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降低其输液渗漏的发生率,提高其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
[1]钟林莉,吴全兰.对接受静脉输液的患儿实施预见性护理对预防其发生输液渗漏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2):94-95.
[2]杨小丽.预见性护理在预防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输液渗漏中的应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10(20):1020-1022.
[3]闫小红,陈曼丽.预见性护理对降低住院患儿静脉输液外渗率的作用[J].医疗装备,2015,10(23):214-217.
R473
B
2095-7629-(2017)13-01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