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概念隐喻分析英语网球新闻报道
—— 以澳网男单决赛为例

2017-12-03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0期
关键词:球手澳网男单

黄 锦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武汉 430205)

基于概念隐喻分析英语网球新闻报道
—— 以澳网男单决赛为例

黄 锦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武汉 430205)

概念隐喻是认知语言学中另一种重要的方法。本文运用莱考夫的概念隐喻理论对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以下简称“澳网”)男子单打决赛(以下简称“男单决赛”)的英语网球新闻报道进行文本分析。在分析了概念隐喻在文本中的使用形式之后,可以观察出在英语网球新闻报道中,概念隐喻多反映场上的活动以及网球赛事的动态特征。通过使用概念隐喻,体育网球新闻报道能更加贴合读者的实际生活感受,使读者有如临现场之感。

认知语言学;概念隐喻;澳网;男单决赛;英语网球新闻报道

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认知语言学是一种研究语言的新方法。传统观念中的隐喻被归类为一种主要的修辞手法,然而,在认知语言学的范畴中,从本质上看,隐喻同转喻一样,也是概念化的[1]。在互联网逐渐发展的今天,网络成为人们收看赛事直播、阅读赛事报道以及发表赛事评论的主要途径。笔者从主流新闻网站中搜集了近几年对于澳网男单决赛的英语网球新闻报道,旨在通过分析英语网球新闻报道中的概念隐喻,来探讨网球领域中常见的概念隐喻的应用及作用,以期给体育编辑和体育新闻报道以启示,推动媒体与语言的融合。

一、概念隐喻

在2000多年的时间里,隐喻一直被归类为修辞学领域,它最明显的图解形式是A is B, 比如 Love is a red rose[2]。然而,认知语言学家认为人类心智发展的结果,是人类用其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经验的一种认知过程[3]。认知语言学领域最著名的一本著作是由George Lakoff和Mark Johnson 编写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1]。在书中,Lakoff和Johnson (1980) 认为概念隐喻是基于我们与世界的日常交流之中的。其作用是通过从一个具体的始源域认知范畴向一个抽象的目标域认知范畴进行映射,从而促进对目标域的理解[4]。

比如,对于下列三个隐喻性语言表达式的理解需要基于认知层面对于LIFE (生活) 和 旅行 (JOURNEY) 两个认知范畴之间的传统联系: “I am at a crossroad in my life”, “He has gone through a lot in life”, 以及 “I am where I want to be in life”. LIFE 是被描述的抽象目标域, JOURNEY是被用来描述目标的具体始源域。这样的联系源自于概念隐喻:LIFE IS A JOURNEY (生活是一场旅行)。目标域与始源域之间包含许多概念映射或者对应。比如,LIFE(生活)包含 PEOPLE(人),DIFFICULTIES(困难),GOALS(目标)。JOURNEY(旅行)包括TRAVELLERS(旅行者), OBSTACLES(障碍), DESTINATIONS(目的地)。对于概念隐喻 LIFE IS A JOURNEY的理解就基于将始源域映射到目标域上。比如,在I am at a crossroad in my life (我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中,JOURNEY 中 的TRAVELLERS 就映射到LIFE中的PEOPLE。通过这样的相互映射,我们用生活中更具体的旅行来解释抽象的生活,使得人们能更好地用旅行来理解生活。

认知语言学家Kövecses认为概念隐喻可分为三种:结构隐喻,实体隐喻以及空间隐喻。结构隐喻是指对话者能够通过始源域的结构来理解目标域。实体隐喻是指我们通过物体、物质或者容器来想象我们的经历。第三种空间隐喻则是指空间定向,比如“上—下”和“中心—边缘”[3]。

二、概念隐喻国内外研究

国内外对于概念隐喻的文本分析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其中,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广告/广告语中概念隐喻的研究[5-7],而国内的研究则主要集中于认知语言学层面上中英隐喻或战争隐喻表达的对比分析[8-11]。

从国内外研究看,很少有基于概念隐喻在某一具体体育项目上的文本分析或战争隐喻之外的具体分析。虽然2012年周锐与杨诚对冰球项目体育英语新闻语料库的隐喻现象进行了研究,文中提到分析和研究隐喻能帮助从事该项目的运动员、教练员更准确、更直接的了解国际冰球赛事,获取有效信息[12],但是该文更多的是关注“隐喻”范畴,而非“概念隐喻”范畴。本文作者此前对澳网男单决赛的英语网球新闻报道中的概念转喻进行了分析,发现在特定的网球认知领域中,体育新闻编辑倾向使用突出的成就和特征来替代球员或者最具代表性的地点来替代比赛的场所,并且多是描述静态的事物[13]。因此,作为认知语言学中与概念转喻并肩的重要方法,概念隐喻是如何体现和使用的。本文将基于概念隐喻,对英语网球新闻报道进行分析研究,希望对体育新闻报道的撰写、阅读等起到积极作用,并对后续研究以启示。

三、概念隐喻文本分析

(一)体育是战争 (SPORT IS WAR)

表1 概念隐喻“体育是战争”的映射

例:

1. Murray is striving for his second Grand Slam title after winning at the U.S. Open, where he beat Djokovic in the final to end a 76-year drought for British men at the majors.[14]

2. Australian Open 2014: Stanislas Warinka beats Nadal in final.[15]

3. Novak Djokovic in Australian Open final after beating Stan Warinka.[16]

4. Novak Djokovic beats Andy Murray to win sixth Australian Open title.[17]

5. Roger Federer beats Rafael Nadal in Australian Open Final.[18]

在例1至例5的语言表达式中,都出现了一个相同的概念隐喻,即“beat”(击败)。概念隐喻为“体育是战争”,其中始源域是“战争”,目的域是“体育”。 战争中的“战士”映射到体育中的“球手”上。穆雷、德约科维奇、瓦林卡、纳达尔以及费德勒五人都分别进入了近五年的澳网男单决赛。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的比赛场地就像是一个战场一样,每次只能产生一个冠军,只有最终在决赛中胜出,才能获得名为“诺曼-布鲁克斯-挑战杯”的冠军奖杯。因此这五位手握球拍的球手就像是五位手握武器的战士,尽管最终结果只用了一个词语“击败”来表现,读者们依然能够感受到赛场上的紧张感,感受到正常比赛的跌宕起伏以及想象出五位球手的胜负欲。通过始源域“战争”与目的域“体育”的相互映射,能更有效地体现决赛的激烈程度和赢得比赛的艰难。

例:

6. It is the latest rematch in a rivalry that Djokovic describes as unique because they’ve known each other since childhood[14].

7. Federer and Nadal have had an epic rivalry throughout their careers - Federer has now won 12 of their 35 matches and three of nine major finals[19].

在例6和例7的表达式中的概念隐喻体现在“rivalry”(对抗;对决;竞争)上。概念隐喻为“体育是战争”,其中始源域是“战争”,目的域是“体育”。始源域中的“战士”、“战场”和“武器”与目的域中的“球手”、“场地”和“球拍”相互映射。在例6中,德约科维奇和穆雷同年出生,11岁相识,都在青少年时期被看好。转为职业球手后,两人也被认为是最可能打破“费纳”(“费”指费德勒,“纳”指纳达尔)长期统治下的男子网坛的新星球手。由于两人在职业网球联合会(ATP)中的高排位,如果两人在ATP世界巡回赛中相遇,那就意味着他们至少都进入了半决赛或决赛。因此,在网球领域中,只要德约科维奇和穆雷相遇,也就意味着一场高强度长时间高上座率的比赛会上演。截至2017年8月,两位球手已经对抗了31次,其中包含4次大满贯比赛,这些数据显示了他们的高竞技状态。因此,通过始源域“战争”与目的域“体育”的相互映射,“对抗”这一词不仅能展示两位球手的竞技关系,也能展现两位球手在近几年的高水平。在例7中,上文提到的“费纳”之争有长达14年之久,加上2017年澳网男单决赛,两位球手共对抗了35次,其中费德勒赢得12次(包含大满贯赛事赢得3次)。截至2017年8月,费德勒共有18座大满贯奖杯,纳达尔共有15座大满贯奖杯,在现役的网球选手中,即使是近两赛季手感火热拿冠军到手软的德约科维奇和穆雷,想要赶超这样的纪录和大满贯冠军数也并非易事。因此,只要两位顶级球手同时出现在赛场上,就说明必定是一场艰苦而精彩并能载入史册的比赛。2017年初世界排名已经下滑到16位的费德勒顶着最大牌“17号种子”的头衔参加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一路高歌,和纳达尔时隔多年会师决赛。BBC在报道中采用“epic”(史诗般的)这一形容词来形容两位球手宿命般地对决。决赛跌宕起伏,打满五盘,最终费德勒夺冠。通过将具体的始源域“战争”映射到抽象的目的域“体育”中,“对抗”或“对决”不仅能展示两位球手多年的竞争关系及比赛的激烈程度,也能展现两位球手在分别经历职业生涯低谷期后的状态复苏和勇闯大满贯决赛的高水平竞技状态。

(二)体育是天气 (SPORT IS WEATHER)

表2 概念隐喻“体育是天气”的映射

例:

8. Murray is striving for his second Grand Slam title after winning at the U.S. Open, where he beat Djokovic in the final to end a 76-year drought for British men at the majors[14].

在例8的语言表达式中,概念隐喻体现在“drought”(干旱)上。概念隐喻为“体育是天气”,始源域是“天气”,目标域是“体育”, 始源域中的“干旱” 映射到目标域中的“冠军荒”上。体育领域中的某位选手或者队伍的“冠军荒”就像某一地区的久旱一样,选手或队伍需要冠军来证明自己,久旱的地区需要甘雨来滋润大地。2012年,距离上一次英国网球选手获得四大满贯冠军要追溯到1936年,至此,再也没有英国网球选手将自己的名字刻在大满贯奖杯的底座上。作为网球四大满贯之一的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以下简称“温网”)的主办方,英国人非常希望英国球手能在四大满贯上有所作为,然而一等就是76年。因此,作为目前世界排名最高、年少成名又极具天赋的英国网球选手,穆雷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和球迷们的高期待。在五次闯入四大满贯决赛都失利的情况下,穆雷终于在第六次决赛之旅中获得美国网球公开赛(以下简称“美网”)男单冠军。2012年美网冠军是一场及时雨,既缓解了76年英国网球选手四大满贯冠军荒的尴尬局面,也向世界证明了英国网球选手的实力。通过将始源域的“干旱”映射到目标域的“冠军荒”上,这一语言表达式能体现出英国球迷们的高期待,穆雷作为网球选手的巨大压力,以及英国网球选手获得2012年美网男单决赛冠军的重要意义。

(三)体育是表演 (SPORT IS PERFORMANCE)

表3 概念隐喻“体育是表演”的映射

例子:

9. Little did either know that later in life they would keep running into each other on tennis’ biggest stages.[14]

10. Fortunes fluctuated wildly over the course of two hours and 21 minutes as Wawrinka opened in scintillating form before a tearful Nadal appeared close to quitting at two sets down, only to stage a remarkable recovery in the third.[15]

11. Murray later admitted he had been “distracted” by the Serb’s apparent physical issues and, just as at the US Open last September, he could not keep pace with Djokovic in the closing stages.[17]

在例9至例11的语言表达式中,都出现了一个相同的概念隐喻,即“stage”(舞台)。概念隐喻为“体育是表演”,其中始源域是“表演”,目标域是“体育”,体育中的“球场”与表演中的“舞台”相互映射。在网球领域中,每年最受瞩目的赛事是四大满贯,即澳网、法网(法国网球公开赛,以下简称“法网”)、温网和美网。如果能在这四项大赛的任何一项中获得冠军,无论哪一年,媒体在报道中都将使用“大满贯得主”这一称号来描述该球员,这一称号也将伴随球员的整个职业生涯乃至退役后。因此,作为职业网球选手,每一次参加四大满贯比赛必将全力以赴战胜对手争取赢得冠军。四大满贯的比赛“球场”就像球手们全力展现自己的“舞台”,在近几年的澳网男单决赛的舞台上,瓦林卡、纳达尔、德约科维奇、穆雷和费德勒都极力展现自己的实力,向大满贯冠军发起冲击。在体育新闻报道中,通过将目标域“体育”中的“球场”与始源域“表演”中的“舞台”相互映射,观众能更加了解球员为何在球场上奋力拼搏,也能体会到球员赢得四大满贯冠军的重要意义。

例:

12. “I’m honoured to be standing here as a champion for a fifth time,” said the Serb after collecting the trophy from Australia’s Roy Emerson, the only man to win six titles[17].

13. He’s a great champion, great friend and a great professional who I’m sure will have many more chances to win this trophy[18].

14. Federer’s last major trophy came at Wimbledon in 2012[19].

在例12至例14的语言表达式中,都出现了一个相同的概念隐喻,即“trophy”(奖品)。概念隐喻为“体育是表演”,其中始源域是“表演”,目标域是“体育”,体育中的“奖杯” 与表演中的“奖品”相互映射。在网球领域中,四大满贯均有对应的奖杯,奖杯的底座刻有每年获得该项赛事冠军的球手的名字。对于参加大满贯比赛的球手们来说,将自己的名字刻在奖杯的底座上是永久的荣誉。前两个例句中的“trophy”指的是澳网男单冠军奖杯“诺曼-布鲁克斯-挑战杯”,而例14中提到费德勒上一次在2012年温网获得的奖杯则是“挑战者杯”。因此,球手们若是想赢得这个奖品,就必须付出足够的努力,并在比赛中连胜七场。在体育新闻报道中,通过将具体的始源域“表演”中的“奖品”映射到抽象的目标域“体育”中的“奖杯”上,能体现球手在赛场上尽力发挥从而努力赢得荣誉和奖品的使命感。

四、结语

在网球领域中,概念隐喻经常出现在体育新闻报道中。通过使用诸如“体育是战争”、“体育是天气”、“体育是表演”这样的概念隐喻,如战争般激烈的比赛现场、如天气般时晴时雨的比赛成绩以及如表演般绚烂夺目的选手表现都能被映射到更加具体更加贴近人们生活的目标域,能够有利于读者在读到报道时有如临现场之感,也能产生生动的画面感。因此,通过对主流新闻媒体近五年的澳网男单决赛新闻报道进行分析,得出在新闻报道中使用概念隐喻这种认知语言学的重要方法,能体现体育赛事的场上的活动以及网球赛事的动态特征。本文主要关注概念隐喻及澳网男单决赛的新闻报道,后续研究可以更深入地分析概念隐喻及概念转喻在英语体育新闻报道中的使用,也可以从除网球外的其他体育项目的新闻报道中寻找新的认知语言学研究领域。

[1]Croft, W., amp; Cruse, D. A. Cognitive linguistic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2]Evans, V., amp; Green, M.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M].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6.

[3]Kövecses Z. Language, Emotion, Mind [M]. Cognitive Linguistics Today. Peter Lang, 2002:125-138.

[4]Lakoff, G., amp;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5]Boozer, R. W., Wyld, D. C., amp; Grant, J. Using metaphor to create more effective sales messages [J]. Journal of Business amp; Industrial Marketing, 1992, (7): 19-27.

[6]Lundmark, C. Metaphor and creativity in British magazine advertising [J]. Luleå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5.

[8]王世群. 体育新闻语言中的战争隐喻 [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4, (2): 164-165.

[9]程浩. 汉英体育语言中隐喻认知的对比研究 [J]. 外语研究,2005, (6): 94.

[10]张磊夫. 汉英体育新闻的战争隐喻研究 [J]. 新闻知识,2009, (11): 66-67.

[11]周恂. 认知语言学视域中的英、汉隐喻与转喻表达对比分析——以体育竞赛新闻为例 [J]. 广州大学学报,2011, (10): 7.

[12]周锐. 杨诚. 基于冰球项目体育英语新闻语料库的隐喻现象研究 [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2, (10): 97-99.

[13]黄锦. 从概念转喻视角分析英语网球新闻报道——以澳网男单决赛为例 [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 (4): 21-24.

[14]Gecker, J. Djokovic vs. Murray at Australian Open final[J/OL].http://news.yahoo.com/djokovic-vs-murray-australian-open-final-095336562--spt.html

[15]Newbery, P. Australian Open 2014: Stanislas Warinka beats Nadal in final[J/OL].http://www.bbc.com/sport/tennis/25893279

[16]Newbery, P. Novak Djokovic in Australian Open final after beating Stan Warinka[J/OL].http://www.bbc.com/sport/tennis/31055172

[17]Newbery, P. Novak Djokovic beats Andy Murray to win fifth Australian Open title[J/OL].http://www.bbc.com/sport/tennis/31073438

[18]Newbery, P. Novak Djokovic beats Andy Murray to win sixth Australian Open title[J/OL]. http://www.bbc.com/sport/tennis/35453531

[19]Newbery, P. Roger Federer beats Rafael Nadal in Australian Open Final[J/OL].http://www.bbc.co.uk/newsround/38783912

责任编辑:陈君丹

An Analysis of English Tennis Coverage on Conceptual Metaphors— A Case Study of Australian Open Men’s Finales

HUANG Ji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Wuhan 430205, China)

Conceptual metaphor is another essential approach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This paper first reviews literature of conceptual metaphors, and analyzes studies abroad and at home. Then it gives detailed textual analysis of several conceptual metaphors in English tennis coverage on Australian Open Men’s Finales. After analyzing the usage of the approach, it is observed that most conceptual metaphors reflect the dynamic scenes on court and dynamic features of tennis.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conceptual metaphors, tennis coverage can be closer to readers’ real life experience, which gives the reader the feeling of being on the spot.

cognitive linguistics; conceptual metaphor; Australian Open; Men’s Finales; English tennis coverage

2017-07-10

黄 锦(1989-),女,湖北武汉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

H315

A

1674-344X(2017)10-0032-05

猜你喜欢

球手澳网男单
安迪·穆雷泪洒澳网公开赛
对不起我犯规了
hoopanddreams
澳网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