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典共和主义的滥觞

2017-12-02杨之林刘鸿鹤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7年20期
关键词:德政亚里士多德

杨之林+刘鸿鹤

【摘要】古典共和主义思想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在当代与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间的激烈争辩中,在对自身思想体系的发展和变革中,为共和主义的当代发展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作为西方政治思想的奠基人和开创者,亚里士多德从混合政体思想、德政思想以及自由与民主思想三个方面对古典共和主义的核心问题都分别进行过探讨,从而对以后的共和主义思想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關键词】亚里士多德 古典共和主义 混合政体 德政 自由民主

【中图分类号】 B50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7.20.017

古典共和视角下的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

古典共和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源于古希腊的主流意识形态,发端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在波里比阿、西塞罗等古罗马政治思想家们的传承中,古典共和主义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伴随着古典人文主义的复苏,共和主义开始回归,马基雅维利、哈林顿、弥尔顿是这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古典共和主义思想家,他们对古典共和思想不断地进行阐释,而启蒙时代的卢梭则被认为是古典共和主义的最后一位杰出代表。20世纪50年代以后,阿伦特、波考克以及桑德尔等人通过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弊端,复兴并继承发展了共和主义的核心思想,从而开始了共和主义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变。

探讨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同古典共和思想的关系,首先应对古典共和主义的基本原则进行分析。古典共和主义的基本原则主要包含着以下几个方面:政府的存在是为了谋多数人的福祉;法治与分权和制衡;民主自治及公民对于政治的积极参与。

西方学者往往更为明确地强调共和主义传统的罗马特征,却忽视了亚里士多德思想对共和派学者的影响。古希腊的共和主义传统以反思雅典为代表的古希腊城邦政制为理论背景,菲利普·佩迪特曾这样描述共和主义与亚里士多德思想间的关系:从特征上看,共和主义是一种罗马传统,罗马人及其追随者从波里比阿那里继承了他对他所描绘的雅典民主的强烈不满,并逐渐接受了他对罗马宪法制度的偏爱,并在这种宪法制度中,对民主选举与民主参与赋予重要的地位,同时有意识地设计法治、权力的分治与制衡等,并将其纳入到重要环节当中,当然不得不提的是阐述它的罗马作家们是古希腊以来的一系列思想观念尤其是具有亚里士多德主义特征的思想观念的继承者。可以说,古典共和主义思想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的城邦时期,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也可被认为是古典共和主义思想发端的源头。

混合政体思想

混合均衡政体思想是古典共和派的基本政制主张,在古典共和主义者看来,混合政体是人类所能构建的政体中最理想的政体,它强调政府的公共性作用在于谋求人民的共同福祉,最为核心的一条标准便是政治共同体的持久性,即创建持久性的政治秩序和政治制度。

公元前592年,梭伦实施温和的混合民主制,这被认为是古希腊时期最佳的政体形式,而到了亚里士多德的时代,雅典城邦已经变成了最低级形式的彻底的激进民主制国家。通过对古代民主政体发展进行分析与总结,古希腊思想家们意识到单一形式所构成的政体是不稳定且有缺陷的,而包含了民主要素的“混合式国家”寻求的是一种较为稳定的政体形式,同时可以避免单一因素政体形式所固有的弊病。

柏拉图晚年意识到仅仅依靠贤能之人无法救国,他从“哲学王”乌托邦的空想中回到社会现实,进而提出将君主制的智慧与民主制的自由相结合的政体是切实可行的“第二好”政体。波里比阿研究发现,每一种政体单独实行都会走向动荡,并陷入更替的循环之中,而“最稳定”的政体应该是民主制、贵族制、君主制三种成分适度结合的政体。西塞罗承袭了亚里士多德以及波里比阿的政体循环的思想,在《论共和国》中他将“共和”(res publica)定义为“混合政体”,并认定三种政制形式适度混合的政体融合了“君主对臣民的父爱、贵族议政的智慧和人民对自由的渴望”,是最好的政体。马基雅维利继承并发展了西塞罗关于混合政体的观点,他认为治国者应该在城邦中兼容并蓄,兼行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混合的统治形式,各自守卫从而可以达到稳定持久的目的。

此外,混合政体能够对各个权力机关起到监督与制约的作用。混合政体的理念主张,任何一种权力机构都应该有一种对立的权力与之相抗衡,即分权与制衡。共和派学者认为,政治组织权力不应该集中在一个人或一个小团体手中,他们意识到权力会导致腐败,因此权力应该分配给多数人和多种团体。

亚里士多德受到柏拉图混合政体思想的影响因而重视对国家政体的研究。在参考雅典政体模式的基础上,亚里士多德承认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政体各有其好的一面,但问题在于它们自身均有着不能持久的因素存在,政府的存在是为了谋求人民的共同福祉,是“人民的事业”。亚里士多德理想中的混合政体吸收了三种政体中的合理要素:君主制的权力(power)、贵族制的智谋(wisdom)、民主制的美德(virtue),这是一般城邦可以施行的优良政体,他认为能够包含较多合理要素的政体是较为完善,也是比较切合实际的。混合政体融合了三项同等重要的因素——自由出身、财富和才德,但这种混合(共和)政体作为中间形式更倾向于民主制,与其将治权寄托于少数贤良之人,亚里士多德更愿意交给人民,相信多数人合而为整体时的能力。以人民的意愿作为政治组织的基础,“公民团体”来掌管最高的治权,在他看来是比较可取的政治制度。

混合政体的主张不仅是为了谋求国家人民的共同利益,同时也是为了社会的稳定发展和长治久安,因此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混合政体理论目的在于强调公民的政治参与以及政治制度上的“共和”在维护政体稳固发展时的重要性,而这也是古典共和主义混合均衡政体理论的根本目的。

德政思想

美德是共和政体的基本原则,对美德重要性的强调贯穿着古典共和主义理论的始终,古典共和主义者坚信“美德可以战胜命运”并将美德放在重要的位置,通过美德教育,培养公民的责任感和爱国精神。古典共和主义的美德存在于社会政治活动中,马基雅维利认为所有能够确保在公共生活中取得成就、维系自由的品质,都可以称为美德。哈维·曼斯菲尔德提出亚里士多德式的美德是真正意义上的古典共和美德,是“共和主义信徒所信奉的美德”①,他宣称同其他政体相比,共和国能够造就更多有美德的公民。endprint

“所有的事物都是处于混乱当中:接着,理性来了,并将他们安排在秩序当中。”②混乱的事物通过内在的理性秩序加以规范和限制,有限便是可知的,而无限无穷无法感知。理性是亚里士多德式美德的基础,美德是一种理性秩序的获得并以此来对人类情感的“无限性”加以限制,“美德本质上是一种有限度的中庸,它构成了对无序的趋向于不足或过度的情感的一种约束”③。

美德关涉到我们整体的复杂的天性与激情,同样美德也包含着理性,这就是道德的美德,也是人类的特别之处。代表着审慎、节制、勇敢、正义的公民美德是一种适度的理想状态,美德是介于两种极端的恶之间的某种平均状态。亚里士多德的美德概念从一开始就被设想成一个社会或政治动物的美德,它鼓励公民投身于社会生活当中,国家社会的存在就是为了获得生活中理性的善的生活,并按照中庸的准则去实践。

正义是一切美德的汇总,是美德思想的现实应用。亚里士多德认为真正的城邦公民必须以追求善德为目的,而政治正义和法治是城邦政治的首要特征和必然要求。无论权力的归属是一人还是多人,法律都拥有着国家的最高权力,代表着人民共同的根本利益。亚里士多德推崇良法之治,他坚持认为只有法治国家才能实现最高善业。不同于柏拉图“哲学王”的治国理念,亚里士多德认为相比于优秀的贤人,优良的法律更适合成为治国者,原因有三:一是法律客观理性、公正无私;二是治国者容易欲望膨胀而导致滥用权力和腐败,法律恰恰能够弥补人性的不足;三是优良的法律代表着多数人的意愿,是基于多数人的意志而制定的,政府的存在是为了多数人的福祉,当人民集合在一起时,集体的智慧能够使评判变得明智且全面。

自由与民主

古典共和主义的自由代表着一种以政治参与为核心的积极自由,它强调公民的自由是政治的自由,这种自由通过不断追求美德、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以及谋求共同福祉来得以实现。好的社会,除了要有好的治理者,还要能够塑造好的公民,一方面公民要积极地参与政治生活中,个人融入社会,才会获得自由。另一方面公民自身也要不断提高自治能力,个人的自由同公共服务的履行和美德的培养密不可分。

邦雅曼·贡斯当用“积极且持续的参与到共同的政治权力活动当中”来解释“古代公民的自由”,而波考克将这一视角的古典共和主义政治思想归源于亚里士多德,“积极公民的观念是佛罗伦萨人首先提出的,这种观念的基础在于亚里士多德所表达的‘政治的动物这样的理想”。④古典共和主义肯定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的作用,并认为公民享有参与政治决策和处理公共事务的权利,他将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动物”这一概念同共和主义的公民权结合起来,认为共和主义的公民应该过一种具有积极美德的社会生活,而这正是古典共和主义的核心。

亚里士多德的城邦研究具有一个基于史实的开端,城邦先于更为基本的村镇和家庭结合而存在,这些更为基本的结合作为城邦的“子机构”不断地存在并有了他们自己的生存方式,因此城邦是人类社会的终极目的,也是发展的顶点,社会注定了要去实现人类至善而完满的生活。社会阶层的每一面都多少会对人类幸福做出贡献,同时城邦广泛的社会组织成为社会秩序的表现形式,包容着各种类型的社会共同体,这些共同体能够在其中获得自我实现,这正是亚里士多德著名论断“人是政治的动物”的含义。亚里士多德提出“人是政治动物”目的在于通过政治行为肯定人之为人的存在以及人所具备的美德,没有人是可以离开社会生活而存在的。

亚里士多德关注公民在城邦的表现,他认为个人只有在城邦的社会生活中才能够实现自我价值。传统的古希腊人在理性与审慎方面共享一个基本的信念,个人从属于城邦是为了追求共同的福祉,良好的政体当中才能体现出民主的特征,而公民权利只有在民主制城邦中才能获得更多的体现,人民是国家政治活动的参与者,政府的合法性来自于人民,保障公民权利是政府的主要职责。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国家的角色并不是為了实现共同利益而去限制个体行动的自由,而恰恰是要使个人能够实现其潜能并获得个体的善,除非在国家的背景下,否则是不可能的。

总结

古典共和主义倡导结合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各自优势的“混合均衡政体”并以法治作为国之根本,公民积极参与政治事务并有良好的美德修养是国家赋予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它强调集体利益的优先性,个人的自由与独立须以国家安全稳定的发展作为前提。古典共和主义理论包含着“共(公)”与“和(平)”的政制主张,理想政体的实现需要政治制度的保障,也需要对公民美德的培养以及对共同善的追求。亚里士多德对这些观点都分别作出回应,一方面,亚里士多德以谋求共同利益作为“混合政体”的制度理论基础,并从公共性与社会性的角度来思考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他突出整体的优先性但并不代表否定个人的自由,亚里士多德认为公民只有在社会生活中以追求共同善与美德为目的,才能够获得真正的自由。从古典共和主义的角度来研究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理清共和主义的思想脉络,获得对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更为合理的解释。

注释

任军峰主编:《共和主义:古典与现代》,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16、6页。

Ernest Barker,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Plato and Aristotle, India: Isha Books, 2013, pp 472-473.

责 编/马冰莹endprint

猜你喜欢

德政亚里士多德
Anomalous anisotropic magnetoresistance in single-crystalline Co/SrTiO3(001)heterostructures∗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漫画
亚里士多德论“好人”与“好公民”
五德终始说与《两都赋》
孔子德政思想的借鉴意义
许德政网吧监督轶事
解析亚里士多德的“修辞术是辩证法的对应物”
重大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