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门诊抽血室护理固定岗与动态岗联合管理的效果研究

2017-12-02熊晓云汪晓燕付群春

护理学报 2017年15期
关键词:护理部门诊动态

陈 娇,熊晓云 ,汪晓燕,付群春

(1.南昌大学医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6;2.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0)

门诊抽血室护理固定岗与动态岗联合管理的效果研究

陈 娇1,熊晓云2,汪晓燕1,付群春2

(1.南昌大学医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6;2.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0)

目的研究护理固定岗与动态岗联合管理模式在门诊抽血室的应用效果。方法介绍固定岗与动态岗联合管理模式构建过程,包括对动态岗护士资格审核、培训、考核、质量控制、满意度测评和薪酬管理环节,比较实施前后的应用效果。结果门诊抽血室高峰时段患者抽血等候时间缩短8.74 min,患者对服务评价满意的满意度较之前明显提高(P<0.01),抽血室护士人力成本降低,约减少了2.13个护士,新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结论护理固定岗与动态岗联合管理模式可以缩短门诊抽血室高峰时段患者抽血等候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节约人力成本,在持续推动优质护理服务中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门诊;抽血室;岗位管理;动态岗;固定岗

护理岗位管理是公立医院改革以来,深化优质护理工作内涵、转变护理管理理念、实现与国际护理管理接轨目标的一项新举措[1]。2012年4月,卫计委印发了 《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以护士岗位管理为切入点,从岗位设置、护士配备、绩效考核、岗位培训、职称晋升等方面完善制度框架,充分调动护士积极性[2]。门诊作为医院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的第一线,在第一时间体现了医院服务理念的总体思路,也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3]。门诊抽血室承担着全院门诊患者检验血标本的采集任务,由于绝大部分血标本要求空腹采血,因此存在抽血患者多、抽血时间集中、等候抽血时间长的高峰时段,如何解决高峰时段人流拥堵现象是目前门诊管理者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大部分门诊抽血室采取固定岗位管理模式,即医院根据各职能部门工作量设置固定岗位,一般无特殊情况岗位数量不会更改。我院门诊抽血室自2015年8月开始采用固定岗与动态岗结合管理模式,即在固定岗护士无法及时完成工作的情况下,为保障患者安全和护理服务质量,让其他科室护士跨科兼职动态岗位,以增加总岗位数量的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以解决高峰时段人流拥堵现象,集约医院人力成本,还能缓解二胎政策实施后护理人力资源相对紧缺现状。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门诊抽血室有采血岗和条码打印岗2类岗位,固定岗护士即护理部分配在门诊抽血室的护士,共9 名,年龄 27~55(41.11±8.88)岁;学历:中专 3 名,大专1名,本科5名;职称:护士1名,护师2名,主管护师6名。动态岗护士即跨科兼职的护士,大部分为取得护士资格证的新护士,总岗位护士为固定岗与动态岗护士之和。

2 方法

2.1 固定岗位管理模式 即固定岗与动态岗联合管理模式实施前,门诊抽血室工作日上午8~9名护士,其中条码打印岗2~3名,采血岗6名,工作日下午3~4名护士,条码打印岗1名,采血岗2~3名;周六周日上午4~5名护士,条码打印岗1名,采血岗3~4名,下午3名护士,条码打印岗1名,采血岗2名;节假日安排与周末相同,同一天条码打印岗与采血岗根据人流情况机动调整。

2.2 固定岗与动态岗联合管理模式

2.2.1 固定岗与动态岗联合管理体系的构建

2.2.1.1 制定动态岗护士准入标准并进行资格审核

(1)明确岗位职责,确定准入标准。护理部及门诊护士长根据抽血岗岗位说明书制定动态岗护士岗位职责,确定准入标准,包括:学历为大专及以上;注册护士,职称为护士及以上;从事临床护理≥1年;应熟悉知识为抽血室规章制度、三查七对制度、血管解剖知识、医院感染控制知识、自我防护知识;应具备技能为静脉采血技术、无菌技术、抽血管的识别;应具备的能力为护患沟通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基本职业素养。(2)对报名护士进行资格审核。护理部在医院内网发布护士跨科兼职动态岗的相关实施方案,公布准入标准和入岗申请书,全院护士根据招募信息,自愿报名并填写申请书,护理部对报名护士进行资格审核,将护士信息汇总。

2.2.1.2 组织护士培训 (1)制定培训计划。根据岗位职责,护理部确定理论和技能培训的课时和授课老师,与用人科室有关的知识请该科室护士长或业务能力强的护士讲授,其他知识由护理部选派副高职称以上的护士授课。(2)组织培训。采用集中授课的方式,由门诊护士长介绍动态岗的管理制度、岗位职责、规章制度、相关知识和技能,在技能培训中心完成技能培训,最后组织到门诊抽血室进行参观学习并试岗。

2.2.1.3 准入考核 培训结束后根据培训内容进行理论和技能考核,考核达标者最终纳入动态岗兼职护士库,并发放上岗证。

2.2.1.4 质量控制 建立护理部领导、质控小组成员、门诊护士长及动态岗护士微信交流群,科室或动态岗兼职护士有任何问题或建议可以及时反映。护理部每月对动态岗实施情况及动态岗兼职护士的表现进行调查,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逐一分析,对动态岗位管理的各环节进行修订、补充。

2.2.1.5 满意度测评 质控小组成员设计动态岗位满意度问卷及患者满意度问卷,定期进行满意度测评。

2.2.1.6 薪酬管理 动态岗兼职护士工资由财务科统一核算。工作时长以“小时”为单位计算,每月由门诊护士长统计确认,交财务科审核后发放。计量工资=采血人数×每采血1人的报酬;计时工资=工作时数×每小时工作绩效(门诊护士每天工作时数为7.5 h,1年按365 d计算)

当计量工资大于计时工资时工资按工作量结算,反之工资按工作时长结算,这样既可以保证动态岗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又有收入保障。

2.2.2 门诊抽血室人流量现况调研 每年的3月和8月是医院门诊量较大的月份,选取2014年3月和8月门诊采血量(管数)进行分析,以门诊抽血室打印条码的时间进行时段分析发现,非工作日采血量不足工作日的一半,工作日周一最多,周四最少,上午明显多于下午,每日采血的高峰时段为8:00—10:30。

2.2.3 实施方法 门诊护士长提前1周在微信群发送招聘信息,动态岗护士在不影响本科室工作的前提下,根据自身工作时间、精力和能力报名,最后门诊护士长确定最终录用的名单。动态岗护士主要负责采血,固定岗护士负责条码打印及将条码贴管等关键环节,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

3 结果

3.1 患者等候抽血时间 实施动态岗前,我院门诊采血室共有2~3个条码打印窗口和6个采血窗口,在高峰时段6个窗口全开,在2015年3月2—6日每日上午的 8:30、9:00、9:30、10:00各调查 10例患者抽血等候时间,平均抽血等候时间为(18.01±4.60)min,具体过程:1名调查员在条码打印窗口处随机记录患者的姓名和打印条码的时间,患者抽血结束后通知调查员,调查员记录采血结束的时间,患者自愿决定是否参加调查。高峰时段增设动态岗后,增加3个采血窗口和1个条码打印窗口,于2016年3月7—11 日每日上午的 8:30、9:00、9:30、10:00 各调查10例患者抽血等候时间患者平均抽血等待时间为(9.27±3.24)min。

3.2 患者满意度 查阅文献[4-5],自设计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内容涵盖门诊抽血室的环境、护士的服务态度、业务技术和整体满意度,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总分50分,得分<10分为非常不满意,10~20分为不满意,21~30 分为一般,31~40 分为满意,>40 分为满意。动态岗实施前后分别于2015年3月2—6日和2016年3月7—11日随机抽取200例患者进行调查,经Wilcoxon检验,患者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 1。

表1 实施动态管理前后患者满意度比较

表2 实施动态岗后门诊采血室工作日上午排班

3.3 人力资源配备情况 在工作日上午高峰时段增设动态岗,重新设计门诊抽血室工作日排班(见表2)。2015年实施固定岗与动态岗联合管理模式前工作日(非节假日)门诊抽血室固定岗护士平均每日上午有8名,下午平均有4.24名,平均工时数为46.84 h(即 8×4+4.24×3.5); 周六周日固定岗护士每日上午有4.8名,下午平均有3名,平均工作时数为29.7 h(即 4.8×4+3×3.5), 固定岗护士 1 周平均 293.6 h (即46.84×5+29.7×2)。 通过在工作日上午实施联合管理后,工作日上午平均有4名固定岗护士,下午及周末工时数与实施前一致,因此工作日上午工时数减少了16 h(即 8×4-4×4),固定岗护士 1 周平均减少 80 h,约减少 2.13(即 80÷7.5÷5)个固定岗护士。

3.4 护士对岗位动态管理的评价 动态岗护士大部分为年轻护士,工资相对较低,但时间、精力较多。通过半结构式访谈6名动态岗护士,6名护士都表示很愿意兼职动态岗工作,她们觉得通过兼职不仅可以增加收入,缓和经济压力,还可以了解其他科室的情况,认识新同事;3名护士表示虽然要牺牲休息时间,但是当拿到工资时会有成就感,工作更有动力;还有2名护士表示通过兼职让我更喜欢医院了,医院的管理理念很先进。

4 讨论

4.1 门诊抽血室实施护理固定岗与动态岗联合管理模式,缩短了患者抽血等待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医院的生存发展靠的是综合实力,实力的内在反映是医疗技术,外在反映则是服务质量[6]。患者在选择就诊医院时,不但会考虑医院的技术水平,医院的服务质量也会充分考虑[7]。通过实施岗位动态管理,在人流高峰时段增加抽血岗,有效分流了等候抽血的人流,患者平均等候抽血时间从18.01 min缩短至9.27 min,等候时间明显降低。患者烦躁、焦虑情绪减轻,催促护士现象明显减少,嘈杂的环境得到改善,就医秩序良好,护士工作压力也随之降低,服务态度改善,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忠诚度也会提高[8]。门诊服务的质量标准与医疗技术质量标准有着本质的不同,就诊者满意就是门诊服务的质量标准。结果显示,实施动态岗位后患者对抽血室服务评价满意度较之前明显提高(P<0.01)。岗位动态管理是促使优质护理工作深入推进及优质护理内涵深化的新举措,对“优质护理服务”形成强劲的推动力,将全面推动护理管理的机制创新,推进医院人事制度改革,促进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

4.2 门诊抽血室实施护理固定岗与动态岗联合管理模式,能盘活人力资源,节约医院人力成本 医院人力成本是在医疗服务过程中用于补偿自身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支出,直接表现为工资和各种津贴补助,通常包括员工的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各项津贴补助、社会保险费用、住房补贴和其他人工成本费用等[9]。动态岗护士作为用人科室聘用的院内其他科室人员,不纳入用人科室编制,其工资、福利、各种补贴等费用均由医院及原科室承担,用人科室只需支付动态岗位的奖金额。我院门诊抽血室通过岗位动态管理实践证明,减少了2.13名固定岗护士,医院人力成本降低,说明通过实施固定岗与动态岗联合管理模式,可以在不增加护理人员的情况下,增加护理岗位,控制人力成本支出总量,达到统合增效,形成有效的人力资源成本和效益控制。

4.3 门诊抽血室实施护理固定岗与动态岗联合管理模式,提高了护士工作积极性 护理动态岗的实施,为年轻护士提供额外工作报酬的同时,也提供了更多到其他科室工作学习的机会,使其对其他科室有了直观的了解和更深切的工作体验,对个人的职业定位和未来发展有了更全面的把握,提高了她们的职业价值感,增强了其职业规划发展意识[10],有利于激发护士工作热情,有助于提高工作能力,促进新护士职业成长的积极性。另外也为护理部提供了更多考察年轻护士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的机会,有助于发现护理人才,实现医院与个人的双赢。

[1]刘亚平,董 军,马 力,等.护理岗位管理设计与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5):9-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全国159所医院护士岗位管理试点工作进展顺利[N].公立医院改革简报,2013-01-18(290).

[3]易学明,苏 义.创新门诊服务理念适应门诊发展需求[J].中国医院管理,2007,27(10):41-43.

[3]黄霜霞,梁金清,金 晶,等.护理绩效管理模式在输液室的应用与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1):976-979.

[4]孙 燕,谢美莲,郑一宁.门诊抽血现况调查与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1):95-97.DOI:10.3969/j.issn.1672-1756.2013.01.029.

[5]江一民,孟仲莹.社区健康档案动态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2):1113-1114.

[6]陈书人,王跃建,杨智才,等.应用精益管理优化门诊流程的实践与效果[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3,29(6):430-432.DOI:10.3760 /cma.j,issn.1000-6672,2013.06,010.

[7]刘美玲,袁秋影,黄松彬.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J].护理学报,2011,18(4B):38-40.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1.08.014.

[8]林曼霞,安 辉,周晨春.实施多元化服务提升门诊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115-116.

[9]吴 珏.公立医院人力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思考[J].卫生经济研究,2014,1(6):49-51.DOI:10.14055/j.cnki.33-1056/f.2014.06.012.

[10]刘丽萍,赵庆华,肖明朝,等.基于岗位管理的护理人员职业规划调查分析[J].护理学报,2015,22(19):18-21.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5.19.018.

[本文编辑:江 霞]

Combination of Fixed and Dynamic Positions in Outpatient Blood Collection Room

CHEN Jiao1,XIONG Xiao-yun2,WANG Xiao-yan1,FU Qun-chun2
(1.Medical College of 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006,China;2.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000,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the management mode of combining fixed and dynamic positions in outpatient blood collection room.MethodsThe development of management mode of combining fixed and dynamic position in outpatient blood collection room was introduced,including the qualification,training and assessment of dynamic position,quality control,satisfaction evaluation and salary management.The effects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anagement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waiting time was shortened 8.74 min in rush hour and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patients increased (P<0.01) Labor cost was reduced by 2.13 fixed positions while nurses’working enthusiasm was enhanced.ConclusionThe management mode of combing nursing fixed and dynamic position can effectively shorten patients’ waiting time,improve their satisfaction and reduce labor cost in outpatient blood collection room,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quality nursing services.

outpatient;blood collection room;post management;dynamic position;fixed position

R471;C931.3

A

10.16460/j.issn1008-9969.2017.15.025

2017-03-03

江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20161BBA10089)

陈 娇(1993-),女,江西宜春人,本科学历,硕士研究生在读,护士。

熊晓云(1966-),女,江西南昌人,本科学历,主任护师,护理部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猜你喜欢

护理部门诊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护理部管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
门诊支付之变
国内动态
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性护理在老年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出院患者预后中的应用
动态
我国六护士荣获第四十六届南丁格尔奖章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