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6年中国玉米主产区栽培品种种子质量研究
——以黄淮海-华北-西南三区为例

2017-12-02青岛农业大学山东青岛6609中国农业大学北京0093

种子 2017年7期
关键词:三区发芽势玉米种子

, , , , , , , (.青岛农业大学, 山东 青岛 6609;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 0093)

2016年中国玉米主产区栽培品种种子质量研究
——以黄淮海-华北-西南三区为例

李贺勤1,张晓文1,江绪文1,邵晓宇1,赵延明1,赵美爱1,宋希云1,王建华2
(1.青岛农业大学, 山东 青岛 266109; 2.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 100193)

以198份黄淮海-华北-西南区市售大田玉米主栽品种种子样品为材料,从样品基本信息采集、质量检测、2013—2016年种子质量相关指标比较、种子市场一线调研等方面进行种子质量研究。结果表明,198份样品的包衣率为98.5%、包装率为87.4%、检测发芽率达国标率为100%,合格率为97.7%,包装样式有7种;马齿型、半马齿型、硬粒型和半硬粒型样品所占比例分别为27.8%、45.5%、8.6%和18.2%;173份样品(具有包装标识信息)的制种地主要集中在甘肃、新疆、山东和河北,其中甘肃占70.5%,标识发芽率、水分、净度、纯度、重量、粒数和粒型分别有7、4、2、3、9、22和25种,按粒包装样品比例为56.4%。从发芽率和合格率来看,2013—2016年三区玉米种子质量整体水平呈上升趋势,但平均田间出苗率呈不稳定变化趋势,特别是2016年略有下降,建议今后包装标识增加直接影响种子田间出苗潜力的活力指标,以更准确地把握种子质量。

玉米; 种子质量; 种子活力; 黄淮海; 华北; 西南

粮安天下,种铸基石,种业是国家基础性、战略性核心产业。自加入“WTO”以来,中国种业面临着机遇和挑战[1],种子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4年为750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种子市场之一。巨大的种业市场潜在价值也使中国成为了国际种业竞争的热点[2]。然而种子市场竞争实质是种子质量的竞争,种子质量作为作物产量品质提升的关键因素倍受大家关注[3]。

玉米作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在我国农业经济、战略储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4]。现阶段玉米种子市场规模也已成为种子行业的主战场[5]。种子质量调研作为一项重要的种子质量保障措施,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该项工作对增强我国种子市场竞争力、促进现代种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前期研究基础上[6-7],本研究继续对黄淮海-华北-西南区(下文简称三区)2016年度市售大田玉米主栽品种种子样品(下文简称样品)的种子质量进行调研,并比较分析2013—2016年相关调研结果,以期更好地了解三区玉米种子质量情况,为玉米种子质量保障关键技术研究和实施、相关管理决策的制定等提供依据。

图1 三区样品收集地及产地分布状况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收集我国三区市售玉米样品198份(有假冒嫌疑的样品已去除),包括山东、河南、河北、北京等16个省(市)玉米,品种覆盖率超过90%。

1.2 试验方法

1.2.1 样品基本信息采集

参考江绪文等[6]的方法统计分析玉米样品的收集地、产地、包衣包装、包装袋标识等信息。

1.2.2 种子发芽试验

参照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8]和国际种子检验规程[9]进行卷纸发芽,采取2种取样方式:试验一:选取大小均一、健康饱满的样品种子分别于置床后4 d和7 d统计发芽势(GE)和发芽率(GP);试验二:随机取样测定发芽势和发芽率,方法同试验一。各重复50粒种子,6次重复。

1.2.3 玉米样品合格鉴定依据

参照国标GB 4404.1—2008[10]和《农作物种子标签通则》[11]相关规定,样品种子检测发芽率≥85% (国标发芽率)且与包装标识发芽率一致为合格样品。

1.2.4 田间出苗率测定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株行距10 cm,每重复100粒,3次重复,于播种后21 d统计田间出苗率,计算平均田间出苗率(%)=∑各样品田间出苗率/样品总数×100%。

1.2.5 2013—2016年三区玉米种子质量比较

通过“中国主要农作物种子质量信息数据库”[12]调用2013—2015年三区玉米种子质量相关指标数据与2016年数据相互间进行比较分析。

1.2.6 玉米销售种植一线种子质量调研

参考张文健等[13]的方法,在购种中采用“访谈+答卷”方式对销售点及种植户进行调研,最后将调研结果进行归纳总结。

1.2.7 数据分析

利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处理分析数据,试验于2016年4—10月完成。

2 结果与分析

2.1 样品收集地及产地分布状况

由图1可见,198份样品收集地覆盖三区16个省市,其中山东、河南、河北和北京为主要收集地,占总样品数的73.2%。173份样品(具有包装标识,下文简称173份样品)中,标识制种地主要集中在甘肃、新疆、山东和河北,占总样品数的86.1%,其中甘肃为70.5%。

2.2 样品包衣、包装、包装袋标识信息

从包衣情况来看,198份样品中,包衣样品195份,包衣率达98.5%。从包装情况来看,198份样品中,包装样品188份,散装样品10份,包装率为87.4%。从包装样式来看,有正规塑料包装袋包装(打孔)、正规塑料包装袋包装(抽真空)、正规小型编织袋包装、正规铁罐包装、小布袋包装、密封白袋包装(贴二维码)、散称,共7种。173份样品中,按粒和按重量包装样品数分别为98份和75份,分别占56.4%和43.6%;与2015年[7]相比,除标识粒数增加了“2 008+2 208”粒和4 518粒2种,共22种,以及标识粒型增加了“全硬粒型”、“长楔型”和“马齿型,偏硬粒”3种,共25种外,标识发芽率、水分、净度、纯度、重量种类均未发生变化,分别为7、4、2、3、9种。本研究根据种子实际粒型,统一划分为“马齿型”、“半马齿型”、“硬粒型”、“半硬粒型”4种,198份样品中4种粒型样品比例依次分别为27.8%、45.5%、8.6%和18.2%,可见半马齿型和马齿型为三区市售玉米品种的主要粒型,与近几年调研结果一致[6-7]。

表1 2016年198份样品发芽势和发芽率分析(试验一)

收集地总样品数 发芽势(GE) 发芽率(GR) GE≥95%GE≥90%GE≥85%GR≥95%GR≥90%GR≥85%山东65316065(100%)546565(100%)河南39223639(100%)303939(100%)河北21121920(95.2%)162021(100%)北京20122020(100%)172020(100%)江苏104910(100%)71010(100%)四川8388(100%)588(100%)安徽7367(100%)477(100%)山西7146(85.7%)467(100%)内蒙古6066(100%)466(100%)广西4244(100%)344(100%)云南3133(100%)233(100%)贵州3133(100%)333(100%)重庆2122(100%)122(100%)天津1111(100%)111(100%)浙江1111(100%)111(100%)湖北1011(100%)011(100%)合计19895183196152196198

表2 2016年198份样品发芽势和发芽率分析(试验二)

收集地总样品数 发芽势(GE) 发芽率(GR) GE≥95%GE≥90%GE≥85%GR≥95%GR≥90%GR≥85%山东65274864(98.5%)425165(100%)河南39153239(100%)213539(100%)河北2181419(90.5%)101721(100%)北京2061720(100%)101920(100%)江苏10399(90%)5910(100%)四川8168(100%)388(100%)安徽7267(100%)377(100%)山西7136(85.7%)267(100%)内蒙古6036(100%)056(100%)广西4244(100%)344(100%)云南3133(100%)233(100%)贵州3133(100%)233(100%)重庆2122(100%)122(100%)天津1111(100%)111(100%)浙江1011(100%)011(100%)湖北1011(100%)011(100%)合计19869153193105172198

表3 2016年198份玉米样品合格率分析

发芽率样品数总样品数比值(%)不合格率(%)合格率(%)检测发芽率;85%019802.397.785%≤检测发芽率;标识发芽率41732.3

2.3 样品发芽势和发芽率分析

由表1可见,试验一:从发芽势来看,GE≥85%、90%和95%的样品分别有196、183份和95份。从发芽率来看,各样品均达到国标发芽率(85%);GR≥85%、90%和95%的样品分别有198、196份和152份;由表2可见,试验二:从发芽势来看,GE≥85%、90%和95%的样品分别有193、153份和69份。从发芽率来看,各样品均达到国标;GR≥85%、90%和95%的样品分别有198、172份和105份。

2.4 样品合格率分析

由表3可见,198份样品检测发芽率均达到国标发芽率;173份样品中,检测发芽率与标识发芽率不一致的比例为2.3%,三区样品合格率为97.7%。

2.5 2013—2016年三区玉米种子质量比较分析

由图2可见,2013—2016年,从销售方式看,袋(罐)装样品比例趋于上升;从包装方式看,按粒数包装样品比例趋于上升,2016年上升比例明显,达56.4%(非重复样品);从包衣情况看,包衣样品比例趋于上升。

由图3可见,GE≥95%和GR≥85%样品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从发芽势、发芽率指标来看,2013—2016年三区玉米种子质量呈上升趋势,但2016年与2015年相比略有下降。

由图4可见,2种取样方式下,样品的平均发芽率差异明显,选取大小均一、健康饱满的种子检测的平均发芽率较高,为96.5%,而随机取样检测的平均发芽率偏低,为93.3%,可见,提高玉米种子大小整齐健康度可保守提高发芽率3个百分点。

图2 2013—2016年三区玉米种子样品销售方式、包装方式和包衣情况比较

图3 2013—2016年三区玉米种子样品发芽势和发芽率情况比较

图4 2016年2种取样方式三区玉米种子样品发芽势和发芽率比较

图5 2013—2016年三区玉米种子样品不合格率情况比较

图6 2013—2016年三区玉米种子样品平均田间出苗率比较

由图5可见,2013—2016年种子样品在合格率上呈逐年上升趋势。

由图6可见,2013—2016年样品平均田间出苗率呈现不稳定变化趋势。与2013—2015年相比,2016年平均田间出苗率明显下降。

3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从样品基本信息采集、质量检测、2013—2016年种子质量相关指标比较、种子市场一线调研等方面对2016年三区市售样品种子质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13—2016年我国三区玉米种子质量整体水平呈上升趋势,样品合格率持续上升。2016年虽是玉米去库存重要的一年[14],但实现了所有样品检测发芽率均达国标(85%),合格率高达97.7%的新高度,这与高活力种子生产全程关键技术提升是分不开的。在三区玉米种子质量调研中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购种中存在的问题有: 1) 大公司购种可提供发票,但小公司、小销售点普遍存在购种无发票,只有收据、白条替代的问题,可能与逃税、逃避责任有关; 2) 一些样品销售存在地域限制,需代购或去目标省份(地域)相关销售点实地购买,可能与品种种植特性、销售渠道等有关。

样品基本信息分析中存在的问题有: 1)与前几年相比,未出现旧包装上贴新标签现象,却出现在包装袋上贴白条告知袋内种子真实品种名称的现象(真实品种名称与包装标识品种名称完全不符),这些可疑种子样品的共同特点为不包衣种子; 2)有42.3%的样品无生产日期,只有检测日期、保质期、加工日期等,这些样品种子可能为陈种子,目的是为了去库存; 3)首次出现姊妹系品种混装销售现象,后期类似销售方式种子质量的控制管理值得探讨; 4)三区已基本普及种子包衣销售方式;登海、先锋、隆平等大公司已基本采取按粒、密封包装方式,但大部分公司仍延续包装打孔的传统方式,可能是对自己产品质量不自信,避免因种子水分超标被判不合格; 5)从包装防伪来看,主要有电话、刮膜、条形码、二维码防伪等4种,其中2016年二维码已成为种子标签重要组成部分普遍采用,特别是有种网种子标签二维码平台的建立,大公司除有公司介绍二维码外,还增加了种子标签二维码(扫描信息为品种名称、生产经营者名称、单元识别码、追溯网址等4项);但仍有一些公司的产品无二维码或二维码扫描信息为公司简介、不识别、“本产品为正品”类似的简单告知等4种情况。此外,在信息标识方面除一些大公司采取喷码外,大部分公司仍采用传统的封口钢印码。

种子销售种植一线种子质量调研中存在的问题有: 1)大公司市场销售较正规,而不少小公司因缺少自己的品种,生物技术研发能力不强,高活力种子生产关键技术缺乏等原因,面对白热化的种子市场竞争,为了生存而出现一些弄虚作假、违法的行为,主要有:①套包行为:包装标识(包括二维码等信息)都是真的,就是种子与包装标识品种不符,装成其他品种,南方多装郑单958、登海605,北方多装先玉335,理由是这些品种稳产安全投诉少,假而不劣;②调包行为:自己公司某些品种不好卖,借别的公司好卖品种的包装装这些品种种子进行销售; 2)在种子销售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妥的行为,种子质量出现问题难以追溯责任,主要有:①流氓销售行为:一些销售流氓以收取费用为目的,强行给农民发放种子(农民不清楚种子质量及其来源等关键信息),使农民丧失品种选择权;②种肥药植一体服务行为:农民只需告诉地在哪,把钱付了,农民在什么都不清楚的状态下,相关人员就安排人把地给种好了; 3)县级种子管理部门存在“执法不严,以罚代管,罚而不纠”等问题,可能与地方管理部门工作经费严重不足,不得已在种子管理中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抓抓放放”的方式以获得持续罚金解决工作开支问题,建议上级部门加大地方种子管理部门的经费支持力度,以建立健康的监管环境。

国家检验标准中未有直接影响种子田间出苗潜力的活力指标的问题:2016年样品平均田间出苗率与前几年相比明显下降,弱苗较多,其产量更让农民寝食不安。平均田间出苗率低的原因,一方面与种植地旱情严重有关(2016年青岛地区遭遇10年不遇的大旱,见齐鲁晚报“青岛:因干旱减产有农户弃收玉米,借下雨忙砍了种小麦”等相关报道);另一方面可能与2016年是玉米去库存重要的一年,许多样品没有生产日期只有检测日期、有的样品生产日期实为检测日期,这些样品虽发芽率均达到国家标准甚至更高,但这些陈种子真实活力水平偏低,逆境发芽率与2015年相比明显下降(数据未提供),可见单从发芽率(非种子活力指标)、合格率去预测田间出苗及产量非常不科学,特别是出现田间逆境时会给农民带来巨大的农业生产风险。青岛地区出现的“砍玉米种小麦”的真实故事不免为我国玉米种子质量问题提出新的挑战。建议国家检验标准中除发芽率、水分、净度、纯度4个指标外,尽早增设直接影响种子田间出苗潜力的种子活力指标。

[1]张维民,江绪文,王莹,等.甘肃省酒泉地区种子生产现状调查报告[J].中国种业,2011(6):32-34.

[2]王磊,刘丽军,宋敏.基于种业市场份额的中国种业国际竞争力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14,47(4):796-805.

[3]陈龙江,Michael R.Reed.种子质量对中国玉米产出的影响[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3):19-27.

[4]韩长赋.玉米论略[J].农业经济问题,2012(6):2.

[5]孙海艳,宁明宇,马继光,等.我国玉米种子市场规模发展浅析[J].中国种业,2014(12):21-23.

[6]江绪文,李贺勤,赵美爱,等.2014年我国玉米主产区种子质量研究[J].中国种业,2015(2):44-48.

[7]姜海燕,索笑笑,赵超,等.2015年我国黄淮海、华北、西南三区玉米种子质量研究[J].种子,2016,35(11):79-82.

[8]国家技术监督局.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5.

[9]国际种子检验协会.国际种子检验规程[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10]国家技术监督局.GB/T 4404.1—2008粮食作物(禾谷类)种子质量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11]农作物种子标签通则[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10.

[12]江绪文,韩辉,宋希云,等.中国主要农作物种子质量网络信息系统的开发——以玉米为例[J].山东农业科学,2016,48(12):151-155.

[13]张文健,李贺勤,江绪文.山东玉米种植户对种子质量认识情况的调研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5):8 795-8 796.

[14]佟屏亚.种业供给侧改革的机遇与挑战[J].种子科技,2016(2):27-28.

Study on Seed Quality of Maize Cultivated Varieties in 2016

LIHeqin1,ZHANGXiaowen1,JIANGXuwen1,SHAOXiaoyu1,ZHAOYanming1,ZHAOMeiai1,SONGXiyun1,WANGJianhua2

2017-01-23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0138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 YFD 0701200); 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项目(SDAIT-02-01);青岛市自主创新计划项目(15-9-1-86-jch);山东省旱地作物水分高效利用创新团队项目(62112 N 5);2015年青岛农业大学实验技术研究课题(2015-6);青岛农业大学齐民书院科研基金(QM 201611)。

李贺勤(1981—),女,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作物逆境栽培生理与调控方面研究工作。

江绪文(1982—),男,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玉米分子育种、种子科学等方面研究工作;E-mail:mjxw888@163.com。

10.16590/j.cnki.1001-4705.2017.07.087

S 513

A

1001-4705(2017)07-0087-05

猜你喜欢

三区发芽势玉米种子
不同条件下对济宁地区玉米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山西进行渔业养殖“三区”划分
高淳区人大常委会调研侨务“进三区”工作
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5种草坪草种子发芽势的影响
探讨玉米种子室内检验的几点做法
5种植物激素对黑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耐旱耐盐棉花种子萌发的影响因子分析初报
种子发芽势对作物田间出苗率的重要性分析
探讨低温冷冻条件对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伞兵三区海上起义的前前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