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7-12-01石维霞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11期
关键词:积极性交流探究

石维霞

让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究”,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也是数学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营造一种和谐的学习气氛,培养学生团结、协调的意识,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数学作为一门主要学科,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对于转变数学教育有着重要意义。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趋于理性、富有实效呢?本文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的看法。

一、了解学生,组建小组

合作学习是以讨论的形式研讨某个问题解决方法的活动。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必须激发学生主动表达自己观点的欲望,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主动探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从而能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合作交流的乐趣。因此,组建合作小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在实际教学中,首先,组建合理的合作小组,根据全班学生实际水平,尽可能使每个小组都有不同水平的学生,按层次给学生编号,并安排好他们的座位,能够有利于合作交流。一般采用4至6人一组的模式,这样一方面合作方式方便迅速,只要两人一转便可组成;另一方面,每组学生学习水平不同,可达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的。在构建好学习小组后,每一小组选出小组组长,在小组长的组织下有条不紊地展开交流合作,每个学生都可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也可倾听他人的观点、想法、认真思考分析帮助纠正、补充别人的想法。

二、巧设问题,营造氛围

教学过程就是完成各项教学目标和任务,培养发展学生的各种技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及教材重难点,结合本班学生实际,设计一些与学生学习生活有联系的实际问题,使他们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价值,进而提高他们探究的积极性。问题本着“问题难度大于个人能力,小于小组合力”的原则设计问题,使合作效果达到最优化。我们可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使所提出的问题不要过于简单,学生一看就会,学生很容易完成,这样虽然使学生有一定的成就感,但是久而久之,学生就容易形成思维惰性,不利于創新意识的培养。提出的问题也不要过难,使学生难以得到正确的结论,这样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自主探究和创新意识的发展。由此可见,问题设计的难度要准确把握,既不要太简单,一看就会,也不要太难,使学生找不到边。设计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使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合作、交流得出合理的结论,使他们使劲一跳能够摸得着,感受真切。

三、给足时间,合理引导

要想合作有效,小组合作学习时就必须留有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这样,学生对合作的问题才能有深层次的理解认识,合作过程中才能不断将自己的思维与同伴交流。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猜想、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等实践活动,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进而得出相应的结论。在此期间,教师巡视指导,根据学生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适当启发引导,个别指导,但不能越俎代庖,进行包办。我们应给学生一定的探究空间,由他们自己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得出相应结论。调控学生合作探究的节奏,也不要因为探究的时间太长而影响整个教学的顺利完成,使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切实体验到合作的乐趣。

四、教师参与,评价鼓励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重视巡视指导,对各组讨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启发引导,指导讨论,调控活动的节奏,使合作交流顺利进行。在数学教学中有很多教学内容都能够采用小组学习的模式展开。如一节课的重点、难点及关键或疑难问题,以及概念的形成、公式的推导、规律的揭示等。在学习《平方根》时,以前常用一些学生熟知的实例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根据教师引导去认识理解问题,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学习基础好的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但是从总体来看学生参与面比较少。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存在问题很多。而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我发现许多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并能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而且很多想法和观点被小组认可。由此可见,这种分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能够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感受到合作学习的乐趣。其次,进行小组比赛,充分调动并激发每个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每一堂课的后阶段,学生往往疲劳、精力不足,学习效率有所下降。为了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他们的思维,我们就可设计一些有趣的小组比赛,比赛可分为笔答、口答等形式。口答,可指明各组同一号的学生回答,也可让学生抢答,按答题的对错、快慢计分;笔答,教师可设计若干道题,让各组学生同时练习,按正确率的高低和速度快慢计分。最后算出每个学生和各小组总分进行评比,从而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合作精神,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小组比赛中得到提高和锻炼。

猜你喜欢

积极性交流探究
激发兴趣,走出误区
如此交流,太暖!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调动高校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