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时期的“洋景漂”研究
2017-11-30徐胤娜
徐胤娜
摘要:本文以元明清三代在景德镇逗留的“洋景漂”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景的所作所为以及所留下的文化遗产,以此研究他们在中外陶瓷文化交流史上所扮演的作用。本文认为这些“洋景漂”在为中国陶瓷做出了贡献的同时,也将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和文化散播到世界各地,在物质文化层面,促进了古代中国与域外的交流,为世界陶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关键词:元代;明代;清代;“洋景漂”
一、元代波斯“洋景飘”
蒙古人在13世纪,向后四次西征,建立的大帝国几乎将整个东方世界纳入他们的版图之中,其部分势力还远至欧洲,打通了长期以来隔绝的东西方世界,尤其将伊斯兰文化与汉文化融合在了一起,使得“近东与中国之间的贸易、交通与文化交流,能以空前未有的规模开展起来”[1]。
这一时期,一方面,大批中西亚穆斯林迁居中国,使得伊斯兰文化习俗、手工艺品、音乐医学、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等传入中国。具体在陶瓷方面,伊斯兰文化在装饰、原料和工艺方面都对中国陶瓷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以各种缠枝莲纹、莲花瓣纹以及回纹等为代表的波斯风格,是元代青花瓷上的主要装饰,而波斯陶工所用来制作青花瓷的“苏泥勃青”,也正是源于中亚的波斯,对此学界早已有了诸多论述。
另一方面,蒙古人尽可能地征用被征服地区的军事和工艺技术人才,乃至將当地的工匠掳回到中原地区[2]。这些来自西亚的工匠,不仅在军事、纺织和工程建造方面影响了中国工艺,而且还作为最早的“洋景飘”来到景德镇,参与了当地的青花瓷制作。黄薇和黄清华指出,根据他们对景德镇一处元代窑址中发现的大碗的研究,其所装饰的青花和釉里红原料均来自西亚,且其口沿所书写的波斯文字书法水平高超,应是“由波斯人来景德镇通过亲身的技术传授嫁接和示范下产生的”,而非中国陶工依照波斯文字的仿写。牛津大学伊斯兰陶器专家奥利弗·华生充分认同了他们的观点,认为:“这是元代中国与伊斯兰世界发生直接技术交流的实物依据”[3]。
尽管这些最早的“洋景飘”们默默无闻,没有留下有关自己的只言片语,但他们运用来自波斯的钴料制造出能够满足波斯人生活习性的大件青花瓷器,并在上面绘制着符合波斯人审美风格的纹饰图案或波斯经文,其所作所为促进了青花瓷的进一步发展,也为当时中国与西亚的商品贸易与文化交流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二、明代日本“洋景漂”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早在隋唐时期,日本便派遣学者、僧人到中国学习文化、科技和艺术。至隋唐时代,中国陶瓷已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以浙江越窑为代表的青瓷声誉卓著,而“如银似雪”的邢窑白瓷亦负盛名。此外,唐三彩陶器,形象生动,神完气足,完美地能体现了大唐的时代风貌。中国陶瓷如此的成就,当然也就成为日本遣使的主要学习内容之一。据相关研究,日本人“吉备真备回日本时曾从中国带回一些制造陶瓷的工匠,对奈良三彩起到了重要作用,唐三彩的生产技术随之传到日本”[4]。南宋时期,被尊为日本陶瓷始祖的加藤四郎,在越州窑学习制作青瓷。五年后他学成回国,在日本开创了濑户烧仿制龙泉青瓷。这一时期,另一位日本人左卫门景则在福建学习,把建窑的黑釉瓷器带回日本。
宋元变乱,各大名窑纷纷败落。元朝继承南宋体制,对手工业者实行比较宽松的政策,鼓励海外贸易。景德镇地处偏安,远离战乱,各地制瓷高手纷至沓来,成为当时中国瓷业的独秀。及至明代,景德镇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明王朝设立的御器厂不惜工本、精益求精地创造了许多新的品种,以青花为主,其它各类产品如釉下彩、釉上彩、斗彩、单色釉等也都十分出色,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将陶瓷艺术带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地。
正是在这一时期,日本陶艺家五良大辅开始了他的“景漂”生活。他于明朝正德年间,“随日本僧人了庵、桂悟来中国,”几经辗转最终来到景德镇学习制瓷技术,并取中文名名“吴祥瑞”。在景德镇“漂”了五年后,他于正德八年(1513年)归国,“在肥前的有田附近开窑,烧造青花瓷器,又在奈良附近的鹿脊山烧造瓷器,获得很大的成就”[5]。以五良大辅吴祥瑞为款识的青花瓷器,十分精美,颇有唐风,它开创了“日本青花瓷器制作的先河,为日本民族制瓷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6]。
三、清代法国“洋景飘”
随着航海时代的来临,中国瓷器开始大量进入欧洲社会,深受当地人的喜爱。然而,由于中国瓷器制造方法属于高度机密(贝尔被告知,在南方的瓷厂,“中国人更为谨慎,小心翼翼地隐藏制瓷艺术,以免被外国人知晓”[7]),因此,欧洲人一直无法知晓中国瓷器的制作秘密。
当时有幸踏足中国的欧洲人,曾借助地利之便,四处打探瓷器的秘密,他们中有不少人,都在自己的记述中论及了中国瓷器,但苦于无法踏足景德镇,亲眼了解制瓷的秘诀,也只能望瓷兴叹。利玛窦曾感叹自己没有亲身造访景德镇,因而只能遗憾地宣告自己对瓷器“知之有限”[8]。而法国传教士李明更是直言,“天意和宗教的恩赐让我走遍中国大部分国土,却不能把我带往出产制造瓷器原料的江西,因而我自己了解的情况不足以描述瓷土的性质及其特殊的性能”[9]。
利玛窦和李明的遗憾,被同为耶稣会传教士的法国人殷弘绪所弥补了。1709年,通过当时管理景德镇御窑厂的江西巡抚郎廷极的私人关系,他得到了在景德镇传教的许可。在此后的七年时间里,他四处打探中国陶瓷技术,参考历史文献,最终较准确地获得中国人制作瓷器的方法。于是,他在1712和1722年分别向欧洲寄了两封长信中,全方位地介绍了瓷器制作的整个过程,尤其着重详述了瓷器原料制备,釉料的制作,成型方法,模具制作,分工协作,装饰绘画,上色工艺,烧成方法和温控措施等工序。殷弘绪的书信由拉丁文写成,随即便被杜赫德翻成法文出版[10],后来又被翻译成英文等文字。就这样来自中国制瓷核心地区的一手制瓷信息便在欧洲大路上传播开来,欧洲人至此终于打探到了中国瓷器生产的秘密。
有学者将殷弘绪斥为“工业间谍”[11],认为他的书信帮助欧洲人获取了制瓷的方法。其实不然,在殷弘绪第一封长信的前三年,即1709年,德国人波特格尔就已宣告制作出了欧洲第一件硬质瓷,而且他们使用的并不是景德镇所惯用的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而是“采自科蒂兹的白色土壤、蜡石头和硫酸钙的混合物”[12],可见欧洲人制瓷技术的突破,与殷弘绪的关系不大。但尽管如此,殷弘绪的书信让欧洲人了解了中国制瓷的真正方法,这为他们(如法国的瑟夫勒瓷厂)模仿中国瓷器做出了重要贡献。殷弘绪还将高岭土的样品寄回欧洲,欧洲人便借此对高岭土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了解了中国瓷器原料的化学构成。中国高岭土的到来,也为法国人在利莫日(殷弘绪的故乡)找到本土高岭土提供了极好的参照,这为改进欧洲硬质瓷原料的配方,做出了显著的贡献。此外,殷弘绪的书信还“避免了麦森和维也纳的垄断”,也为“法国的软质瓷和英国的骨瓷的发明奠定了基础”[12]。
四、结语
尽管在元明清三代曾经到过景德镇的“洋景漂”屈指可数,有些(如波斯陶工)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但他们是景德镇“工匠八方来”的最早域外参与者,为景德镇在后来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瓷都”埋下了伏笔。另一方面,这些“洋景漂”在回国后,将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和文化散播到世界各地,在物质文化层面,促进了古代中国与域外的交流,也为世界陶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重温这一段历史,有助于我们在当下继续弘扬古代“洋景漂”们所遗留下的文化遗产,为当今的景德镇“打造一座与世界对话的城市”汲取历久而弥新的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克林凯特著,赵崇民译.丝绸古道上的文化[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59.
[2]黄仁宇.中国大历史[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172.
[3]元青花起源问题的新发现—基于景德镇窑址调查的实证研究.http://www.art998.com/articles/6636.html
[4]詹嘉.中外陶瓷文化交流[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128.
[5]立信.记日本“五良太浦吴祥瑞造”青花人物瓷香薰[J].文物,1964(10):37.
[6]秦月.谜一样的款识梦一样的人——对日本“瓷圣”五良大甫吴祥瑞的考释[J],东方收藏,2012(8):17.
[7]John Bell.Travels from St.Petersburg in Russia to Diverse Parts of Asia.II vols.[M].Glasgow:Printed for The Author by Robert and Andrew Foulis.1784:57.
[8]利瑪窦著.金尼阁译,何高济,王遵仲,李申译,何兆武校.利玛窦中国札记(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3:15.
[9]李明著,郭强,龙云,李伟译.中国近事报道[M].大象出版社,2004:150.
[10]任晓晋,侯铁军.两性审美和欲望的焦点——论18世纪英国诗歌中的中国瓷器[J].外国文学研究,2013(6):102.
[11]参见“明清两朝大批传教士偷走中国瓷器技术” http://jx.sina.com.cn/ceramics/bkcd/2014-03-12/111768011.html
[12]Martin Sch?nfeld.Was There a Western Inventor of Porcelain?[J].Technology and Culture,Vol.39,1998(4):726,722-723)
(作者单位:景德镇陶瓷大学科技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