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中的翻译距离问题初探
2017-11-30张佳宜
张佳宜
摘要:文学翻译过程中,语言的不同、文化的差异导致了译入语文本和源语文本的不同,从而在原文与译文之间产生了多种翻译距离,本文将翻译距离进行初步梳理,以期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更好的把握翻译中出现的翻译距离。
关键词:翻译距离;译者;读者
“距离”这一概念的是瑞士心理学家兼语言学家布洛1912年在英国《心理学》杂志中首次提到的,作为美学中的核心概念,它主要指的是一种心理现象,即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距离。在翻译活动中,原作和译作之间还有切实存在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距离。语言学家范继淹曾经说:“说话人往往很难完全确切地、百分之百地传输自己想要传输的信息,听话人也很难完全确切地、百分之百地把语言形式‘還原为它所代表的全部信息,编码和译码只能求其最大限度的近似值。换言之,由于语言系统内部矛盾和使用语言的差别,编码和译码过程中往往产生信息损耗。”在人类交际中那些辞难达意的“意”正是思维的真实内容,这也验证了翻译中距离是必然存在的,因此研究翻译中的“距离”问题需要得到重视。
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学者把“距离”这一概念应用于翻译研究,王忠亮曾提出,形式上译文和原文之间存在着距离,但在本质上原文与译文应该是等值的。对于翻译距离的把握一直是研究翻译问题的关键所在,傅雷在谈论翻译时也曾论及译作与原文在韵味与意义等方面的“距离”,他认为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不同,比如他们喜欢抽象,长于分析;我们喜欢具体,长于综合。由此可见,这是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因此,对于翻译距离的认识对于译者来说显得格外重要。孙艺风博士把翻译所涉的各种距离大致划分为客观距离和人为距离,具体来说,他将翻译中出现的距离分为了文本距离、历史距离(也称时间距离)、身份距离、文化距离、审美距离、操控距离这六部分进行了分析。
在翻译中不可避免遇到的是翻译距离中的客观距离,如钱钟书所说,“一国文字和另一国文字之间必然有距离,译者的理解和文风跟原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之间也不会没有距离,而且译者的体会和他自己的表达能力之间还时常有距离。”这是翻译中必须要跨越的距离,也难免产生遗失。两国文字的不同自然而然导致了文本距离的产生,这种文本之间的距离考验着译者对于源语语言及文化的认知,译者采用的不同处理方式,可能会缩短或者拉长原文和译文之间的距离,不同译本往往也造成了不同的距离,不同的译本也产生于不同时期,这也就是在文本距离的基础上不可避免的涉及到的时间距离。
时间距离,也称历史距离,是文本距离的一个主要因素,如巴斯奈特所言,翻译使原文超越时空限制,扩大了原作的影响,延续了原作的生命。原文先于译文是客观事实,这中间的时间距离可长可短。但如果译者表达出一个不存在历史距离的假象,虽然提高了读者的可读性,但有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乱,反而使译作与原作的距离更远。
对于历史距离的客观存在,杨宪益提出历史距离是可以消除的,他认为译者首先需要设身处地,体会原作者处于当时情况下想传达的意思,然后,在翻译成英文时,再把自己放在今天读者的地位。这种设身处地同傅雷在自己翻译时琢磨文字的心得相一致,面对中西方的客观距离,在翻译时要不在精神上彻底融化,光是硬生生的照字面搬过来,不但原文完全丧失了美感,连意义都晦涩难解,叫读者莫名其妙。
以上两种皆是客观距离,处于客观距离与人为距离之间的是身份距离。另外,孙艺风还提到,身份距离背后还有心理距离,并不是所有的译者都想去缩短与作者之间的距离。首先,译者与作者之间本身存在的距离,二者不同的成长经历、写作能力、政治立场等方面有可能相近或有差异,这些都是身份距离的影响因素,值得译者与读者思考。由于各种文化造成的文化距离也是十分常见的,这一距离是客观存在的,但他引起的不同反映是充满变数的,面对这个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对各国文化深入了解,在现如今全球化的时代,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去实现。
对于翻译中的这些距离,译者对于距离的调整至关重要,是翻译行为中重要的一部分,这也就是孙艺风所提到的操纵距离。距离的调整,目的是有效交际,手段是灵活变通的。不同语言文化的同质性是翻译得以存在的基础,翻译本身需要跨越历史、语言、社会和文化的距离,译者对于原作全面透彻的了解为更好的把握翻译距离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范继淹.范继淹语言学论文集[M].北京:语文出版社,1986:100.
[2]王忠亮.距离等值翻译论[J].中国翻译,1986(3):16-19.
[3]傅雷.翻译经验点滴[J].文艺报,1975(10).
[4]钱钟书.林纤的翻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5]孙艺风.翻译的距离[J].中国翻译,2013(3):5-12.
[6]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7]任生名.杨宪益的文学翻译思想散记[J].中国翻译,1993(4).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