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生态翻译教学视域下的翻转课堂
2017-11-30刘珊珊
刘珊珊
摘要:近年来,翻转课堂以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呈现于大学英语教学课堂。因其主张利用互联网资源教学而备受大学英语师生的青睐。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转换师生位置,充分体现作为译者—学生的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适应整体环境而做出选择。其课堂教学特点与生态翻译学理论观点一致。所以本文试图从全新视角生态翻译学分析论证翻转课堂的可行性。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翻译教学;翻转课堂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社会对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科学、文化等领域的专业翻译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人才市场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翻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翻译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工程。翻译教学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策略以及教学评价等也必须建立在对翻译过程的科学研究基础之上,只有如此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翻译人才。而在过去很长时间内,教学研究人员只将焦点集中于以语言理论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上,忽视了对学生(译者)的研究和关注。因此翻译教学研究不应仅局限于对教学内环境的研究,还应从整体观和系统观的“生态环境”视角观察“翻译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构建和谐的翻译教学外部生态环境。
一、生态翻译学概述
生态翻译学发轫于2001年,正式提出、并系统论述于2006年,由胡庚申教授提出的“一种从生态视角综观翻译的研究范式”。该研究以生态整体主义为理念,将达尔文进化论中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等基本原理应用到生态翻译学理论系统中。由于翻译生态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具有异质同构性,胡教授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观点引入翻译研究,用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的关系和生物对自然环境的关系进行同级比较,提出“译者中心”、“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等重要观点。
二、生态翻译学理据下的翻译教学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翻译教学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和改革。尤其是“翻译学”博士学位点的授权和“翻译专业”独立于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而自立门派,呈现出翻译学蓬勃的发展态势。然而长期以来翻译教学只局限于从翻译理论和教育理论两个方向研究,无法从整体观和系统观来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教学过程中学生只能一味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在知识内化、学习动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有所欠缺。现有的翻译课堂教学实践仍然是以传统的语言教学行为模式为主导,强化语言知识与翻译规则的传递和转换,关注翻译等职的有效性,而对翻译文本功能的多变性,译者个体意识的差异性以及文本外的社会、历史、文化等非语言因素较少关注。而新兴的生态翻译学恰好弥补了上述翻译教学模式的不足,以全新的视角拓展了翻译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领域与视域。
(一)翻译生态环境
翻译生态环境是指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生态翻译学从整体观和系统观的“生态环境”视角观察“翻译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我们将这一理论移植于翻译的教学过程,将翻译教学生态环境看作是影响翻译主体生存和发展的各因子总和,哈贝马斯也认为,教学是一个由不同‘细胞构成的复杂的、动态的生态网络。这里的因子、细胞均指包括教师、学生、文本、文化、社会等内外部环境中的各种因素。
由于翻译生态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具有异质同构性,翻译教学生态环境就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作用。这里的翻译生态环境,我们将其归纳为内部生态小环境和外部生态大环境。内部生态小环境主要指教材,教学设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及教师和学习者的人际关联特征等。外部生态环境则是指校外教学社会大环境。翻译教学不能自闭于“象牙塔”之中,随着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逐渐加大,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上就必须要考虑到社会这个大的生态环境的需求。应该与社会实践密切结合,尽量多地让学生接触真实的翻译环境,最好与当地的特色发展相结合。只有主动适应外部生态环境,才能实现动态平衡,构建和谐的翻译教学“生态环境”。
(二)“译者中心”突出学生主体性
传统翻译教学课堂设置长期以来一直遵循“教师输出”——“学生输入”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只注重语言知识与翻譯规则的传递和转换,关注翻译等职的有效性,参考译文作为评判翻译的唯一标准,使学生无法真正参与到翻译实践活动中,从而严重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生态翻译教学范式下,“译者中心“即”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不再是承担教学主体的授课者,而是辅助学生学习的导师;学生(译者)则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
生态环境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翻译教学强调重视学习者的个人价值和情感需求,因为在翻译学习过程中学生总会带有一定的情感投入和价值判断。积极的翻译体验会使学生不断产生浓厚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翻译学习热情。这种热情又会转化为翻译学习的动力,激励他们以更积极、更有效的方式进行翻译学习和探索,从而获得对新的翻译知识的认知和体验。
(三)建立“事后追惩”翻译质量评估体系
国外翻译质量评估研究始于20世纪70、80年代,研究者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计各种不同的评价和测试方式对学生译者的译作质量进行评估,目的是评估和测量源语文本和译语文本的契合程度,并对翻译文本在译入语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可接受程度等参数进行评价。 “测试”是调查取样的科学过程,其目的是获得有关翻译能力的普遍性结论;“评分”则是根据等级量表为学生的翻译行为分类。可以看出无论是“评价”、“评估”还是“测试”、“评分”,主体均为教师,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评审。胡庚申教授认为”翻译是译者不断自我适应、优化选择的循环过程。”(胡庚申,111 翻译适应选择论)胡提出的“事后追惩”则是将译者(学生)看作主体,在翻译过程中教师不作任何指导、界定,学生通过自己的认知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对材料进行再加工。”事后“(译事之后)再由翻译生态环境所遵循的“适者生存”、“汰弱留强”的法则对译者的选择再做出选择和仲裁。
三、翻转课堂在基于生态翻译观的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又称“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其特点是将传统教学模式中老师课上讲授知识点,课下布置作业翻转成学生通过教师利用多媒体提供的材料在课下完成新知识的习得,课堂成为教师为学生答疑解惑,师生互动的场所。这一课堂教学模式正好符合了生态翻译学的翻译教学观。
首先,翻转课堂将学生视作教学主体。教师不再是教学主体的授课者。加强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了效率,同时也增加了师生间的互动。这一观点正好也符合生态翻译学的重要观点“译者中心”,即在翻译过程中,突出译者的主体地位和指导作用,对以原文为主要构件的生态环境做出适应性的选择和选择性的适应。
其次,生态翻译学从整体观和系统观的“生态环境”视角观察“翻译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总之师生通过新型设备、技术手段共享教学资源,将教学生态小环境与社会外部大环境相结合,构建和谐的翻译教学生态环境。
四、结语
相较于传统的以语言教学行为模式为主导的翻译教学,生态翻译学指导下的翻译教学更强调以整体观和系统观来分析问题。他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将翻译过程看作是学生为了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而做出的选择并将此观点融入到全新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中,以期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效率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金萍.多维视域下翻译转换能力发展与翻译教学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胡庚申.翻译时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3]许钧.翻译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4]贺鸿莉.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翻译教学模式构建[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06).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