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相扑的发展历程和相扑文化

2017-11-30陈贺丽

北方文学·上旬 2017年33期
关键词:日本文化民族精神

陈贺丽

摘要:相扑是日本的国技,是一种和中国的角力、摔跤相似的格斗术。关于相扑的起源,日本学者认为是土生土长的日本文化,中国学者认为是中国角力文化的传承。然而在中国消亡的相扑,却在日本逐渐盛行,发展成为日本的国粹。相扑之道是礼仪道德之道,相扑运动是日本独特审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体现。本文将在梳理日本相扑起源的基础上,从其发展历程、大相扑比赛、如今面临的问题等谈起,探讨日本相扑所传递的独特的日本民族文化和审美情趣。

关键词:相扑;角力;日本文化;民族精神

“相扑”在日语里写成“相撲”,其比赛形式类似中国的摔跤,是日本的国技,深受日本人的喜爱。相扑作为日本传统的竞技项目,具有深远的意义。

“角力”又称“角抵”,“相扑”,是古代中國一种徒手对抗性竞技活动,堪称中国摔跤的鼻祖。

盛行于日本的相扑,类似于中国的摔跤。那么相扑到底起源于哪里?它代表着什么样的日本文化呢?本文将在总结现行研究的基础上,从相扑的起源着手,追溯日本相扑发展历程,并分析日本相扑所传递的民族精神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一、先行研究

目前中日两国的研究学者对相扑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相扑的起源问题

关于相扑的起源,中日学者分歧很大,日本学者普遍认为相扑源于日本固有的本土文化;而中国学者认为日本相扑应该与中国的角力文化有着渊源的关系。

舒敏在《再考相扑运动的起源》[1]中指出相扑的起源有几种说法,一是唐宋中原起源说,二是蒙古摔跤起源说,三是日本本土文化起源说(起源于日本本土的稻作文化和神道教仪式)。

苏州大学的罗时铭[2]则从中日两国相扑各自的产生的时间入手,继而谈及各自的发展过程,进而指出日本相扑是对中国相扑的传承,是中国式相扑与日本本土文化结合而产生的。

2.相扑与中国的体育文化的对比

刘明亮[3]从起源发展,传统文化,比赛规则,场地服饰等方面比较了中国的太极推手和日本的相扑,指出了二者的异同。

3.相扑文化阐释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的周颖昕在其大作《相扑中的日本文化》研究了相扑的历史,发展,等级制度及相扑的人生等。

王秀文在《日本“国技”——大相扑运动的文化透视》[4]一文中探讨了相扑产生、发展的过程以及相扑运动和相扑文化。

以上总结了目前关于相扑的先行研究,那么相扑到底是怎么起源和发展起来的呢?

二、相扑的起源与发展

(一)相扑的起源

1.日本起源说

日本人认为日本相扑的历史非常久远,起源于日本的古墳时代。在日本的古墳时代的埴轮,须惠器上就描绘有相扑的情况。据《古事记》记载,建御雷神奉天照大神之命到出云国,向大国主提出收回出云国的统治权。大国主的儿子建御名方神表示抗议,要求和建御雷神角力。但以失败告终,双手也被斩断。两神的角斗就被认为是相扑的起源。

2.中国起源说

中国人认为相扑起源于中国,它和“角力”、“角抵”很相似的比赛。“角力”也叫“角抵”,是中国传统的运动项目。魏晋南北朝时代叫做“相扑”,宋代叫做“争交”。“角力”一词最早记载在《礼记》中。《礼记.月令》:“[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 宋朝裴骃在《史记集解》中注释说:“应劭曰:战国之时,稍讲武之礼,以为戏乐,用相夸示,而秦更名为‘角抵。”

由史料可以看出,春秋战国时代以前,“角力”是军事训练的一种。而到了战国时代,增加了礼仪,打靶游戏等内容,之后发展成了“角抵表演”。

(二)日本相扑的发展

弥生时代:据《日本书纪》记载,相扑力士初战是在垂仁天皇7年,野见宿袻和当麻蹶速之较量。麻蹶被野见踢倒,死于腰椎断裂。后人将两人奉为相扑始祖而进行祭祀。

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相扑主要是以打击为主的格斗术,甚至有丧命的危险。这和现在的相扑规则,意识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雄略天皇13年(469)年,曾“令宫女脱衣去裙,着以兜挡,令相扑之。”这是记录最早的女相扑,也是相扑这一词汇的最初出现。

飞鸟时代:据《日本书纪》记载,天武天皇11年,“大隅隼人与阿多隼人相撲於朝庭 大隅隼人勝之”。可见飞鸟时代已有相扑活动。

奈良时代:《续日本纪》中记载着,天平6年(734年)7月7日,圣武天皇观看相扑表演,这是关于相扑比赛的最初明确记录。

到了平安时代,相扑比赛作为宫廷活动来举行,后来在民间也开始盛行。关于相扑的记载在《续日本纪》《日本后纪》等中均有记载。

江户时代:源赖朝号召举办“天覧相扑”,直到江户时代,相扑才开始成为一种职业。

明治维新以后,1936年6月,相扑成为寻常小学的必修课程。大正8年开始在全国举行学生相扑比赛。1909年,两国国技馆建成,相扑成为日本的国技。

综上所述:在日本,相扑起源大致有两种观点,一是据《古事记》记载,相扑起源于古墳时代两神角斗的神话;二是据《日本书纪》记载,“相扑”始于垂仁天皇时,野见宿袻和当麻蹴速之争。到了平安,奈良时代,“相扑节会”成为宫中的行事。而江户时代的“劝进相扑”,发展成了如今的 “大相扑”。日本人认为相扑是日本自古以来就有的祭神仪式和盛典,作为一种体育运动和格斗术备受日本人民喜爱。

(三)大相扑的比赛

相扑裁判称为“行司”,比赛场地“土俵”被认为是磨练力士身心毅力及技能的圣洁场所,所以禁止女性入内。在每次比赛前,都要撒盐以辟邪,如有力士受伤,还能起到清洁伤口,杀菌的作用。

一般来说,一年当中有六次相扑赛季,日本人爱好奇数,认为奇数是吉祥的数字,所以这六次比赛均安排在奇数月。

除了上述六次赛事外,为了弘扬日本的相扑文化,发扬国威,促进国际文化交流,扩大海外相扑粉丝团体,也在海外举行相扑公演。

在相扑摔跤场上,比赛双方的体重和比赛时间都不受限制,只要能让对方除两脚掌外的身体任何一部分着地,即为赢家。相扑具有明确的等级制度,这是其一大特征。相扑最高级别是横纲,由日本相扑协会理事会授予。其次是大关,接着是关协、小结等。

(四)相扑运动和相撲文化

相扑在日本具有很高的地位,但并不是人人都能成为相扑,要想成为相扑,还必须满足几个条件:中学毕业(完成义务教育);年龄未满23周岁等。

“部屋”是专门培养相扑的机构,结婚之前,相扑都要住在“部屋”里。相扑师傅称为“亲方”。进入“部屋”后,为了养成坚强的意志力和超强的体力,力士们要历经艰辛的训练历程。

为了增肥,力士们常吃“相扑火锅”,有时还吃奶油蛋糕,吃完就睡觉。甚至为了增加体重,还需做一些剧烈的健身运动,把筋肉撕裂,促使其长大。

从进入部屋开始,每天六点起床,即使是寒冬,也只能赤身系一兜裆布练习。为了培养相扑力士的意志力,训练时,从等级最低者开始先后进入场地,进行艰苦激烈的肉搏训练。经过这种训练,相扑力士不仅有强大的体魄,还具有强大的精神意志力和实力。

相扑运动不仅锻炼身心和技能,还能提升人格,以及养成尊重礼节的态度和道德心。相扑代表了日本的传统文化,是日本精神的体现,也是日本人引以为豪的文化财产。相扑,是一个胜负较量激烈的世界,同时它也是学习为人,锤炼人生的场所。而“始于礼止于礼”是相扑道的美学,也是日本自古以来的武术习俗。在这种习俗里,包含有努力使对方不受伤,不丢丑,体恤对方的精神。相扑运动体现了大和民族敢斗、不屈不挠、追求强韧的意志力和忍耐力的心理及性格特征 。

学者金舒莺曾说过“相扑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运动,它还蕴含着丰富的民族传统和独特的美学情趣,在深层意义上,它更是民族始终不渝的一种热情,一种民族精神的体现。”[5]

(五)相扑面临的问题

相扑虽然在日本很盛行,被尊崇为日本的国技,但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外国力士活跃在相扑界,相扑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曾经活跃在相扑界的有夏威夷的小锦,曙,蒙古的朝青龙,白鹏,中国的苍国来,仲国等。目前朝青龙和白鹏是最高级别的大力士。

与外国力士的活跃相比,随着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富裕,越来越多的日本人不愿参加相扑比赛,特别是如今的日本年轻人惧怕相扑残酷的训练。从前参加相扑的人大多出身贫寒,为了摆脱贫困,摆脱饥饿而选择了相扑这一途径来出人头地。因此有人认为相扑前景堪忧,将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危机。不管相扑将来如何发展,目前相扑“亲方”及力士的培养是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参考文献:

[1]舒敏.再考相扑运动的起源[J].健康教育,2012年第1期.

[2]罗时铭.中日相扑传承关系探析[J].体育文史研究,1997年01期.

[3]刘明亮.太极推手与日本相扑体育文化比较研究[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4]王秀文.日本“国技”——大相扑运动的文化透视[J].体育文化导刊,2003年12月.

[5]金舒莺.人气鼎旺的日本相扑[J].世界文化,2002年第1期.

(作者单位: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日本文化民族精神
日语寒暄语背后的文化解析
论川端康成小说的叙事模式及其文化意蕴
论日本文化的复合性特征
主旋律电影在国民教育中对民族精神的传扬
提倡民族主义振奋民族精神
《狼图腾》与中国的图腾文化
浅析古诗文中蕴涵的儒家文化精髓
时代呼唤写意中国画
基础日语教学阶段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