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旧史学视野下的章学诚方志学

2017-11-30阚明娜

北方文学·上旬 2017年33期
关键词:史志修志志书

阚明娜

摘要:章学诚被梁启超称作“方志之圣”,一是由于其将方志写作的思想理论化,形成了一套“方志学”理论并亲身实践,同时也是因為其在方志学思想与今天新史学视野下的地方志新概念有了很大重合,在地方志理论建设上跨出了及其重要的一步。

关键词:章学诚;地方志;新史学

章学诚的《方志立三书议》《州县请立志科议》《修志十议》三篇文章构成了其一套完备的方志理论,也为整个方志学的创建以及中国以后地方志的修纂标准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章学诚本人也因此被梁启超称作“方志之圣”——一方面是由于章学诚将宋以来从方志的资料收集到编写到保存的一系列思想系统理论化,使之真正成为一门学术学问,并亲身实践于其中;同时,章学诚的方志学及其志书撰写蕴含了一种远不同于乾嘉考据的史志观,体现出一种与当时主流相抗衡的学术风气以及同梁启超所提倡的新史学视野下地方志新概念的一种重合。

提及章学诚及其方志学,就不得不提及宋代方志学。张国淦《中国古方志考·叙例》说:“方志之书,至赵宋而体例始备。”[1]宋代是方志盛行的时期。不仅有官修方志,私家著述也很发达。宋代方志一反隋唐以前“多分别单行,各自为书”的状态,而将自然、历史、政治、文化、人物等汇于一编,由地理扩展到人文、历史方面,上承历代志书余绪,下为后世修志创立了基础。[2]有宋一代经过乐史《太平寰宇记》、王存《元丰九域志》、欧阳忞《舆地广纪》、祝穆《方舆胜览》以及王象之《舆地纪胜》这一系列总志的修纂,志书从方法到体例都已经是相当成熟了,以致后代修志书——无论是官方的一统志还是私人修书——都是依例按照宋代志书的体例先写建置沿革,然后写各类事要。

而自近代以来,各种学科及学科内部之间边缘及学科内部之间边缘都有了严格的界定。在新史学的影响下,地方志的概念也与从前有了很大不同。我们今天的地方志是记载某一地区特定年限间自然、历史、地理、社会、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纵横的情况和资料一种著述体裁,是按一定体例编纂而成的资料性的科学文献,是纂述历史借以取材的一个资料库。而从前的志书,如宋代祝穆的《方舆胜览》,光是名目大概就包括了建置沿革、郡名、风俗、形胜、土产、山川、学馆、堂院、楼阁、亭榭、井泉、馆驿、桥梁、佛寺、道观、祠墓、古迹、名宦、人物、题咏、四六等多20余条[3],也难怪从宋代起就有人视方志为博物之书。而这种类似“博物之书”甚至由此衍生出的明末张岱《夜航船》一类的百科全书已无法再被纳入现代眼光的地方志体系。

而不同于宋代志书百科全书式写法,章学诚的方志学中蕴含了其独特的地方志编纂体制以及对志书资料来源的考察思想。清代的方志学及方志著法大抵可分为两派,一派是考据之下的地理学派,包括了戴震、钱大昕、孙星衍、洪亮吉等,而另一派史志学派则主要是由章学诚挑大梁。两派志书写作方向大有差异,如章学诚会在撰写过程中根据实践经验,在“六经皆史”下,注重了文献资料的积累,把单纯的地方史发展为包容各种情况的地方志;而戴震是把研究地理的方法应用于了方志编纂。段玉裁在所撰的《戴东原先生年谱》上曾说:“盖从来以郡国为主而求其山川,先生以山川为主而求其郡县。……自《尚书》《周官》《周礼》《春秋》之地名,以及我国历代史志建置沿革之纷措,无不以山川之左右曲折安置妥贴,至迹而不乱。”[4]这就是说戴震的编志方法是以水系辨山脉,以山川形势考察郡县建置和地理沿革,是属于考据学的主要方法。戴震曾言于章学诚:“夫志以考地理,但悉心于地理沿革,则志事已竟。侈言文献,岂急务哉?”《文史通议·记与戴东原论修志》曾记载过章学诚与戴震关于名僧领属问题的一场争论。戴震认为:“旧志人物门类,乃首名僧,余欲删之,而所载事实卓卓如彼,又不可去。然僧岂可以为人?他志编次人物之中,无识甚矣。余思名僧必居古寺,古寺当归古迹,故取名僧事实,归之古迹。庸史不解此创例也。”而章学诚则认为,名僧还是应归于人物,不应附于地理志下;而对于古迹,“非志所重,当附见于舆地之图,不当自为门类”,“古迹而立专门,乃统志类纂名目,陋儒习之,入于方志,非通裁也。”[5]两派的区别可见一斑。地理学派主张专务考据,不多追求新文献,信记载而对反映现实的资料不够重视,这样往往会影响志书的实用价值,这种地理书式的地方志也无法满足往合逐渐趋同的“志为史之积,史为志之成”的地方志成书标准。

然而有清一代,基于“六经皆史”和“史志观”的章学诚的方志学在与乾嘉学的对立中始终无法赢得有利的地位。幸得在沉寂了百二十余年后,终有人发现其独到之外,其方志学也终于在一系列的“百科全书”及“地理书”中脱颖而出,并在梁启超等人的推动下——梁启超及其《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就极力推崇章学诚,并且几乎完全地接受了章学诚的方志学观点并加以阐扬地发展——确立了方志学在清学中应有的地位,也奠定了章学诚在中国学术史上的成就基点,让我们今天能够给予章学诚及其方志学足够公正客观的评价。

参考文献:

[1]转引自来新夏:《略论地方志的研究状况与趋势》,《三学集》,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221页

[2]来新夏:《略论地方志的研究状况与趋势》,《三学集》,北京:中华书局,2002,221页

[3]见宋·祝穆:《方舆胜览》目录及各郡事要,北京:中华书局,2003

[4]转引自来新夏:《中国方志学理论的发展与现状》,《三学集》,北京:中华书局,2002,295页—296页

[5]《文史通义·外篇三·记与戴东原论修志》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锦城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史志修志志书
情系志书藏古今
志书图片的放置原则
略议年鉴资料在第二轮贵州省《科学技术志》中的重要作用
河东区地方志第二轮编修工作动员大会召开
河北区第二轮修志工作中期推动会召开
浅谈在第二轮修志过程中的实践与认识
第二轮志书编纂应避免年鉴化倾向
2013年河北区二轮修志工作扎实推进实现良好开局
用磁铁治病,由不信到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