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作品赏析中的语言角度探究

2017-11-30杨祎琳

北方文学·上旬 2017年33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赏析

杨祎琳

摘要:如果说主旨思想是文学作品的灵魂,那么语言就是文学作品的血肉,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然而在以往的文学作品赏析中人们往往过于关注文学作品的主旨思想,对语言的品读流于表面,这样的赏析无疑缺乏完整性。本文将从修饰角度、表达方式、句式变化和词句品味四个方面,论述如何从语言角度来赏析文学作品,以期能够更加全面深入的领略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意境。

关键词:文学作品;赏析;语言角度

一、语言修饰角度

在文学作品中修辞手法至关重要,排比、拟人、比喻、反问、借代、引用、反语等等都是十分常见的修辞手法,给文学作品增色不少,同时也赋予了文学作品更加丰富的内涵,因此从语言角度来赏析文学作品的首要环节就是了解修辞手法,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理解词句的含义,进一步感悟文学作品。一般来说,文学作品的创作者和赏析者都属于知识层次较高的一类人群,文学作品赏析能够满足赏析者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渴求,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使他们获得精神层面的满足,而采用合理的赏析方式即可实现这一目标。由于修辞手法的种类繁多,在文学作品中经常涉及到多个修辞的综合运用,如何正确判断句子的修辞方式一直是文学作品赏析的重点、难点。在众多的修辞手法中,如比喻、拟人、排比最为常见,易于理解;如反问、借代、反语的应用不多,容易给赏析者造成误导。

二、语言表达方式

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方式也是赏析的一个切入点,根据语言表达方式可以将文学作品分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等体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体裁的文学作品只有一种表达方式,在很多文章中往往是多个表达方式混合使用的,比如说议论和抒情、记叙和描写、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等等,这赋予了文章灵动性和趣味性,引起了人们的阅读兴趣,进而对其进行赏析。与此同时,表达方式也是作者情感的传递,如抒情、议论承载的情感要强烈于记叙和说明,所以当作者迫切想要表达内心的想法和情感时就会采用抒情和议论这两种表达方式,而赏析者要想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必须能够将语言表达方式准确的区分开来,以便于更好的领略文章精华,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根据文学作品的创作惯例,优秀的文学作品不是通篇的平铺直叙,而是用记叙和描写部分作为铺垫,为后面的抒情奠定基础,基于这一理念,赏析者不应忽视文章中的记叙和描写,而是要反复咀嚼字里行间蕴含的意境,这会使赏析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自动带入到文学作品之中,体验前所未有的境界,对文学作品也会产生与众不同的见解。如今人们的知识水平越来越高,文学作品的创作也已经趋于大众化,如何在文学作品中大浪淘沙,挖掘具有学术价值的文章加以赏析,值得赏析者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从文章体裁和语言表达方式入手无疑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

三、语言句式变化

在文学作品赏析中,把握人物思想情感的表达是赏析文学作品的重中之重,而语言句式用来表现人物语气的显影。因此,准确把握文学作品句式所蕴藏的内涵,并能完全理解句式变化,对文学作品赏析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句式是用来表现语气的工具,通常分为陈述句、疑问句、反问句、感叹句等。句式变化不仅是文学作品所刻画人物思想情感的具现,也是领会文章风格的窗口。

台湾作家张晓风在《不朽的失眠》中写道:“江上渔火二三,他们在干什么?在捕鱼吧!或者,虾?他们也会有撒空网的時候吗?世路艰辛啊!即使潇洒的捕鱼人,也不免投身在风波里吧?”其中,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交替使用,由江上渔火联想到捕鱼人的生活,由捕鱼人的生活感慨世路的艰辛和坎坷,变换的句式赋予了文章极其鲜明的感情色彩,也带给读者更强的冲击力与感染力。除了上述几种句式之外,还有长句式与短句式的交替使用,可以使文学作品的语言显得错落有致,其表现的内容也将更为生动,给人们带来耳目一新之感。在文学作品赏析中,只有准确理解并把握句式变化,才能更加深刻体会作者所要表述的思想情感。

四、品味词句

抛开文学作品的其他表征,单单对文学作品的词句进行赏析,也会给赏析者带来美的享受,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古诗词,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一“绿”字充分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通过赏析词汇来感悟文学作品的意境,相比于其他方法更加简单可行,值得赏析者注意的是,能够体现文章意境的词汇不仅局限于动词和形容词,有时候名词和副词也会起到这一效果,需要赏析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仔细揣摩,对词汇给予足够的重视。

五、结语

综上所述,从语言角度赏析文学作品是一个全新的方向,通过对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句式、词汇的赏析都可以领悟文章意境,发掘文章内涵,对于赏析者文学素养的提升大有助益。我们在赏析文学作品时要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把握文章情感,自觉代入到文章情境中,结合亲身经历来全面深入的分析文学作品,从而真正实现文学作品赏析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黎康.赏析文学作品语言特色的十个角度[J].湖北招生考试,2013,(11):6-7.

[2]许莹.浅析文学作品赏析的心理教育作用[J].语文建设,2014,(26):73-74.

(作者单位:长春师范大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赏析
我们为什么要文学
书画作品赏析
我们为什么要文学
针对文学作品赏析中的语言角度分析
文学作品与电影文学作品间的对比分析
文学作品与数学
步辇图赏析
文学作品与数学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