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探索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沈阳模式
2017-11-30姜有为
姜有为
沈阳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务院批复的东北唯一特大城市。沈阳历史文化悠久,发展基础雄厚,科技和人才资源丰富,近年来先后获批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德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在国家战略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去年以来,沈阳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四个着力”、“三个推进”,制定了沈阳振兴发展战略规划,提出了国际化、区域一体化、城市空间优化、产业多元化、人的现代化“五大发展战略”,绘就了振兴发展蓝图,正在积极探索走出一条转型创新发展的新路子。沈阳市高度重视大数据发展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以国家大數据综合试验区建设为核心,聚焦“智慧城市新体系、大数据产业链、工业互联网发展”三条主线,着力打造智慧城市平台化、系统化、社会化,完善以区域云中心为支撑、以数据共享、开放、加工、交易为重点的大数据产业链条,扎实推进智能升级、加快建设“中国制造2025”先行区。
一是加快推进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沈阳以获批“宽带中国”示范城市为契机,不断加快国家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带宽扩容进程,全市互联网出口带宽达到7800G,城区光纤网络和4G无线网络实现全覆盖,行政村全部具备50M光纤宽带接入能力,提前两年完成“宽带中国”示范城市要求指标。全市免费智能WiFi基本覆盖了公共交通、旅游景点、医院等九大类热点区域。沈阳拥有东北地区最大的超算平台——东网科技云计算中心,具有1170万亿次/秒的计算能力和30PB云存储能力,正在按照“分建共享”的原则,以沈阳政务云为基础,与三大运营商、在建的华为工业云、拟建的浪潮云,共同建设“物理分散、逻辑集中”的东北区域云中心,年底前区域云中心资源调配和信息管理平台将建成并投入使用。沈阳全力推动NB-IOT窄带物联网建设,已经建成4000余个无线基站,实现了四环以内主城区的全覆盖。同时,积极争取成为5G移动网络首批试点城市。
二是着力打造智慧城市建设新体系。沈阳确立了“惠民、兴业、善政”三大目标,围绕“市长的视野、企业的视角、群众的感受”三个维度,全面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沈阳加快推进“平台化”建设模式,重点启动建设了“多规合一”、营商环境综合运转、公共安全管理、环保110、商事主体综合服务、综合便民服务、智慧城管等“6+1”应用平台,贯穿市区两级,并向街道和社区延伸,目标是实现开放在线、动态感知、系统互联、数据整合、工作协同、过程可溯。沈阳加快建设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社区、智慧就业、智慧旅游等一批智慧应用项目,不断提升市民、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目前,智慧生活已经覆盖百姓社交、商业、民生等诸多方面,共享单车在沈投放已超过20万辆,首批“共享宝马”已上线试运行,移动金融支付手环可以乘坐公交和地铁,在银行“刷脸取款”已成为现实,沈阳经济区各城市之间实现了医保异地住院结算。沈阳大力发展电子商务,集聚了京东、菜鸟、唯品会等一批电商知名企业以及SAP、小笨鸟、聚贸等一批跨境电商。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沈阳“互联网+”社会服务总指数已经进入全国智慧城市第一梯队。
三是加快完善大数据产业链条。沈阳深入推动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开放、加工、交易,依托智慧沈阳统一平台,汇聚了425个单位共6.1亿条人口、法人、房屋、车辆数据,开放了2034个数据集。沈阳成立了沈阳大数据运营公司,联合微软、SAS、华傲等30余家国内外专业数据加工公司,开展数据清洗、分析和增值增益加工,推进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资源的融合,重点建设并开放了社会信用信息库、商事主体登记数据库、医疗健康数据库等数据资源,既实现了便企利民,又生成了更多的数据,吸引更多企业来沈创新创业。沈阳市与浪潮集团合作,加快建设大数据流通与开放中心,探索建立数据交易流通机制和规范标准体系,年底前实现数据交易,同时建立浪潮双创基地。沈阳注重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和创新平台的溢出效应,积极构建“1+N+N”体系,即依托一个东网超算中心的计算能力,建设了东软医疗云、华为智能制造云、浪潮城市云等N朵云,实现了医疗健康、工业大数据、跨境电商、人工智能等N项应用,进而形成一个有竞争力的大数据产业链条。目前,全市大数据企业已经超过80家,累计引进大数据高端人才700余人。沈阳积极培育发展浑南、和平、铁西3个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力争到2020年全市大数据企业达到200家以上,从业人员超过6000人,引领带动相关产业实现产值1000亿元。
四是着力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沈阳注重以大数据应用引领两化深度融合,把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作为智能升级、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的主攻方向。沈阳依托东网超云平台、三大运营商数据中心等资源,助力新松机器人、沈阳机床、沈鼓等龙头企业率先建设智能工厂,以端到端数据流为核心驱动,构建从设计、供应、制造和服务各环节无缝协作的智能工业生态系统,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网络化协同制造,成功研发了10大工业大数据产品,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沈阳鼓励原有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大数据分析和服务系统,向大数据服务平台转型,目前已初步构建了沈鼓云、沈阳机床iSESOL工业云、格微工业云、工大创新设计平台、无距无人机大数据平台等10个工业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这些平台在应用和服务的过程中产生的工业数据资源,与政务数据、社会数据相融合,将为沈阳发展新业态提供巨大空间。
五是加快保障体系建设。沈阳在国内率先组建了大数据管理局,制定了智慧沈阳建设总体规划,整合了全市的信息化项目建设,统筹全市的数据资源管理。沈阳创新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模式,探索建立政府投资、政府购买服务、PPP模式、企业建设运营等多元化的智慧城市投资建设运营模式。沈阳积极对接国家信标委,作为试点城市积极参与制定国家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制定出台了智慧城市建设、大数据产业发展、信息资源共享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建立了智慧沈阳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不断提升事前防范、事中响应、事后处理能力;我们与沈阳经济区各城市密切协作,初步形成了智慧城市群建设工作协同推进机制。沈阳深入实施盛京人才战略,出台了建设创新创业人才高地等24项措施,支持东北大学、辽宁大学等域内大学发展,积极筹建中科大机器人学院,加快4个海外人才离岸中心建设,建设大学生双创联盟,打造盛京双创走廊,努力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促进人才的回流。
按照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施瓦布的观点,全球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到来,我们进入了一个多领域技术突破和跨界融通的“智能时代“。在这一大的背景下,沈阳要奋力走出一条转型创新发展新路,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已经迫在眉睫,而且这种改变必须是由内而外的,我们将从认识、态度、方法、作风等方面展开,然后再逐步固化为模式、机制、路径,直至形成习惯,也只有这样的改变才是深刻的、持久的,才能真正转变发展方式。
〔本文为作者在2017沈阳·第四届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创新大会上的致辞,内容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