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推进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2017-11-30李鹏飞

中国经贸导刊 2017年30期
关键词:集成电路

李鹏飞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不断扩张、出境并购快速增长、产业链结构更趋平衡、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对外依赖有所缓解,但也存在创新能力不强、产品结构不优、资本投入不足等问题。今后,要围绕重大市场需求,协调推动形成有利于集成电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生态系统;要集中有限政策资源,突破产业重大关键共性技术;要积极应对战略性贸易政策,争取更有利国际产业发展环境。

一、十八大以来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成就

(一)产业规模持续扩张

在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下,全球集成电路产业从2011年开始进入低速增长阶段。根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发布的数据,2016年,全球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为3389亿美元,比2011年的2995亿美元增长了13.2%,年均复合增长率仅为2.5%。在国内市场需求的带动和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在全球集成电路产业进入衰退周期的背景下逆势步入快速增长轨道。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表明,2016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为4335.5亿元,比2011年的1933.7亿元增长了124%,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7.5%,是同期全球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增速的7倍。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已经由2011年占全球集成电路产业总规模的约10%,提高到2016年的19.3%。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之所以能够“逆风飞扬”,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电子工业生产量占全球电子工业产量的比重持续提升。作为全球最大的电脑、家电和手机生产国,我国国内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电子产业为集成电路产业提供了稳定增长的市场空间。同时,国内迅速增长的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产业,也对集成电路产业产生了高速增长的需求。另一方面,近些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制定实施的一系列扶持集成电路发展的政策,在撬动社会资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产业链结构更趋平衡

近些年,在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总体规模持续扩张的过程中,产业链结构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在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三个细分产业链环节中,设计和制造的技术含量更高,封装测试的附加值相对较低。因此,在短期内难以突破国外集成器件制造商(IDM)垄断格局的情况下,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结构的优化,应该体现在设计和制造环节的占比逐渐提高上。2016年,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业销售额为1644.3亿元,占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总额的37.9%,比2011年提高了10.7个百分点;2016年,集成电路制造业销售额为1126.9亿元,占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总额的26%,比2011年降低了1.7个百分点;2016年,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业销售额为1563.3亿元,占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总额的36.1%,比2011年降低了9个百分点。尤其是,在2016年,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业销售额首次超过封装测试业,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持续多年向专利密集型产业链环节的攀升已取得较大突破。

(三)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近些年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技术水平持续提升,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逐步缩小。第一,在芯片设计领域,国内龙头企业的设计水平已达16/14纳米,基于16纳米的商用SoC芯片已于2016年投放市场并取得良好反响,在移动智能终端、交互式网络电视和视频监控等细分领域,国内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技术水平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第二,在晶圆制造领域,我国集成电路先进制造工艺、特色工艺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取得了显著进展。国内龙头企业经过多年努力,已成功构建起相对完整的代工制造平台,能够提供28纳米制程服务,工艺良率和产能利用率均达到较高水平;第三,封装测试领域,国内企业正稳步迈向中高端市场,以球栅阵列技术为标志的先进封装技术已占据全球约四分之一的市场份额,晶圆级封装、芯片级封装、金属凸点技术、2.5D封装技术都已进入量产,系统集成产品的比例逐年增长;第四,在半导体设备材料研制领域,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等重大项目带动下,国内企业在许多关键领域实现了重要突破。12英寸半导体设备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部分设备水平达到28—14nm水平,多种设备通过了大生产线的验证考核。

(四)对外依赖有所缓解

长期以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进口依赖度居高不下,集成电路已超过原油连续多年成为中国进口额最大的产品。不过,党的十八大以来,集成电路进口额高速增长的态势已得到遏制,甚至在国内集成电路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出现了进口额负增长的可喜变化。特别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和市场规模均稳步增长的背景下,集成电路进口额在2014年和2016年两次出现负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国内集成电路企业的进口替代战略开始发挥作用,这对降低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对外依赖程度产生了积极影响。

(五)出境并购快速增长

集成电路产业由于技术进步速度较快,产业组织经常发生显著变化,企业并购重组频繁发生。但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企业一直都不是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并购的主角,最多只是成为国际巨头的并购对象。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4年9月正式设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国内企业开始登上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并购大舞台。其中,中国资本联合收购豪威科技、武岳峰资本收购芯成半导体以及紫光股份收购新华三等3起交易位列2015年全球集成电路产业20大并购榜单。2016年,在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并购交易较2015年大幅减少的背景下,中国大陆境内上市公司依然完成出境并购交易4起,签订转让协议1起。尽管部分并购交易的效果还有待观察,但整体看,我国集成电路企业的出境并购交易在相当程度上促进国内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显著提高了国内企业与全球先进集成电路企业合作水平。

二、集成电路产业在引领支撑工业转型升级上的不足

(一)创新能力难以引领工业转型升级

集成电路是专利密集型高技术产业。由于我国的集成电路产业起步较晚,加之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因此国内集成电路企业在设计、制造工艺、封装测试各环节的核心技术创新和专利布局的积累上,与国际行业巨头相比,依然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发明专利比例较低。2015年中国大陆集成电路产业专利权人申请公开的29735件专利中,发明专利约占三分之二,而美国、日本、韩国、欧洲及中国台湾地区集成电路产业专利权人申请公开的专利中,发明专利比例超过九成。集成电路是重要的共性技术,国内集成电路企业的发明专利占比偏低,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企业的核心创新能力不足。在技术创新领域处于追赶状态的集成电路产业,目前还很难支撑其他工业行业的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为特征的重大技术创新,从而增加了以创新驱动工业转型升级的难度。endprint

(二)产品结构难以满足工业转型升级的需求

作为重要的共性技术,集成电路的市场应用分布会随着下游产业的升级而不断变化。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C Insights发布的行业数据,在全球集成电路的市场应用中,消费电子和通信类占比将近50%,工业控制、计算机、汽车电子等约占50%。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几年,全球消费电子和通信领域在集成电路终端市场应用中的比例在逐步下降,计算机、工业控制、汽车电子在集成电路终端市场应用中的比例稳步提高。随着物联网、智能制造等新技术新业态的发展,预计工业控制等领域在集成电路终端市场应用中的比例会进一步提高。而国内绝大部分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和设计产品都集中在家电和手机芯片等消费电子领域,且以中低端为主,在可靠性、稳定性要求更高的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等领域不仅量少,种类也十分单一。国内集成电路企业的产品结构还难以满足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工业转型升级重点领域的需求。在国际集成电路巨头加速布局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云计算、汽车电子、信息安全等下游领域的集成电路开发的背景下,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急需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以夯实支撑服务《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数据等国家战略的基础。

(三)资本投入力度不利于增强工业转型升级的自主性

集成电路是资本密集型高技术产业,特别是随着集成电路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集成电路制造业投资规模越来越大。虽然近些年来在国内市场需求的拉动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中国集成电路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2015年,国内集成电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为671.4亿元,比2012年的343.9亿元增长了95%。但是,应该看到,与国际集成电路巨头相比,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的投资规模还很小。根据市场研究机构Semiconductor Intelligence公布的估算数据,2015年三星电子、台积电的资本支出分别是151亿美元、108亿美元。也就是说,2015年我国集成电路制造业全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还不及这两大巨头中任一家的资本支出。进一步分析我国集成电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结构,可以发现,剔除外商直接投资额,2015年中国集成电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只有471.8亿元。如果不能在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增长的低谷期通过逆周期投资对领先企业形成追赶压力,一旦行业周期反转进入复苏和繁荣阶段,国内企业作为后发者就会面临更大竞争压力,进而会对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自主性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三、政策建议

(一)围绕重大市场需求,协调推动形成产业生态系统

我国集成电路企业近些年在家电和手机等消费电子类专用集成电路上取得的成功,意味着快速增长的国内市场是集成电路这样的高技术产业赶超发展的重要支撑。可以预见,我国工业转型升级会对集成电路产业形成巨大市场需求。要用好用足市场优势,需要从顶层设计、知识产权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快建设有利于集成电路产业健康发展的生态系统。

(二)集中有限政策资源,突破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和产品

在集成电路的技术与产品创新微型化、多样化、探索性三大路径指引下,紧紧围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数据发展等重大战略部署,充分利用现有资金渠道,强化产业协同创新能力建设,以国际化视野,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建设集成电路产业创新中心,突破关键共性制造工艺和核心知识产权,带动产品定义与设计、装备与材料整体发展。

(三)积极应对战略性贸易政策,争取更有利的国际产业发展环境

由于集成电路产业具有动态规模经济特征和强烈的外部经济效应,并且它在保障信息安全和重要军工装备研制自主性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它都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重点领域。2016年6月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局,以及2017年1月美国总统科学技术咨询委员会发布的相关研究报告,均建议美国政府对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加以限制。可以预见,随着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与美国等国家在集成电路领域的贸易摩擦将时有发生。应对这些可能发生的贸易摩擦,一方面是按照WTO相关规则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另一方面,以国内市场需求为重点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只要在知识产权保护、关键设备和材料的研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竞争对手的战略性贸易政策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也就是说,争取更有利的集成电路产业国际发展环境,既靠贸易谈判,更靠提升自身创新能力。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能源和水资源消耗总量约束下的中国重化工业转型升级的动态CGE模型与政策研究”(项目编号:71203232)阶段性成果〕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工经所研究员)endprint

猜你喜欢

集成电路
引导鼓励社会资本投资集成电路
让集成最大化
苏州市集成电路创新中心启动同期发布集成电路企业20强
培养“刨芯”人才探索“强芯”之路
安徽铜陵出台政策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加快创新发展
CMOS集成电路简述
试论集成电路的检测及维护方法
上海集成电路产业今年持续快速增长
集成电路:多地筹建产业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