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提高初中生的写作能力

2017-11-30韦丽红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积累素材激发兴趣初中生

韦丽红

[摘 要]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应引导学生多积累生活素材、书本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写作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生;写作能力;积累素材;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30-0014-02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准,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新部编教材的使用以及作文分值比重的加大,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开展作文教学就显得尤为的棘手。初中语文作文如何教,一直是使语文教师备受困扰的事情。如何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作文指导,让学生对作文消除恐惧,产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就此浅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认真细致观察,积累生活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创作来源于生活,生活就是素材,素材就是写作的基础。素材从何而来?素材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教师平时在授课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走进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让学生在平淡的学习生活中用善于发现的双眼去观察生活,用巧妙的双手去记录生活,用丰富的心灵去感受生活。现在的学生普遍存在一个共性,即写作时,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从下笔。这是他们平时不善于发现和积累素材导致的结果。因此,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比如在指导学生写景物作文时,让学生先观察学校、家乡等自己熟悉环境的一草一木,看它们四季的变化有何不同,然后用笔记本记录下来。其中有个学生写了题为《拐角处的风景》的习作,她观察了学校因为搞“花样校园”而被遗留下来的一樽树桩,其经历寒冬,风吹雨淋,日变朽木,奄奄一息。每天都有很多学生从树桩上踩过,所有人都忽略它的存在,都忽视了它还有生命!就是这样的一樽树桩,谁也不曾想到来年的春天竟然会吐出嫩芽,日渐成长,最后枝繁叶茂!该生在写作时由树及人,感叹人生何尝不像这树樽一样,经历挫折、低谷,但只要不低头,不放弃,坚持就一定会迎来春天!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学生只有学会把生活中的一些细微的小事应用到自己的创作当中,才不会写作时绞尽脑汁也无从下笔。

二、多阅读,多积累书本素材

我们学校作为城乡结合部的初中,很多学生刚从乡下小学毕业,很少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课外书。因此,从初一开始,我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为此,我专门成立班级图书馆,每个学生都把自己的课外书拿出来,供大家传阅。每周至少安排一节阅读课,要求学生带着目的去阅读,把读到的优美的字词句段用笔记本摘抄下来,利用早晚读或课余时间背诵。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后,他们无形当中就积累了很多有用的写作素材。当积累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写作就可以顺手拈来了。除此之外,我向学生推荐了《语文报》《青年文摘》《意林》《读者》《故事会》等报刊,让他们订阅(我也把自己订阅的报刊提供给他们阅读),要求他们每周写一篇读后感;布置他们周末回家准时收看中央电视台的节目《新闻说评》,并就每期节目写观后感;还经常和他们一起分享书籍、报刊上的一些好文章,培养他们阅读、摘抄的良好习惯。当他们的素材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写作就能生动、具体,并能使他们激起创作的兴趣,提高写作的积极性。

三、激发学生写作欲望,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学生对写作的欲望得到激发,就会积极主动去学习。写作的兴趣是要靠培养的,怎样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就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首先,灵活安排作文教学课。通常教师上作文课的流程就是找两三篇范文讲解,再让学生照葫芦画瓢。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厌烦的情绪。作文教学应该是多样化的,如果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大自然,就可以使他们得到真实的体验,促动内心,有感而发,有情可抒,有话可写。例如要写一篇关于家乡的作文,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当地著名景点实地考察,给他们讲解有关的历史文化,使他们体会家乡的风土人情。

其次,在阅读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新部编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收录了很多有鉴赏价值的名篇,由古到今,由国内到国外,各种体裁、题材的文章都有。教师在授课时,可指导学生画出文章中精彩的语句,带领学生品词赏句。一些精彩、生动的段落可要求学生摘抄、背诵、默写。日积月累,水滴石穿,当积累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学生写作就能下笔如有神,运用自如。要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应该从最基本的做起,即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兴趣。具体做法:把平时发现的优秀作文張贴在学习园地,供学生欣赏;创办自己的班刊或校刊;鼓励他们参加各种征文比赛……当学生对作文课由恐惧变为期待后,就达到激发他们写作兴趣的目标了。如我校的邓翠霞老师就在自己所教的班级办班刊,该班学生积极踊跃地创作投稿,当他们看到自己写的文章被印刷出来,在全班乃至全校传阅时,自豪感油然而生,创作欲望也越发浓厚了。

四、学会锦上添花,提高写作立意

庄子说:“语之所贵者,意也。”清代王夫之更是将“意”(即主题)比作三军之统帅。以上表述,很形象地表明了立意在文章写作和评价中的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等题型的普及,“立意鲜明”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教会学生立意。那么,怎样教学生作文立意呢?

首先,写文章要从大处着眼。每个人的阅历和经历是有限的,尤其是中小学生。因此,学生写作的素材多数是小事情、小景物、小场面,但这并不代表文章的立意就必须是小的。如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就是通过“我”小时候爬悬崖遇险,后来在父亲的指引和鼓励下,一步一步爬下悬崖,最后脱险的小事,告诉读者人生会遇到无数多的困难,只要把大困难转换成小困难,然后一个个认真解决,终将战胜大困难,赢得最后胜利!文章就是用小事情体现大的立意。再如指导写景作文,一切景语皆情语。让学生由景及人,运用象征手法,用具体的小事物象征我们大的人生哲理,使文章变得有内涵,变得深刻。

其次,文章要纵向挖掘。所谓的“纵向挖掘”,就是要求学生能透过现象探究本质,依照结果探求问题产生的原因,从现状出发预测事物发展的趋向或结果。这要求学生能够全面地看待问题,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此时,作文的立意就不仅仅是回答“是怎样”“有什么”的问题,而是就“为何”“怎样”来发表观点,不光是对现象的描写,更是对问题管理的论述。如此的创作立意才深刻,才能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耐人寻味。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要想真正提高初中作文教学的水平,要走的路还很长。教师应该结合自身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定恰当的教学方案和教学目标,选择有差异的教学手段。只要教师本着为学生服务的想法,因材施教,不停思索,敢于实践,就能让作文教学熬过严冬,迎来灿烂的春天。

[ 参 考 文 献 ]

[1] 金海鹏.初中作文教学考试作文的出新出彩之我见[J].都市家庭(上半月),2014(8).

[2] 董铁军.立意为峰——中考作文如何立意出众[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2).

[3] 陈少芳.提高学生写作能力途径探微[J].试题研究(教学论坛),2012(6).endprint

猜你喜欢

积累素材激发兴趣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巧用多媒体教学 使习作课堂更有效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