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德育方法误区与解决途径
2017-11-30周亚敏姚永强
周亚敏+姚永强
[摘 要]德育在教育中居于首要地位,而当前中学德育方法有很多误区,如用学科成绩衡量德育效果,缺乏道德实践,学校在德育过程中缺乏对受教育者的人文关怀,受教育者在这样的德育环境下漠视道德教育,缺乏良好的道德认知。针对以上误区提出学校德育工作应遵循教育规律,并采取回归生活、以学生为德育主体、重返经典等方法。
[关键词]德育方法;现状;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30-0009-02
黨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提出,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大意义。
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并表明当前中小学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Catherine Z. Elgin指出,教育的目的不是使人实现一些外在的具体的善,而是使人以适当的自由和负责的方式,设计与追求他们认为好的生活,如果只是或主要关注教育为劳动力作准备,是对教育的窄化和曲解。当前我国中学德育方法欠佳,重学科、轻认知、轻实践、轻锻炼,没有与家庭、社会形成道德环境共同体,有效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
一、当前德育方法的误区
(一)将道德等同于学科成绩
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学校往往将道德品质等同于学科成绩,只求速效,让德育工作呈现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钟晓琳等(2012)指出,这种功利主义由外到内地渗透于学校德育中,即从所谓“无用”的德育在功利主义教育中的边缘化到德育在其目的、功能、课程和过程中的功利主义追求。在以学科成绩为标尺的德育环境中,学生被引向对个人道德素养形成的错误认知上,他们错误地认为学科成绩进步就是个人思想品德进步。学生被引向表面的善,其内心无法获得道德成长的快乐感以及道德品质的升华,这样的德育易导致学生产生任性、偏激、冷漠、压抑、自卑、嫉妒、自私等性格或心理缺陷。
(二)脱离生活,缺乏道德实践
当前很多中学对现实生活关注不足造成德育方法的简单化,德育工作流于形式,不重视学生个人的道德实践,脱离将道德认知、道德行为统一协调的原则。具体表现在以励志故事、喊口号的形式、将模范人物过度亮化进行德育工作。大量形式化的德育工作降低了德育的实效性。冯文全(2005)指出,封闭性的德育方法严重脱离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剥夺了学生的社会生活和道德实践体验,未能给学生提供认识社会和自我判断与思考的机会,不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利于学生的品德成长和人格成熟。在轻实践、轻锻炼的德育氛围下,受教育者的道德实践参与度不高,无法将道德认知有效地内化,并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三)违背他律品德向自律品德转化的规律
吴俊清(2012)指出,道德教育扩展到政治教育,现实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冠以德育的全貌。当前学校德育工作过早地对青少年儿童进行政治化的教育,没有考虑受教育者自身的道德成长需求,难以有效地引领青少年儿童的道德成长。违背道德认知变化规律的另一表现是,说教和惩罚成了德育的主要手段,反复的惩罚和他律不利于个人品德的形成,受教育者受外力的迫使做出的道德判断,不是出于个体内心的真实需求。受教育者在严格他律的环境下被动应付,漠视道德规范,出现“口是心非”“学校一套家里一套”的现象。
二、解决错误德育方法的途径
(一)回归生活
陈怡(2016)指出,知性德育有助于形成和完善关于世界的道德知识和认知,体验式德育则能够也应该成为由“知之”到“行之”转化的核心,回归生活世界成为新一轮德育课程改革的主导理念。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学校德育工作应回归生活,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并与学生的精神需求紧密结合起来,道德认知经过受教育者的选择、思考、实践和沉淀才能内化成道德自知。
1.塑造真实的榜样
学校应塑造真实的、可模仿的道德榜样供学生学习,因为受教育者更乐于接受身边的模范,成为身边模范的样子,真实的榜样更具引导作用。学校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榜样塑造和模仿活动,着力于将家庭、学校、社会形成道德塑造共同体,让家庭成员与社会媒体积极参与其中。教师和受教育者的家庭榜样在道德示范的共同体中占据着核心地位,教育者和学生的家庭成员用言传身教影响学生的自律行为、自律意识,促其良性发展,引领学生在道德模仿的过程中进行道德判断,主动采取措施自觉进行意志转化和行为控制,自觉把道德的客观要求转化为自己的内在品质。
2.加强道德实践
学校应开展丰富的道德体验、道德实践活动,让学生有道德实践的机会,达到使受教育者自我教育、内化道德认知、外化道德行为的目的。刘经纬等人(2013)指出,德育是道德伦理的认知向道德行为习惯升华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是双向的运动过程。
学校应丰富德育方法,积极探索人本德育、生活德育、体验德育等各种细化渠道,以年级为群体单位、班级为单位,以学生为主体,以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为核心,开展符合受教育者道德认知需求的道德宣传活动与道德实践活动。如开展班会、加强校风建设、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建立学习帮扶小组活动、红色文化旅游、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活动、创建家庭文化活动、案例观摩等。学校应避免空谈,坚持适度原则,将道德品质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到学生内心,让学生在道德实践活动中接受教育,提高道德认识,行知结合,使学生向着品格高尚、勇于奉献、宽厚待人、自觉自律的优秀道德品质发展。
(二)以学生为德育主体
1.尊重学生的个体道德成长需求endprint
学校德育应尊重学生个体的道德品质需求,魏东初(2012)指出,在德育过程中不应一味地强调受教育者对学校、对社会的认同、服从与奉献,漠视学生的个性、正当需求和价值。学校德育应使个体拥有与道德认知平等对话的机会,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重视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和层次性;任何抹杀个性的教育,都是失败的,牺牲和取消个体价值来实现社会价值,越来越不为大众所认同,学校德育应跳出共性思维、整体思维,避免千篇一律。
学校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德育认识和德育理论。使教师将德育工作融入学科教学中,尊重不同学段学生的道德成长需求,并具备对不同学段学生进行德育工作的能力。学校应力求创造尊重个体道德需求的环境,让受教育者在受到尊重的氛围中学会自我道德反省、自我道德管理、自我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质。
2.尊重受教育者的道德成长规律
学校德育应抛弃鞭笞德育、狭隘德育的模式,帮助受教育者个体实现由他律向自律转化,最终形成自律自成意识,回归德育的本质。刘经纬等人(2013)指出,道德规范与价值引导的结合必须做到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自主意识,遵循受教育者的认知规律。在自律自成思想的指导下,教师不应以威权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要尊重學生的主体地位、赏识学生、尊重道德认知规律。
道德情感和道德信念的向上需要个体对自身一言一行的自我反思、自我省察和自我修正,将德育内容实现内化和外化,这是任何教科书、任何说教甚至任何奖励和惩罚制度都不可取代的。
(三)重返经典
中学应采取借助国学经典,丰富德育手段的方法。传统道德哲学不会因时代的前进而停息,在新时代下,传统道德哲学能有效减少中学德育方法功利化的现象,国学经典中的道德哲学、道德教育的本质和方法对现代中学的德育工作具有很高的指导价值。
传统经典儒家著作尊重受教育者的道德认知规律,不以禁锢受教育者的思想为目的,如《论语》《中庸》《弟子规》等国学经典中,蕴含丰富的德育思想、灵活的德育方法。国学经典秉持儒家教育的思想,提出的弘扬善性、修养品德的教育方法,国学经典中的德育思想避免了偏激,不走任何一个极端,循循善诱,充分尊重受教育者,建立起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的沟通平台,使双方有效互动,受教育者在经典道德守则的引导下,道德思维能力不断发展,有效促进品德自成。
综上所述,德育方法是为了实现道德教育目标而采取的教育手段,在新形势下,中学应积极探索有效的德育方法,不断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存在价值,提高自身的活力。檀传宝(2000)指出,教育工作者通过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不断建构和提升对道德价值的理解及实践能力。
学校德育应真正地“走向生活,走向对话,走向体验,走向创新”,以学生为主体,加强人文关怀,从形式到内容上都改变刻板僵硬或是千篇一律。重返经典的道德哲学,运用正确的德育方法使受教育者获得道德认知,并使受教育者具备自我判断、自我控制、自我完善的能力。当德育成为知识教育的精神支柱,德育效果才能实实在在地外化到科学技术的运用上,个体也能享受其人生价值、社会价值的实现和意义。当受教育者成长为不断激发潜能、自我超越的人,德育便彰显出其在教育中的首要地位。
[ 参 考 文 献 ]
[1] 凯瑟琳·埃尔金.教育的目的[J].教育发展研究,2016(18).
[2] 钟晓琳,朱小蔓.德育的知识化与德育的生活化:困境及其“精神性”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12(2).
[3] 冯文全.论新时期学校德育方法的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2005(5).
[4] 吴俊清.德育泛政治化倾向的现实表现和原因分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8).
[5] 陈怡,秦霞.“知性”与“体验”的融通:现代教育模式的生态构建[J].教育科学,2016(10).
[6] 刘经纬,白云姣.弟子规的德育方法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6).
[7] 魏东初.高校德育人文关怀刍议[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8).
[8] 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