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术期细节护理在对行手术治疗的颅脑肿瘤患者进行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17-11-30卢海燕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16期
关键词:颅脑细节护理人员

卢海燕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围术期细节护理在对行手术治疗的颅脑肿瘤患者进行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卢海燕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安徽 芜湖 241000)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细节护理在进行手术治疗的颅脑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肿瘤科在2013年11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55例颅脑肿瘤患者分为肿瘤I组(n=28)和肿瘤II组(n=27)。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肿瘤I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细节护理。治护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VAS评分及其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进行护理后,与肿瘤II组患者相比,肿瘤I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及VAS评分均更低,其对护理的满意度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颅脑肿瘤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细节护理可有效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减轻其术后的疼痛感,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颅脑肿瘤;手术;围手术期;细节护理

颅脑肿瘤是指发生在颅腔内的神经系统肿瘤。临床上一般采用肿瘤切除手术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有研究证实,颅脑肿瘤患者手术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手术医生,也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及患者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因此,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颅脑肿瘤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十分必要[1]。在本次研究中,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肿瘤科对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8例颅脑肿瘤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细节护理,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肿瘤科接受手术治疗的55例颅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手术收治的27例患者作为肿瘤II组。将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8例患者作为肿瘤I组。在肿瘤II组患者中,有男15例、女12例;患者年龄最小为30岁,最大为69岁,平均年龄为(51.3±5.4)岁。在肿瘤I组患者中,有男16例、女12例;患者年龄最小为31岁,最大为72岁,平均年龄为(49.6±4.9)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包括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对其进行常规的切口护理和用药指导等。在此基础上,对肿瘤I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细节护理。具体的护理方法为:

1.2.1 进行术前细节护理 1)术前护理。在手术开始前,护理人员应使其保持平卧位,以保持其呼吸道的通畅。同时,护理人员应及时为患者建立2~3条静脉通道。护理人员应为患者进行持续性吸氧,以维持其血氧饱和度的平衡。在患者的心跳和呼吸保持平稳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应遵医嘱使用甘露醇为其进行降颅压治疗,以减轻其脑水肿的症状。患者若出现脑出血的症状,护理人员应遵医嘱使用止血药对其进行治疗。2)术前心理护理。在患者进行手术前,护理人员应与其进行积极的沟通,耐心、详细地向其讲解与颅脑肿瘤相关的知识、手术的方法、流程及预期效果,以提升其对治疗的信心[2]。部分患者由于对疾病感到恐惧,在术前易出现紧张、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可通过与患者讨论一些轻松的话题,使其放松心态。护理人员还可鼓励患者与同病房手术成功的患者进行交流,以消除其顾虑,使其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

1.2.2 进行术中细节护理 在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尤其是其瞳孔和呼吸的变化情况。患者一旦出现瞳孔散大、呼吸变慢及血压突然升高等现象,护理人员应立即报告医生,查看其是否发生了脑疝,同时遵医嘱对其进行降颅压、大流量吸氧等治疗。患者若出现呼吸紊乱或呼吸急促等现象,护理人员应及时提醒医生,查看其是否发生了脑干损伤。

1.2.3 进行术后细节护理 在患者术后进入ICU后,护理人员应尽量避免搬动其身体,同时对其进行24小时生命体征监测。护理人员应固定好患者的引流管及导尿管等管路,以免发生管路打折及堵塞的现象。护理人员应定时为患者清理呼吸道,以免其发生坠积性肺炎。另外,护理人员应定时为患者按摩、清洁背部及下肢,以防其发生压疮及下肢深静脉血栓。

1.3 观察指标

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VAS评分,同时比较其对护理的满意度。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并将调查结果分为十分满意、满意和不满意。在进行护理前和护理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分,采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对其疼痛程度进行评分。患者焦虑、抑郁及疼痛的程度与其SAS、SDS及VAS的评分呈负相关。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护理前后其SAS评分、SDS评分和VAS评分均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进行检验,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用百分比(%)表示,用χ²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和VAS评分的对比

在护理后,与肿瘤II组患者相比,肿瘤I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和VAS评分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和VAS评分的对比 (分,±s)

表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和VAS评分的对比 (分,±s)

注:与护理前相比,*P<0.05;组间比较,#P<0.05

组别 时间SAS评分SDS评分VAS评分肿瘤I组(n=28)护理前61.72±6.5162.32±5.976.19±1.73护理后41.23±4.89*#40.28±4.16*#2.01±0.82*#肿瘤II组(n=27)护理前59.85±6.5261.75±5.876.33±1.65护理后51.04±4.73*50.16±5.23*3.94±1.21*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对比

肿瘤I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6.4%(27/28),肿瘤II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81.5%(22/27),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对比

3 讨论

颅脑肿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肿瘤。该病患者可因脑血管及脑神经受肿瘤组织的压迫而出现颅内压升高、头痛及认知障碍等症状。该病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也给其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目前,临床上一般采用手术的方法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不过,由于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危重,故临床上在对其进行手术治疗的同时,还应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以提高其手术的效果。

细节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为患者提供规范的、优质的护理操作技术,还要对其进行人性化的关怀,从生理及精神等方面满足其需求[3]。在本次研究中,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对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肿瘤I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围手术期细节护理。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进行护理后,肿瘤I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和VAS评分均低于肿瘤II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I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6.4%(27/28),肿瘤II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81.5%(22/27),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颅脑肿瘤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细节护理可有效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减轻其术后的疼痛感,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1] 周海英,白小艳.心理护理干预对颅内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健康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0):163-164.

[2] 张军萍.颅内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 2015(19):163-165.

[3] 马霖.颅内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的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5(1):92-94.

R473.5

B

2095-7629-(2017)16-0274-02

卢海燕,女,护师,学历为本科

猜你喜欢

颅脑细节护理人员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细节取胜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