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安肠止泻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28例疗效观察
2017-11-28陈翔戴小桃吴如雷
陈翔+戴小桃+吴如雷
摘要:目的观察本院自拟安肠止泻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确诊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予自拟安肠止泻汤治疗,对照组予匹维溴铵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高于对照组的78.6%,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肠止泻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优于匹维溴铵片,明显改善主要症状,疗效肯定。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安肠止泻汤
中图分类号:R574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7)11-0053-02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肛肠科门诊常见的慢性功能性肠道疾病。症状以腹痛、腹泻或者排便习惯改变等为特征,病情缠绵难愈,经检查但无器质性疾病,临床可分为多种亚型,其中以腹泻型(IBS-D)最多[1]。本科采用肝脾同治法治疗腹泻性肠易激综合征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材料
1.1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丹阳市中医院肛肠科门诊就诊的IBS-D患者56例。男30例,女26例,年龄25~66岁,病程1~3 a,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与治疗组28例。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上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根据IBS罗马Ⅲ诊断标准改良而成[2]:近3个月内,每个月至少有3d出现反复发作的腹痛和或不适,并具有下列2项或以上:(1)排便后症状改善;(2)排便频率的改变;(3)粪便性状的改变,患者至少在诊断前的6个月内出现症状,并在最近3个月内持续存在。在观察期间疼痛或不适症状的频率每周至少2次,排除肿瘤、炎症性肠病、精神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其它器质性疾病;(4)至少25%的排便为糊状粪或水样粪,且硬粪或干球粪<25%的排便,按照大便性状分型确定为IBS-D。
1.2.2中医诊断及分型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发布的《肠易激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中肝气乘脾证的诊断[3]:主症:(1)腹痛即泻,泻后痛缓;(2)少腹拘急;(3)胸胁胀满窜痛;(4)脉弦或弦细。次症:(1)肠鸣矢气;(2)便下黏液;(3)情志抑郁,善太息;(4)急躁易怒;(5)纳呆腹胀。证型确定:具备主证2项加次证2项,或主证第1项加次证3项。
1.3纳入标准(1)符合腹泻型IBS罗马Ⅲ诊断标准;(2)符合IBS-D中医肝气乘脾证型的诊断标准;(3)年龄在18~70岁的患者;(4)自愿配合的患者。[4]
1.4排除标准(1)排除易与肠易激综合征混淆的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肠道炎症、结直肠肿瘤等。(2)妊娠及哺乳期妇女;(3)正在或需要持续服用可能影响胃肠道功能药物;(4)伴有其他严重并发症、精神病者的患者;(5)有不良反应者。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口服匹维溴胺片50 mg(法国SAS制药公司,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20127),每日3次,1月为1个疗程。
2.2治疗组用本院经验方自拟安肠止泻汤(炒白芍10 g,陈皮8 g,炒白术15 g,防风6 g,茯苓15 g,柴胡6 g,制香附10 g,乌梅10 g,炙甘草6 g),每日1剂,煎取300 mL,分早、晚2次口服,1月为1个疗程。
2.3统计学处理数据用(x±s)表示,用SPSS 19.0统计软件進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参考《肠易激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疗效判定标准[3]:临床痊愈:症状全部消失,肠道功能正常,随诊复查无异常;好转:症状好转,大便次数减少,粪便性状接近正常或便秘减轻;无效:症状无减轻,大便次数、大便性状及排便过程异常无改善。
3.2治疗结果见表1。
4讨论
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其中尤以腹泻型居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居多,且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5],目前IBS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无定论,目前公认的病因大致与胃肠激素的分泌失调、脑—肠轴[6]、肠道感染因素、肠道菌群的紊乱、内脏高敏感性、肠道菌群失调及精神情志等因素有关。针对其临床症状的多样性,尚无特效药,多采用对症支持治疗,停药后易复发,给病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
根据IBS-D的症状,中医学将其归属为“腹痛”、“泄泻”范畴,病位在肠,病理因素为痰湿,涉及肝脾二脏[7]。历代医家对此均有研究:明代吴鹤皋《医方考》中云“泻责之于脾,痛责之于肝;肝责之于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清代叶天士认为“肝病必犯土是侮之所胜也,克脾则腹胀,便或溏或不爽”。《四圣心源·厥阴风木》云“盖厥阴肝木…则木郁而风生。木以发达为性…故郁怒而克脾土,风动而生疏泄。凡腹痛下利…皆风木之疏泄也”,故腹痛、泄泻与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有关。其病因病机多为素体脾胃虚弱,感受外邪或饮食内伤,复又情志失调,肝气郁结,气机逆乱,久则横逆犯脾,脾土受伐,运化失常而发病,治疗上宜抑肝扶脾,缓急止痛,涩肠止泻。
本方中白芍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为君药;茯苓、白术健脾补虚,陈皮理气醒脾、防风升清止泻共为臣药;柴胡、香附疏肝理气止痛,久泻反复发作加乌梅收敛止泻,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柔肝醒脾,疏肝理气之功。
本研究观察到,安肠止泻汤重视人体的统一性,从辨证施治,肝脾同治,合理用药,证明了肝脾同治法在治疗IBS-D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但不足之处是,本研究病源单一,实验样本量小,疗效判定主要是靠患者的主观意识,缺乏其他客观性指标,统计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IBS-D综合疗效优于匹维溴胺片,不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其副作用小,能减少复发率,远期疗效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后可充分利用现在的科技成果,优化试验方法,规范评价体系,促进大样本、多中心临床试验的开展,进一步挖掘中医药治疗IBS-D的作用潜力。
参考文献:
[1]姚欣,杨云生,赵卡冰,等.罗马Ⅲ标准研究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特点及亚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16(5):563-566.
[2]郑琳,林琼,张芸.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63例[J].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1-63.
[3]《肠易激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5):587-590.
[4]李爱丽.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108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4(6):16-17.
[5]PAN Guo-zong,LU Su-cai,KE Mei-yun,etal.Epidemiologic research of IBS in Beijing area with a cluster,stratified and random survey.Chinese Journal of Epidemiology,2000,21:26-29.
[6]Mayer EA,Berman S,Suyenobu B,et al.Differences in brain responses to visceral pain between patients with irritable bowelsyndrome and ulcerative colitits[J].Pain 2005,115:398-409.
[7]徐志鹏.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3(10):91-9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