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中国电影“走出去”字幕翻译研究

2017-11-28朱婧妍

出版广角 2017年21期
关键词:六爷炮儿源语

【摘 要】 在当今国际化、信息化的全球环境下,电影已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方式之一。电影《老炮儿》扎根于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大量使用北京方言,其成功走出国门,并斩获国内外大奖。文章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研究《老炮儿》的字幕翻译,剖析源语和目的语生态环境的不同,依据生态翻译学中“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层面提出字幕翻译策略,以促进中国电影“走出去”。

【关 键 词】生态翻译学;《老炮儿》;“走出去”;字幕翻译

【作者单位】朱婧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中图分类号】 J992 【文献标识码】A

2010年,中国跃升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跻身全球十大电影市场。虽然中国电影文化走向海外的步伐日益加快,但相比于欧美国家的大片,中国电影的出口情况不容乐观。2014年,北京師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的“中国电影文化的国际研究传播”数据调研表明:外国观众认为观看中国电影最主要的障碍是字幕翻译,这个数据远远超过文化差异这一因素。因此,要想提升中国电影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应建立保留中国电影文化特色且符合外国人认知的电影字幕翻译模式。电影《老炮儿》斩获各项国内大奖,且在中英电影节上获得三项大奖,其作为威尼斯电影节的闭幕影片,在公开放映后获得中外媒体一致赞誉。本文将从生态翻译理论的角度研究该电影的字幕翻译。

一、生态翻译学概要

生态翻译学是由中国学者提出的把生态学和翻译学相结合的跨学科研究。胡庚申教授提出,生态翻译学是“以生态整体主义为理念,以东方生态智慧为依归,以‘适应/选择理论为基石,系统探讨翻译生态、文本生态、‘翻译群落生态及其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致力于从生态视角对翻译生态整体和翻译理论本体进行纵观和描述”[1]。生态翻译学涉及的核心概念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生态翻译论是在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把原文、源语、译语共同呈现的整体作为翻译的生态环境,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2]。第二,在生态翻译注重整体、关联的生态特性下,译者要遵循多维度适应选择的原则,采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维转换的翻译方法,达到源语和译语之间语言形式的互换、文化之间的交流,以及交际意图的实现。第三,生态翻译是一个关照“翻译群落”、讲求动态平衡的过程。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生态环境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形成动态的生态平衡。“翻译群落”是指翻译活动中涉及的各个主体,如译者、作者、读者、出版商、评论者、出资者等,这些主体所处的环境不同,则会对文本做出不同程度的适应和选择,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动态平衡系统。第四,生态翻译的“事后追惩”。生态翻译强调在翻译活动的每一个阶段都由译者能动地去“操纵/支配/摆布/重写”,即一切由译者去做适应性的选择。然而,在每一个阶段的选择之后,或在“事后”(即译事之后)对译者的选择,特别是对最终的译文给予评判与处理[3]。

二、电影的翻译生态环境

如上文所说,翻译的生态环境是“原文、源语和译语所构成的世界,和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1]。电影制作的源语社会背景、目的语社会背景、电影的观众、源语和译语之间的语言差异构成了电影的翻译生态环境。

1.源语的翻译生态环境

《老炮儿》是一部描述北京老百姓生活的电影,六爷是年轻时候称霸北京胡同的“老炮儿”之一,生于20世纪60年代,他行侠仗义,扶贫怜弱,具有侠客气质,年轻时是头号时代人物。然而,时代变迁,新旧交替,老一代人的规矩、侠义正逐渐被时代的巨轮吞噬。六爷因为儿子晓波卷入一场争斗,“老江湖”重义气、重规矩,“新江湖”没轻重、没规矩,两人的争斗上升到一群“老炮儿”与“新炮儿”之间的争斗,进而上升到一群老百姓与官痞子的争斗,牵动人的内心。六爷高举宝刀奔跑时气贯长虹的气势,让观众心潮澎湃,电影高潮迭起。

2.目的语的翻译生态环境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好莱坞对各国电影兼容并蓄,但在各国不同文化的电影中,却遵循着普适性的原则。近年来,中国影片在国际电影节相继获奖,如《卧虎藏龙》《英雄》《霸王别姬》《推手》等,这些电影中自然带有中国儒家、道家思想,反映了海外观众对遵循普适性原则的传统中国电影的认可和接受。从另一类在柏林电影节获奖的中国电影如《本命年》《十七岁的单车》《图雅的婚事》《团圆》等来看,关注当代社会现实与普通民众生活的电影深受国外电影市场的关注。“老炮儿”是好莱坞经典电影主题的变体,六爷拥有黑帮人物的血性、暴力、孤独、铤而走险的特性,但深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满身侠义风范,又是社会中的普通民众。所以,这部电影在塑造一位满身侠义又接地气的中国本土“硬汉”形象的同时,也反映了新旧时代交替下的普通民众的现实生活。《老炮儿》在海外的观众有国际电影节上的权威影评人、媒体记者、海外华人、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观众等,这些人要么对电影有敏锐的感知力,要么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的接受力。因而在翻译京味十足的《老炮儿》的字幕时,首先,可以适当引入源语特色。比如,“老炮儿”“话匣子”“灯罩儿”等这些称谓的翻译。其次,根据电影主题,保留电影特色。翻译遇到带有方言腔的粗话时,在不违反表达功能的原则下,译者也都给了最大限度的保留。再次,注意电影字幕的时间、空间限制。

三、适应和选择下的三维转换翻译策略

生态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个不断适应和选择的过程。译者通过“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既要尽量保持并转换原文的语言生态、文化生态和交际生态,又要尽量使转换过来的文本在新的语言生态、文化生态和交际生态中[4]。译者如果要取得电影字幕文本最高的“整合适应选择度”,就要重视源语字幕和目的语字幕的语言形式适应性选择转换、文化之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以及交际目的的适应性选择转换。endprint

由于字幕本身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带有方言特色、地域特点明显的电影,会对译者在翻译的适应和选择过程中有更高的要求。译者要跨越源语和目的语所处的不同文化、语言、社会环境,秉持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原则,力求让国外观众通过译者对北京方言自然流畅的翻译,感受到《老炮儿》所反映的文化特色,进而达到中西社会交流的目的。

1.语言维的翻译适应选择转换策略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种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进行的”[2]。译者在翻译时,应最大限度地保留源语的“信、达、雅”。当三者不能完全保留的时候,译者要力求维持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翻译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当无法取得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动态平衡时,译者要在目的语系统中构建相应的新的生态环境[1]。

(1)保留带有黑帮暗语式的北京方言的语言风格

《老炮儿》的主要场景是在北京胡同,主要人物是以六爷为代表的“老炮儿”们,发生的时代背景是新生代所谓的“顽主”和“老江湖”们的碰撞。所以,电影中的语言京腔浓郁又不失犀利、幽默。这些“老炮儿”原是黑道上的“老江湖”,他们视进看守所为家常便饭,因此,他们的话语中又时不时出现“粗话”“行话”。对于这种独有的语言特点,译者给予了最大限度的保留。

例1:灯罩儿砸灯罩儿。

Lampshade smashed a light.

“Lampshade”是指六爷拜把子兄弟之一,绰号“灯罩儿”,从他的绰号可以看出这个人的性格有“灯罩儿”的特点,比较软弱,需要六爷的保护。他在和警察撕扯时,无意间打碎了警车的车灯。源语字幕前后对称,言简意赅又不失诙谐幽默;而译语保留了源语的句子结构和语言风格,为了使观众容易理解,译者把第二个“灯罩儿”意译为“light”。

例2:他连个电话都没打过吧?打个屁。

Not even a phone call? Like hell he would call.

“打个屁”是六爷和“灯罩儿”闲聊时出现的非常口语化、略带粗俗的语言,表露出六爷的无奈。翻译成英语时,无法逐字翻译,译者用同样是英语中略带粗俗的“Like hell”进行替代翻译,表达后者对前者的全盘否定或者戏谑,保留源语的语言风格。

(2)注意汉语意合句和英语形合句的自由转换

这种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进行的,因此,语言维的适应选择转换可以从词语、句子、修辞等方面进行探讨。汉语的句法特征是意合,强调逻辑关系和意义关联,不在意句际关系,所以汉语中多为短句。英语的句法特征是形合,强调形式与功能,通过明显的形式标记把词组织成句子或者语篇。所以,在翻译两种语言时要注意语言句式的转换。

例3:甭点了,准没错。

I'm sure it's all there.

汉语字幕中的“甭点了”在英语字幕中直接被省略,用一个宾语从句把两个短句合二为一,符合西方观影者的语言习惯,同时加强了语气,表达了对六爷的信任。

2.文化维的翻译适应选择转换策略

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译者在翻译时,要注重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差异,不能只注重源语形式的翻译,否则会造成观众对源语文化的曲解。所以,译者需要关注语言所属的整个文化系统。

(1)保留源语中人名文化的特点

电影中人物角色的名字是一大亮点,这些名字不失诙谐,稍带反讽的意味,又能折射出人物的特点。所以,为了更好地传达人物名字的内涵,译者对所有的名字都给予了英译。译者对对应词汇的人物名字给予了直译,如将“灯罩儿”“弹球”译为“Lampshade”“Marble”。但鉴于中西语言的差异性,源语和译语不能完全等同,如果一味牵强地进行直译,则会影响源语的文化内涵,不利于观众对中国地域文化的理解和接受。譬如,六爷的铁哥们儿“闷三儿”,年轻时和六爷一样血气方刚、横霸一方,挨过刀,经常进局子,译者结合人物特点,将“闷三儿”译为“Scrapper”,指“拳击手”“爱打架的人”。小飞是江湖新势力的代表,个性张扬,举手投足之间尽显玩世不恭的“混混范”,虽然他表面狂妄,但内心却对侠义有着强烈的渴望,他的英文名字是“Kris”,表示自信、外向、有活力的人。

(2)保留中国特有习语的文化内涵

汉语中的成语、谚语、俗语等承载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译者翻译时要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差异,注重不同文化系统之间的文化交流。当无法兼顾源语语言的“形神”时,为了减少语言文化的理解障碍,可以采取归化策略,表意不表形,避免文字的重复翻译,但要表达出核心内容,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的文化意蕴。

例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Everyone has its weakness.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出自《楚辞·卜居》,指人各有长处和短处,其语言形式整齐划一,语音顺耳动听,“尺”和“寸”、“短”和“长”前后呼应。译者在翻译时提取出了习语的本义,简明扼要,流畅自然。

例5: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One's body is a gift from one's parents.(意译)

例6: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There is always a way.(套译)

3.交际维的翻译适应选择转换策略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译者除了要传递语言信息和文化内涵,还要关注交际层面的转换,尽可能取得和原文一致的交际意图。在进行电影字幕翻译时,译者要考虑到这部电影的类型、社会背景、觀影人群等,尽量让目的语观众和源语观众得到相同的观影感受。endprint

例7:真把自己当骆驼祥子了。

You think this is a fucking period piece?

《老炮儿》是一部剧情片,反映了中国社会巨大变革下,“新江湖”与“老江湖”的冲突,继而引出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六爷的话语带着浓重的京味、江湖味,他不再是当年的头号人物,但内心重情重义,渴望得到尊严。因此,在和人力车从业者对话时,他怒其不争,把他们和老舍笔下的人物“骆驼祥子”相比较。目的语观众无法理解“骆驼祥子”所蕴含的意义,译者用“a fucking period piece”进行改译,“a period piece”是指“过时的人或物”,又用英语粗语中经常出现的单词“fucking”进行强调,语言风格和源语保持一致,达到相同的交际效果。

例8:一群夜么虎子。

Those damn kids.

“夜么虎子”本是北京方言中对蝙蝠的称呼,后来指像蝙蝠一样白天休息晚上上班的工作族。在电影中,二爷抱怨胡同里的年轻人昼伏夜出,个个都是夜么虎子。英语字幕将其译为“damn kids”,“damn(该死的、討厌的)”一词经常出现在英语口语中,表达说话人的愤怒、厌烦等情绪。这样改译不仅实现了语言维层面的转换,也实现了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四、结语

电影是时下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近年来,中国电影在“走出去”的道路上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在进入国际主流市场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电影的文化背景越深厚,其语言和文化翻译的障碍就越大。生态翻译理论体现翻译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原则下,译者通过“适应性选择”和“选择性适应”,保留“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译文,为中国电影“走出去”搭建了一座桥梁,为中国文化的跨语言、跨国界传播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胡庚申. 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

[2]胡庚申. 翻译适应选择论[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3]胡庚申. 生态翻译学:生态理性特征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启示[J]. 中国外语,2011(6).

[4]胡庚申. 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 中国翻译,2011(2).

[5]陈平. 中国文学“走出去”翻译出版的再思考——兼评《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研究》[J]. 出版广角,2016(14).

[6]曹小晶,雷萌. 论中国电影的“走出去”战略——以柏林电影节近年中国获奖作品为例[J]. 现代传播,2013(4).

[7]黄会林主编. 银皮书:2012中国电影国际传播年度报告[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8]孔祥娟. 后现代语境下电影《老炮儿》的语言暴力[J]. 电影文学,2016(16).

[9]谭惠,关于中国电影对外翻译理论研究——以电影《狼图腾》的翻译为例[J]. 理论前沿,2016(1).

[10]周艳. 论《老炮儿》对中国类型电影的突破和启示[J]. 艺苑,2015(6).

[11]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课题组. 银皮书:2011中国电影国际传播年度报告[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endprint

猜你喜欢

六爷炮儿源语
六爷的天书
六爷的天书
释义理论指导下的口译教学新模式探究
冯小刚:老炮儿伏枥,志在千里
英语翻译中悖论的发现与理解
现象级“老炮儿”折射社会转型之惑
《老炮儿》:在时代裂隙中扬弃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