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民阅读背景下未成年人阅读概况研究

2017-11-28单华艳

出版广角 2017年21期
关键词:成年人国民状况

【摘 要】 文章分析了在全民阅读的大背景下近十年来未成年人阅读的统计数据,依据数据总结了未成年人阅读状况的特点,阐明了未成年人阅读对整个全民阅读活动的意义,并提出促进未成年人阅读的建议。

【关 键 词】全民阅读;未成年人;阅读状况

【作者单位】单华艳,通化师范学院文学院。

【中图分类号】G249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我国全民阅读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从图书馆到电视台,从学校到家庭,社会各界都参与到全民阅读中。2017年,国务院法制办出台了《全民阅读促进条例》,从法制层面对全民阅读活动进行保障和推动。由此可见,国家将全民阅读活动当成一件推动国家发展、提升全民素质的大事来抓。未成年人关系到国家未来,可塑性强,可发展的空间极大,在整个全民阅读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全民阅读促进条例》中,未成年人阅读被列为重要的内容。

一、未成年人阅读状况数据分析和对比

全民阅读活动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一项重要措施,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文化部、民政部、国家广电总局、共青团中央、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和解放军总政治部等部门共同倡导,此项活动从2006年开始,迄今已逾十年。根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的历年调查结果,十年间,全国成年国民阅读率和阅读量都有提高。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开展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从2000年开始针对18—70周岁的成年公民上一年度的阅读情况进行抽样调查,此调查每两年举行一次。从2008年公布的第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开始,此调查改为每年举行一次,2009年公布的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增加了对0—17周岁未成年人阅读状况的调查,和成年人的调查数据可以形成比较,同时,使人们对全国国民的阅读状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综观近几年来成年人和未成年人阅读状况的调查数据,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个结果。

1.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的阅读率和阅读量均有提高

成年人综合阅读率由2008年度的69.7%逐年提高至2016年度的79.9%,阅读量由2008年度的纸质图书人均阅读量4.72本,到2016年度提高至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合计人均阅读量7.86本。未成年人的阅读率由2008年度的81.4%提高至2016年度的85%,人均阅读量由2012年度的5.49本提高至2016年度的 8.34本。

2.未成年人的阅读率和阅读量均高于成年人的阅读率和阅读量

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首次将0—17岁未成年人的阅读状况纳入调查之中。调查结果显示,0—8周岁未成年人年平均阅读量为3.11本,9—13周岁未成年人年平均阅读量为6.98本,14—17周岁未成年人年平均阅读量为8.66本,而当年18—70周岁成年人年平均阅读量为4.72本,未成年人三个年龄段中的两个年龄段的年平均阅读量均高于成年人年平均阅读量。之后的历年调查结果延续了这种态势,2017年公布的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0—8周岁未成年人平均阅读量为7.76本,9—13周岁未成年人平均阅读量为8.57本,14—17周岁未成年人平均阅读量为9.11本,0—17周岁未成年人平均阅读量为8.34本,成年人纸质图书平均阅读量为4.65本,电子图书平均阅读量为3.21本,两者合计平均阅读量为7.86本。从阅读率来看,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未成年人阅读率为81.4%,成年人综合阅读率为69.7%,未成年人阅读率远高于成年人综合阅读率。之后的历年调查,除了2013年度和2014年度成年人综合阅读率略高于未成年人阅读率,其余年份,未成年人阅读率均高于成年人综合阅读率。

3.未成年人的三个年龄段中,14—17周岁未成年人人均读书量最大

调查将未成年人分为0—8周岁、9—13周岁和14—17周岁三个年龄段。调查结果显示,14—17周岁未成年人人均读书量最大。2008年度至2016年度连续9年的调查数据均是如此,最大值为2014年度的人均13.13本,最小值为2015年度的人均8.21本。

4.0—8周岁未成年人的阅读行为需要父母的帮助和支持

0—8周岁的未成年人由于识字量和自制力有限,因而阅读过程需要得到父母的帮助,往往是亲子共读。从调查数据来看,2008年度,在0—8周岁有阅读行为的儿童家庭中,55%的家庭平均每天家长的陪读时长在20分钟以上。2016年度,在0—8周岁有阅读行为的儿童家庭中,有陪孩子读书习惯的家庭占到90%,平均时长达到24.15分钟。

二、未成年人阅读状况的特点

除了一年一度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对未成年人的阅读状况进行调查,在教育领域内,对不同地区和不同范围内中小学生的阅读状况都有可资借鉴的教育调研,例如,2011年9月26日公布的全国小学生阅读状况在线调查。综合各种调查数据,我们可以总结出未成年人阅读状况的若干特点。

1.未成年人的阅读种类十分丰富

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在0—8周岁儿童中,图画卡片、挂图是他们最喜欢阅读的童书,占到46.2%;其次为童话寓言故事,占42.9%;第三类他们喜欢的童书为卡通漫画,占到30.4%。9—13周岁人群最喜欢阅读的课外读物是经典名著、卡通漫画、科幻神话和校园小说。14—17周岁人群对课外书的选择偏好主要集中在文学类上,这一比例占到了58.5%;其次,他们喜欢的课外书类别依次是历史类、科普类和心理类,选择比例均在20%左右。在中小学生的阅读目的中,求知是一个重要方面,未成年人的阅读种类包含了文学、历史、科学、心理和流行文化等诸多类别。可见,未成年人对多方面知识的渴求,而这种阅读将同时促进未成年人知识面的拓宽,增进未成年人对世界的整体了解,优化未成年人知识结构。

2.未成年人的閱读需要成人的帮助和支持endprint

在0—8周岁未成年人中,85%以上的儿童阅读是以亲子共读的方式进行的,在2016年度这一比例甚至达到了90%,在这个年龄段中,未成年人的阅读对成人的依赖是比较明显的。而且在这个年龄段中,家长是否喜欢看书对孩子的影响也很大。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的数据显示,95.1%的儿童因家长喜欢且经常看书而喜欢读书,在家长不喜欢看书的家庭中,则有23.7%的儿童同样也会不喜欢读书。在其他年龄段,即中小学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依然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支持。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的数据显示,一半以上的小学生表示自己阅读的课外书由家长购买,对学生阅读课外书,66%的学校老师和74.3%的家长表示赞成,另有9.6%的学校老师和6.6%的家长因担心耽误学习而反对学生阅读课外书。相关教育调查显示,大多数中小学生需要老师和父母在阅读方面的指导,主要是在阅读兴趣启发和阅读书目推荐这两个方面。进入中小学阶段的未成年人虽然已经可以自主阅读,但在经济方面和教育指导方面仍然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支持。

3.未成年人普遍对阅读感兴趣

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的数据显示,87.7%的学龄前儿童喜欢自己看书或听家长给自己读书。2011年,首份全国小学生阅读状况在线调查结果显示,在读过课外读物的4—6年级小学生中,有59.6%的学生是为了在课外阅读中得到乐趣。2015年上半年,上海市少年儿童研究中心在上海市开展了中小学生阅读状况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阅读动机方面,79.8%的学生表示他们是因为兴趣而主动阅读,只有12.8%的学生认为自己对阅读不感兴趣[1]。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中小学生阅读习惯养成教育实践研究》在重庆、四川、贵州、湖南、北京和湖北等地城区学校对中小学生阅读习惯的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城市中小学生对阅读的喜爱程度很高,没有阅读兴趣和习惯的中小学生占22.8%[2]。可见,未成年人普遍对阅读感兴趣,完全没有阅读兴趣的未成年人占比较小。

三、未成年人阅读状况对全民阅读活动的意义

未成年人的阅读状况无论对未成年人自身,还是对整个全民阅读活动都具有重要意义。

1.未成年人的阅读状况关系到自身知识的积累和获得

处在中小学阶段的未成年人普遍能够意识到课外阅读对提升自身能力的作用。2011年,首份全国小学生阅读状况在线调查结果显示,在读过课外读物的4—6年级小学生中,78.0%的学生是为了提高学习水平而进行课外阅读。在重庆、四川、贵州、湖南、北京和湖北等地城区学校,对中小学生阅读习惯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能认识到课外阅读可促进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对比十年前中小学生阅读种类和目前中小学生的阅读种类,科普类书籍所占的比重大大提升。可见,未成年人的课外阅读不仅对语文学习有帮助,而且对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的知识储备都有重要作用。通过课外阅读,未成年人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全面了解关于自然、社会的知识,为今后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2.未成年人阅读状况的改进可以带动成年家长阅读状况的改善

在学校学习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在家庭教育中也是如此。一方面,家长是否喜欢阅读对儿童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家长在指导和陪伴未成年人阅读的过程中也可以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阅读量。随着我国国民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趋于少子化,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推广亲子共读、增强家长在子女教育过程中的责任心既有利于未成年人的成长,又能提升家长素质。

3.未成年人的阅读状况关系到整个全民阅读活动开展的成效

未成年人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关系到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是全民阅读活动的关键。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国家出台的《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将未成年人作为全民阅读活动中的重点群体,并为其提供阅读保障。该条例第三章从第十九条到第二十三条共5条涉及保障未成年人阅读,内容包括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应履行的职责,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教师应起到的指导作用,促进学龄前儿童的亲子共读,开展中小学生书香校园文化建设,涉及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各个层面。今天的未成年人就是明天的成年人、社会的支柱,抓好未成年人的阅读就等于抓好全民阅读活动的未来。

四、推进未成年人阅读的具体措施

本文针对在各种调查中发现的问题,结合未成年人阅读发展的规律,总结了促进未成年人阅读的几项措施。

1.家长要启迪未成年人的早期阅读兴趣,营造家庭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阅读习惯

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教育的第一站,也是习惯养成最重要的一站,任何层次的学校教育都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也应从家庭开始。教育专家指出,孩子的阅读兴趣应从小培养,好的阅读习惯始于阅读兴趣,而我国未成年人在幼儿阶段的阅读功利性强,以家长为主导的识字为主,家长忽视了对幼儿阅读兴趣的培养。目前,电子产品十分流行,中小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情况很普遍,通常是进行娱乐。如何使孩子养成阅读习惯,防止过度使用电子产品需要家长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出榜样。中小学生的阅读仍然需要家长的支持,一是与孩子共读,二是对孩子的阅读进行指导,既给予孩子心理上的支持,也给予孩子实际的帮助。另外,家庭中应有适量的适合孩子的藏书。

2.学校要注重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融入日常教学之中,充分体现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针对在调查中出现的因功课过多、未成年人无时间阅读的情况,学校应专设时间保障学生阅读,并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提供阅读书目,进行分级阅读。目前,城市中的许多小学这方面工作开展得很好,注重培养学生阅读习惯,要求学生每天进行一定时间的课外阅读,根据不同年级推荐书目,这些措施都深化了语文教育的内涵,提高了学生素质。这种先进的理念和方法需要进一步推广,成为中小学生教育中的常态。学校应有适合不同年级孩子阅读的藏书,尤其在条件较差的边远地区的学校,学校图书馆在这方面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

3.教育行政部门和出版发行机构要做好教育教学调研工作,科学制定阅读书目,为未成年人的阅读提供优质资源

教育行政部门是教育工作的指挥棒,是先进教育理念的推动机构,汇集了众多教育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可以将行之有效的个别实践经验加以推广,适时制定课外阅读推广办法并组织教师、专家和学者制定阅读书目。出版发行机构要关心未成年人的阅读状况,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多、更有趣的优质图书,这是关系到未成年人阅读发展的重要方面。将十多年前的调查中未成年人的阅读类别和近几年的调查中未成年人的阅读类别进行对比,我们发现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科普读物比重在增加,这与出版界加强了未成年人科普读物的译介出版是分不开的[3]。

4.政府和社会要完善各级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多举办读书活动,在整个社会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图书馆可以开辟亲子共读区域,为亲子共读提供条件,购置适合未成年人阅读的图书,方便未成年人的借阅。图书馆、社区和社会课外培训机构可以定期组织针对未成年人的读书活动,调动未成年人的阅读兴趣。

总之,未成年人的阅读状况对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至关重要,提高未成年人的阅读率和阅读量,培养未成年人的阅读兴趣,使未成年人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鲁旻. 中小学生阅读现状综述[J]. 上海少先队研究,2015(6).

[2]任培江,王艳,涂楠. 城市中小学生阅读习惯现状调查[J]. 现代语文,2015(1).

[3]蒋蓉. 中小學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研究[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3.endprint

猜你喜欢

成年人国民状况
成年人是如何渐渐失去朋友的
中国民藏北宋宫廷用瓷鉴赏(4)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一直难忘
高地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成年人的辛苦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国民健康 国家强盛
“十五大”前夕的俄共组织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