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规则下对射击运动员决赛能力的培养

2017-11-28方海兵

少年体育训练 2017年4期
关键词:资格赛射击教练员

方海兵

(南京市秦淮区业余体育学校,江苏 南京 210024)

新规则下对射击运动员决赛能力的培养

方海兵

(南京市秦淮区业余体育学校,江苏 南京 210024)

近两年来,为了增加射击比赛的观赏性、提高收视转播率,国际射击联合会对射击比赛竞赛规程进行了大幅度地修改与调整,把奥运会射击比赛项目全部划分为资格赛和决赛两个阶段,资格赛进入前8名的运动员将进行决赛,资格赛成绩不再带入决赛,靶位号重新抽签决定,一切从头开始。杜丽、易思玲、庞伟都是世界射击运动的著名运动员,也都获得过奥运会的冠军,但他们当时夺冠时的射击比赛规则与现在相比,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的竞赛只打一次比赛,然后根据各自环数的高低排出名次,或者把资格赛的成绩带入决赛;而面对现在实行的“资格赛+决赛”的新竞赛规则,他(她)们的射击技术毋庸置疑,但在决赛过程中的控制能力、适应能力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纵观2014年江苏省第18届运动会射击比赛、2015年江苏省射击锦标赛的总成绩册,笔者发现气步枪青年组男女8个决赛项目,在资格赛中以第1名的成绩进入决赛阶段的只有一个项目的运动员。所以笔者认为,过去只注重基础技术练习,而忽视对决赛能力的培养的训练模式一定要改变,要充分认识到决赛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已经是日常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决赛能力的高低也是射击基本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适应新规则,国家体育总局及时地依据国际射击联合会的相关规定对射击竞赛规程进行了调整,明确要求在省级以上的射击比赛青年组(17~18岁)的所有比赛项目,均要按照新规则执行,并且资格赛与决赛均要使用电子靶。根据现行的竞赛规则,在“资格赛+决赛”的模式下,对运动员的基本功、技术动作、心理素质、专项力量等方面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现在比赛的整个过程相当于过去的2场比赛,如何加强运动员的决赛能力,笔者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

1 改变观念,走出误区

作为一名基层运动队的教练员,笔者在以往的训练过程中,首要任务是紧紧围绕运动员的基础训练展开,打牢射击运动的基础技术和基本功,这些做法是正确且必须的。面对初级训练的运动员,笔者心中曾经的想法是决赛能力等进了省级代表队再抓也不迟,或者是随着运动员年龄的增加,心理承受能力自然就会增加,现在进行决赛能力的培养还为时过早。现在看来这是一个误区,道理也很简单,决赛能力其实就是心理素质、体力、控制能力、适应能力的较量,能够闯进决赛的运动员,其基本技术已不是问题的主要方面,都有夺取冠军的可能性,他们最主要的是要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应变能力、自我调节能力以及勇于争夺冠军的勇气。

2 着眼未来,面对现实,脚踏实地从选材开始

教练员应树立一个观点,从现在开始就去挑选比赛型运动员,彻底放弃训练型运动员。同样的训练,前者事半功倍、后者事倍功半。在以往的选材过程中,笔者往往更看重运动员的自身生理条件,从男、女步枪项目的训练特点出发,对符合步枪项目训练的运动员过多地注重技术方面的训练,而忽略了对其心理素质、神经类型、性格特点、临场发挥等能力的考察,软实力重视程度不够,有些方面甚至没有进行过相关的训练。根据现有的竞赛体制,从最初的选材开始就要选择比赛型运动员。笔者认为,理想的射击后备人才应该具备身体稳定性好、协调性强、胆量大、接受能力强、天生不服输等特点。射击运动步枪项目,教练员一般在小学五年级至初中一年级的范围来选拔,这些11~13岁的孩子往往已经初步具备自身的心理特点、性格类型,也初步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运动员自身的生理条件符合训练的同时,教练员要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发现他们的性格特点。教练员需要选拔具有以下特征的运动员来认真培养:(1)善于思考,懂得体会教练员的指导和建议,并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贯彻执行;善于观察别人的经验与错误,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对比自身的不足之处加以改善。(2)具有较好地适应能力,面对一些突发的紧急事情,能保持冷静镇定,体现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就是能够主动地解决训练中的实际问题。(3)具有较强地沟通能力,能够主动地将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与教练员进行有效地沟通。(4)具有吃苦耐劳的特点,不折不扣地完成训练计划,无论是专项技术训练,还是身体素质训练,都能按时按质地完成。(5)具有开朗活泼的性格特点,能够和教练员、队友们友好相处,懂得关心别人、主动帮助别人。

3 决赛能力培养的几点方法

3.1 适量的体能训练

射击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应以有氧运动为主,如慢跑、变速跑、游泳、爬山等都是很好的运动项目,这些运动本身没有对抗性,运动员受伤概率很小,对场地要求也不高,可随时随地安排体能训练。“资格赛+决赛”的新竞赛模式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决赛阶段,运动员生理上的紧张是正常现象,但也要在可控的范围内,如果没有较好的身体素质为基础,那么运动员的控制能力就会大大降低,在偶然性很大的射击赛场上,运动员就无法很好地控制住自己。通过体能训练,运动员的心肺功能得到加强,心率稳定,可以使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保持良好、稳定的竞技状态和心理状态。在资格赛和决赛过程中,拥有稳定的心率是获得成功和制胜的关键因素。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形成稳定、健康心率的基础,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对每一发子弹的技术动作、击发感觉控制的程度和个人情绪的自我调节,都需要有一个好的身体素质。

3.2 充分认识决赛能力也是基本技术,是基本功

笔者发现,在以往的训练过程中,其没有对运动员进行过一次完整的“资格赛+决赛”的练习,都是围绕密度射、40或60发的计分射、专项力量练习来完成平时的正常训练。在平时的周考核、月考核中,也将资格赛40发按60发的训练要求来执行。以女子步枪为例,之前资格赛阶段从裁判长宣布进入射击位置到打完最后一发记分射,时间约75~80min,现在的省一级的体育竞赛均已按照国际射击联合会的最新竞赛标准执行,对资格赛和决赛的成绩使用电子靶计分,在资格赛完成的同时,前8名的成绩就已经显示出来,40min的申诉时间一到,加上转场到决赛场地,也就1h左右。决赛从开始点名、准备、预习、试射、运动员介绍、记分射时间共计约1h,如果比赛从上午9点开始,到打完决赛大约3h。如果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运动员没有经历过这样完整的“资格赛+决赛”的过程,运动员若通过资格赛闯进前8名进入到决赛,就犹如进入了完全陌生的阶段,决赛地点、决赛条件都是以前没有经历过的,对决赛流程也一知半解,在此情况下运动员在临场应变、心理调节、技术调整等方面都无法很快适应决赛环境,想做到从容不迫是很难的。

根据新规则的要求,为了提高运动员的适应能力,笔者调整了原来的训练教案,首先将有资格参加省级冠军赛和锦标赛的运动员的月考核改为“资格赛+决赛”的模式,而且按竞赛规则全程使用电子靶,决赛口令请有经验的本地裁判长用录音的方式,按决赛的各项流程制作好,运动员通过听录音来进行,成绩播报或由笔者自己执行,或请单位其他教练员来执行,让运动员充分认识到打好资格赛只是一个基础,是进入决赛场地的一张门票,决赛阶段获得胜利才是关键。要让他们知道决赛能力的增强与提高是根本、是核心。通过改变训练模式,在全年度的训练过程中,有10次左右的全程训练,在决赛模拟阶段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困难来提高运动员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笔者相信只要坚持下来,对运动员决赛能力的提高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3 做好记录,分析比对

每一次的考核,教练员都要认真做好记录,最好是图表记录,图表应包含运动员姓名、时间、地点、项目、资格赛成绩、决赛成绩。将所有参加的运动员按上述信息一一对应,并把获得前6名运动员的成绩换算成相应的分值,针对在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并在平时训练中加以改进,这样一来等到每年的省级比赛报名时,就不用再进行考核与选拔,排名积分决定一切,获得前几名的运动员就是最佳的人选。人们都知道不打无准备之仗,因此教练员不能让运动员在决赛中学习决赛,如果平时都不进行相应地准备,就无法做到有的放矢、从容应对。一般能够脱颖而出的,一定是那些有准备的运动员。

4 充分利用资格赛和决赛之间的时间差

能进入前8名的运动员总体来说成绩是不错的,都发挥出了应有的训练水平。运动员们经过刻苦训练,在资格赛中闯进决赛,是对运动员的充分肯定。为了参加省级射击冠军赛和锦标赛,运动员们都进行了充分地准备,设计出可能在比赛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为此做了相应的预案。现在都是电子靶的比赛,资格赛一结束成绩就公布了,当得知自己进入决赛到决赛开始还有1h的时间,如何利用好这个时间段,笔者有几点体会。对于笔者训练的运动员在进入前8名后,要求运动员找个合适的地方适当休息,因为在经过资格赛后,运动员已经消耗了大量的体力和精力。虽然决赛阶段只有8个人参加,但体能和精力消耗一点也不比资格赛阶段小,所以要适当休息,恢复体力和精力。其次,在这个时间段重新写出决赛阶段的方案已是来不及,所以笔者认为运动员应该按资格赛的方案再打一次,也就是把决赛当成资格赛再打一次。在比赛过程中,不要刻意地关注自己和对手的成绩,要精力集中、专心致志、认认真真地打好每一发子弹,直到打完最后一发,最后一个走下赛场,那么自然地就取得了好成绩。

5 结 语

笔者早在10年前就取得了汽车驾照,但到现在还是不敢一个人单独开车上路,究其原因是笔者没有多加练习驾驶技术,这种感应性的经验不会随着笔者的年龄增加而增加。同样的道理,运动员的决赛能力也具有这样的感应性,也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培养、训练、不断参与、不断提高的过程。让青少年运动员在初级训练阶段早参与、早培养,会让他们在今后的各级赛场上大展宏图。

G871

A

1674-151X(2017)04-047-03

2017-01-28

方海兵(1969~),中级,本科。研究方向:青少年射击训练。

猜你喜欢

资格赛射击教练员
画与理
“四朝元老”晋级今日决赛
打靶训练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论高水平教练员教育培训的“学习投入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应然与实然:教练员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中的作用思考
测测你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