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治理理论下的中学体育课程设计及实践路径研究

2017-11-28卢玉雪石振国

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 2017年5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体育课程

卢玉雪,石振国

(山东大学体育学院,山东 济南 250061)

治理理论下的中学体育课程设计及实践路径研究

卢玉雪,石振国

(山东大学体育学院,山东 济南 250061)

为分析、探讨中学体育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实践途径,为中学体育发展提供一点新思路,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就中学体育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认为:中学体育课程目标的设置模糊、课程内容的选择缺乏综合性、课程组织与实施的弹性不足、对课程评价体系的认识不到位。并从治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以治理理论中治理“主体多元化、去中心化、合作、互动、服务”为设计理念,从国家、学校、家庭、社会层面探索体育课程设计的实践路径,即构建学校体育制度保障体系,统筹规划学校体育的发展,正确认识体育的价值,做到做好家校共育、加强社会监督、充分发挥社会的评价功能等,从而促进体育课程设计的顺利开展,提升青少年体育参与动机,形成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和联动机制。

治理理论;中学;体育课程设计;实践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冬奥会场馆和观摩运动员训练时强调,“少年强则中国强,体育强则中国强”,进一步说明发展青少年体育的重要意义。学校体育作为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养成终身运动习惯的重要时段,而完善的体育课程设计对学校体育课程的有效实施具有指导性意义。但其弱化问题一直限制着青少年体育的发展。实际上,国家历来重视学校体育发展,近期连续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等指导性政策文件。

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文件中,更是提出了以“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为目标,加强对学校体育重要性的认识、完善体育课程、提高教学水平、强化课外锻炼,切实发挥学校体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青少年素质教育中的综合作用[1],客观上要求提升学校体育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优化体育课程设计是提升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首要任务,它是对体育课程未进入实施阶段前的一种存在形态的设计,是体育课程基本理论向实践转化的中介和桥梁[2],是决定体育教学质量和水平高低的根本因素。长期以来,关于我国各级学校体育课程设计改革的研究从未间断过,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展开论述,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仍然是学生素质的明显短板,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3],显然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解决体育课程设计的根本问题。

基于此,本文试图从治理理论的视角,分析、探讨中学体育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实践途径,初步建立和完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和联动机制,为中学体育发展提供一点新思路。通过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维普中文文献数据库等路径,查询与研读中学体育课程设计、青少年体育等相关文献资料数十篇,在文献梳理、总结的基础上,对中学体育课程设计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归纳、概括,同时以治理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以国家政策为引领,提出中学体育课程设计的实践路径。

1 治理理论与体育课程设计体系的解读

1.1 治理理论的内涵 治理理论是政府对经济、政治以及意识形态变化所作出的理论和实践上的回应,它旨在构建以合作、互动、服务为核心的政府、社会、市场等各阶层的新型关系,积极倡导多元主体参与,强调权利的分散化,其根本就是还政于民,权力回归社会,并通过合作、协商,确立共同目标,对公共事务进行社会组织多元化的管理[4]。它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即政府不再是唯一的权力来源,而只是众多治理主体之一;治理主体间权力的依赖性,即众多的治理主体间没有一个绝对的权力和权威,彼此相互依赖共同合作才能形成公共决策;自主自治的网络体系;主体间责任界限的模糊性,即众多私营部门和非赢利性组织等第三部门在分享权力的同时也承担相应的责任[5]。治理主体间自组织的网络治理,各治理主体之间相互依赖,通过沟通、协商解决特定的公共问题,从而制订利益最大化的公共策略。

1.2 体育课程设计的框架体系 体育课程作为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6],以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为价值导向,主要包括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以及课程评价4个方面。中学体育课程设计作为整个体育课程设计链的关键环节,其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学生运动习惯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所以为保证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身体素质,需要充分认识到中学体育课程设计的重要性及增强青少年体质的紧迫性,认真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找到实践路径。

1.3 治理理论与体育课程设计的关系分析 治理理论强调治理主体去中心化、多元化,政府不再是绝对的权威,它重新解释了权威的合法基础,合法权威由各参与主体间互动式谈判产生,通过合理配置和使用公共权力对社会进行协调与控制。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再次强调推进治理能力及治理体系现代化,事实也证明,单纯依靠政府或市场都不能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更无法保障学校体育课程设计实施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责任,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7]。该纲要的基本理念也透视着学校体育课程设计的改革应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学校自治为主线,发挥治理理论中多元主体优势、强化治理理论的合作、协商、互动、服务的价值指向,解决目前体育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使我国积极倡导的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真正融入到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2 体育课程设计的现状与问题

2.1 中学体育课程设计的现状分析 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程作为体育教育的表达方式,它是通过身体的教育[6],并不能等同于“运动”。但就目前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发展来看,学校体育课程设计出现以下问题:

2.1.1 课程目标的设置模糊 对国家体育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理解模糊,未深入挖掘体育的重要教育价值,在教学实践中忽视了对学生健康安全知识的教授与德育的渗透;体育纳入中考后,未能充分认识到国家提倡的素质与核心素养教育的真正内涵,过于注重考试项目的教学,“分数化”倾向明显;在一些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完备的情况下,由于缺乏对学生运动习惯、能力和意识的培养,使体育资源被搁置、破损,所以学生在3年体育学习过程中,基本上形成了两种极端,想运动无器材,有器材不想动,进而导致学生未能按教育文件中的要求熟练掌握一项有益一生的运动技能。

2.1.2 课程内容的选择缺少综合性 体育纳入中考后,应试体育专项训练应运而生,而应试科目是学生在中学期间本应达到的最基本的素质。产生体育应试教育的根本原因是学校或教师长期对体育不重视的结果,也就导致后期教师对于课程内容的选择仅以考试科目为主,缺乏趣味性和艺术性,对于即将面临中考的学生,体育课不能发挥其排解学生不良情绪、缓解学习压力的正向作用,反而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抵触情绪;各级教学内容的衔接模糊,使教学的时间成本及教师的劳动成本加大;课程内容的选择仍以室外的运动课为主,未考虑通过室内上课的形式结合现代信息化的互联网教学将体育精神、体育理念通过体育竞赛、体育电影等方式侧面传达给学生,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思考、发现体育真正的涵义。

2.1.3 课程组织与实施的弹性不足 局限于课堂教学,忽视校外体育资源及自然地理资源的开发,而且课堂教学较为程序化,脱离生活;教师担心学生发生安全事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总是避开一些具有危险性的运动,导致学生上课期间自由活动时间比例加大,且忽略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运动密度与强度安排不合理,根本不能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教师对于课程的组织与实施以“资历型”的经验式教学方法为主,不注重“专业型”的个性化创新教学模式的思考及应用;未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课程组织及实施过程中不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地思考并提出问题,从而在实践中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2.1.4 对课程评价体系的认识不足 不能充分应用课程评价体系的诊断功能,评价体系的建立、完善和应用既不能兼顾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和课程建设3个方面,也不能做到3个方面的相互挟制,使体育课程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2.2 中学体育课程设计问题致因分析

2.2.1 国家对地方各级的监管力度有待加强 国家关于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以及将体育纳入中考等提出很多切实可行的政策与文件,明确指出要明确教学目标,注重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以及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价值,但由于对各级学校体育教育部门的管理、监督、评价及考核机制不完善,致使国家政策落实不到位,实施力度不强;地方财政预算中本身体育的经费就不高,再加上领导对体育的不重视,使得分摊到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部分根本不能满足需求,导致学校体育课程器材不能得到及时的维修与保养,进而影响体育课的正常进行。

2.2.2 国家教育部门对学校体育课程的调查以及反馈机制不完善 对于解决问题的常规思路是先调查-发现问题-寻求方法-具体解决措施,国家教育部门对于学校体育课程的开展情况除地方各级教育部门上报的资料信息外,也会不定期地组织专家或领导到各学校进行访问或调查,但是由于调查的不彻底、不全面,使收集的信息不真实可靠,相应的反馈方案也不能做到对症下药、行之有效。

2.2.3 学校领导及家长对体育的重视程度有待改善由于学校体育仍面临着片面的教育观、畸形的人才观和落后的健康观的困扰[8],很多学校领导和家长认为运动就是浪费时间和精力,将学习与运动分离,亦或是把运动时间推迟化,愿意以牺牲学生的身体健康为代价,替换或取消体育课,达到追求高升学率及高分的目的;自体育纳入中考后,该情况有所缓和,但体育课被挤占挪用的现象非减反增,致使体育教师在课时少、任务重的情况下,将体育课程设计环节逐渐省略或趋于形式化,亦或是每学期的学校体育课程都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多数校领导认为体育课本就应该在室外进行,没有将信息化时代带给学校的高新科技做到与体育相结合,使学生只能接触基本运动技能的学习而不能深刻体会到体育精神的传承。

2.2.4 学校领导以及家长对于学生的过度保护式教育学校体育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以及当前家长对孩子的保护式教育,使得学校体育课程在安全系数最大化的校内实施,反而对于当地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置之不理,使一校一品的路越走越远。

2.2.5 中学体育师资力量不足,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体育教师在评优、评级等各方面的边缘化及不公平待遇,使大量专业体育教师资源流失,同时学校对于体育教师的招聘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或师资力量的不足,认为任何人均可以参与到体育教学中,出现其他科目教师教体育,按部就班、程序化地将“讲体育”与“自由体育”交叉进行,既忽视了体育课程设计这一重要环节,也没有深刻意识到体育与其他教育的差异;体育教育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创造性的特点,但多数教师拒绝参加相关培训,仍以老旧的、经验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教学水平及思维模式停滞不前,不能做到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各项运动的基本技巧,只是一味地模仿、练习,并不能养成自主学习、趣味学习的好习惯。

2.2.6 社会对学校体育的关注度低,参与热情不高涨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对学校体育课程实施情况的关注度不够,参与态度冷淡,使得社会体育资源不能做好对学校体育课程丰富开展的补充,社会人士也不能投入并做好监督者与评价者的角色。

3 治理理论下的体育课程设计实践路径

3.1 国家层面

3.1.1 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学校体育的氛围 基于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发挥政府的主导和杠杆作用,聚焦学校领域的体育供给侧改革,科学宣传,广泛教育,积极撬动社会各参与主体整合资源,加大对学校体育的投资力度,多措多举,共同参与,为学校体育教育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且彼此之间相互协作,积极推进学校体育支持性环境建设,融合社会公共体育资源于一体,逐步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学校、社会、家庭体育锻炼一站式服务,落实健康中国等各项国家战略。

3.1.2 构建学校体育制度保障体系 首先应明确体育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加大宣传、指导力度,让各部门深刻理解体育课程设计的核心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国家颁布的一系列关于学校教育或青少年体育的政策、法规文件,为学校体育课程实施提供制度保障;认真研究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完善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建立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以及德育教育衔接体系[6],推动课程目标设置、课程内容选择及课程组织与实施方面与学生终生体育意识及体育能力培养相对接。

3.1.3 加大学校体育课程设计的指导力度 一方面是定期的组织学者、教练员、运动员深入学校考察、指导,与校长、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目前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采用专家协助式推动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完善体育课程设计;另一方面是支持学校与科研院所、社会团体、企业等开展广泛合作,从而达到提升学校体育工作水平的目的[1]。

3.1.4 建立责任到人的绩效评估体系 以钉钉子的精神加强各项相关政策的实施、督导与检查,解决好基层不重视、上下政策不对接的问题,做到整合推进、动态实施[9],建立绩效评估、行政问责的有效评价管理机制,同时不定期组织不同省份或城市的相关管理人员对某市学校体育课程的开展情况进行彻底的调查,做到每次调查的公平、公正、公开,在保证调查信息真实性的前提下,才能有助于国家教育部门对学校体育课程开展遇到的问题进行对症下药,与此同时每年对相关部门的落实情况加以总结、归纳、汇总,对成绩突出及工作不合格的相关人员作出一定的嘉奖和批评,进而不断完善和加强治理。3.1.5 建设“四有”教师队伍 加快形成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体育教师队伍[10]。教师是体育课程设计的设计者与实施者,应定期组织体育教师进行职前和在职培训,高度重视体育教师的师德建设及职业素养培训,提升教师的文化主体意识,鼓励他们接触先进的教学理念,解决结构性、阶段性、区域性教师教学水平的差异问题,最终达到提高学校体育教育质量的目的。

3.2 学校层面

3.2.1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指导方针 学校领导及教师应加强对学校体育重要性的认识,深刻理解、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相关学校体育政策,正确看待应试教育,开足开好体育课;重视体育课程建设,结合自身条件确立明确的课程目标,科学安排课程内容,杜绝体育课被挤占、挪用情况的发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体育教育与机体技能、精神运动、认知、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等有机联系起来,培养学生运动兴趣、运动技能、增强他们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2.2 统筹规划学校体育发展 学校在基于自身及外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完善学校内部治理,多渠道增加体育教学的投入,充分挖掘教学资源,重视发挥科技及信息技术的推动作用,大胆探索实践,提升教学高度;整理当地民族民间体育,将地方文化嵌入教学行动中,对其进行必要的选择和加工,充实和丰富体育课程内容,逐步形成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的校本课程;做到体育教师招聘严格化、制度化,保证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及工作态度,坚决杜绝体育教师在评优、晋升以及福利待遇等方面的边缘化及不公平待遇,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做好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3.2.3 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衔接,强调素质教育 教学内容应与生活时代密切联系,实行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衔接的培养模式,完善学校体育竞赛制度。做好学校教育安全处理,在此基础上多组织开展群众性、经常性的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实践类的体育比赛,教师应减少心理干预,教给学生正确处理“自我定向”和“任务定向”的矛盾问题,强化运动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对体育的热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对学生开展全面的培养和锻炼,使体育教育真正起到健体、陶冶情操的综合教育作用,从而让他们从运动中学习体育知识、领会体育精神,加强体育内部参与动机。

3.2.4 以交流为纽带,搭建广泛深入的沟通互动平台交流是提高学术研究水平的重要途径[10]。因此,学校借助政府力量,呼吁、组织、成立各学校之间的体育教研交流机制,定期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各参与学者以及学生、教师之间探讨如何做到更好地“教”与“学”,形成体育教育上的“一带一路”,做到各学校之间的合作共赢,提高学校体育科学化教育水平。

3.2.5 进一步完善与实施学校综合评价机制 1)将体育成绩作为考核学生综合成绩的重要指标,不要将体育课程作为学校课程的一部分被剥离出去,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督促学生自觉性地进行体育锻炼以及缓解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2)从多个维度实施学校评价机制,发挥教育决策机构、学校管理人员、家长、学生以及学校以外的其他人员等多元评价主体的作用,综合各方面内容对教师、学生以及课程建设等方面做出评价,从内围到外围,从正面评价到反面意见,全方位地收集评价信息,认真分析,保障学校评价机制的完善与良性实施。

3.2.6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教学方法手段 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1]。改变重灌输轻启发、重知识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等倾向[10],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以及主体性,运用个性化教学模式,合理安排运动强度、运动密度,做到因材施教、循序渐进,让学生从运动中接受教育,充分调动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使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参与动力机制由外生性向内生性转变。

3.3 家庭层面

3.3.1 正确认识体育价值,做到做好家校共育 家庭教育是学生接受任何教育的基础,在教育内容及教育方式上具有其他教育取代不了的的独特价值[12]。作为影响学生参与运动的首要因素,家长们应转变认识误区,把体育真正作为家庭教育的一部分,用于改善学生身体素质和缓解学习压力,以身作则,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使体育成为家庭教育的“亮点”,让学生通过适当的运动来理解健康与安全,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以及运动精神,做到、做好家校共育,在一定程度上对体育课程的有效实施及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3.3.2 做好监督、评价,助推体育课程有效实施 家长作为与学校教育接触频繁的社会群体,享有一定的教育知情权和参与权。所以家长应充分发挥多元化的参与角色功能,由“旁观者”向“积极参与”转变,加强与学校沟通融合,对学校体育课程的各方面做好监督、评价工作,进而完善体育课程设计,助推学校体育课程有效实施,提高学校体育教育的质量。

3.4 社会层面

3.4.1 整合社会资源,增加社会资源对学校体育教育的投入 加大对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和学校组织开展体育活动的支持力度。比如,与学校合作定期开展阳光体育系列活动,鼓励学生走下网络、走出教室、走向操场[1];以全民健身为导向,以增加青少年体育人口为目的,社会新闻媒体在正确解读中央文件精神的前提下,传播科学的教育观、健康观和人才观,为青少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营造全社会支持、重视、热爱体育的浓厚氛围,掀起健身运动的新高潮[8]。

3.4.2 加强社会监督,充分发挥社会的评价功能 原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中提及,要发挥社会的评价作用,动员社会参与支持监督教育。社会教育应做好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致力于提高学校体育教育质量,整体提升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比如,对于教育部了解学生身体状况以及体育教育实施效果的主要手段是通过一年一度的学生身体测试,为确保测试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社会作为第三方可以对其进行监测、监控或对真实情况进行公示,有利于政府确定下一步的政策方向。

3.4.3 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学校体育发展,形成多元创新办学模式 引导技术、人力资源服务体育教育,做到身边的场地、身边的组织、身边的活动与学校体育共享,社会服务于学校,学校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再回归社会、创造社会,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调动社会参与学校体育教育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4 结 语

1)中学体育课程设计存在课程目标设置模糊、课程内容的选择缺乏综合性、课程组织与实施的弹性不足以及对课程评价体系的认识不到位等问题。

2)国家层面上,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学校体育的氛围,构建科学合理的学校体育制度保障体系;不断加大学校体育课程设计的指导力度,建立责任到人的绩效评估体系,同时要加大建设“四有”教师队伍的力度。

3)学校层面上,要真正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指导方针,统筹规划学校体育发展;要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衔接,以交流为纽带,搭建广泛深入的沟通互动平台;同时,进一步完善与实施学校综合评价机制,不断转变教学方法手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4)家庭层面上,要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做到做好家校共育,做好监督、评价,助推体育课程有效实施。

5)社会层面上,要不断整合社会资源,制定并实施社会力量参与学校体育教育的准入机制,形成多元创新办学模式;要敢于“开放办学”,加强社会监督,充分发挥社会的评价功能。

[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意见:国发[2016]27号[S].2016.10.

[2] 王林.当今高校体育课程设计的方法论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10):1407-1409.

[3] 体育总局关于印发《青少年“十三五”规划》的通知:体青字[2016]92号[S].2016.09.

[4] 郎海波,马恒祥,杜鹃,等.治理理论视域下残疾人体育公共治理[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3,30(6):690-693.

[5] 申建林,姚晓强.对治理理论的三种误读[J].湖北社会科学,2015(2):37-42.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7]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EB/OL].http:// www.gov.cn/2011lh/content_1825838.htm,2017-05-12.

[8] 平杰.体育强国视域下我国青少年体育的发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35(1):47-50.

[9] 刘国永.实施全民健身战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J].体育科学,2016,36(12):3-10.

[10] 朱之文.努力办好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在中国教育学会第二十九次学术年会上的致词[J].中国教育学刊,2017(1):1-2.

[1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通知:中发[2010]12号[S].2010.07.

[12] 田澜,龚书静.“积极参与”:家校结合新样态—以西方教育中的家长参与转向为鉴[J].中国教育学刊,2017(1):15-18.

Research on the Curriculum Design and Practice Path of Middl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under the Governance Theory

LU Yu-xue, SHI Zhen-guo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061, Shandong China)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roblems in the design of middl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by means of literature and logic analysis. The research suggests that the goal of middl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s ambiguous, the choice of curriculum content is lack of comprehensiveness, the fexibility of curriculum organ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is insuffcient,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curriculum evaluation system is not in place.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this study proposes that we should be based on governance theory, "the main body of diversity, to the center, cooperation, interaction, service" as the design concept, from the national, school, family, social level to explore the practice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To build a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ecurity system, overall plann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value of sports, do a good job home school education, strengthen social supervision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social evaluation function, so as to promote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design, to enhance the motivation of young people to participate in sports, 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social, school, family combination of youth sports network and linkage mechanism.

governance theory; middl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design; practical path

G807.01

A

1004 - 7662(2017)05- 0061- 06

2017-04-17

卢玉雪,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休闲体育理论与实践、学校体育学。通信作者:石振国。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体育课程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沉睡数千年 一醒惊天下——三星堆考古启示下的儿童美术项目化课程设计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