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山水画中色彩的运用

2017-11-27李俊强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34期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色彩运用

李俊强

摘 要:中国山水画中,色彩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之所以在世界画坛上享有高度赞誉,是我国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之一,就源于色彩带给我们的视觉冲击。不同时期的画家,对中国画色彩的运用都有他自己的特色,这些绚烂的色彩构成了中国画之魂,让中国画的内涵得以更好地展示在世人面前。以色彩融合中国画特有的笔墨,使色彩在山水画中发挥其自身的优势,形成既有水墨的写意性又具有中西方色彩鲜艳、华丽的装饰性的现代山水画新样式,是我们继承和发展中国山水画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色彩;运用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4-017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4.107

在中国山水画中,色彩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之所以在世界画坛上享有高度赞誉,是我国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之一,就源于色彩带给我们的视觉冲击。不同时期的画家,对中国画色彩的运用都有他自己的特色,这些绚烂的色彩构成了中国画之魂,让中国画的内涵得以更好地展示在世人面前。我国国画作为绘画艺术中的一个独立体系,色彩运用作为国画艺术创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用效果对山水画的意境表达有重要影响,好的色彩运用可以使整幅画作更具表现力和韵味,对国画山水中的色彩运用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国画艺术、传承国画艺术,为国画艺术的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一、中国山水画中色彩运用的发展概况

绘画中色彩的运用最早出现在动物骨头上,从彩陶上的纹样到房屋墙壁上的壁画,从西周的墓葬品饰到战国帛画,自汉代以后,中国绘画迎来了一个个高峰期。彩陶纹样和岩画中色彩的运用对绘画历史发展有重要影响,一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古典绘画色彩运用不断发展完善,逐渐趋于成熟。到唐代,山水画进入成熟时期,青绿山水继承了隋代传统表现方法,发展成为工细巧整、金碧辉煌的风格,从中唐时期开始,青绿山水画的画风逐渐改变,扩大了墨的运用比重,水墨山水和青绿山水并存发展。到了五代两宋时期,山水画的色彩已较为丰富,色彩运用更加成熟,水墨山水逐渐回归主流绘画地位,并在发展中蕴含着丰富的色彩,成为宋代山水画的显著特点。元朝以后,随着当时文人的思想追求变化,山水画的色调回归浅淡,以黑、白两色为主。当时的文人多追求自我修养的提升,提倡淡泊名利,这些观念对绘画创作有深刻影响,使其在赋色过程中追求清新淡雅,因而山水画多以水墨山水和水墨淡彩为主, “画道之中,水墨为上”体现了当时的色彩运用观念。

二、中国古代思想对山水画色彩运用的影响

中国山水画讲求意境的融合,因而古代文化思想对山水画的色彩运用有重要影响,较为明显的是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对山水画色彩运用的影响作用。道家思想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强调在山水中体悟“道”之真谛,在山水画色彩应用上,有“无色而五色成”的观念,是道家无为思想的集中体现。这种观念认为一切色彩都源于“白”,而“黑”是与“白”相对立又相融合的两极,强调在绘画创作中保持朴素的风格。在道家思想的影响下,黑白成为国画山水的代表符号。佛教虽然并非起源于我国本土,但对我国传统思想影响较大,也对绘画创作及色彩运用产生一定影响。敦煌壁画是受佛教思想影响较为显著的绘画作品,其内容题材均源于佛教故事,在色彩运用上强调审美效果,多使用绚烂的色彩进行装饰。以“白、黑、赤、黄、青”作为五主色,闹中有静,别具意境。

三、中国山水画的用色特点

中国山水画以传统哲学思想为依托,重主观表现,重色彩的感情抒发与画面的装饰效果。中国山水画的色彩中,墨具有代替五色的功用,通过墨的浓淡来表现画的神韵,在浓淡间实现超然的艺术境界。中国山水画色彩始终体现画家的内心情感追求和意境,色彩更加注重意境和品味以及理想精神。画家在创造过程中把自己的心境融化在自然之中,和自然达成和谐,用笔墨营造出一个意境深远的山水画面,使自己的感情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国山水画对各种自然形态的把握充满诗意,设色之中色彩之间的不同组合,给绘画带来了整体感和生命力。画中也许是稀荒、歪扭的林木,迷蒙的山,静寂的天空,没有西方风景画中清新透明的色彩,但通过画家墨色的渗化作用和品位的把握成功地表现出大气和远景的效果。设色的独特把握,使得画面宁静、空灵,使人从画面感受到湿润的色彩感。中国山水画的色彩有着写意的特点,中国艺术立足情意,重情意必然追求意境,这就形成了中国写意艺术体系。对于画家自身而言,由于个人内心思想感情不同,对于色彩的感受和认识也会有一定的差异,从而影响了绘画风格的多种多样。中国山水画,色彩的运用及所起到的情感作用,表达思想感情是所有个体能动地自觉地向外界传递自我意识,体现自我价值的一种需求。通过绘画表达思想感情的时候,所运用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这里,色彩作为一种有效手段,不可或缺又非常重要,它是让画家和观画者最容易达成共鸣的一种艺术语言之一。中国山水画传统的赋色与哲学意义上的五原色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青、赤、黄、白、黑又不仅仅代表颜色这一单一概念,它们表达的是万象万物,具有象征性。中国山水画色彩又发展出了“随类赋彩”“墨分五色”等重要理论,它们与传统五色原理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中国近现代,也就是在改革开放以来,西方艺术思想的涌入,借鉴与学习西方成为风潮,自此中国山水画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其色彩观也必然呈现多元。尤其是西方写实主义绘画的色彩应用,使中国传统色彩观的意象性有了理性的思考,长期的实践检验必然会出现更多更新的表现形式。

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个分支,因其自身所特有的思想内涵,以及技法技巧和绘画工具的特殊性,促成了山水画色彩在表现中的独特性。在创作一幅作品时,色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画面更真实更生动地反映物象,也可以丰富深刻地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这些色彩形式的出现和应用从而提供给画家更多表现自我意识,传达思想情感的途径。 作为在中国哲学思想中有着特殊地位的山水画,其色彩在演绎和发展过程中也遵循着自己特有的规律法则。反过来,这些规律和法则也给色彩打上了深深的中国烙印,成为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民族特色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色调和风采。随着中西绘画的大交流、大融合,山水画色彩观的发展不仅会为山水画的发展注入新的鲜血和生机,更会促进整个中国画的繁荣,让中国画在世界画坛中独树一帜。

参考文献:

[1] 李琪.中国山水畫色彩的表现技法与审美情感[J].大舞台,2013(9):83-84.

[2] 杨玉山.中国画人物题材创作中色彩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2(18):29.

[3] 王琳.中国画色彩的运用及特色[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24(12):155-156.

[ 责任编辑 万淑蕊]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国山水画色彩运用
神奇的色彩(上)
禅宗对中国山水画的影响
中国山水画中线条的民族性
“留白”在中国山水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