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习兴趣的激发和保持

2017-11-27王金花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34期
关键词:激发学习兴趣

王金花

摘 要: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保持兴趣更加重要。兴趣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人格塑造的过程。

关键词:学习兴趣;激发;保持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4-009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4.059

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而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自觉地学习。要达到这一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至关重要。下面我就激发和保持学生数学兴趣做一简单探讨。

兴趣的内涵是指人的一种心理需求,是基于精神需要而对于事物产生的喜好或者关切的情绪。对于学习者来说,兴趣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从而更好地调动学习者自身,提高学习的效果。

为何要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因为数学本身是一门内容抽象而枯燥的学科,加之国内数学无论课程内容还是学段设置难度都比较大(虽然近些年难度有所降低)。据统计,数学学科已经成为除英语之外中小学生课外补习率最高的学科。而从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来看,数学学习兴趣的缺失成为他们成绩较弱的主因。所以,能否让学生对数学课感兴趣,是关系到提高教学效果一个重要环节。如何能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需要后天的培养。这就需要在小学阶段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习兴趣进而喜欢学数学为目标,来充分调动学生,切实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一、重视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的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们学的双向过程,需要双方的密切配合。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非常重要,因为亲其师才能够信其道。师生关系和谐,能够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们因为对教师的爱进而喜欢这门学科,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们来说更是如此,他们的情绪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所以教师要关注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我班有位学生,父亲长年在外经商,由母亲一人照顾。该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小到课堂上的一次发言,大到学校组织的活动,都显得毫无兴趣。通过进一步地观察和交谈后,我进行了家访,发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父亲常年在外,平时缺乏跟孩子交流谈心,父子之情逐渐淡薄甚至敌对,这使孩子的性格孤僻、暴躁;而母亲为了补偿孩子,反其道而行,对孩子一味溺爱,对于孩子物质上的要求尽全力满足,但对于学习品行基本不提。针对这种情况,我马上和家长保持联络,随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表现,要求学生的父亲与孩子多联系、多沟通,同时提醒学生的母亲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负起应有的责任,不能够一味溺爱,避免学生走极端化的道路。我经常对他进行心理辅导,学生对我非常亲近,上课兴趣有所提高,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起色。

二、让学生充分了解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数学作为基础学科,是一切科学得力的助手和工具。我上课时经常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总结与数学相关的知识,买东西算钱需要数学,做衣服量尺寸需要数学。学生无论将来干什么,都要有渊博的知识,只有从小学开始好好学习,付出不懈的努力,愿望才能成为现实。学生正确认识到数学的作用和学习它的意义后,就会从内心产生对学习数学的需要,从而保持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三、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好好地把握住短短的课堂40分钟至关重要,所以教师要注重落实每一个教学环节来激发学生兴趣。

(一)在课题导入时激发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在一开始就引导学生集中精力投入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以三年级数学广角为例。

1.创设生活情景,引出图示法

今天,数学王国的小精灵到数学广角去看看,让学生认识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学习新的数学方法。

师:请同学们看一下表格里面的数据,认真观察,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数一数,语文小组有多少人?数学小组有多少人?两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师:对,数出来一共有14人,但计算出来的结果却是17人,这是什么原因呢?

2.引发冲突,激发探究欲望

师:你们说得都有道理,请看:(在黑板上画两个椭圆)两个椭圆分别表示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将两个小组成员的名字填入所在的小组中。

师:谁能找出哪些人既在语文组中又在数学组中?

师:再画两个相交的椭圆,一个椭圆上面写上“语文小组”,另一个写上“数学小组”,并提问,谁上来在图中相应的位置写上小组同学的名字?

师:大家完成得很好。这种类型的图是数学家韦恩发明的,因此叫韦恩图。下面请大家想一想,这幅图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呢?

生:左边表示的是只参加语文小组的学生,右边表示的是只参加数学小组的学生,中间表示的是同时参加两个小组的学生。

师:大家回答得很好!现在请大家想办法通过列式求出两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这时学生自己便会积极思考起来,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答案。

(二)延续数学学习兴趣

一节好的数学课不仅是上课伊始调动学生的兴趣,而且还要在课堂结束时,延续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知道数学是知识连贯性最强的学科。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为下节课的学习创设悬念,由此起到了延续学生兴趣的作用。

四、差异化评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对存在学习障碍的儿童更是如此。对于学习没有主动性的学生,采取降低学习难度的措施比较适宜,也就是要为他们创造一些使他们获得学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能重新建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给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立足于学生需求,真正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千方百计的调动学生積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一定能够为学生们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军.浅议小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金色年华(下),2009(8):127.

[2] 李霞.论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科教导刊,2015(7):93-94.

[ 责任编辑 杜建立]endprint

猜你喜欢

激发学习兴趣
激发中职学校旅游酒店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探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培养想象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