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探究

2017-11-27王爱兰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34期
关键词:识字小学语文教学

王爱兰

摘 要: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识字教学的质量关乎学生听说读写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要给予识字教学充分的重视和关注,创新教学方式,注重把握教学的各个环节,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4-006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4.035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识字教学的质量关乎学生听说读写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作为老师要加大研究力度,寻找识字教学突破口,从而实现识字教学的教学目标。

一、通过编故事的方法教学汉字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巧用汉字“形和义”之间的关系,设计生动有趣的故事,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将抽象的汉字转化为画面或故事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记住这个字。例如,在教学“休”这个字时,教师可以一边讲故事,一边在黑板上画出简笔画:“一个人外出散步,走着走着他觉得很累,于是就靠在一棵大树边开始休息”,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给静止的汉字配上动画,让每一个静止的符号动起来,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又如,在教学“带”这个字时,学生经常把“带”字写错,为了防止学生发生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编故事来记住这个字的写法。经过思考,学生们想出了各种有趣的小故事,一方面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的学生说:“三个好朋友手拉手在沙发上看《红领巾》的电视节目”;有的学生把“哭”这个字编成:“两个小朋友在上学的路上遇到一条很凶的狗,结果被吓哭了”。通过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学生很快就记住了很多汉字,加深了学生对汉字的印象。此外,还可以通过编儿歌与童谣的方式进行教学,由于儿歌和童谣读起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调节课堂氛围,让繁琐枯燥的识字过程变得活泼有趣。

二、利用游戏提高识字教学趣味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学生才能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保证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之一,对学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引入游戏活动,将趣味性游戏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让学生在享受游戏乐趣的同时掌握字词知识,提高教学的质量水平。比如,我们可以开展猜字谜的游戏活动,也可以开展组词大赛,看一看哪一位同学组的词语最多,另外,我们还可以将体育游戏和识字教学结合起来,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游戏中放飞想象、仔细观察,熟练掌握汉字的排列和组字规律。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调动大家参与的热情和动力,我们还可以设置奖励制度,对于表现优秀的同学及时进行表扬和奖励,增强学生成就感和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采用联想方法进行识字教学

我国汉字数量非常庞大,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些汉字结构比较复杂,他们记忆起来存在一定难度,单纯依靠大量的书写训练难以取得理想效果。为此,教师可以自主编制朗朗上口的歌诀,来加深学生印象,便于学生记忆。例如,在教学“睡”这个字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儿歌:“睡觉闭上眼,侧目在旁边;右边笔画多,听我分开谈;上面千棵草,下面躲士兵;从上往下看,牢牢记心间。”此外,还可以引入猜谜法和联想法,让学生自主编制谜语,联想生字的组成结构,深入理解汉字特点及内涵。比如,在学习“问”这个字时,有的学生就编制了这样一个谜语:“一个大门口,里面有张嘴”。

四、根据字理进行独立识字教学

独立识字是一种能力和素质的体现,是指将学习过的汉字规律和识字技巧灵活运用到识字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发现、推理从而掌握新的字词和知识的过程。通过一段知识的学习,学生们就能基本掌握独体字知识和汉字构字的方法以及大多数偏旁部首的含义,这样一来,学生就能根据自己对汉字音形义的了解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进行独立识字的学习活动。例如,在学习“浪”“根”这些字形相近的字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一起分析这些字的结构和特征,找到它们的异同之处,接着教师再让学生独立学习“狠”“娘”等字,最后在鼓励学生把这些相同结构的字写出来,这样一来,“跟、恨、很、银、根”这类左右结构相近的字就不需要教师进行讲授了,学生凭借已掌握的识字技巧就能够掌握偏旁部首相近的形声字的名称和含义。

五、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识字

课堂时间毕竟有限,教师不能仅仅依靠课堂时间进行识字教学,而是要将识字拓展到生活中,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实现识字与生活同步进行。生活是知识的源泉,只有在生活中识字,才能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加深学生对生字的印象。实际上,加强识字和生活的有机结合,不仅仅是识字的必经之路,也是学生利用生活资源进行识字学习的重要渠道。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分子,每一位学生都要与生活中的人和事打交道,所以他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可以在学校中与教师和同学联系,而且可以通过图书、网络进行学习,从而获得多方面的知识,从多角度获得视野上的拓展。所以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生活与识字教学的有机结合,在这一方面加强引导,提高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例如,让学生收集全班学生的姓名,在全班范围内进行识字活动;当我们教学完《在家里》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给家里的物品贴上标签,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打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让学生将知识拓展到生活中,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和认字,切实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

总之,识字教学是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和关键,作为老师要把握教学的各个环节,寻找识字教学突破口,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水平,为学生听说读写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晓辉.浅谈培养小学生识字兴趣、提高识字能力[J].吉林教育,2010(22):93.

[2] 郝素彩.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J].学周刊,2014(5):147.

[3] 李晓芳.浅谈一年级识字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5(1):91.

[4] 李小环.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科教文汇,2014(12):167-168.

[ 責任编辑 万淑蕊]endprint

猜你喜欢

识字小学语文教学
识字儿歌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识字谜语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