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古瓷世家讲瓷器
2017-11-27苏伟
苏伟
瓷器的辨别是有些方法的,但方法不是什么走捷径的“窍门”,而是要通过不断地踏实积累和总结,从掌握瓷器历史到鉴赏有价值的古瓷,循序渐进才能生出慧根。
瓷器对于外行人来说,往往都是高深莫测的,即便是略知一二的藏友也总是遇到“物件”拿不准。其实,瓷器的辨别是有些方法的,但方法不是什么走捷径的“窍门”,而是要通过不断地踏实积累和总结,从掌握瓷器历史到鉴赏有价值的古瓷,循序渐进才能生出慧根。本期编辑采访到了古玩世家的第四代古瓷藏家,宝瑞通“百人专家团”资深瓷器鉴定专家刁凯琦老师。
五大名窑的传奇历史
刁凯琦开门见山介绍起了自己与瓷器的渊源,让记者觉得刁凯琦是个谦和亲近的老师。他说:“家中太姥爷从民国时期就在琉璃厂开古玩店,被琉璃厂古玩行里的人亲切地称为‘李家,当时家人用自己的经验收一些瓷器再卖。”真正说到瓷器收藏,刁凯琦开启了他的“教授模式”,他说:“瓷器在古董收藏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从2010年英国伦敦Bainbridge拍卖行5.5亿元人民币拍出的清乾隆粉彩镂空瓷瓶就能看出瓷器的价值。一直以来,在清三代的瓷器中乾隆時期的都被市场高估,是收藏市场竞相追逐的对象。说到真正的艺术价值,中国瓷器最高峰应是宋朝,其中又以北宋为巅。要从市场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双峰”去解读,就要纵览中国瓷器的群山方能比出高低。”
瓷器史上众所周知有“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汝窑当仁不让地排在了第一。提到瓷器艺术都会先说北宋汝窑,汝瓷主要分张公巷、白马寺两大代表。当时张公巷多出产官汝,而白马寺则兼顾民用汝瓷烧造,满足民间市场需求。汝窑现今被炒高到5公分大小的瓷片价值就达1000元。汝窑是不刻花的单色釉,体现出浑然一体的纯净美。北宋官窑不仅有名而且神秘,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发掘出北宋官窑的真正窑址,只是传说在今天的开封一带。北宋首都开封沦陷后就无从考证窑址的具体位置,在之后近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成了未解之谜。“宋徽宗太爱他的官窑了,所以绝对不许自己的挚爱流落民间。”刁凯琦意味深长地说起汝窑,仿佛带我们漫游在悠长的时空隧道里。
时间推到南宋,赵构继统定都临安(现杭州市),设立了修内司,意思就是修修补补的意思,从字面意思来看就已经无法超越父辈,而是专注于延续传承。南宋时的瓷器无论是器型、用料还是拉坯制作都采用父辈的原班人马,但是品质大不如前。首先是宋高宗赵构的文化层次和欣赏水平不如父亲宋徽宗,半生戎马颠沛流离对于艺术境界的追求也就不高。宋高宗对北宋的官窑瓷器进行修复和传承,是当时对瓷器艺术的主要贡献,所以说南宋修内司仅次于北宋的汝窑,在中国瓷器艺术史上排在第二。而排在第一位的北宋开封官窑成为可遇而不可求的瓷器珍品生产地。刁凯琦说,他在2008年见过一个北宋官窑的3/4莲花碗,当时报价40万元,上午报价,中午就卖掉了,现在这样的北宋官窑翻10倍都能轻松卖出,如果参与拍卖价格还会更高,北宋官窑连瓷片都很少,1万元一片都不见得能够买到。
到了清乾隆时期,开封官窑就已经显现出重要的历史地位。拿乾隆转心瓶来比,当时价值100两银子,这是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但当时有半件北宋官窑的残器进贡给朝廷,乾隆直接就会赏赐官位。刁凯琦表示,这些与瓷器相关的传奇故事很多有史可查。新中国成立初期,故宫一直都没有得到过这样的开封官窑国宝,后来从民间逐渐发现了少有的几件,它们均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在民间,对开封官窑复刻的最高水平应属哥窑,有“哥官不分家”之说。关于哥窑和弟窑的传说也广为流传,历史上,弟弟烧的是精美的龙泉窑,哥哥非常嫉妒,于是偷来配方配好后,却在烧制时出现了意外,烧出来的成品是青灰色的,而且一见到风,全身釉面均匀地裂开了。结果歪打正着,本来是残次品,却符合了当时的审美,每一件的龟裂纹都很独特,直到现在都是艺术的代表。在瓷器艺术史上,哥窑排在了第三。
第四是定窑白瓷,定窑窑址就是景德镇的前身,窑址在河北保定,主要出产白碗。河北的邢窑又是定窑的前身,定窑的历史追溯到北宋便是的邢窑,众所周知的德化窑的烧制工艺就是从定窑中演变而来,邢窑唐宋五代时在雄县固安一带扎根,离北京较近,后因五代十国战乱,大量南迁,史上称“二次衣冠南渡”,遂迁到了景德镇附近,开始了定窑烧造。由于邢窑是定窑的前身,因此出品很相像,区别在于定窑刻花更精细,深受当时的官家赏识,上面多数都有官字款,上书“供御”,“御”是官家自用的意思,和宫廷没有关系。
明代的德化窑、湖田窑都是定窑演变过来的,德华窑特别有名的就是明代德化观音,其温润如玉、胎骨细腻,最接近现代瓷的样子。
第五是钧窑,也是最有名气的,民间有“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之说。钧窑在河南许昌神垕镇,唐朝时钧窑叫作鲁山花古瓷,一直传承至今不曾断代。刁凯琦勾起了他那些关于钧窑的记忆,他说:“我在很早前去过钧窑窑址,老窑址碎片堆积相当厚,达到20多米。”这是因为钧瓷出窑时的残次品多。钧瓷仿的是汝窑和北宋官窑烧造的,玛瑙和石英云母混合粉是釉彩的主要原料,当时由于交通不便,玛瑙出产地多在边疆,所以极为贵重,因此釉水也极为耗钱。钧瓷的特点是出品大器型,难度在于拉坯,如果没有干透,入窑后形状想保持很难,所以要等坯完全干透后或者预烧一遍成形再施釉烧花色。钧瓷的最高境界叫作“蚯蚓走泥纹”,是指在完全干透和未干的临界点时会有瓷土上的龟裂,在龟裂上施釉这样的裂纹就是“蚯蚓走泥纹”的成因,现如今的高仿瓷都无法达到当年的纹路效果。由于产生这样效果的烧制成本非常高,所以现在没有多少人为了追求这一效果而专门还原他的制作工艺。
用专业眼光观瓷器不同
刁凯琦小心地拿出了清朝中早期的一件乾隆仿康熙的翠毛蓝棒槌瓶,和我们讲起了瓷器艺术的代表性作品。他说:“这样的青花瓷是宋末元初开始有的,在我看来,元青花是最具代表性的瓷器艺术品。青花的花纹用料主要是“苏麻离青”,这个中文名是阿拉伯语音译来的,意思是非常美丽。元青花的美在元朝并没有得到重视,元朝反而主要是用青花艺术来进行出口创汇。当时伊朗、阿拉伯喜欢用青花瓷盛放贡品来进行祭拜祷告,很多老的清真寺现在依然沿用了青花瓷,在伊朗和阿拉伯国家的文物级墓地中,也会有元青花瓷盘出现。”刁凯琦继续说,“既然青花没有得到重视,那么元朝是怎么得到重视的呢?答案是枢府釉。因为元朝人崇尚白色,而枢府釉的特点是“僵白”,和德化瓷的单色有异曲同工之妙。在今天看来,两个年代的瓷不好区别,我的老师为我打了个形象的比喻,用和田玉的种色来区分,一个是新疆料,一个是青海料,这时我马上恍然大悟。一个是枢府釉的惨白,一个是德化釉的温润,两者是能区别开的。但在外行看来,却很难分辨。”endprint
既然颜色如此难以辨别,那么有更直观的方法辨别瓷器的年代吗?刁凯琦给出了最直接的辨别方法,这样的方法外行人稍加学习就能看出门道——那就是器型特征。辨别元朝时期的瓷器比较简单,因为元朝瓷器自成一家,比较粗犷,实用性强。元朝瓷的修足全是“倒角”設计的,区别于清朝的90°直角设计,通过这些直观的细节就能直接断定瓷器的大致年代,也反映出一个时代背景下的细微差别。在北宋、南宋时期修的瓷器也都常见直角修足,这些其实来源于生活实际,因为90°直角设计比较尖锐,容易磕坏,而有倒角的设计就安全很多。这个底部修足“倒角”设计也是元朝瓷器的一大特征。
瓷器表面的画工也是鉴别瓷器的一大方面,现代仿品的画工与当年的画工,从画面主体人物和动物上还是有差别的,当年的瓷器画工明显更为传神。这种传神也不仅仅是画面的精细逼真,还有另外一种理解方式,刁凯琦解释道:“瓷器的花片能够反映出历史的背景,例如最具代表性的龙,洪武永乐年制的瓷器绘制的龙魁梧苍劲,康熙年的龙爪锋利狰狞、跃跃欲试,而天启崇祯年间画片中的龙则尽显孱弱老态。因此从画中主体能反映出历史背景,这种带入感回归到对应的历史时期就是传神的另外一种理解。此外落款也能反映一个朝代的历史背景,大清康熙年制的款上字迹都非常张扬,反映出了康熙年间国富民强的实力;光绪年的款制则清秀细小;顺治年间的款则能感受到‘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皆秋的寒意。”
那些“物以稀为贵”的传说
从晚清十帝中的瓷器作品来看,康乾三代的瓷器被市场广为关注,其中首推康熙、雍正,又以雍正年间的瓷器市场价格最贵。其实除了雍正年间的珍贵瓷器,藏家还应该关注宣统三年的作品,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其因传世量少而被藏家不断地寻找。难度在于看似和光绪没有区别,但由于当时的官窑已经没落,传承下来的极少,虽然工艺和光绪基本没有区别,但在做工上又明显不如康熙、光绪、乾隆三代,这批宣统瓷器只能在落款处看出区别。
后期还有一段比较特殊而珍贵的历史,那就是洪宪皇帝定制的景德镇瓷器,居然会比宣统帝时期的还要珍贵。这是因为袁世凯登基之时安排造办处制作宫廷御用瓷器,景德镇在得到通知后开始烧制宣统制式的瓷器,但3个月后瓷器还没有到北京,袁世凯却已经死了。所以在第二批没能做出来的情况下,第一批到了京城就被行内人爆炒,当年就到了很高的价格。这批东西流传到民间的机会虽然多,但是产量却极少。当年由于行情被爆炒,洪宪年遂有一批景德镇工匠直接到了白塔寺,省去运输环节继续烧制洪宪年瓷器,但落款不能明确年号的瓷器改成了“居仁堂制”。当年景德镇和白塔寺瓷器的区别不是很明显,由于烧制的配料和人马都没差别,所以很难区分,只有高手才能看得出来,因此真正景德镇出产的洪宪瓷器十分昂贵。
目光放眼海外,瓷器行情比国内还要好,真正能够引起轰动的大件瓷器都是在海外露面拍卖,例如定窑孩儿枕、建窑曜变天目盏这些有名气的大件全部都是在海外落锤,永乐宣德年间的磁盘屡屡拍出5000万元以上甚至上亿元的高价,每次成交都在古玩圈内变成一段传奇佳话。
目前,瓷器精品基本都已尘埃落定,经典仍然价格走高,随着市场鉴赏力的增强,民国时期的作品都会被炒到一个新的高位,例如珠山八友中最年轻的刘雨岑的代表作品《四条屏》,已直逼清三代的价格,还有何许人、王琦作品的价格都不低于7位数。
最后,刁凯琦介绍了近年来瓷器收藏市场的主要走势,他说:“收藏古瓷一定要关注北京瓷器市场,这里是全国古瓷艺术品的集中地。近两年流通量最大的是清中晚期的官窑作品,民国的瓷器也逐渐有走热趋势,目前清三代的经典作品已经到了价格顶点,没有上升空间,近期不会迎来一波更好的行情。对于民窑的关注点应是康熙、雍正前的民间精品。如果想参与到古瓷收藏里来,可以关注北京潘家园、十里河、琉璃厂等几大古玩市场,害怕淘到假货也有一种比较有保障的渠道,典当行里的瓷器专家能够帮您掌眼,无形中多了一层保障,价格也公道实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