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腐朽”为神奇,这件汝瓷美吗?
2022-03-31韩琴韩露凡
韩琴 韩露凡
汝窑,诞生于唐代中后期,在宋代达到艺术的巅峰,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其简约的造型,大气稳重,不落俗套;其纯净的天青色,高雅文静,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感,同时又让人心平气和颐养心情;其独特的实用价值,改善茶酒和饮食的作用,又让使用者难以忘怀欲罢不能。
贵为天子、拥有天下的徽宗皇帝对汝窑情有独钟,在宫廷里“唯用汝器”。不但如此,徽宗皇帝还想独占汝窑,“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民间不得仿制,在其精心编著的《茶论》中,洋洋洒洒数千言,如数家珍般地详述了沏茶的工艺、工具、茶器,却不提视为珍宝的汝窑一字,企图让人们忘却,好让他独享。然而好景不长,金兵入侵,国破家亡,大量的汝窑瑰宝随着徽钦二帝远走他乡,在五国城度过漫长的岁月,最终徽钦二帝命丧他国,大部分汝窑瓷器经历战乱后不知所终,留下无尽的遗憾。
南宋甫一稳定,高宗赵构便急不可耐地向宿敌金国低三下四地讨要被抢劫的汝窑瓷器,总算为国家保护了一些国宝,现在这些瓷器珍藏在世界大型博物馆和实力雄厚的收藏家手里。只知道拈弓射箭的马背民族虽然不知汝窑的珍贵,却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汝窑茶具、餐具、酒具的方便实用和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在南宋政权厚着脸皮讨要汝窑瓷器的时候,金国不舍得归还茶具、餐具、酒具等实用器,而是把不实用又看不懂的瓶子等还给了南宋高宗皇帝。毕竟归还了一部分珍贵的汝窑瓷器,保全了南宋的一些脸面。但是高宗皇帝念念不忘的还是汝窑瓷器的餐茶酒具,于是“袭故京遗制”,按照北宋的方式烧造汝窑瓷器,奈何矿土有变,纵使工匠有点石成金的本领却总是难以如愿烧制出真正的汝窑瓷器,不仅失去了汝窑的天青色,更没有改善口感的功能。工匠技艺高超,产品精益求精,虽然没有恢复汝窑的神韵,却成就了大名鼎鼎的南宋官窑,结局也算是差强人意。
北宋灭亡,中原沦陷,汝窑不知何故而窑毁烟冷,再也没有奇妙无比的瓷器出现,后来历朝历代的统治阶级念兹在兹,不忘初心,动用大量资源试图让汝窑重现辉煌,然而在汝窑的故乡汝州,积淀了数百年的技艺精华和大自然的禀赋岂能在他乡筑建成空中楼阁,其结果可想而知。难怪乾隆帝茫然望着景德镇烧造的汝窑瓷器喟然长叹“而今景德无斯法,亦自出蓝宝色浮”。
学者普遍认为,汝窑的仿制难度最大。千百年来在汝州流传着“烧天青难,难于上青天”“十窑九不成”“要想穷,烧天青”这样的警语。但在汝窑的诞生地汝州,几代汝窑探索者孜孜以求,在崇山峻岭之间敲掉坚硬的矿石,在窑炉中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试验,终于让身着天青色的汝窑瓷器在千呼万唤中姗姗而来,再现人间。
早期的汝窑生产是用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液化气燃烧值高,窑温升得快,气氛容易控制,成品率相对较高。而在宋代传统的工艺中,是用木柴作为燃料的,木柴燃烧值较低,在窑温达到1000℃以后,温度上升十分困难,所以每一件柴烧汝瓷都是非常珍贵的。
2019年5月,韩琴汝瓷厂为重庆客户烧制的柴烧汝窑,在开窑的时候,发现一件精美的莲花碗中掉进去一块儿匣钵的渣块,和瓷器融为一体。莲花碗釉色纯正,发出汝窑特有的天青色,美中不足的是那一块残渣大煞风景,令在场的人扼腕叹息。若不是那块残渣,莲花碗绝对是完美的精品。两个月以后,这件落有残渣的莲花碗好像脱胎换骨一样,那块残渣被雕刻成饱经风霜的莲蓬,静静地躺在正欲怒放的莲花之中。
枯老的莲蓬是生命之花绽放后完成使命记录的历史,是出淤泥而不染的圣洁的象征;莲花(碗)正喷薄着生命的光彩,可以预见的未来,在花开之后一定会结出新的莲蓬,孕育出更多的生命,生生不息,蓬勃发展。在一件瓷器作品中,既有绽放的莲花象征旺盛的生命力,又有蓮蓬寓意多子多孙,后继有人,两者绝美搭配,堪称一幅用实物绘制的画作,是汝窑大师和玉雕大师联袂共同呈现的艺术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