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某些西方人的“西藏汉化”论
2017-11-27何金花
何金花
摘要:西方某些人认为,当代西藏受到了汉族文化的同化。这些西方人所谓的“汉化”其实是当前内地和西藏所共同经历的一种文化变迁,即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化。反对西藏现代化其实是反对西藏人民拥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最终弱化乃至毁灭西藏传统文化。
关键词:汉化;西藏;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K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7)11-0031-03
在西方一些民众、政客、学者中,流传着“西藏汉化”论甚至“西藏文化灭绝”这样的论调。其实,“西藏汉化”论是一种完全歪曲现实的意识形态迷雾,是怀着各种企图与用心的某些西方人的一种主观片面的“西藏印象”。
一、“西藏汉化”论的含义
某些西方人所谓的“西藏汉化”论,其背景是近年来中央和内地对于西藏建设与发展援助力度的加大,所带来的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和社会生活的日新月异。此论调认为,在这种背景下,西藏将失去自己独有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特性,從而在文化上被汉族所同化。
所谓同化,当然指的是文化上的同化,即一种文化在另一种文化的影响下发生变化,甚至被另一种文化所取代。在这里,涉及的一个关键词是文化。文化最宽泛的含义是人类所加工或者创造过的所有事物,即人类劳动的产物。文化在形态上根据其和自然界即非文化事物的远离程度可分为三个层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
某些西方人所反对的“西藏汉化”是全方位的。他们的观点主要有:西藏人传统的田园牧歌般的生活方式将会消失,他们将会失去生活的平衡感,造成生活秩序的混乱;西藏的传统服饰将会消失,民族语言将会被抛弃;世俗主义“向钱看”的盛行,破坏了淳朴的人际关系与朴实的人生理想;原有的和谐的政教关系已经被破坏,西藏人的传统信仰将会丧失。某些西方人认为,汉族正在借助自己在经济、政治与文化上的优势,把自己特有的经济组织、生活方式、政治制度、政治信仰和伦理观念大规模地灌输给西藏人,从而导致西藏特性的丧失,使西藏人失去自己特有的民族认同,最终导致民族的灭亡。其实,在这些西方人对于“西藏汉化”的批判中,不大着眼于物质层次,主要着眼于制度与观念层次,以观念层次为重点,矛头指向中央政府的治藏政策及其效果,客观上为某些分裂势力提供了武器。
二、“西藏汉化”论提出的意图
在当代西方,“西藏汉化”论具有一定的受众圈,鼓吹或者赞成这一论调的人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他们具有不同的目的和动机。
(一)政客,其中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奉行现实主义外交政策的政客,他们从地缘政治的视角、从国家利益的立场出发,认为藏族越是保持其传统性和独特性,就越是能够和汉族、内地拉开距离,从而增加西藏的国家认同难度,削弱中国的综合实力。
二是奉行理想主义政治原则的政客,他们从抽象的人权、民族自决观念出发,认为保持西藏文化的独特性和西藏发展的独立性,是西藏人保持政治上的独立、民族上的认同的前提条件。这种人不了解昔日西藏文化的特性,不了解文化交流与创新对于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意义,更不了解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势。
(二)一般公众,其中还有一批对于他们极有影响的演艺界人士
这些人以直观感受或猎奇心态看待西藏,以审美的态度欣赏西藏的传统风俗、服饰与饮食以及宗教信仰,将西藏视为超越世俗现代生活的“香格里拉”。西藏当代的文化变迁,一些古老的、传统的东西的丧失,被他们所惋惜。这类人实际上将西藏视为一个历史博物馆,而古老的西藏文化则成为了人类生活的活化石。
(三)个别学者,主要是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
当代西方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是自由主义。自由主义弘扬个体价值,对个性给予肯定与颂扬。个体性、多样性与独特性是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由此导致对各种独特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的接受与合理化,而这种合理化往往导致道德相对主义与文化多元主义。某些学者的自由主义立场在西藏问题上被引申为,既然每一种生活方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都有其存在的权利,西藏人也应该有权保持自己特有的传统文化,对他们文化的侵蚀,就是对他们自由权利的侵犯。但是,道德相对主义与文化多元主义在西方泛滥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社会与道德后果。如果有人拿这样一种在西方已经受到普遍怀疑的千疮百孔的意识形态来评价当代西藏的发展,实在是犯了一种时光倒错症。
三、是否存在西藏被汉化的事实
如果汉族要同化西藏,必须立足于一个前提:汉族具有自己所特有的民族文化,这种文化是其他民族与国家所没有的。因此,是否存在“西藏汉化”的事实,这个问题可以分解为两个方面。
(一)从古代一直到当代,是否存在着具有独特性的传统汉族文化
有人说,古代文明古国的文化能够延续下来的,只有一个民族,就是汉族。但是,这个判断是片面的。我们只需考察一下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可以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要点有:在经济生活中,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小农生产;在社会生活中,以家族宗法制为边界的日常生活秩序;在政治生活中,以专制主义王权为核心的等级服从体系;在道德生活中,以儒家学说为指导的“三纲五常”伦理体系。这就是以汉族为主要载体的中国传统文化。
16、17世纪的西方启蒙思想家赞美中国是一个繁荣的国度,皇帝宽厚地养育着他的子民,人民安居乐业。[1]102但是,到了18、19世纪,在外国人眼中,中国是一个腐朽衰败的国家,在祖先制定的规矩下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过着牛马般的日子。[2]93西方人对于中国的观感为什么变化这么快?这不是西方人的认识出现了问题,而是在中西文化撞击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缺陷被暴露。
近代中国仁人志士追求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的过程其实表现为一个抛弃乃至批判传统文化、积极吸取外来特别是西方文化的过程。这种文化变迁先是对西方物质文化的吸收,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然后是对以自由主义为观念核心的西方文化全方位的吸收,最后是对以苏俄为标杆的来源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吸收。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有多少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特别是在内地的汉族中,还有多少传统文化遗留下来了?endprint
(二)是否汉族正在以其新形成的文化侵略與同化藏族
紧接着上述问题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或者汉族传统文化丧失以后,是否形成了一种新的独特的汉族文化?在物质文化方面,人们所使用的相当一部分现代生产工具与日常生活用品在其最初形式上都不是本土的产物,而是来自西方的发明和应用。在制度文化方面,在经济制度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上取代了国家垄断经济和计划经济,小农自然经济早已无影无踪,而市场经济是西方最基本的经济制度;在政治制度上,比较抽象的政治制度,即民主共和制度,比较具体的政治制度,即代议制度、政党制度、官僚(科层)制度,基本上是来源于西方的。在观念文化方面,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民族主义诉求,权利保障意识、普遍平等观、世俗幸福观(往往表现为金钱至上),大多也是西方的舶来品。
人们认为,“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从欧洲向其他大陆的持续传播,欧洲文明的主要内容(科学技术、政治理念、法律)甚至形式(学校制度、医疗体系、社会组织、经济制度、交通规则)在世界各地得到普遍接受。”[3]这些文化要素当然不是汉族固有的文化传统,也不是汉族在经历过文化转型后重新形成的特有文化传统。它们虽然来自西方,但也不是西方特有的只能适用于西方的文化,其实就是一种超越国界的现代文化。所以,我们只能说,在全球化、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西藏与内地都同时在经历一种现代化,一种现代文化的“同化”。它们都在经历着这种文化转型的痛苦,只不过由于旧西藏封闭的社会政治结构,其转型速度远远落后于内地,当前对于西藏社会与个体的震撼更大。
现代化起源于西方,然后其他国家与地区被迫或者主动开始现代化。因为只有现代化才能够为每一个民族带来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富裕。谁也不能剥夺一个民族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现代文化正在向全球攻城略地,任何民族都难以幸免。如果企图通过自我封闭的方式来维护传统文化,反而会适得其反,因为缺少竞争而导致民族活力的丧失,成为最早失去民族传统的国家和民族。
某些西方人打着反对“西藏汉化”的旗号反对西藏社会的现代化变革,其实是在让西藏传统文化更加难以适应现代社会,最终毁灭西藏传统文化,让其进入历史博物馆,成为人们凭吊的对象。
所以,如果考察西藏正在发生的和内地曾经同样的变化(这些变化被某些西方人诬为“汉化”),对照一下西藏和内地这些变化的具体内容,我们得出的答案是,西藏正在被“同化”,但不是被“汉化”,而是被“西化”,当然,这不是狭隘意义上的西方化,而是被发源于西方的现代文化所同化。
四、所有民族文化的前途
文化相对主义可以理解为对每一种文化要抱理解与宽容的态度,但绝不能理解为文化不分轩轾,没有优劣之别。作为一个现代民族,必须承认本民族文化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敢于抛弃本民族落后的传统文化,以开放、宽容的心态吸收外来文化。
西藏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在物质文化上,以农牧业生产为主体的封闭和落后的经济生活。无需赘言,没有哪一个人反对西藏人应该享受先进的物质文明。然而在这个基本常识上,某些西方人也要动辄指责中国政府,将“安居工程”诬为“强制民族迁移”。在制度文化上,传统西藏的两大政治支柱是政教合一制度和贵族等级制度。政教合一不符合现代政治的政教分离原则,而政教分离原则是西方人的政治发明;贵族等级制度不符合人人生而平等的现代政治观念,而普遍平等原则首先是由西方思想家明确阐释的。在观念文化上,由于藏传佛教的盛行所伴生的超越今世的生活态度,使西藏人丧失了对世俗美好生活的追求,而藏传佛教的副产品——禁欲主义与苦行主义也不符合现代文化中的世俗主义原则。为什么在西方被视为保守落后的不利于社会发展与个人幸福的伦理原则,一些西方人却执拗地要将其留在西藏?
现代化有两种方式,即内部自发型和外部输入型。学者戈德斯坦说过,西藏传统的统治集团僧侣与贵族不可能主动地发起现代化变革,[4]34所以西藏的现代化变革只有采取外部输入的方式。只有在西藏旧的社会与政治结构被打破后,西藏才有可能选择现代化道路。西藏在中央政府的领导和内地的帮助下,进行现代化建设,获得后发优势,像国内其他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一样,正在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这本是西藏实现现代化的优势,却被某些西方人诬为汉族有意识地对西藏的文化实行灭绝政策,导致了“西藏汉化”。
西方国家在经历过几百年的现代化后,开始坐在现代化的舒适座椅上反思现代化的负面效应,出现了所谓的后现代主义转向,认为西藏传统文化和其诉求有某些吻合之处,于是就将西藏视为一块未经现代主义污染的净土,西藏当代的现代化无疑对其精神王国构成了侵犯。
马克思早在160多年以前就做出预言:一种世界性的文化正在出现,“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5]276全世界正在日益加速地联系在一起,共享同样的现代物质文明成果,开始接受同样的国际交往准则,日益采用同样的价值判断标准。
如果我们说西藏正在发生变化,那么,这种变化既不是汉化,也不是西化,而是现代化。某些西方人所谓的“西藏汉化”其实就是西藏在全球化背景下走向现代化,这是所有民族、所有国家在当代世界的必然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法)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Alexis de Tocqueville,Selected letters on politics and society,ed. by Roger Boesche,trans. by James Toupin and Roger Boesch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5.
[3]马戎.现代化不是汉化,更不是民族同化[N].中国民族报,2009-12-11.
[4] (美)梅·戈尔斯坦著,杜永彬译.喇嘛王国的覆灭[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
[5](德)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