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术及心理因素对皮艇运动员比赛结果的影响

2017-11-27王敬茹李媛张冠男陈琳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19期
关键词:皮艇战术速度

王敬茹 李媛 张冠男 陈琳

(河北省体育科学研究所优秀运动员训练负荷诊断与调控重点实验室 河北石家庄 050011)

战术及心理因素对皮艇运动员比赛结果的影响

王敬茹 李媛 张冠男 陈琳

(河北省体育科学研究所优秀运动员训练负荷诊断与调控重点实验室 河北石家庄 050011)

皮艇作为周期性分道竞速类项目,排除风、水流等外因外,成绩的提高不仅仅取决于体能与技能,战术及心理因素也不容忽视。该文总结了国内外优秀皮艇运动员比赛战术应用及心理因素影响,为运动员的训练与比赛提供参考。

皮艇比赛 战术 心理

当前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较量不仅仅是体能、技能的比试,比赛时战术的运用及心理因素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

1 比赛战术的应用

战术是根据赛场及对手情况,正确分配体能,充分发挥自身特长,限制对方优势而制定与实施的。皮艇运动是一项要求运动员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规定距离的竞技项目,对于高水平运动员而言,战术安排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1 体能分配

皮艇作为一项在户外开阔水域进行的分道竞速类项目,风速、水流等环境因素影响成绩外对运动员体能也是考验,赛前需充分考虑和合理安排。因此正确、合理地分配体能,使体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以合理化、最佳化的状态取得周期性项目比赛的胜利。在运动训练实践中,部分赋予众望的优秀运动员由于全程体能分配出现问题而导致比赛失利的现象比比皆是,归根结底是运动员供能系统的失衡,乳酸的堆积、能量的耗竭等导致技术动作变形,进而增加运动消耗,恶性循环的情况下影响最终成绩。

1.2 领先战术

领先战术即在比赛一起航就处于领先,并力争把这种优势保持到底。运动员领先时容易产生心理优势,控制比赛节奏,该战术在200米甚至是500米比赛中应用较多。运动员起航后以最大速度划行占领领先位置,此时肌肉中乳酸堆积,也就是说领划造成能量过早消耗,如果冲刺阶段机体能量供应不足、运动员意志薄弱就容易造成速度波动过大。这就要求平时训练中要有大量的高强度无氧耐力出发练习、较长时间的高强度有氧耐力练习[1]。

1.3 匀速战术

匀速战术模式是指每一分段的划行时间几乎相同,全程速度基本恒定,相应桨频变化也不大,体能分配较均匀。从力学角度分析,速度波动会引起功率的急剧变化,相应的体力消耗随之增大,因此船匀速前进是最节省体力的,但匀速模式在实际比赛中又不能真正做到,这就要求运动员根据赛场及对手情况合理分配体力,力争前后半程速度波动幅度较小。

1.4 终点冲刺战术

在1000 m比赛中多采用终点冲刺战术,这一战术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相当好的速度耐力水平。柯世骠[2]研究发现前慢后快的战术更有利于我国1000米男子皮艇运动员运用。

不同水平的运动员根据决赛分组会采用不同的战术,单人艇、双人艇、四人艇采用的战术也不同。沈恒[3]总结发现1 000 m(每500米为一分段)MK1比赛中常用1-2-4-3、1-2-3-4、1-3-4-2三种战术模式,其共同特点是起航阶段速度最快;MK2比赛中调正阶段速度最慢,为最后冲刺阶段储备能量,分别是2-3-4-1和1-3-4-2模式;MK4比赛中采用最多的战术模式为1-2-4-3、1-3-4-2、1-2-3-4,体现了冲刺阶段速度最快、调整阶段速度最慢的特点。傅莉等[4]人发现世界大赛中强队的主要战术为全力划我国与国外主要对手的差异为起动加速能力和途中耐酸能力的不足。彭晓倩[5]发现优秀皮划艇运动员在200 m短距离比赛项目中战术比较单一,全程全力划是获得胜利的关键。无论采用哪种战术,速度波动越大越影响最终成绩。可以说,针对性的战术训练是比赛中战术执行的基础,因此日常的战术训练必不可少。

2 比赛心理

大赛之前运动员全身心地投入训练积极备战,最大限度的挖掘竞技水平,力争在比赛中体现出来,这是运动心理学的着眼点;同时,运动员还要学会在比赛前轻装上阵,放下心理包袱,调整好心态,临场发挥好,这是心理训练的最终目的。

皮划艇比赛中运动员常出现:(1)过度紧张。大脑皮层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减弱,表现为呼吸短促,心跳加快,四肢颤抖,尿频,注意失调,表象不连贯,记忆力减弱等,这种情况往往在年轻队员中发生,与其年龄较小、比赛经验较少、文化水平较低有很大关系。(2)赛前冷漠。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动作迟缓,缺乏信心,热身活动不积极等。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伤病刚刚痊愈,或遭受某些挫折打击后心理或生理上尚未完全恢复时,运动员主观上对比赛不够重视,无精打采勉强参赛。(3)赛前焦虑。主要表现为害怕比赛失败而有负众望,坐卧不宁状态不佳,对运气不好、裁判不公、作弊等耿耿于怀,对比赛越没把握运动员越焦虑。过度焦虑与运动员对比赛不利条件想得过多、缺乏顽强的战斗意志有关,从而使运动员不能准确判断场上情况,采取果断行动,意志消退发展甚至自我控制能力降低,不能冷静地思考灵活应对赛场情况。(4)盲目自信。表现为对比赛的复杂和困难估计不足,自我认识不足,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过于乐观地等待比赛的到来。这些队员通常不会感到压力,心里也没有负担,一旦比赛中处于劣势或碰到挫折时,其情绪会一落千丈,注意力随之下降,知觉与思维迟缓,动作变形甚至手忙脚乱,造成比赛失败。

丁雪琴[6]等对奥运优秀选手调查发现,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存在心理共性:正确的目标定位、注重过程、高度自信、抗压能力强、意志品质顽强、心态良好。姒刚彦[7]则认为优秀运动员的逆境应对能力越强,其竞技状态就越好。姚卫宇[8]等认为确定适宜的参赛目标、树立必胜的信心、综合分析各种利弊因素,利用感官和心理行为来调节心理压力,有助于运动员正常甚至是超常发挥运动水平。

运动员的心理活动是当前现实的客观体现,除外界环境影响外不同队员的血型、文化教育程度、动机等都会影响运动员的心理活动。日常的训练中应注重提高运动员的心理应激能力,在比赛中通过积极的心理活动诱导体能、技战术水平的发挥,从而取得优异成绩。可以说心理素质是运动员综合能力的体现,为比赛的发挥保驾护航。

3 结语

现阶段竞技体育不仅仅是体能、技能的竞争,更是技战术水平、心理素质融合较高下的时代,这些能力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运动员可以通过日常训练来提高战术能力、心理调节能力,为优异成绩的取得奠定基础。

[1]裘艺,高顺,谢少贤,等.男子单人赛艇比赛速度分配的特征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26(5):118-119.

[2]柯世骠.优秀男子皮艇运动员参赛1000米项目战术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6(6):95-97.

[3]沈恒.第十一届全运会男子皮艇运动员1000M战术运用研究[D]. 武汉体育学院,2012.

[4]傅莉,裘艺国内外女子皮艇500 m比赛战术应用的比较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62-64.

[5]彭晓倩.皮划艇(静水)200m项目起航技术与竞赛策略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

[6]丁雪琴,曲春,殷恒婵,等.国家帆板帆船队备战2000年奥运会的心理训练及其效果[J].体育科学,2002,22(6):98-101.

[7]姒刚彦,刘靖东.应用运动心理学实践有效性评估[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3):185-190.

[8]姚卫宇,周爱国,刘丽茹. 对运动员赛前心理压力源的调查及调节对策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1).

G861

A

2095-2813(2017)07(a)-0194-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9.194

猜你喜欢

皮艇战术速度
行驶速度
速度
战术精确打击“多面手”亮相航展
莫干山漂流记
美国正在升级的小型战术无人机
划皮艇
青少年皮艇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探讨
图侃天下
如何对抗毛球!全方位战术考察
美国战术供应公司AR10执法战术步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