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高脚竞速200 m成绩的主要因素研究①
2017-11-27艾康罗莎莉路洋
艾康 罗莎莉 路洋
(海口经济学院 海南海口 571127)
影响高脚竞速200 m成绩的主要因素研究①
艾康 罗莎莉 路洋
(海口经济学院 海南海口 571127)
该文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对高脚竞速200 m项目的教练员、运动员、训练因素以及技、战术因素等进行了调查分析。找出影响高脚竞速200 m成绩的主要因素,并进行全面分析,提出合理的对策和建议。
高脚竞速 影响因素 因素分析
高脚竞速又名“高脚马,竹马”,起源于湘、鄂、渝、黔等省,第7届全国民运会正式列为比赛项目。随着该项目的迅速发展,对高脚竞速200 m项目的研究应该是整体性的,不能只研究某个因素,应该多方面考虑相关因素从而进行全面研究。因此,造成高脚竞速200 m运动成绩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是某一种原因起决定性作用。通过该论文的研究,以期找出高脚竞速200 m运动成绩滞后的主要原因,对高脚竞速200 m项目成绩的提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带队参加了第10届全国民运会各省的高脚竞速教练员以及高脚竞速200 m项目比赛的运动员共24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海南省图书馆、海口经济学院图书馆,利用互联网检索、收集有高脚竞速训练理论方面的文献。
1.2.2 问卷调查法
对参加了第10届高脚竞速项目200 m项目比赛的运动员和各教练员发放问卷,共31份,回收26份,回收率83.9%,有效问卷24份,有效率92.3%。以期获得影响高脚竞速200 m项目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
1.2.3 专家访谈法
访谈长期从事高脚竞速专家及教练员(具有高级以上职称或培养出取得高脚竞速200 m全国前8名运动员的教练员)。咨询有关高脚竞速200 m项目的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获得了关于影响高脚竞速200 m项目运动成绩的第一手资料。
1.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并进行分析。
2 影响高脚竞速200 m成绩的主要因素分析
2.1 教练员因素
教练员业务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高脚竞速运动员的培养和竞技水平的提高。教练员因素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练员对高脚竞速200 m项目特征认识不深。调查结果表明,要进行科学选材的占26.34%、可有可无的占62.61%、不需要的占11.05%,需要先进技术理论的占31.57%、可有可无的占47.38%、不需要的占21.05%,需要科学训练方法的占28.19%、可有可无的占55.70%、不需要的占16.11%;(2)教练员的培训与训练理论知识更新不及时。仅有36.84%的教练员参加过高脚竞速方面的培训,进行过系统的训练有关的理论学习;(3)教练员之间缺乏合作与交流。88.14%的高脚竞速教练员很少与其他教练员进行交流,担心对该省运动员的成绩造成威胁,一些好的训练方法与手段不希望被其他省市教练员所获取,造成了其训练方法与手段落后。
2.2 运动员因素
运动员是高脚竞速200 m项目的训练对象,是检验训练效果的载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运动员的文化及专业理论水平偏低。通过调查发现,67.34%的教练员认为应提高运动员的专业理论水平;32.51%的教练员认为应提高运动员的智能水平;(2)运动员心理素质有待加强。调查发现,34.33%认为自己的心理素质欠缺,76.32%的教练员认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保证;(3)运动员后备人才严重不足。因为该项目训练异常艰苦,且运动员的流动较大,73.26%的教练员认为目前高脚竞速项目后备人才比较缺乏,因此,后备人才梯队的建设显得极为关键。
2.3 技、战术因素
要努力缩短各省之间高脚竞速竞技水平的差距,首先就要解决技、战术中存在的问题。技术因素包括3个方面的因素。(1)高脚竞速200 m后程跑降速明显。调查发现,84.21%的教练员认为在高脚竞速200 m项目上主要存在的问题是:速度保持能力不强,后程降速明显,前程跑好,后程跑的速度下降快,它阻碍了该项目成绩的提高。(2)途中跑技术有待改进。调查发现,78.37%和68.07%的教练员极为注重对途中跑和后程跑训练。(3)力量素质训练方面。是引起高脚竞速200 m的运动员后程跑降速的主要原因之一。(4)战术因素方面。57.39%的教练员认为高脚竞速200 m项目的运动员战术意识不强,以及教练员的战术安排有误。所以,重视高脚竞速200 m项目的技、战术因素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前提。
2.4 训练因素
影响高脚竞速200 m项目成绩的训练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专项能力训练差。调查表明,有58.62%的教练员认为专项能力训练是影响高脚竞速200 m项目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专项能力训练与身体素质和一般训练能力的发展不协调,影响了运动成绩的提升。(2)缺少有氧耐力训练内容。只有9.48%的教练员认为应加强有氧耐力训练,91.52%的教练员认为要加强速度耐力训练。有氧代谢能力的高低,是导致运动员的后程跑降速明显,但常常被教练员所忽视。(3)专项力量发展较差。71.28%的教练员认为高脚竞速200 m项目的运动员专项力量发展较差,训练方法有待改进。
3 提高高脚竞速200 m成绩的发展对策
3.1 提高教练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教练员业务素质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运动员成绩的提升。(1)组织培训。包括教练员的训练方面的专题讲座,传播技术信息;举办研讨班,讨论相关技术动作以及竞赛规则、规程与裁判法;聘请经验丰富的教练员执教。(2)加强人员的相互协作。管理者、教练员、科研工作者、康复保健人员以及与训练相关的其他人员的要对高脚竞速200 m项目进行全方位、系统的研究,围绕如何提升运动员的训练成绩展开工作。(3)建立教练员技术等级制度。教练员应享有一定社会地位,获得相应的权利,履行应尽的义务。建立合理的考核、奖惩与竞争机制,定期对教练员实施工作评价,采取升降措施,将极大地提高教练员的素质和能力。
3.2 提高运动员整体素质
(1)提升运动员的文化素养。文化素养的提升可以使运动员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得到提高,熟练运用掌握现代科学化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为提高训练成绩打好基础;(2)开阔视野。运动员要不断走出各省去拓宽视野,寻找相互之间的差距,提高对高脚竞速技术的理解和把握,迎接新的挑战;(3)定期开展模拟实战心理训练。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心理压力较大,自我调控能力较弱,训练时跑出的个人优异成绩在比赛中往往发挥不出来,可以通过模拟实战不断强化运动员心理素质。
3.3 加强后备人才梯队建设
高脚竞速项目后备人才的梯队建设是非常关键的,关系到该项目的可持续发展。(1)加大宣传力度、扩大选材范围。加大高脚竞速项目的宣传力度、拓宽选材渠道,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种媒体立体报道,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2)融入到体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高脚竞速的兴趣,扩大社会力量支持高脚竞速运动的发展。(3)与学校相结合培养运动员。其一,单招高脚竞速高水平运动员进入高校培养人才;其二,实现体校与学校的部分合并,加强交流与联系,各省市,大力发展后备力量。
3.4 加强技、战术薄弱环节的训练
(1)加强基础技术的训练。准备活动时可以多做杆性练习,以此来强化基本技术的稳定性,基础技术的掌握对高脚竞速运动员在200 m后程跑中的控制杆的能力尤为重要;(2)提高途中跑技术。高脚竞速的特点是同侧手、脚要协调配合,动作技术如下:支撑腿要用力后蹬,摆动腿大腿高抬至水平,同侧手臂尽量向上拉杆使腿高抬,腾空时间要缩短,上身前倾约5°~10°,控制好高脚杆,小臂拉杆前伸并下压,同时防止杆的旋转,注意力集中,眼睛始终平视前方。(3)战术安排要合理。在高脚竞速200 m项目跑动中要合理分配体能,战术训练要融入到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当中,运动员要领会教练员的技、战术意图,使技、战术水平均衡发展。
3.5 提升训练效果
(1)加强专项训练。教练员要充分考虑专项力量、专项速度、协调能力之间的关系。专项力量素质受快速力量与速度素质的影响,专项力量是专项速度的基础,协调能力训练能使运动员技术动作达到自动化阶段的时间缩短;(2)要加强速度耐力训练。速度耐力提升机体运载氧的能力与耐受能力,其目的是将机体堆积的乳酸所产生的消极作用减少到最低。教练员在训练时应循序渐进,当机体耐受高乳酸浓度的能力增强后,再逐步提高次数、距离和强度;(3)把握好有氧耐力训练的量,为速度耐力训练打好基础;四、建立运动员训练负荷档案。训练负荷档案包括:年龄、性别、专项成绩等,及时记录每个运动员的训练负荷变化,根据队员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训练负荷计划。
4 结语
影响高脚竞速200 m成绩的因素主要集中在教练员、运动员、训练因素和技术、战术等方面。因此,该文提出了提高教练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提高运动员整体素质;加强后备人才的梯队建设;加强技、战术薄弱环节的训练;提升训练效果。以期为提升高脚竞速200 m的成绩略尽绵薄之力,以此来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潘前.中美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初探[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17):18
[3]李景伦.高脚竞速与短跑的比较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5(6):160-161.
[4]梁文敏.高脚竞技教学与训练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2):153-154.
[5]李莹.高脚竞速运动训练的“五性”[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9(4):96-97.
G80-32
A
2095-2813(2017)07(a)-0241-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9.241
艾康(1981—),男,湖南益阳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