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易患群体及应对策略

2017-11-27潘建芬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100009

中国学校体育 2017年7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愿景效能

潘建芬 (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100009)

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易患群体及应对策略

潘建芬 (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100009)

一、哪类体育教师易患职业倦怠

1.职业错位选择的体育教师

选择职业,对于体育教师来说,不仅是选择一种谋生方式,也是选择一种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在一项对体育教师当初从事走上教师这一职业的原因调查发现,排除部分教龄在20年以上的中老年体育教师是国家统一分配外,一半体育教师是源于对体育运动和教师职业的热爱,但还有一半体育教师选择是因为受高考考分的限制、听从父母安排、受高中体育教师和朋友影响等。当选择的职业不是所热爱,当经历风吹日晒、辛劳又待遇低下的工作时,这些体育教师就难以对体育教师职业有持续的热爱、使命和适合,就难以找到自己持久热爱的源泉和乐于承担所赋予的责任,就难免在怨天尤人、无耐混日子的工作中消极怠工,失去信念,产生职业倦怠。

2.有强烈责任使命感的体育教师

据光明微教育网介绍,美国QZ新闻网站刊载了一篇文章,提到一名敬业的、优秀的、深受校方重视和学生拥戴的教师在任教七年后最终选择了离职,原因一半是因为敬业的她承受不了无法全方位帮助学生的愧疚感,一半是因为七年以来拼尽全力工作耗尽了她所有的耐心和精力。现实中不难发现,那些把自己的工作当成社会责任和使命的体育教师,那些视对学生负责为己任的体育教师,通常对工作有超出常人的热情和精力,对工作有超出常人的付出和奉献,对工作是各种心甘情愿和全心全意,他们的奉献付出一直耗费着其情绪资源,他们往往更容易筋疲力尽,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3.处于工作环境失衡的体育教师

体育本质是人类超越其他动物的竞争力的体现,因此在体育教师的性格中,有着潜移默化的争强好胜因子。他们往往希望得到追求卓越的感觉,追求将自身的优势、能力发挥到极致的状态,在满足心理需求的基础上,做起各项工作来是热血沸腾、充满干劲。但当学校体育不被领导重视、体育学科地位不高、体育课可有可无被随意挪用挤占、体育教师干得多却被认可的少、在评职评优奖励中被边缘化、户外高强度的辛劳、学生安全的压力、威胁自身健康的身体疾病等问题长期存在得不到缓解之时,当体育教师自身的内部资源耗尽而无补充、个人能力得不到发挥、缺乏挑战性、难以获取成就感、自己表达的意见得不到重视之时,就会引发倦怠。

4.处于职业发展高原期的体育教师

研究证明,年龄30~40岁、教龄6~10年是教师职业倦怠状况最严重的阶段。对于拥有10年教学经验的体育教师来说,一般业务达到熟练阶段,能轻松胜任体育教学工作,是从经验型或熟练型教师迈向卓越型教师的关键期,一般会开始产生高原期,出现激情逐渐淡化、容易疲劳、会焦虑、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也有的体育教师是因为不断进行低水平的重复教学,有的是需要完成很多与业务无关的繁杂工作,有的是期望过高而感到力不从心,有的是个性和价值观难以符合工作需要,或是家庭、个人方面的重大事故等,表现出职业发展的高原期现象,并出现职业倦怠感。

二、建议

1.增强自我效能感

相关研究证明,自我效能感是个体自我调节的重要机制,提升自我效能感是预防、缓解和克服职业倦怠的有效手段;体育教师自我效能感越高,越不易产生职业倦怠;自我效能感在体育教师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之间能起调解作用。自我效能感就是指体育教师怀有的认为自己能掌控形势并获得良好结果的信念,就是体育教师需要自己增强对自我能力的感觉,就是体育教师增强自己实现锁定行为目标的信心,就是应付压力、面对困难的坚持,也就是“我能行”的自我效能。如不要选择那些自己都感觉完成不了的事情,去选择一些你认为能做好的事;从比较容易的工作任务着手,在获得一些成功后再去应对那些较难的任务;忘却以往的失败,记住自己成功的经历;做你直观地能看到自己成功的事情等。

2.悦纳进取体育教师职业

体育教师职业作为天底下最阳光的职业之一,承担着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培养学生健康生活核心素养、完善人格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发挥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素质教育的综合作用。体育教师能否悦纳进取自己的这份职业,不仅关系到其心理是否得以健康发展,而且制约着自己能否得到他人认同,并很好地融入学校社会之中。一个悦纳自己的体育教师,一个进取的体育教师,能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关爱自己,能够在接纳客观事实和自己经验的基础上,设定目标、行动并投入精力,对失败挫折不回避、不否定、不对抗,对优缺点充满自信、坦然面对,清楚自己究竟该如何做,从而提高自己的幸福感、自豪感,维护好自身的心理健康。

3.学会在工作中自我保护

体育教师户外风吹日晒、夏热冬寒、体脑并用的工作特点,体育教师教学、训练、两操、带班等学校事务多的工作特性,需要体育教师学会在工作中自我保护而不是自我破坏。一个体育教师要能够在未来几十年的时间里长久教书育人,帮助、指导和引领学生,而不是短短几年就让自己报废,就要学会保护身体,学会判断哪些事是不重要的,学会避免长时间工作,学会减压减负,学会给自己留一些私人空间。也就是体育教师心里要有一张“时间表”,该工作的时候工作,该休息的时间休息。特别是当自己出现筋疲力尽的时候,硬抗、做超人不是最好的办法,可以选择知难而退、慢慢调整然后再重新开始,这既是对体育教师自身负责,同时也是对学生、学校负责,从而保持健康愉快的工作状态。

4.把握职业幸福感的关键期

在“你大约在工作的第几年,感到最幸福和最不幸福”的调查中发现,工作2~5年的体育教师感到最幸福,工作10年以后的体育教师感到最不幸福,工作1年的体育教师在感觉幸福与不幸福中比例最低。如果体育教师在认为最幸福的工作期间,能够夯实提升自己,能够遵循教育规律开展教学,能够体验到体育教育的美好,就会大大减少或避免职业倦怠。如果体育教师在认为最不幸福的工作期间,能够避免低水平重复教学,能够从兴趣、好奇、新异、融洽的探究中体验愉快,能够在教研中寻找开辟新路径,就可以有效化解高原期带来的职业倦怠。如果新任体育教师在职业模糊混沌阶段,能够承担应对多项任务和角色,能够避免精力分散而一事无成,能够通过自身努力体会到成就感,就能顺利度过适应期,建立起良性职业印象和健康职业定位。

5.勾勒一个自我理想的职业愿景

使命和职业愿景是体育教师在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下维持健康和投入奉献的重要保证。所谓愿景,就是希望看到的情景、愿意看见的景色,就是体育教师最终想成为什么样子、最终想实现什么的图景。体育教师的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与编织的愿景息息相关,同时关联着压力、激励和挑战。有了愿景,体育教师就有了使自己未来更加具体化的取向,就有了在未来想要前进方向的指引,心中就会愿意为预见未来美景去投入,愿意为愿景的实现负完全责任,愿意去接受困难挑战。

6.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价值观具有定向、调节和激励作用,能促进体育教师形成稳定、内在、积极的信念与评价,影响并促进体育教师的工作行为及其结果发生转变。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教师的价值观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体育教师群体在认同、理想、利益、道德、人生价值方面的价值观也发生着变化。如果体育教师持有和践行正确的价值观,会唤起体育教师对职业的热爱,会影响并促进体育教师的工作行为,会树立体育教师终生奋斗的目标,会影响体育教师爱岗敬业的工作状态,会化解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74-158.

[2]王妍,张凯.北京市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工作满意度现状研究[J].运动,2013(12):68-69、89.

[3]孟祥乐.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J].中国健康心理学,2017(5):688-690.

[4]钟远金,邱远.农村体育教师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1):61-63、71.

[5]程凤美.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6):87-89.

[6]李培忠.职业倦怠的理论研究及对策[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6-28.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愿景效能
住院医师的知觉压力和职业倦怠特征分析及对策
一起向未来
立足优化设计提高作业效能
友谊的硕果,美好的愿景
红外空空导弹抗干扰效能评估建模
提升水域救援装备应用效能的思考
职场人职业倦怠扰
教师职业倦怠何时休?
共绘中国与东盟合作愿景
2020愿景:雅尼克·涅杰-瑟贡在大都会的新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