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小学“全员运动会”改革的实践探究
——以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为例

2017-11-27车纯李田生罗清华

中国学校体育 2017年7期
关键词:荔湾区全员运动会

车纯李田生罗清华

(1.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院,510163;2.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耀华小学,510140;3.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蒋光鼐纪念小学,510150)

对小学“全员运动会”改革的实践探究
——以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为例

车纯1李田生2罗清华3

(1.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院,510163;2.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耀华小学,510140;3.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蒋光鼐纪念小学,510150)

一、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现状

为满足学生需求,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等已是必然之势。“全员运动会”是全国学校体育改革的内容之一,也是反映全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思想的标志性工程之一。相对传统的校园运动会,“全员运动会”更重视全体学生的参与,改变过去中小学运动会中“极少人在跑,大多数人在晒太阳”的情况,与传统的校园运动会相比,“全员运动会”更能保证每名学生都能参加多个比赛项目。同时校长、教师以及学生家长也都会参加到项目繁多、形式多样、赛制新奇的“全员运动会”中。

(二)发展趋势

2014年,笔者观摩了北京农学院附属小学举行的首届“全员运动会”,参与对象包括全体学生、家长代表、全体教职工,让他们相互了解、互相协助,增进了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孩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在项目设置中,将趣味性、对抗性和合作性的项目纳入其中,激发了家长、教师及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二、“全员运动会”的实践

(一)“全员运动会”的组织策略

以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坑口小学的“全员运动会”为例,设置了100m弯道名次跑、滚大球、“旋风跑”“寻找足迹”“毛毛虫”“钻山越岭开火车”“穿越火线”“抬小猪”“夺冠高手”等18个比赛项目。师生全员参与、打破传统以班级为单位的分组形式,根据班级序号分组,即每年级的1班为1组,每年级的2班为2组,以此类推,在一定程度上让全体学生都关注赛场上的变化。

(二)“全员运动会”促进了体育特色学校的发展

“全员运动会”是学校发现体育人才,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深化体育精神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开展特色项目为主题的“全员运动会”,全校上下统一认识,塑造体育特色品牌,完善教学内容,合理设置校本课程,明确了特色建设任务,营造体育特色文化。

以荔湾区葵蓬小学开展羽毛球“全员运动会”为例,通过张贴有关“全员运动会”的相关标语,利用墙报、校园广播、校园网、校报等宣传途径加强宣传,提高学生、家长的认识和参与的积极性。此外,学校还有效利用“全员运动会”开展羽毛球特色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全员运动会”依托羽毛球体育特色项目为主题活动贯穿运动会的比赛环节中,根据预设好的比赛项目,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参与。比赛项目包括:羽毛球绘画比赛;我与羽毛球作文比赛;羽毛球亲子团体赛;趣味羽毛球活动:羽毛球掷准、羽毛球发定点球、打羽毛球入圈、打羽毛球比多、掷羽毛球比远、羽毛球吉尼斯、球拍捡羽毛球、羽毛球颠球移动、羽毛球投篮等;班级亲子团体赛——亲子接力赛。

三、与学校体育工作的关系

(一)与特色建设的关系

面对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日益增长、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现状,部分地方已经形成了“以学校特色发展促进薄弱学校的跨越发展、促进优质学校的内涵发展”的工作思路,“全员运动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教育价值与人文关怀的精神,体现了“适合每一名学生,为了每一名学生”的特色情怀,在体育运动中融入“校本化、集体化、生本化、教育化”等特色元素,大力发展“全员参与,全员锻炼”的特色项目,努力追求“具体项目、快乐运动、提高素质、持续发展”的特色效果,将教育的理念变成真正的行动,让行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关系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内容之一,“全员参与,全员锻炼”运动会将使得更多的学生对体育活动从主观认识上得到提升,能够促进更多的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持肯定的态度,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积极健康,并进一步提升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意识。

(三)与体育课堂教学的关系

“全员运动会”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一项新型的活动方式,更好地丰富了学生校园生活,其中主要的因素在于“全员运动会”中的比赛项目大多数根据学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进行的各种各样的创新设计和改编,而体育课又是学生运动中重要的实践场所之一。所以,学校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全员运动会”的项目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可从以下3个方面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进行开发与创新:1.可对体育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从而设计相应的比赛项目。2.可结合课外体育活动开发新型项目,教师可以择优引入课堂,并根据学生特点和需要进行改编推广。如,现有的报纸“风火轮”游戏融合了娱乐性与速度素质、协调素质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从而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的目的。3.应转变教师对“全员运动会”的认识和观念,积极研究“全员运动会”的组织方法,探索“全员运动会”的适宜形式。

(四)与学生兴趣的关系

“全员运动会”的主体是学生,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也应该是学生,学生参与程度取决于他们对运动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学生的运动参与兴趣。因此,要根据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

猜你喜欢

荔湾区全员运动会
全员核酸
图们市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全员培训
广州市荔湾区环市西路小学作品集
读迷作品
我要参加运动会
荔湾区家庭教育学院分院挂牌仪式暨家庭教育专题讲座盛大举行
全员校运会,全员齐参与
get Shopty!我们的运动会
与众不同的运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