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民健身志愿者培训机制研究

2017-11-27宋琳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19期
关键词:全民志愿志愿者

宋琳

(吉林体育学院 吉林长春 130000)

全民健身志愿者培训机制研究

宋琳

(吉林体育学院 吉林长春 130000)

随着健身活动不断发展,尤其是大众健身活动的蓬勃开展,全民健身志愿者愈来愈扮演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因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事业起步相对较晚,且我国志愿服务理论暂时还不完善,在如何进一步提高志愿者素质以及志愿服务质量等多个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该文结合实际情况阐述出当前现状并给出有效的意见和建议。

全民健身 志愿者 培训机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研究以全民健身志愿者的培训机制为对象,并随机选取长春市部分全民健身志愿者为研究样本。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利用图书馆的图书资源和中国知网等网络资源,依据需要查阅和检索相关文献,为文章提供充分的理论论据。

1.2.2 访谈法

对社会一些志愿者、吉林体育学院全民健身志愿者学生等一共20人进行了访谈,了解了全民健身志愿者培训机制的具体情况和志愿者本身对培训的看法及建议。

1.2.3 逻辑分析法

通过资料的分析整合得出相关结论,对文章进行概括总结并进一步分析目前我国全民健身志愿者培训机制的研究现状。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现存的培训模式

当前志愿者服务的中坚力量大多来自大学生群体。目前我国采用的模式以学校培养为主,依托高校,主要使用高校,只有一少部分来自社会。通过选拔的志愿者们再接受高校组织的培训,针对其专业、籍贯进行相关的专业技术培训,岗位培训以及其他类型的培训等,任用有资格有经验的志愿者培训教师分别根据不同的服务内容和不同的服务场址进行授课,培训方式上多以举行讲座为主。

2.2 当前模式的优点

2.2.1 有利于高校体育体系的发展

使普通高校学生参与到赛事中来,感受体育的魅力和带来的附属效果,发展大学生体育,宣传全民健身,极大促进了高校体育的发展。

2.2.2 有助于培训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对于志愿者们进行统一的调配,由相关的高校教师进行授课,培训,使得全体志愿者们有了纪律,有了组织,便于更好的进行管理。

2.2.3 有利于城市文化的宣传

志愿者在从事服务时,也间接宣传了城市文化,大学生将所学专业集合到实践中,能激发出运动的魅力和快乐。在传递健康理念的同时,促进了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

2.2.4 加大对志愿服务的宣传利于选拔优秀志愿者

组织并合理利用高校教师培训志愿者,能促进整体素质水平提高,而高校在校生可以更方便对志愿服务的宣传,同时也可以选拔出更多的优秀的全民健身志愿者。

2.3 当前模式的缺点

2.3.1 举办地经济发展程度影响较强

若举办地的经济发展程度与水平较落后,高校数量与质量不可观,容易导致志愿人数稀少,质量下降,影响全民健身战略的正常贯彻与执行,限制志愿精神的传播。

2.3.2 受节假日影响较大

大学生志愿者形式单一,没有更多的时间与富余的精力来从事志愿服务工作,多数外地学生会选择随着节假日进行迁徙,从而导致了志愿服务人数不稳定,很难长期有效的服务于社会。

2.3.3 志愿者服务周期短

大学生全民健身志愿者的工作周期较短,大多是临时性,不少志愿者因工作原因会选择放弃志愿服务,严重影响志愿服务精神的传承和全民健身战略的进程。

2.3.4 全民健身志愿者缺乏必要的指导和培训

目前的培训多依托高校开展,内容单一,志愿者缺乏必要的指导与培训;没有按其个人需要及特点指定相应的培训内容,培训效果不理想,专项技能很难得到提升。

2.4 全民健身志愿者培训未来的发展趋势

2014年10月20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随着政策的不断实施,国家机构对于培训机制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全民健身志愿者培训机制势必会朝着多元化,个性化,大众化的方向发展:培训体系越加完善,拥有独立的系统体系;培训规模逐步扩大,面向更大更广的社会组织;培训细节与质量也将大水平提高,未来将会培训出更多更优秀的全民健身志愿者。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我国目前以高校为主要志愿者培训机制

培训目标多为高校在校学生,培训方式主要以集中授课、讲座为主,培训人员主要为高校在职教师,以此方式培训而来的志愿者实践能力相对较弱,但文化素质水平较高,对文化底蕴及运动项目的理解也更快,可以承担高水平的志愿服务工作内容。

3.1.2 全民健身志愿者队伍正随着政策的支持不断扩大

随着全民健身志愿者培训主体与培训对象的完善,在这种培训环节制定完整有效的培训体系中,全民健身志愿者队伍在政府相应方针、政策的辅助下不停壮大,逐步拓宽覆盖面。

3.1.3 当前的学校集中授课模式过于单一

单一的高校培训全民健身志愿者模式不适合更好地扩大志愿者团队,不适合发展社会中的全民健身志愿者人群。考核制度不合理,不能达到很好的培训效果。我国目前的培训体系不够成熟,对于培训方面的限制较大,无法大范围的面对民众。

总而言之,当前的这种全民健身志愿者培训机制模式虽然有一定的不足,但同样的也有许多先进之处,只有不断完善不足之处,同时发扬和这类现存机制先进的地方,加大对于全民健身以及志愿服务的宣传,才能更好的达成社会对于全民健身志愿者的需要。

3.2 建议

3.2.1 构建完整的全民健身志愿者培训体系

为保证全民健身志愿者的长远发展,当前的培训机制在借鉴西方国家的培训理念,加强团队服务精神建设的同时,在培训对象的选拔上也应把一部分目光转移到社会各级组织上,如,政府相关部门、企业事业单位、街道办事处、社区、退休老人等,力求涵盖社会各阶层,真正发挥全民健身志愿者的现实意义。与此同时,应大力推进全民健身志愿者培训方法的多元化,使培训内容丰富起来,将短期培训与长期培训相结合,形成常规化培训模式,根据需求制定可供选择的培训内容,注重实用性和实效性。

3.2.2 完善全民健身志愿者培训运行机制

当前的培训大体为集中授课模式,在运行机制上存在很大的漏洞,因此应运用激励手段等在培训管理方面加大力度,纳入考核制度,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有效保护志愿者资源。对于考核不合格的直接剔除队伍,在深入培训之前需要签订协议,再进行培训需求评估、确定培训方案、实施培训等步骤,最后要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如不合格,应返回深入培训之初重新进行需求评估,直到达到培训效果,最终才会被授权实施专业服务。

3.2.3 借鉴成熟的健身志愿者培训经验

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在我国起步较晚,可吸取西方国家成熟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扩大培训范围、拓宽培训渠道、健全奖励机制、综合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培训制度,制定适合稳步长效发展的培训机制,再由大城市逐步带动中小城市,实现稳步发展。

3.2.4 全民志愿者培训机制需要法律保障

当前我国并没有明确的限定规范志愿服务志愿者权利与义务的一类法案,使得志愿者在志愿服务的同时并不明确自身的权利与义务,只有以法律形式明确全民健身志愿者所应得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 ,从基本上提高全民健身志愿者对于志愿服务活动中的积极性,才能更加明确的保护全民健身志愿者的自身权益。全民健身志愿者的法制保护,可以排除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后顾之忧,有助于全民健身志愿者资源开发及利用的深入和持续进行。

[1]张姝.我国志愿者培训体系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

[2]李冬梅.我国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现状及发展思路[C].中国议会,2011.

[3]黄桑波.我国体育赛会志愿服务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

[4]折文娟.北京市社区志愿者培训机制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5]罗浩.对我国大型体育赛事中大学生志愿者志愿工作情况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

G80-32

A

2095-2813(2017)07(a)-0174-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9.174

猜你喜欢

全民志愿志愿者
志愿者
以志愿,致青春
全民·爱·阅读
我是志愿者
全民阅读 让师生遇见更好的自己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为志愿者加油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我是小小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