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①

2017-11-27王朗诃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31期
关键词:竞技状态大赛负荷

王朗诃

(51138119950219XXXX)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①

王朗诃

(51138119950219XXXX)

最早提出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是前苏联体育教育学者马特维也夫,这是20世纪60年代的理论成果。这个理论阐述的是运动员通过训练分期的做法来形成自己的竞技状态,使得运动员在相应的大赛周期内获得最佳的成绩。本文对于训练周期形成竞技状态的理论进行了探究,并且阐述了对于最新的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研究成果,希望能够对相关的体育教学与训练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运动训练分期 竞技状态 大赛成绩

运动分期理论的提出是由马特维也夫根据人类自身的身体机能规律,然后结合运动组织学的原理所创立的一种关于体育训练周期的理论。这种理论具有鲜明的特点。

第一,运动分期理论主要针对的是奥运会或者世界杯这种大型的锦标赛事。对于在全年时间里场次比较多的巡回赛事等并不包括在内。这是对于运动员参加大型赛事获得成绩的保证,但是并不能保证运动员在商业比赛中获得较好的成绩。

第二,运动分期理论可以保证运动员在奥运会或者世界杯这种全球性的大型赛事中获得比平时更好的成绩,但是运动分期理论不能保证在运动员参加大赛之前或者参加大赛之后依然能够获得好的成绩。

第三,运动分期理论不仅仅能够保证运动员在一个大赛周期内获得好的成绩,如果在训练的周期内运动员不断的加强锻炼,对于基础认真夯实,就会在多个大赛周期内获得极好的成绩,而且这种成绩是连贯性的。这样能够确保运动员的运动生涯是螺旋不断上升的,运动员也不会盲目提高自己的运动训练量来达到提升运动成绩的目的。

1 关于运动训练分期的主要的内容

运动训练分期的主要理论指的是在通过运动员的训练来为自己的竞技状态的获得做准备工作。这样可以在竞技的期间获得相应的竞技状态,然后将自己的这种竞技状态转变为自己的运动成绩。但是为了保证避免在比赛前期过度训练的现象,也可以采取在过渡期内让竞赛状态消失的方法。确保整个身体的机能运转正常,保证了赛前与赛后有效的衔接。同时大赛的竞赛日程与大赛期间的气候变化等都会对运动训练的分期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从竞技状态的本质来说其内部的规律性是一致的。

在运动训练分期的理论中,运动训练的大周期一般可以划分为几个运动训练的中等周期,中等的周期又由几个小的周期组成。最后训练日又组成的小的周期,这是一个环环相扣密不可分的整体。为了在比较重大的赛事中获得比较好的成绩,形成一个比较好的竞技状态,争取在比赛中达到运动员的最佳的成绩,这样的要求就使得教练员在时间上对于运动训练的大周期要进行正确的划分,同时还要求教练员对于运动训练的中等周期以及小的周期都要合理的安排训练的内容。确保运动员的运动量适宜,如果调整的不到位就可能面临着事倍功半的风险。

但是在我国的体育训练的教学中并没有中等周期的概念,有的时候教练员会把大周期中时间比较短的部分作为中等的周期。但是这一种划分方法没有把中等周期作为大周期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运动训练的过程中,中等周期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是有必要进行设置的。因为我们有必要对于连续训练的小周期运动效果的叠加进行相应的调整工作。这样既能够保证相关的运动训练的成果,又能够防止运动员在长时间的运动中产生运动负荷的累加效用,对运动员的身体造成相当的损害。这样能够使得运动员在小周期内的运动损伤得到一定的恢复和调整,防止出现训练过度的现象。

为了达到最佳的成绩,运动员有必要在平时加强自己的训练,但是对于机体一定的周期内也要保证其能够得到相应的恢复。在运动员进行训练分期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在运动周期内所要承担的任务,合理的确定相应的中等周期和小的周期。

当运动员的训练程度大大提高的时候,运动员的负荷程度是大大增加的。这样的条件下会出现相互交替的几个规律:波浪型的负荷的增长的规律不仅仅存在于运动训练分期中大的周期,而且在运动训练中小的周期以及中等周期以内都是普遍存在的。这样的规律不仅仅体现在运动负荷的量上,对于运动负荷的强度也是同样适用的。这样的波浪形的规律特点能够使得运动负荷以及运动强度能够得到最有效的结合。能够在最大的负荷强度的同时,对于身体的恢复能力也能够达到很好的状态。这样可以减少在运动训练的过程中,运动训练的难度和过度训练的危险性,能够把这种危险性减低到最低的限度,确保运动员的训练效果,也就确保了运动员能够在长期的训练中保持一个合理的竞技状态。在大的运动训练分期中保持的状态不能够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如果有了中间环节-中等周期环节,就能够对于运动员的整体的恢复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在中等周期以内的时间里可以将最好的成绩在重大的比赛时间时再次发挥出来。

2 现代阶段对于运动分期理论的阐述

面对新的竞技比赛的形式,在全年的时间里运动员的赛程是比较密集的,有时候会参加各种形式的比赛。第一,奥运会和国际大赛的锦标上继续采取积极的追求成绩的方向,同时要对整个竞赛的日程进行相应的安排工作。第二,不仅对于奥运会当年的训练进行计划,并且特别要重视奥运周期的规划与建设,更加要注重的是整个职业生涯多个奥运周期的训练规划。同时,最后指出的是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对于科学的训练周期得到完善和发展。

2.1 通过科学的训练可以延长运动员的职业生涯

在现代体育竞技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如何延长优秀运动员的职业生涯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解决运动员的培养与训练整个体系的问题。

从训练阶段的划分上,我们可以进一步的进行相应的创新工作,由原来的5个阶段的内容增加到7个阶段的内容-开始训练的阶段,以及早期基础训练的阶段和专项的基础训练阶段之外,必须要增加相应的训练阶段:对于能够达到最好成绩的训练阶段、个体的可能性最大实现的训练阶段以及能够保持最好的竞技状态的阶段和成绩的逐年下降的阶段。

2.2 有关于增加新的运动训练的原则性问题

在现在的运动训练的理论里,新的研究成果在不断地应用到科学的训练里去,同时,现代竞技体育里高强度和密度的体育赛事使得伤病成为了运动员最大的敌人。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必须要对坚持的原则进行相应的改变,要在训练的过程中对于伤病进行合理的控制。这样做的理由是如果一个运动员面临着极大地心理压力和身体上训练的高强度的负荷的压力,再加上气候的变化以及激烈的对抗性使得现代的体育运动成为了伤病的多发的地带。产生伤病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就包括不合理的进行相应的训练的安排。所以教练员以及运动员要科学合理的进行训练的安排,除了减轻心理上和身体上的负荷在外还要防止相应的身体上的创伤。这样就能够保证运动员在其整个运动的职业生涯里面遭受比较少的伤病的困扰。

3 结语

这种前苏联学者建立的运动训练分期的理论有着对于运动规律的客观性的反应,这一理论经过了实践中的反复的考验,获得了较多的认可,并且在后期的发展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以及补充。该理论对于国家指导运动员对于奥运会等大型赛事的备战以及在大赛中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准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切实掌握科学的运动分期的理论,提高我们国家的体育事业。

[1]普拉托诺夫弗尼,姚颂平(译).全年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历史、现状、争论与发展前景[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34(3):67.

[2]姚颂平.安排运动训练过程的现代分歧[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34(4):3.

[3]袁守龙.北京奥运会周期训练理论与实践创新趋势[J].体育科研,2011,32(4):56.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31.016

G8

A

2095-2813(2017)11(a)-0016-02

猜你喜欢

竞技状态大赛负荷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竞技状态“峰谷”模型探索研究①
竞技状态理论的中国语义
防止过负荷时距离保护误动新判据
主动降负荷才是正经事
负荷跟踪运行下反应堆一回路控制系统仿真与验证
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的培养与保持
说谎大赛
竞技状态的理论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