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球类技能教学进行体能化设计的思考

2017-11-27朱春江,李明

中国学校体育 2017年11期
关键词:课课球类射门

一、球类教学中体能化设计

1.学习准备兼体能。无论是一般性准备练习还是专项性准备练习,都应让学生动起来。如,在球类技能学习前,要设计密度较大,强度适中,对主学技能有帮助,且兼顾好学生体能发展的准备练习。再如,设计一套有“运、传、投、移”等篮球基本技术的球操,进行“影子运球”游戏(追着别人的影子运球),进行“足球弹珠”(将自己的球踢出去碰对手的球),这些练习,既起到了热身准备的功能,又增强了体能发展。

2.多变组合强体能。“多变组合”是将技术教学进一步泛化,不应停留在“教”技术层面。如,在篮球投篮教学中,不再将投准仅仅理解成将球投中篮筐,而是要有意识地进行传跑、接运、投接运传等组合练习,使球动促使学生也动起来。

二、球类教学中体能化思考

1.借技术动作提升体能。体能的发展要求是多方面的,对于单一的技术获得,要求协调、灵敏、速度等的提升,而对于球类游戏和比赛,突出的是在身体连续跑动中的力量、协调、灵敏、速度、耐力等的提升。如可选择足球的大力射门发展下肢力量;选择篮球的对墙传接反弹球发展上肢力量。如发展灵敏素质可选择抢截球游戏,移动防守游戏等。如发展耐力素质可设计连续组合动作的练习。如发展耐力可选择射门游戏:在场地上用标志物设置8~10个球门,让学生运球通过不同的球门,通过一扇门得1分,2min内看谁的得分多。将技术与体能相结合,进而促使技能与体能双提升。

2.借“课课练”提升体能。在球类单元中的准备环节或者拓展环节,可以“课课练”形式进行球性和基本技能的练习,也可将上一个单元的技术内容设计成“课课练”内容,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上一个单元的技术,无论是增加数量,还是加大难度,学生都能接受,并给学生带来一定的挑战。同时,学生在练习时,不仅复习了已经学习的技术,由于有一定的量和强度,学生的体能也得到了提升。

3.“借”场地提升体能。将全班学生分成A、B、C3组,A组进行15m外接移动球射门,B组进行绕障碍运球,C组进行由教师组织的二过一传球及射门练习。A组练习后,转到B组练习,B组练习后,转到C组练习,以此类推。各组循环练习3个内容,最后将3个练习组合起来,即绕障碍、传球、接教师的回传球后射门。在进行这样的场地循环练习时,需考虑选择的内容、学生的学情、场地的安排等。

另外,发展体能不仅局限于增加密度,也可考虑增加强度,如,加大投球的远度要求、高度要求等。

——朱春江(浙江省海宁市盐官镇郭店中心小学,314412);李明(浙江省海宁市丁桥镇新仓初级中学,314414)整理

猜你喜欢

课课球类射门
足球“射门”有技巧
科学运动会:球类篇
球类课放松实例
“课课练”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价值
“课课练”:增强学生体质的催化剂
单排轮滑球亚洲强队比赛中射门技术运用研究
高中英语复习课课后作业有效性例析
旋风小子(4)
重新认识“课课练”的重要性——兼谈常态课提升学生体质的有效途径
第19届世界杯足球赛射门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