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中国背景下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健康素养培养的思考

2017-11-27康喜来李德武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健康素养体育教育专业健康中国

康喜来 李德武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学校体育

健康中国背景下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健康素养培养的思考

康喜来 李德武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文章以健康中国为背景,以其相关文件精神为指导,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提升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的意义及培养策略进行理论探究,指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不仅是专业技能和健康知识的学习者而且是未来专业技能和健康知识的主要传播者,是我国健康中国建设不可或缺的高等人才,目前高校对其的培养目标比较单一,培养理念相对陈旧,健康素养的培养得不到重视,学生健康水平较低。建议: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完善培养计划;构建科学完整的健康素养培养体系;培养健康优秀的综合型体育人才是国家建设所需,亦是体育院校(系)发展根基之所在。 关键词:健康中国;体育教育专业;健康素养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指明了方向。实现健康中国的战略规划,新时期的体育责无旁贷,特别是高校体育作为培养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阵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提升健康素养是全面提升健康水平的前提,因此在新时期健康中国背景下如何准确把握战略理念,找准定位,发挥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是当下高校体育院校(系)人才培养的使命和担当,高校应对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健康素养给予充分重视。如何积极拓宽学生健康素养的获取途径,有针对性地展开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工作,提升学生对健康信息和技能的利用以增进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创新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是当下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 健康中国的提出与高校人才的健康素养培养内涵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国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诸多问题:生态环境的恶化、饮食卫生的安全隐患、人口老龄化、快节奏的生活等风险因素的增加使得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压力逐渐增大,良好的生活习惯得不到保证。诸多因素造成我国居民健康水平下滑,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大部分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强国战略规划下,当前或者更长一段时间,提升国民健康素养水平,解决国民健康问题这一艰巨任务比历史任何时期都显得重要。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8月21日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发表了“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重要讲话,自此,“健康中国”建设开启了新的篇章。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指导思想。高校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摇篮,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不但直接体现我国高素质人群的健康素养水平,而且关系到我国下一代人的健康素养。所以,研究大学生群体的健康素养水平具有现实代表意义。

2 提升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健康素养的必要性

2.1 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重要途径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体育行业要主动适应人民健康需求,加强对体育与健康人才培养。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作为特殊的大学生群体肩负着重要责任,他们不仅是健康知识的接受者还是未来健康知识和技能的传播者,其本身健康素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未来更多人的健康问题。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也自然是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和国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径和有效平台。在这一现实问题下,关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健康素养,研究其培养现状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培养策略,无论从健康中国实现过程还是其自身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而言都是非常必要的。

2.2 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

在人才强国战略中,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肩负着祖国建设的重要任务和历史使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国家未来一线师资素质水平的高低,也必会影响受教学生的素质水平。所谓高素质人才,不仅是指在专业技能培养层面的高、精、尖人才,还应是要求具有健康身体、高水准的专业素质、健全的人格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其中健康的身体是一切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保证,而健康素养是健康的必要条件,因此提升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健康素养是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不可或缺的关键步骤,也是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

2.3 健康理念下体育院校(系)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体现

学校对于人才的培养,应满足社会需求。在健康中国建设进程中,高等体育院校术科院(系)培养的人才应满足健康中国建设的需求,提供对口的高质量专门人才,避免出现供需错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提升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就是当下体育院校因时之变,应时之需,适应社会和市场对体育专门人才的客观需求。在健康中国背景下,高等体育院校(系)应积极创新培养方式,优化课程设置,调整教学内容,注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健康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立足根本,服务社会,体现高校人才培养在社会建设中的先进性和优越性。

3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健康素养的特征

3.1 对健康知识理念的掌握

据了解,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主要通过单招、高水平招生和国家统招等方式进入高校学习,在考核中主要通过技能和文化课结合测试录取的方式。大多都注重体育技能的练习,文化课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对健康卫生知识的了解也相对较少,即使有也是与运动损伤预防相关的简单知识。在对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传染病防治、科学健康观、慢性病防治等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因此,在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健康素养培养过程中要加强对健康知识和理念的认识教育。

3.2 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通过对部分体育院校(系)领导、老师的访谈和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动态观察访谈了解,大部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较差,主要体现在:第一,没有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大部分学生都有晚睡的习惯,不能按学校规定的科学时间作息,甚至有一部分学生迷恋网络游戏,彻夜沉溺于网吧,这对健康的危害是极大的;第二,没有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大部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不能做到一日三餐的规律饮食,运动前后不健康饮食以及偶尔的暴饮暴食,更有胜者嗜酒成瘾,这些都对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损害;第三,由于对健康知识的缺乏造成运动损伤,在教学训练中由于健康知识浅薄、预防意识不强,很容易造成运动损伤;第四,自我健康检测,大部分学生没有自我健康检测的习惯,只有在身体处于不正常状态时才会选择医院检测和就医;第五,健康情操的培养,由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特性,使大多学生都具有相对自由的发展空间,但在成长过程中由于个人兴趣、他人、社会等环境的影响和较弱的自我管理能力,造成学生在价值取向、思想品德、心理等方面的扭曲发展,以至于影响人格和心理的健康。

3.3 健康技能

相对于健康知识理念和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而言,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健康技能较强,因为体育教育本身是促进健康的有效手段,体育运动具有愉悦身心和增强体质的功能,并且通过一定阶段的学习,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掌握一定的科学运动原理和运动技能,可以有效促进身体健康。但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健康卫生知识依然薄弱,如果能加强对医疗卫生知识的学习,再结合体育教育、训练的理念方法与手段,便能够很好地提升健康素养以至促进健康水平。

4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健康素养的培养策略

4.1 个人的自我培养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应注意个人健康素养的培养。增强对健康知识理念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养成良好的作息、饮食卫生、个人健康监测的良好习惯;掌握科学的运动理念和方法、运动技能,培养良好的运动健身习惯;运动营养和运动康复相结合,体育教育和医学相结合制定个人的科学运动处方。

4.2 家庭对健康基础素养的培养

家庭对学生健康基础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家长在提升自我健康素养的同时还应做好对孩子健康素养培养的教育和监管,例如增强孩子的健康卫生、疾病预防知识,制定科学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营造良好的家庭健康氛围,培养孩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加强对孩子的健康教育,学习促进健康的技能等都将影响孩子以后健康素养的培养。

4.3 学校培养目标的制定和课程设置

学校体育和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以及相关课程的科学配置是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健康素养增进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查阅资料和访谈发现,大部分体育院校和术科院系关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都大同小异,大多都将培养的重心放在专业技能的培养以及以社会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单一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而忽视了其健康素养,缺乏综合全面的培养目标定位。课程设置以培养目标为导向,相应健康素养课程开发和配置较少,专业类课程居多。因此,在未来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要处理好多元性目标和核心目标的关系,合理配置专业技能和健康素养的课程,以体为主、体医渗透、体文结合,以实现一专多能人才和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

4.4 社会提升学生健康素养培养的策略

社会应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营造良好的运动氛围,增强社会健康促进和学校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加强体医的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例如医疗卫生部门可以加大对大学生群体健康卫生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体育院校可以不定期地邀请医学的相关专家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开展有关健康素养的讲座;通过社会企业等公益资金的赞助,医疗部门可以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提供免费的健康检测等方式来促进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健康素养。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1)全民健康目标得以实现,提升国民健康素养是关键,体育教育蕴含着健康与教育两大国家战略,是两项工作的重要结合点,如何实现体育教育与健康中国的有效对接,考验着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思路和实践路径。

2)以健康中国为背景,以十三五规划为契机,树立正确的培养目标,创新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机制,是提升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健康素养的前提。

3)切实加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健康素养的培养,是从局部到整体实现我国居民健康水平全面提升的重要战略途径。

4)健康全面的人才培养是学校育人根本,对国家而言是积极阳光的社会生态之关键,对一个民族而言,是强大生物和文化遗传的内在表征。

5.2 建议

1)我国国民的健康水平还很低,2013年的平均水平仅为9.48%,高校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和行为塑造的关键时期,对他们的健康素养的培养刻不容缓,体育教育一头连接健康手段,一头连接健康知识,应结合学生发展规律和特点齐头并进加强其健康素养的培养。

2)体育教育要进一步丰富“健康第一”的内涵,在增强体质获得技能的同时要进一步培养学生健康理念、普及健康知识、建立有效的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

3)扩大对特定人群健康素养的精细化研究,将更多的人力、物力资源投入 体育教育专业特殊人群的健康素养的研究中,为其健康全面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发展思路。

4)体医结合,建立体育院校(系)和医疗卫生机构的有效互动和联合培养机制,创新健康素养的检测体系,设置合理的个人运动处方,形成良好的健康素养培养环境。

[1] 国卫宣传发〔2016〕62号.关于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的指导意[S].2016-11-18.

[2] 国卫宣传发〔2017〕2号.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十三五”全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规划的通知[S].2017-01-11.

[3] 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S].2016-10-25.

[4] 王萍.国内外健康素养研究进展[J]. 中国健康教育, 2010, 26(4): 298-302.

[5] 国卫办宣传函〔2015〕1188号.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年版)》的通知[S].2015-12-30.

[6] 沈莉,孟国祥.南京某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调查分析[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11(2): 123-126.

[7] 王飞加.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养成教育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4):518-520.

[8] 郭静,杜正方,玛莎. 北京市大学生健康素养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11(6):442-444,450.

[9] 黄汉升,季克异.《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解读[J].体育学刊,2005,12(6):1-5.

[10] 黄汉升,陈作松,王家宏,季浏,方千华,贾明学.我国体育学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研究——《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与解读[J]. 体育科学,2016,36(8):3-33.

Reflections on the Cultivation of Health Literacy of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ealthy Chinese

KANG Xi-lai,LI De-wu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119,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ealthy of China, documentation, interviews and logical analysis methods are used to improve the health literacy of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s sense. Noted that the P.E. majors are not only the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sound knowledge learners,they are also the future expertise and key deliminators of health knowledge and indispensable for healthy China-building high talents. At present, the training goal and concept for them are relatively simple, old and lack of awareness. Suggest that cultivate comprehensive sports talents excellent health is required for national construction, so we should pay more emphasis on cultivating the innovative talents, improving the training plan and establishing a complete scientific health literacy training system. Key words:healthy of China;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s; healthy literacy

2017-05-16;

2017-07-03

康喜来(1965-),男,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G807.4

A

1672-1365(2017)04-0100-03

猜你喜欢

健康素养体育教育专业健康中国
基于文献计量的国际健康信息素养评估研究
新课标下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以健康共治实现全民健康管理
优化护理首诊宣教内容对心血管患者阶段性掌握宣教内容的影响
“健康中国”是对人民福祉的庄严承诺
体育专业课教学中学生满意度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