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道德建设视角的我国竞技体育竞争力提升研究

2017-11-27杨利勇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竞技体育提升竞争力

杨利勇

(枣庄学院体育学院,山东 枣庄 277160)

◀体育人文社会学

基于道德建设视角的我国竞技体育竞争力提升研究

杨利勇

(枣庄学院体育学院,山东 枣庄 277160)

道德不仅是约束和引导人们行为的利器,而且还是竞技体育竞争力的孵化器和助推器。道德能够保障体育生态的健康发展,能够使体育系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能够提高体育人才的综合能力与水平,能够使竞技体育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竞技体育竞争力的提升。道德缺失,不仅难以保障和支持竞技体育竞争力的提升,而且还会导致竞技体育竞争力难以形成。要想提升竞技体育竞争力,加强道德建设势在必行。为此,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文关怀;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确保公平、公正;建立利益整合机制,规范各方利益;使体育生态风清气正,让敬业、团结、诚信成为主旋律,才能够将道德转化为竞争力,进而持续推动竞技体育竞争力的提升。 关键词:道德;竞技体育;竞争力;提升

我国竞技体育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唯有积极提升竞争力才是必由之路。有了竞争力,就能够表现出过人的硬实力并取得理想的成绩。竞技体育硬实力固然重要,但硬实力却是来自于软实力,如果体育软实力输人一筹,必将在竞争中处于落后。而体育软实力的提升,却是来自于道德。如果道德缺失,公平难觅,假、潜、黑猖獗,根本就无法打造出竞技体育竞争力。唯有在道德的引领下,体育才能在正轨上前进,才能苦练内功,减少内耗,谋划长远,才能真正实现竞争力的提升。

1 道德之于竞技体育竞争力的价值

1.1 护航-保障体育生态的健康发展

第一,体育制度是竞技体育竞争力提升的关键,而体育制度的核心是道德。一方面,道德是体育制度的灵魂。体育制度是具有一定道德价值人活动的结果,是一定时代行为主体的伦理精神的观照[1]。体育制度是体育道德与精神的外化,直接层面上规范了体育行为,改进赛风赛纪;间接层面上可以弘扬正气,体现公平,维护制度权威,树立公信形象。如果体育制度失去了正义之维,体育生态就无法有序运转,提升竞争力就是空话。另一方面,道德是体育制度运行的润滑剂。体育的健康发展,需要铁的纪律,需要制度的刚性约束,防止制度变成“稻草人”。然而仅有制度的刚性是不够的,还需要有非制度性约束。就制度执行而言,贵在自觉,自觉才会自愿,自愿才能自律,制度才能真正落实到实处。体育制度具有滞后性和不完善性,过程之中需要道德来弥补制度带来的问题,而不是钻空子破坏制度。这需要更高程度的自律,更加强调人与人沟通交流,更加强调责任感。道德把外部强制转变为自我约束,从而发挥了制度应有的功效。道德是体育制度运行不可或缺的润滑剂和整合因素,是提高制度执行力的关键, 也是竞技体育竞争力绩效差距的界标。同时,制度具有一定的时空性,需要不断修复完善和创新。道德让好的政策、制度得以延续,克服了人治现象,杜绝了人走政息等现象的出现,从而保障体育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第二,能够消除体育异化。体育是一种精神,是一种道德图腾,是全人类共同的旗帜和信仰[2],而金牌仅仅是一种符合而已。可是,在唯金牌论的影响下,人的灵魂被扭曲,致使体育异化严重,严重威胁到了体育的生存与发展。铲除体育异化势在必行,而最彻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体育主体的道德素养。道德使人们真正理解与认识体育,强化本质、消除功利,让体育重新焕发青春。道德之下,诚信与公平凸显,假球、黑哨、体育潜规则等就会烟消云散。道德之下,人的价值凸显,就会由工具变为主人。道德之下,伦理式关怀成为了主流,体育人才的人格权、发展权等就会被重视,国青“血书”事件、“王德显事件”等异化现象就会绝迹[3]。竞技体育之中,身体接触频繁,摩擦在所难免,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是灾难性的。在道德的引领下,人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并用合乎情理的方式解决问题,从而化解了矛盾和冲突。宁失球不伤人的容志行参加各种国内外比赛近千场,却从未得过一张黄、红牌子,而且从不报复对手,能够及时化解可能出现的冲突[4]。

第三,剔除了急功近利的行为。竞技体育竞争力的提升永远不是急功近利的产物,是长期积累和苦战攻关的结果。道德会使人们选择有利于长远发展的行为方式,科学合理地搭建出人才培养体系,认真而踏实地做好各方面的工作,而且能够牺牲一些眼前利益,使竞技体育发展具有远见。立足于打造百年俱乐部的鲁能,深耕青训,17年来向各级别国家足球队输送148人。鲁能足校不只是鲁能俱乐部生存的根基,更是整个中国足坛发展的重要基础,被誉为中国足球的“黄埔军校”[5]。道德之下,体育人才专注于训练和比赛,遵循科学化训练,不拔苗助长;用诚信践行公平竞争,拒绝使用兴奋剂、贿赂等龌龊的手段赢得竞争。竞争力的提升,来自于刻苦训练,来自于敬业与创新。在人才“化蛹成蝶”的过程中,道德居功至伟。

第四,减少了浪费。道德之下,体育主体就会尽心尽力,敬业守责,务实求真,必然会减化许多不必要的手续,减少了决策过程中的复杂性,缩短了决策时间,降低了运行成本和浪费,从而提升了运行效率。体育科研的准确率、正确率越来越高,使得科学化训练水平越来越高,从而保证了体育竞争力的提升。道德保障了体育生态的健康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竞技体育竞争力的提升。

1.2 凝心-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竞技体育竞争力的提升,需要凝聚力,而凝心才能产生凝聚力。第一,道德是形成凝聚力的前提。体育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竞争,需要对人的尊重、理解、信任、关心,这样才会使体育主体更努力。有了道德,尊重、信任、理解、包容拉近了团队成员的心,使得归属感和温暖感、责任心与荣誉感倍增,消除了猜忌、隔阂,建立了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一个和睦、融洽、向上的训练和生活氛围,人们感到心情舒畅,使得整个团队关系融洽、情同手足,团结一心,从而产生出强大的凝聚力和惊人的战斗力。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当然仅有内部凝聚力显然不够,还需要外部的协作。道德使各种协作成为了可能,并且推动协作不断地走向深入和迈向更高层次。道德之下,团队间、各部门间就会通力协作,各种资源得以发挥应有的效能,形成强大的合力,进而迸发出巨大的能量。

第二,道德是形成凝聚力的根本。道德为团队营造了公平、公正的环境,使得成员间彼此协作、互助互利成为现实。有了公平与公正,每一个成员就会从情感上敬重,从心理上接受,行为上自觉遵守,就会极力维护团队的利益和荣誉,使得凝聚力剧增。团结就是力量和智慧,没有诚意实行平等或平等不充分,就不可能有持久而真诚的团结。只有把好公平公正关,才能赢得团队成员的信任和支持,才能凝聚人心。只有在公平竞争的引领下,体育才会有更为高远的目标,并拥有科技创新、科学化选材与训练的不竭精神动力[6]。

第三,道德是凝聚力的保障。在道德的护佑下,体育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得到了有效调节与规范, 团队的各种规章制度更加规范,实现了管理的有序和高效,打破了种种壁垒,化解了地方保护主义,形成了战略联盟,使得资源效益最大化,从而推动了体育竞争力的快速提升。如果利欲熏心,互相攻讦、互相为敌,散沙一盘,凝聚力全无,竞技体育竞争力的提升只能是空谈。

1.3 提能-提升体育人才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第一,道德以间接、隐性的方式,渗透在训练和比赛中,没有隐性的道德,就不会有显性的竞争力。首先,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道德是为人做事、安身立命的根本,道德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以及正确地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和规范自己行为。有了道德,体育主体就能识大体、顾大局、克己奉公,以顽强的意志克服训练和比赛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不向挫折屈服,顽强拼搏奉献出自己应有的价值。道德具有超越性,它可以引导人、促使人不断反省自身,不断突破有限性、追求无限性,实现自身的完善和丰盈[7]。宋朝司马光提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师也。”在道德的引导下,竞技主体就会不断创新,不断完善自我,不断超越自我,从而铸就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第二,提高体育人才的敬业精神。道德使得体育工作者的精神财富得到极大丰富,能够激发他们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力,不断地进行自我鞭策,不断地挖掘自己的潜能,管理好自己,严格要求自己,从而使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够得到较大的提高。第三,建立了和谐的环境。道德为体育构建了一个良好的内外环境,尊重、互助成为风气,在产生强大凝聚力的同时,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他们的潜能也得到了有效地挖掘,从而使他们的综合能力不断攀升。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卡耐基曾经说过:一个人成功的因素,15%可以归因于他的专业知识,85%却要归因于人脉关系[8]。有了道德,体育人才会得到认可和接纳,能力才得以发挥和实现,并能获得良好的人脉关系,常言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有了人脉,就能获得更多的支持与帮助,所获得的能量也就越大,自身能力的提升就越快,事业就会越发达。道德之下,体育工作者的智力水平、技术、技能不断提高,训练手段也越来越先进,人才的能力与水平就能得到快速提升。

1.4 强基-提高社会的支持度

竞技体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而道德为赢得更多的支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首先,形成了良好的体育环境。道德让体育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向社会和人们传递着正能量,使得体育精神深入人心,提升了人气并形成了浓郁的体育氛围。氛围浓郁,开展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就会大增,体育人口就会增加,这就极大地促进了体育文化建设。在道德护佑下,体育竞赛就能健康运行,而且干净、纯洁;这样人气就会越来越旺,参与者就会更多,从而实现了体育的良性循环。体育立足于沃土之中,就能够茁壮成长,成为参天大树。道德使得体育政策法规更加完善,体育投入也会更加规范,自然就能形成上下贯通、各方联动的协调机制,形成支持体育发展的合力。为了进一步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最近国家出台了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政策,最大限度为企业‘松绑’,让各种体育资源‘活’起来[9]。从而激发了社会资本投入的积极性,带来体育市场的繁荣与发展。但是也只有形象与口碑好的体育赛事,才能获得社会的广泛支持,才能够不断发展壮大。若无道德,体育赛事乱象丛生,就无法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其次,增加了体育的无形资产。道德使体育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与信誉,必将会给体育带来巨大的市场,也就能够为体育创造出无限的价值。就体育赛事而言,道德推动了赛事的健康发展。由于假球、黑哨的泛滥,致使中国职业足球经历多次“裸奔”尴尬,无人喝彩。而随着足球反腐重拳的重击,足球大环境得到了有效治理,使得中超的无形资产得到了较大的提高。2015年,中超公司卖出的中超版权在7000万-8000万。而未来中超版权每年的价格猛增至16亿!5年80亿也创造了中国体育转播史上新的记录[10]。对于体育团队来说,道德素养高,能够使团队收获较高的人气,能够提高自身的价值。中国女排姑娘听到国歌行注目礼,足以说明这是一个道德卓越的团队。卓越的道德素养,不仅使她们备受外界盛赞,而且也成为了更具战斗力的团队。人气爆棚的女排,吸引了亿万中国的关注,里约决赛收视率是春晚的两倍,女排决赛局间广告卖出了5秒广告211万的天价[11]。就个人而言,拥有了较高的道德素养,不仅会被广大体育迷所喜爱,也会被商家所追逐为其代言。负面新闻不断的孙杨,商业活动大幅减少,甚至一些公司要向孙杨追讨赞助费[12]。道德树立了形象,提高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度,推动了体育文化建设,拉动了体育产业的发展;也使得体育文化、体育产业、竞技体育形成良性互动,必然会获得社会的广泛支持,为竞争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道德缺失对体育竞争力提升造成的危害

2.1 道德缺失—体育竞争力的提升难以得到保障

体育制度是体育生态健康发展的保护神,而道德是体育制度的灵魂。道德的缺失,使体育中的许多法令、法规与合约成为了一纸空文,毫无约束力,更无执行力。中超各俱乐部曾经都签了诚信比赛的合约,其结果就是废纸,假球、“黑哨”依然大行其道,甚至使中国足球水平一滑再滑。道德体系的崩塌,体育制度被无视、被任意践踏,弄虚作假,破坏赛风赛纪现象比较严重[13],体育只能在无序的“泥潭”中越陷越深,无法自拔。道德的缺失,使得急功近利、弄虚作假泛滥,造成了人力资源巨大的浪费。道德的缺失,使得地方保护主义大行其道,丧失了公平与公正,发展力必然会减弱,必然会制约竞争力的提升。奥运会女举周俊0分,就是举摔柔中心为了“照顾湖南”,又无法“摆平湖北”,而造成的惨痛的现实[14]。体育制度缺乏约束力,丧失执行力,何以能够保障体育竞争力的提升?

2.2 道德缺失—体育竞争力难以得到支持

外界投入是体育生态系统存在与发展的动力,也是体育竞争力提升的保障。而体育道德的缺失,人们只能是望而却步,许多商家撤销赞助合同,许多家长限制孩子进入。由于中国足球的假、赌、黑,导致全国踢球人数猛降,下降了大约三分之二[15]。道德缺失,使体育成了假、丑、恶的代名词,对于本来就排斥体育的国人来说,谁还愿意靠近或参与体育呢?长此以往,人们将会远离体育。体育无法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部分,体育文化建设就将无从谈起。没有了社会体育文化氛围,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体育人口的扩大,体育市场的开发,体育产业的发展,就会成为泡影,何来广泛的竞技基础?体育竞争力的提升,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3 道德缺失—致使体育竞争力难以形成

竞技体育竞争力的提升,源于公平竞争,源于诚信。然而我国体育中,假球、黑哨、潜规则等现象层出不穷,放眼体坛,公平远去,净土难寻,比赛弄虚作假,破坏赛风赛纪现象比较严重,致使体育的发展举步维艰。道德的缺失,压抑了体育人才与科技的活跃程度,造成了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匮乏,致使创造力与发展力减弱,提高训练水平和效果只能是痴心妄想。一位著名教练曾说,“现在教练员们的思想都混乱了,没几个人在教学上下功夫,心思都放到吃药上去了”[16]。造假回报丰厚,实干难有收获,甚至被嘲讽,谁还愿意实干?当造假成了常态,急功近利、贪欲无度、人心涣散,实干之人难觅,公平被肆意践踏,带来的是体育人才的退化、流失和浪费,体育发展活力大减,必然导致体育竞争力难以形成。

3 道德转化为体育核心竞争力的路径

3.1 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文关怀

体育过程艰辛无比,且结果难料,挫折、失败经常伴随左右,这就需要尊重与理解,需要各方面的关心与关爱。获得了尊重和理解,体育人才就会更加敬业,忠诚度更高,就会更团结,必然会提高战斗力。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理解之下,体育人才就会卸去包袱,放下负担,走出失败的阴影,从新踏上新的征程。还要加大对他们身体健康的关怀力度,尤其是有重大伤病的体育人才,不能让他们在赛场上流汗,生活中流泪,心底里流血,更不能让家庭和社会寒心。这样才能使他们心无旁骛地投入训练与比赛中,才能提高体育竞争力。努力做好运动员的职业规划,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要力争做到学、训两不误,积极构建体育人才立体化的培养模式,注重能力和体育职业技能的培养,让竞技体育成为他们人生良好发展的助推器,而不是绊脚石。这不仅提高了体育人才的积极性,也使得体育基础越来越厚,竞技体育竞争力就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3.2 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确保公平、公正

公平公正才能赢得信赖和人心,才能提高主体的积极性,而公平需要制度来维护,这就需要科学的制度。首先,我们要健全体育竞赛选拔制度,保证运动员、裁判员的选拔、选派规范公开而又透明。让有能力、有水平,想干事、能干事的人,就能够在公平的环境中脱颖而出,从而做到位得其人、人尽其才,资源效益最大化。其次,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确保制度的刚性,提高执行力,从而保证公平、公正。再次,还要建立道德监督方面的法规和细则,不断完善道德监督管理体系,及时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和道德失范行为。而且还有加强社会舆论监督机制的建设,加大社会的谴责、惩戒的力度,营造解决问题的强大舆论压力,使体育系统不敢、不能再有类似行为出现,确保公平与公正。那么,体育生态就会风清气正,就会“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这不仅提高了体育主体的敬业精神,而且还防止了体育人才的流失,提高了激情与活力,必将会极大地推动竞技体育竞争力的提升。

3.3 建立利益整合机制,规范各方利益

利益是道德的基础,利益分配不合理,必然会导致道德的滑坡,建构利益整合机制至关重要。首先,体育主管部门需要推行阳光决策,让各种利益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都能表达各自的利益诉求;同时还要制定合理公正的利益博弈规则,使每一个群体的利益都能够得到应有的保障。当然还要提高体育制度的执行力,确保公平与公正,这样体育人才的积极性、创造力和敬业精神,就会大幅度地提升,从而达到提高体育竞争力之目的。其次,要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将体育主体的现实与长远利益统筹好,兼顾国家、地方、俱乐部和个人的利益,认真了解体育主体的利益诉求,并积极进行协商,确保利益分配的公平性。这样各体育主体就会撸起袖子加油干,竞技水平就会得到较大的提高。再次,要健全利益约束机制,加强对利益主体的约束,才能引导他们以正确的方式获得利益,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只有妥善处理好了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规范了他们获取利益的行为,体育系统中的乱象就会绝迹,就会用诚信获得自己应得的利益,从而将道德转化为体育核心竞争力。

4 结语

道德不仅是体育的安身立命之本,更是竞技体育竞争力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无形资源。离开了道德,不仅难以保障和支持竞技体育竞争力的提升,而且还会导致竞技体育竞争力难以形成。离开了道德,体育生态还会陷入无法自拔的泥潭之中,甚至会分崩离析。体育生态健康发展离不开道德的护航,体育系统的凝聚力离不开道德的作用,体育人才能力的提高离不开道德的引领,体育获得社会广泛支持依然离不开道德。道德增进了竞争力各要素的强度,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成为了竞争力提升的源泉。为此,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人文关怀,坚持公平、公开的原则,积极打造公平竞争平台,利、义兼顾,建立利益整合机制,规范各方利益;只有这样,才能让公平永驻,关怀长存,才能使体育生态更健康,才能将道德转化为竞争力,才能提升体育竞争力。道德是体育强根健本的关键,更是竞技体育竞争力的孵化器。加强体育道德建设,是实现体育强国的不二选择。

[1] 唐琛,张铁雄. 论体育文明与体育制度伦理[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59-260.

[2] 刘艾林. 恒大赛场掌风云评选丢声誉 [N].北京青年报,2015-12-04(A17).

[3] 杨利勇. 道德实力:竞技体育真正的竞争力[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5(4):69-73.

[4] 容志行技艺惊人以德服人“志行风格”国足坐标[EB/OL]. ttp://sports.sohu.com 2012-07-19.

[5] 黄埔军校!鲁能青训启示录:从金元到价值回归[EB/OL].http://sports.qq.com 2016-03-03.

[6] 杨利勇.诚信:体育竞争力之本[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4(3):147-151.

[7] 李菲.意义危机下的道德教育困境与出路探索[J].教育科学研究,2012(9):18-23.

[8]360百科.戴尔·卡耐基[EB/OL].http://baike.so.com/doc/5370192-5606066.html.

[9] 体育赛事审批改革 刘刚:这一天,我等了11年[EB/OL].http://sports.qq.com 2014-09-03.

[10] 震惊!中超联赛未来5年版权高达80亿天价[EB/OL].http://sports.people.com.cn 2015-09-25.

[11] 中国女排奥运夺冠收视率近70%:完爆春晚5秒广告211万[EB/OL].http://www.qlmoney.com 2016-08-22.

[12] 孙杨形象受损代言损失千万 代言品牌避谈解约[EB/OL].http://sports.qq.com 2013-11-11.

[13] 中央巡视组:体育总局干部多兼职 比赛弄虚作假严重[EB/OL].http://news.xinhuanet.com 2014-11-03.

[14] 女举周俊0分暴露奥运选拔的“诸侯争霸” [EB/OL]. http://news.sina.com.cn 2012-07-30.

[15] 邹鹏亮.地方足校现状调查:家长不支持球少年锐减2/3[EB/OL]. http:// sports.sohu.com 2008-12-21.

[16] 吴 平.全运会违禁行为触目惊心 成绩浮夸风日益高涨[N].体坛周报,2001-02-10.

Research on the promotion of competitive sports competitiveness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ral construction

YANG Li-yong

(Dept.P.E. Zaozhuang University, Zaozhuang 277160,China)

Morality is not only the constraints and guide the behavior of people,but also the incubator and booster of sports competitiveness. Moral can guarante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ports ecology, can make the sports system to form a powerful cohesion,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and level of sports talents, can acquire a wide range of social support, so as really promote the sports of competitiveness. Lack of moral, not only difficult to guarantee and support the ascent of the sports competition, but also causes a sports competition is difficult to form. If you want to promot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sports, it is imperative to strengthen moral construction. To this end, we should adhere to the people-oriented, strengthening humanistic care; to establish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management mechanism, ensure fairness and justice; set up the mechanism of interests integration, regulate the interests of all parties; make fresh air wind is sports ecology, dedication, unity, integrity, become the main melody, morality can be converted to competitiveness, and then continue to promote the sports of competitiveness. Key words:moral; competitive sport;competitiveness;ascension

2017-05-24;

2017-07-07

杨利勇(1966-),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G80

A

1672-1365(2017)04-0001-05

猜你喜欢

竞技体育提升竞争力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高职院校田径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探讨
初中体育中的课余体育训练与竞技体育终身体育的相关性研究
日本竞争力
天津游泳运动员思想政治现状调查与分析
浅析竞技体育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影响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