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2017-11-26徐立立
徐立立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校应如何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并身心健康地走向社会。
关键词:校园文化;心理健康;优化措施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究
社会文化背景导致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导致人们很容易心浮气躁,都希望成功能够一蹴而就。
当代大部分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条件相比以前优越得多,虽然一部分学生也有离家住校的经历,但他们独自解决问题的机会还是很少,他们步入大学之前所处的环境相对来说更加简单、纯粹。进入大学之后,他们会发现仅仅埋头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参加各种活动,要和来自全国各地、全省各地、性格各异、习惯各异的同学打交道,要努力发挥自己的强项,这样才能脱颖而出。他们之中,有的人很享受这种过程,会很快融入大学生活;有些人则会感觉压力巨大,但又不知如何发泄。这些压力不断地积聚起来,在大学生的心中不断地膨胀,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或者是一句很正常的话都可能成为压力爆发的导火索,带来的后果也许是十分严重的。
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就是心理健康问题。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我国民众普遍没有接受心理疾病的概念,大部分人还把心理疾病归为精神病。因此,学校一旦发现大学生有心理问题,在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家长和学生都很难接受去专业机构进行心理辅导,那么如何预防大学生心理问题和积极引导他们释放压力、解决心理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生活、学习环境也是一种教育力量,这种教育力量我们可以称之为校园文化,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
校园文化是由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相互融合而成的。学校如果没有学生,或者说如果没有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学生,就没办法使这个学校充满生命力。由此可见,校园文化,特别是大学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都有重要影响作用。校园文化活动是自发的,也是自觉的,它一方面受到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也由自身的心理主宰,所以它无处不在,充满现代意识,反映了大学生复杂的心理状态,同时,现代各种各样的文化潮流也影响着它。所以,人生与社会、理想与追求,都会在校园文化中表现出来。
校园文化活动在当今的高等教育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校园文化应该是不断向前、不断更新的,但是它应该能够保持永恒的魅力,应该能够让新一代青年拥有纯净的心灵,应该能够激發青年学生的激情,应该能够唤起新一代青年对高尚的、独立的人格的追求和对高尚的道德的追求。
由此可见,校园文化建设必不可少。
三、校园文化建设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源于美国,因此我们先以美国为例。
美国高校以“良好状态(WELLNESS)”作为培养大学生的规格。“良好状态”包括社会、体力、智力、职业、情感和精神发展六个方面。由于美国大学比较重视大学生社会发展,即社会公德和人道主义培养,所以即使美国社会也在高速发展阶段,社会道德约束力还是很强,大学生的文明素质也较高;而在心理教育方面,“良好状态”有一项是心理发展,美国高校都很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辅导已经成为美国校园文化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由此可见,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存在以下问题:
1.过多重视大学生的体力与智力发展
大学校园开展的活动和进行的激励措施绝大多数是与大学生的体力发展与智力发展相关的,大学生平时进行的很多关爱社会的活动都是“应付差事”,一部分人根本没有真正地体会到关爱社会的重要性。
2.职业发展教育缺乏
造成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原因之一是大学生毕业后步入社会,能否找到合适、心仪的工作的问题。而大部分大学校园的就业和择业指导仅仅选择在大学的最后半年进行,有的甚至根本不进行指导,不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3.缺乏情感上的正确引导
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的情感会有一定的变化,存在不稳定性,他们往往不能认识到这点,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而很多教师“羞于”和学生谈论感情问题,使得一部分学生在情感道路上越走越偏。
4.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大学校园几乎没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的仅仅是几堂讲座、几节选修课,宣传的力度不够,对于心理类的社团也不够重视;大学生在进行心理评测时也不认真,很多大学生抱着完成任务的心理,随便选择,甚至全选同一个答案,致使学校和教师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
四、校园文化建设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化措施
1.不断提高学校的精神环境建设
高校良好的硬件设施可以使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得到改善,从而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而大学生真正匮乏的是精神需求,因此,提升学校的精神环境建设很有必要。
(1)多举办大学生喜欢的户外活动
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并不是放纵他们,而是在课余时间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多举办一些他们喜欢的活动,从而使他们相互之间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多了解,相互交流,放松心情。
(2)多带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让大学生去参加真正的社会实践,让他们从劳动中体会什么是社会环境,并且慢慢适应和融入社会环境中,教师要多和他们进行坦诚的交流,让他们能真正理解和认识社会,而不是以偏概全、钻牛角尖。
(3)举办文艺活动
①举办舞会,在舞会中,可以请一些专业的舞蹈教师教学生跳一些交际舞,并且为大学生讲解交际舞的意义,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情感,让他们在情感上更加成熟。
②举办一些小型歌唱晚会,让学生任意发挥,选择自己喜欢的曲目进行演唱。有研究表明,唱歌可以舒缓情绪,可以增强性格的沉着和自信心。
③举办相声、小品晚会,快乐是治愈一切病痛的良药。
2.不断提高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设
(1)提升心理社团的地位
可以把心理社团提升为院级社团,并且对其进行各方面的支持,比如经费、学分上的激励等。同时,对心理社团的成员进行培训,并且采取考核机制,让其成员切实地感受到被重视,能更加积极地宣传社团,使社团得到壮大,得到学生的认可。
(2)把心理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当中去
教师平时多给学生讲正能量的案例,遇到不好的案例时能从多个方面去感受和分析,树立阳光、乐观的教师形象。
通过以上各种方法,高校校园文化可以使大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独立生活,身心健康地迈入社会。
五、结束语
由此可见,校园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同样,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也需要有良好的校园文化为依托。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参与,把心理健康的思想渗透到每位大学生中,实现学校、学生共同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薛金平.中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实践研究[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4(5):81.
[2]朱立华.美国学生管理模式探微[J].科教文汇,2007(2):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