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如何做好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指导

2017-11-26魏沁菡

文教资料 2017年22期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理工科

魏沁菡

摘 要: 随着近些年就业大环境的变化,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断凸显,而理工科毕业生在就业困难群体中的比例不断攀升。本文通过对高校理工科学生的特点及就业面临的困难分析,为在就业求职中屡败屡战的高校毕业生寻求突破。

关键词: 理工科 高校毕业生 就业困难群体

就业问题是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之一,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变得比较严峻。在高校学生中,就业困难的学生群体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面临的就业考验和问题会更多。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类型

(一)毕业、学业困难群体

求职中的简历投递是用人單位对于毕业生的第一印象,简历中附带的成绩单、奖状证书等书面材料往往成为重要的筛选因素。由于近些年对于高校学生学业重视程度的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学科设置普遍增多,学生的学习要求不断提高,致使某些学习能力较弱或学习自觉性不高的学生成为学业困难群体的一员。随着就业竞争力的不断增强,企业用人单位对于高校毕业生的学业要求提高。根据2015年上海交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数据显示,81.6%的用人单位对于高校毕业生的学习成绩持重视和非常重视态度。因此,在求职简历的投递中,某些学生由于毕业困难及学业困难的因素而导致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的情况屡见不鲜。

(二)心理、社交障碍群体

近些年,由于社会压力多元化,使得叠加性压力源及继发性压力源在高校学生学习、生活中交替出现,影响学生群体正常的生活、交往和发展。高校大学生心理障碍、社交障碍案例增加。心理困难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弱,更容易产生焦虑或者负面情绪,在求职过程中缺乏自信,内心存在自卑的心理。这些学生在遇到困难和被拒绝的时候往往会一蹶不振,影响以后求职面试的发挥。在现实情况中,特殊心理困难学生不在少数,在面试的过程中心理压力更大,表现得更紧张,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之下,只能成为待业者。

二、理工科专业学生的优势与不足

在对理工科学生就业群体做具体的职业指导之前,我们必须对理工科学生有充分而全面的认识。根据调查分析,我们了解到理工科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规则、规范意识,做事清晰有条理,喜欢按部就班、一丝不苟地完成各类事情。在做事的过程中显示自己清晰的逻辑思维和理性思维并且由于学科专业背景的缘故,他们大多蕴藏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储备,加上金工实习等在校时间机会,都具备良好的动手实践能力。再者,由于自己所在专业的理论知识构架的独立性和创新性,他们对自己的专业都具有极高的专业认可度,普遍具有极高的热爱程度。

他们拥有自己的劣势与不足。“工科男”、“理工男”往往给我们一种呆板、木讷的感觉。这恰恰说明理工科学生或许存在做事不够灵活、不会变通、遇事墨守成规、缺少创新意识等问题。此外,相对于文科学生的能言善辩,语言流畅,理工科学生往往会给人一种不善交际、不善表达的感觉,在人际交往的沟通上给予人生硬晦涩的苍白感。加上对本专业的热爱,他们很少激发本专业以外的兴趣,增加其他方面的特长,只局限和着眼于眼前的专业领域。

三、理工科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原因

(一)从社会因素角度分析

1.就业率随经济环境而变化。

理工类专业、院校的就业率受经济大环境因素的主导。在未来国内改革转型期的环境下,尽管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植,但企业运营必然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加之近年来高校招生政策的放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会出现某种低迷。

2.用人单位自主性强,淡化对口、重视能力。

随着近些年国内中小型企业的不断崛起,也伴随国家“自主创新”政策的感召,某些用人单位,尤其是私企单位更注重本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人际关系协调能力。某些资深人力资源管理人士认为,情商在线比智商超群更有助于企业文化的培养及未来企业的发展。在这样大趋势的影响下,某些用人单位在招聘面试时,不再仅仅看中简历中看似丰满完美的人设简历、学习经历、专业方向,更注重应聘者本人的整体面貌、临场应对、综合素养。这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为他们的求职之路设置屏障。

(二)学生自身角度分析

1.学业状况不佳。

纵观各高校课程设置不难发现,相比较文科、哲学社会科学类等学科,理工科包含的课程相对偏难、偏多。在这种高强度的学习任务和压力之下,部分学习基础较弱、能力欠佳的学生会出现“入不敷出”、力不从心的局面。尤其在面对类似C语言、物理化学等公认难度较大的学科时,某些学生会“屡败屡战”,最终无法修满学分,进而影响正常的毕业。即便有些学生能勉强功课及格,但在就业求职递交简历的过程中,成绩单资料的显示也让用人单位望而生畏,学生在求职中不能以自信、饱满的状态发挥自己。

2.综合素质不全面。

在理工科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中,我们会发现大多数学生都趋于综合素质极度不平衡状态。例如有些学生文化课程成绩优异,但动手能力、人际交往沟通能力较为薄弱;有些学生兴趣特长种类繁多,具有各类文艺才艺大赛经验,但文化课程成绩欠佳。因此,在面对用人单位面试时,这类学生由于自身素质的欠缺和短板,往往会被拒之门外。

3.心理素质不过硬。

毕业生对未来就业的期望值十分高,脱离社会现实的实际状况,这是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因素之一。某些高校毕业生本能追求待遇较好、条件较优的职位职业,倾向于事业单位等所谓的有保障职业的现象也较普遍。由于大学生对社会实际的就业形势不能充分把握,导致其择业观不科学,甚至出现自愿性失业的现象。

四、做好高校就业困难群体职业指导的具体办法

(一)就业困难群体的认定、分类、建档

在更好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时候,我们应该意识到只有在充分了解需要被指导对象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对就业困难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就需要按学生的类别不同,建立相应的学生信息库,达到提升职业指导实际效果的目的。在工作中应当首先对就业困难群体学生做总体的困难群体分类认定,根据不同类型进行归档及建档。只有在工作伊始进行细致明确的分类、归档、排序,后续的职业指导工作才能有条不紊,事倍功半地进行下去。endprint

(二)加强心理建设及情商管理教育

针对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学生群体,学校在开展职业指导时应当高度重视对于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建设及情商管理。心理咨询是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咨询员运用心理学方法,通过会谈,干预、帮助有心理问題者解决问题促使其适应和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持有专业心理咨询师资质的老师应当根据每类学生人群的情况进行有效的干预机制,力求让他们在走向社会时拥有强大的心理建设,足以抵挡未来成才道路中的荆棘。

美国心理学家戈尔曼认为:一个人的成功,20%取决于智商,80%取决于情商。所谓情商指的是人们能否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及照顾他人的感受。在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和就业帮助时,情商管理教育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理工科学生由于学科性质和自身的性格特质,在与人交流和对他人的情绪体验上相对较薄弱。

(三)加强校企间沟通与对接

学校在进行职业规划及职业指导的同时,可以为学生跟企业之间建立一座互通有无的桥梁,让学生在校期间就有机会接触社会,接触企业文化及工作程式,为以后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人角色,进入工作状态做好准备。

学校在着手进行校企间沟通时可以通过聘请企业导师,为学生讲解特定的职位要求,把他们的社会经验传授给学生,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合理安排一些职业生涯的规划;此外,开展企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参加的过程中,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专业及就业观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杜文倩.试论如何做好就业困难群体的职业指导[J].亚太教育,2016(2).

[2]杨茵.浅析“中国梦”视野下的大学生职业思想指导工作[J].教育与职业,2015(11).

[3]刘晓莹.地方高校“职业化”转型背景下的大学生职业指导[J].集美大学学报,2015(11).

[4]马家峰.对加强大学生职业指导“精细化”工作的理性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9).

[5]屈朝霞,夏珑.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的困境剖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0(3).

[6]王微音.论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就业指导策略[J].理论周刊,2010(12):134-136.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2016SJB710073)。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校毕业生理工科
理工科优等生WEY VV6
做好高校毕业生档案转递工作的几点体会
浅谈高校辅导员如何抓好学生就业
浅谈高校毕业班管理工作中的细节之处
高校毕业生如何应对求职过程中的笔试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理工科大学生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理工科类高职女生管理工作探究
浅析理工科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
浅谈理工科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