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基础知识”课内实践教学浅析
2017-11-26许朝泓
许朝泓
摘 要: 实践教学环节是应用型专业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目前,实践教学大都集中在课程的课外实践环节上,且多集中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中,课内实践教学研究相对不足,尤其表现在对于偏重理论知识的课程在课内实践教学方面的研究较为稀少且涉及面较为狭小。本文从课内实践教学方面入手,选择“导游基础知识”课程作为课内实践教学研究,对该门核心课程的课内实践教学进行设计,并对其效果评估进行深入研究,为该课程的课内实践设计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应用型专业偏理论性课程的课内实践有所收获。
关键词: 课内实践 导游基础知识 教学实施 教学分析
作为旅游管理专业重要基础课程之一的“导游基础知识”,是导游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该门课程的特点是知识点琐碎、内容繁多、涉及面广且内容较为抽象,课程内容包括中国发展简史、民俗文化、中国自然旅游资源、地方特产还有古代建筑、各地饮食文化及宗教文化等内容,被公认为综合性特强的人文性课程,学习该门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重点文化知识并运用知识讲解实践的能力,成为高素养的专业人才[1]。
课内实践教学具有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如安排灵活、成本低、联系实际的实践过程容易操作等。容易将课内实践与实施效果二者结合起来,这也是考核课内实践教学的关键点。旅游管理专业本身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因此实践环节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目前本专业课内实践教学方面的相关研究涉及甚少,文章选择旅游管理专业的理论性较强、知识面较广的“导游基础知识”,专门针对该课程的课内实践教学进行一定层面的分析研究,以期对该专业的长期发展有所帮助[2]。
一、“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的教学现状
“导游基础知识” 是旅游管理专业中一门应用型非常强的专业必修课程,同时是导游从业资格考试必考科目之一。课程内容涉及地理、建筑、历史、文化、民族民俗、宗教、园林等各个方面知识,内容多,规律性不强。 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内需要掌握的内容和信息量过载,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其次,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课堂上的实践教学缺少针对性的、有效合理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安排,教学方式单调,缺乏吸引力,大多是教师根据自己的习惯和想法安排讲述内容和课堂组织形式,基本没有一定体系,更没有做到资源共享。另外,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课堂内容缺乏规范的操作流程及时间要求,且课堂全程多是教师个人在卖力表演,学生表现得像观众,整个教学过程参与不广泛,教学效果不显著。
最后,专业教师数量不足。近年来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数量不断激增,授课班级多以大班形式进行,即使教师组织了全班学生进行课内实践过程,但有限的课堂上任课教师不能做到对每位同学进行指导和点评。
二、“导游基础知识”实施课内实践教学的原因
1.教学方法单调,学习内容量过大,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的是导游或者相关工作,是专业的导游基础知识的使用者和传播者,因此学生学习“导游基础知识”最主要目标是希望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对导游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能将所学知识在旅游业相关工作中随时随地地发挥和运用起来[3]。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程内容繁多,知识面广,考点多,记忆难度大,部分内容抽象不易理解等问题,都使得一些教师将主要精力用在教授学生大量文化基础知识上,忽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一定程度地影响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2.授课内容次重点不清晰,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
任课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对教学目标把握不夠精准,必然会导致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够理想。旅游管理专业的“导游基础知识”课内实践教学几近为零,即便有课内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形式单一、参与度不足,主要实践形式和内容体现在课外实践中,但课外实践机会较少,地点有限,且教师很难顾及每位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学生在实践课内一味学习如何讲解实习景区景点,却不明白如何将所学课本知识巧妙地关联起来,仅仅是将自己死记硬背下来的景点知识原封不动地背诵出来[4]。鉴于此,旅游管理专业的“导游基础知识”课内实践教学内容应充分与各方面知识特点联系起来。
3.课时紧张,实践效果不佳。
“导游基础知识”课程内容涉及历史、自然地理、建筑、文学等诸多方面,该课程的正常授课课时是36课时,为了确保该课程的课内实践体系的完整性,传统“导游基础知识”课内实践内容匮乏,整个教学过程几乎都是专题内容知识的讲解和灌输。课程知识内容繁重,且内容面广而复杂,但教学安排中的实践课时却少得可怜,在紧张有限的课时内,教师需要讲授比较多的内容和细节,致使学生在课堂上都是在理解知识点和速记内容重点,课堂上能够跟上教师的节奏已属不易,根本无暇顾及所学知识的消化和运用,更别说对所学知识进行关联分析和实践运用。此外,“导游基础知识”采用的教材往往都是考取导游资格考试的专门考试书目,导致教师教学重点和学生学习重点都围绕导游资格证的考取,通常忽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特性,学生所学非所需,最后实践效果差在所难免。
三、“导游基础知识”课内实践教学实施
在旅游管理专业实训教学中,采取课内实践教学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促进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培养出专业技能扎实的全面性应用型人才。
1.定位课内实践教学的目标。
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活动拓展和开阔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养能力,提升学生在知识认知层面的水平;在掌握充分专业知识的情况下,让学生能够精准、娴熟地在今后旅游工作之中灵活发挥所学知识,从而可以更加充实未来旅游行业的专业素养人才。
导游基础知识课内实践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在专业实践中的综合服务能力和专业讲解水平,课内实践教学的效果培养目标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1)正确价值观的引导能力,作为社会文化传播和推广的旅游业,旅游业工作中首先要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导游讲解过程中注重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引领普及和推广;(2)导游词的编写能力,内容要详略得当且精准完整,文字要优美且具有文化内涵,构思要严谨新颖且层次分明;(3)实际的导游讲解和综合服务能力,景区景点讲解过程中要语速适中,发音清晰且情感饱满,旅游服务过程中的仪表,面容、发型、着装得体大方;(4)旅游服务过程中的仪态,要做到举止优雅且面带微笑;(5)服务意识方面,在以顾客利益为第一要务的基础上,要做到周到细致且礼貌谦让。这五项目标既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又锻炼了学生的综合服务能力、专业讲解水平和服务意识,全面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endprint
2.课内实践教学运用实施的建议。
(1)课内实践教学的课前活动
课前提前大概一周左右的时间,任课教师可以通过专业学习交流平台,如微信群、公众号、QQ群、学习空间等,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库和相关资料,比如以往学生的作品、案例和相关的学习网站等,可以让学生提前学习随后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例如,在前一节课的课后作业中,布置下一节课程的主题和任务,并根据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完成各自的资料准备任务;任课教师可在课前几天给学生提供与下次课程内容相关的视频和图片资料,通过教师给的任务单,让学生对资料进行整理,完成老师的任务清单的同时,归纳出自己的困惑和意见。通过这样一系列阅读、整理和归纳总结过程,使学生对自己下面要学习什么内容、如何学和疑虑和困惑问题有明确的认识。在这一系列自主学习之后,才能达到课内教学的最佳效果;针对技能训练方面,需要通知学生通过登录学校购买的相关导游模拟软件服务平台,并进入该 网站,虚拟游览各个著名景区景点,或者进入全景客3D 虚拟游览模式,了解和掌握电子导游需要如何讲解,应该明确景点景区讲解关键问题,如给谁讲、讲什么、怎么讲等问题[5]。
(2)教师授课中的课内实践方案
首先由任课老师将学生引导进入本节课的内容中,比如给学生假设一个案例情景,这个案例情景要涵盖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和学习的主要目标。对案例情景相关知识进行引导,向学生提供有关案例情景的视频、图片等材料,让学生利用这些教学资料进行活动的分组和协作。总之,在整个课堂实践教学中,任课教师的作用是方向引导和答疑解惑,学生是整个课堂的活动主体。在课堂上,学生的新知识是通过合作、互助、探索等方式获取的。但是,有一点必须重视,那就是避免学生在课堂上的自由散漫,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引导作用,因此,要求教师有很强的课堂组织艺术。各小组在课上通过不同形式展示自己的团队成果,对于表现优秀的小组成果进行推广学习,比如可以将成果上传到学习平台上[6]。通过平台对各小组成果进行评价、反馈、总结,包括学生的自评、老师的点评等。在最后的总结中,任课教师不仅要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还要对各小组的难点和问题进行说明。
(3)课内实践后的课外辅助实践活动
课堂学习结束后,除了课后作业之外,任课教师还要给学生提供知识扩展的资料、资源进行学习,作为本课程的知识延伸。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要及时提交,任课教师通过对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摸查了解,同时对学生中存在的共同问题和个别问题进行共性解答和有针对性的解答,从而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对学生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起到了一定的提升作用。当然,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交流平台,对课堂上没有搞明白的知识点提出疑问,任课老师通过学习交流平台为学生答疑。弥补课堂教学时间不够、问题未讨论清楚的不足[7]。
3.课内实践教学的效果反馈方法。
关于“导游基础知识”课内实践教学效果的好与否,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习结束后的反饋和同专业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点评意见等方面,最重要的反馈结果来自于用人单位对学校培养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综合能力的评价,这也是最能体现学生专业技能和素养的最直观的评价,专业的长远发展就要依靠一批批毕业生在工作中赚取的口碑和影响力。通过用人单位对市场需求人才的赛选,倒逼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方式的调整,课内实践教学则是受到这一系列连锁反应做出的相应改变和调整,对专业学生和专业教师都将是不断挑战和自我完善的过程。
四、总结
通过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的知识特点与课内实践的效果分析,“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的课内实践环节的效果最终将受到整个旅游业相关行业的检验和认同;作为一个偏重实践能力的专业,课内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是不断提升和加强的,因此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能单靠有限且高额费用的课外实习见习。“导游基础知识”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更应注重课内实践教学的介入和应用。
课内实践既简单又易实施的特点,对于应用型较强的专业和专业课程来说是一个双赢的教学实践途径,鉴于目前“导游基础知识”课程在课内实践教学方面的研究和经验相对较少,需要任课教师和相关研究者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具体情况,继续精细化与规范化实施和研究;希冀未来课内实践教学研究加强对数据的整理和挖掘,对不同课程不同专业的课内实践教学效果进行研究和整合,寻找课内实践教学的一般规律和操作缺陷方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段玮婷.“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教学的思路和方法[J].现代教育与管理,2015(08).
[2]崔应荣.课内实践教学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4(20).
[3]张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教学方法刍议[J].中国校外教育,2012(04).
[4]正苏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微格教学的应用[J].内蒙古教育,2016(03).
[5]赖声伟.导游基础知识数字化资源的开发与运用[J].江苏教育研究,2016(07).
[6]李渊.论应用性本科院校旅游管理本科《模拟导游》课程教学改革[J].现代教育管理,2016(11).
[7]于海志.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课程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思考——以呼伦贝尔学院为例[J].西部皮革,2016(10).
基金项目:渭南师范学院人文社科项目(17SKYM27);渭南师范学院校级教学改革项目(JG20163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