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中学英语口语教学之我见

2017-11-26马燕

文教资料 2017年22期
关键词:口语教学互联网+互联网

马燕

摘 要: 当“互联网+”与教育相遇,传统教学中的管理模式、教学手段、学习环境等主流形态正逐渐被互联网予以个性化、创新化改造。互联网与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相结合,不仅打破了传统的填鸭式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了老师和学生间的有效互动和交流,而且满足了新一代中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关键词: 互联网+ 多媒体 口语教学

我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当今时代,随着人类文明逐渐从工业社会过渡到信息化社会,“互联网+”成为时下热词,当互联网与教育相遇,传统教育中的管理模式、教学手段、学习环境、教师专业发展等主流形态势必被互联网予以个性化、创新化改造,成为引领教学改革的新动力。

一、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

1.中学英语口语教学面临的挑战。

尽管越来越多的中学教室配备了多媒体辅助设备,然而现实教学情况中,中学英语口语教学并没有过多地将这些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到教学中,中学口语教学之于整个英语教学,一直以来都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即便少数课堂上涉及口语教学,遵循的基本上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领,学生读,老师教,学生学。应试教育的压力,使中学英语老师们在课堂构建和教学设计时,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听读写做等方面。根据笔者所做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2%的中学生认为,抛开一切外在因素,在听、说、读、写、译五方面,最有用的就是说;40%的学生渴望在课堂上得到一定的口语训练;近90%的学生反映,中学英语老师在课堂上讲授比重占最多的是词汇和语法,尤其对于初三和高三的学生来说,题海战术是每周英语课的常态。

这就反映出学生学习了大量词汇和语法,却缺乏练习英语口语的语言环境。由于中考和高考英语试卷中听力均占有比重,因此在日常英语教学中会安排一定的听力训练,但是听说这两方面没有有效结合。这就使口语教学进入了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只有听和说有效结合,才能在学生间开展良好的口语教学活动,以此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此外,目前中学每个自然班人数约为50~60人,这样一来,班级人数过多,让老师无法或者很难在课堂上组织较为有效的口语训练。使老师们在进行口语教学设计时增加了难度。

种种因素导致口语教学陷入了困境,学生的日常口语表达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升,逐渐产生心理障碍,形成了不敢开口说英语、语音语调不规范、语法运用不合理、句子缺乏逻辑和连贯性等问题。

2.加强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必要性。

《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中明确写道:“词汇和语言形式是进行语言运用的基础,进行词汇、语法和语音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和组织各项基本技能活动,其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开展语言实践活动,培养他们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其实质是一种交流工具,真正有效的英语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张开口,用英语进行交际。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是英语教学的中点,而不是终点。

通过问卷调查得知,25%的学生觉得目前的英语水平可以基本表達自己想要表述的意思;44%的学生认为自己有英语交流障碍;70%的学生反映英语学习中练习口语的方式是早读和课文中少量的会话练习。60%的学生觉得自己不反感学习英语口语。我们必须认识到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系统学习英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如果不培养学生开口说英语的兴趣和勇气,只是一味注重试卷成绩,那么对于学生下一个高一阶段的英语学习势必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在中学阶段开展有效的英语口语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二、“互联网+”口语教学新模式

1.“互联网+口语教学”与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作为信息化时代的一种新形态,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思维重新整合网络上的各种海量资源,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使这些资源能够以一种更有效更便捷的方式被加以利用,提高信息利用率和信息质量。“互联网+口语教学”,其实指的是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将传统教学模式与信息化教学手段相结合,实现教学模式的改革,将“精准思维,用户思维,体验思维”的互联网思维引入教学中,更新教学理念,转换传统师生角色,重构良性教学环境,使教学资源利用最大化。

互联网思维强调的是开放和协作,是去中心、去边缘化,将这些先进的优质理念和口语教学相结合,对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和学习理念都非常有帮助。促使广大师生在有效利用互联网信息的前提下,更直接、更自由地发表见解和交流。

2.营造多媒体智能化教学环境,引入教学新形态。

目前城市中学各教室基本都安装了“班班通”、多媒体教室,包括黑板+投影仪、触摸一体机等设备,为“互联网+”时代多媒体辅助教学提供了设备保障。广大农村地区的县级中学都有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施。此外,不少学校都购买有家校沟通平台“校讯通”,为“课上+课下”、“线上+线下”的立体教学提供后台保障,方便学校和家长督促、监管学生课堂之外的学习。手机在中学生之间的普及度达到了90%,各种微信群、QQ群极大地方便了老师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家长之间、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随着如此多的信息化技术走进课堂,走下课堂,学生使用电子化设备登陆各个在线学习平台已经基本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有不想学习的借口,没有想学而学不到的障碍。

将“互联网+”引入口语教学,较为可行的一个办法是借助互联网的碎片化思维,把碎片化口语教学应用到学生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使学生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移动学习。毕竟中学阶段不开设专门的口语课程,老师可以利用早读、课间、课前5分钟等时间,通过PC端为学生播放一些口语学习材料,如音频、视频、图片等。也可以通过QQ群和微信群,给学生布置口语话题作业,不占用上课时间,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完成后提交即可。这样,对于一些缺乏自信又胆小的学生来说,就打消了一定的心理顾虑,不用担心发音不好或会话能力糟糕而被同学取笑。老师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化手段,在线上更直接地对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纠正学生的发音,对学生加以鼓励。endprint

随着手机功能逐渐丰富,手机不再仅仅是干扰学生学习的负面工具。相反,如果利用恰当,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进行口语学习。比如,老师可以推荐学生在手机上下载英语趣配音、英语流利说、看电影学英语等会话软件,在这些会话软件中,把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和口语水平组成不同的小组,小组成员之间不仅可以互相听各自的配音作业,还可以协作完成会话。这些口语练习软件上的配音素材各式各样,符合学生兴趣,不仅能使学生有效的互相监督,还可以极大地增强大家的学习热情。老师可以给学生业余时间布置口语配音或练习作业,让家长进行监督,并将练习情况通过微信、QQ、校讯通等渠道反馈给老师。

信息化时代,中学英语老师应该顺应时代发展,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比如,将一些口语组织方法和技巧、语音语调发音规则、需要大家练习的口语素材等制作成简短的微课,发送给学生,让学生课下观看和练习,在大家集中起来的时候抽取单个学生或小组进行展示或会话,将翻转课堂和碎片化学习、模块化学习引入日常口语教学中。

3.建立网络环境下英语口语教学评价体系。

网络环境下英语口语教学的评价体系不再单一地以成绩为指向,更不同于传统的纸质试卷考核形式,老师也不是评价体系中的唯一評判官,而应该结合“互联网+”的开放性思维,将评价去边缘化,去中心化,鼓励学生在自由、平等、无压力的状态下进行口语学习。一方面,老师可以通过类似于“由必学”这样的学习平台,对学生进行发音和造句方面的测试。学生可以登录平台及时查阅自己的错误,老师们可以通过后台数据分析,发现学生的口语发音弱点和难点,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另一方面,学生在手机客户端下载的语音语调练习软件,也带有评分功能,只需要将自己的练习作业发布到平台上,在此平台上注册学习的所有人都可以对其评论和打分。此外,将微课和翻转课堂引入日常口语教学后,学生利用早读、课间或课前5分钟进行的口语展示和小组会话,可以由同学们通过投票选出比较好的作业,口语作业得分较高的同学,可以得到一定的奖励。

此外,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爱好,将感兴趣的话题或想要练习的内容通过信息化渠道反映给老师。这样,评价体系的多样化,结合口语教学模式的信息化,不仅给学生单一枯燥的学习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英语口语的兴趣。

三、结语

“互联网+”思维所传达出的开放性、连通性等状态,打破了传统教育一直以来难以突破的瓶颈,为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广大中学英语老师们在教学中不断尝试,在尝试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以寻求最适合的、最有效的口语教学新模式。“互联网+”外语教学打破了传统的填鸭式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了老师和学生间无缝化的互动和交流,满足了新一代中学生的性格特点和个性化学习需求,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信息技术变革下的必然产物。

参考文献:

[1]陈一明.“互联网+”时代课程教学环境与教学模式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16(03).

[2]廖淑梅.“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7).

[3]李铭.网络信息技术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02).

[4]周桂芳.“互联网+”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英语广场,2016(01).

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资助endprint

猜你喜欢

口语教学互联网+互联网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方法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