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滑冰项目高原训练研究
2017-11-26郭洪海邵中平
郭洪海,李 雨,邵中平
(1.黑龙江省体育科学研究所,黑龙江 哈尔滨150008;2.黑龙江省冰上训练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150001)
速度滑冰项目高原训练研究
郭洪海1,李 雨2,邵中平1
(1.黑龙江省体育科学研究所,黑龙江 哈尔滨150008;2.黑龙江省冰上训练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150001)
高原训练在很多项目中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开展,但是在我国的速度滑冰项目上,却开展的比较晚,所以有关高原训练方面的经验也比较少。通过分析速度滑冰高原训练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并结合国内外高原训练相关的研究现状与研究进展,提出对于首次到达高原进行训练的运动员,不能急于增加训练的强度和训练量,应调整为更好密度和频次的生理生化指标监控,配合机体适应度科学的递增训练的负荷;在高原训练中,应该多注意运动员的机体反应,适当控制强度,防止运动肌肉拉伤。应详细记录并整理好整个高原训练前、中、后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等建议。
速度滑冰;高原训练;运动员
1 引言
第13届全国冬运会速度滑冰比赛在海拔1 650 m左右的我国第一个高原速度滑冰场馆举行。在13届冬运会之前由于国内没有一座室内高原速滑冰场,我国速滑运动员虽然也经常参加国外的高原比赛和短期的高原训练,但真正的系统高原训练比较少,也没有太成熟的经验[1]。从我国竞技体育整体情况和发展趋势来看,冬季项目尤其是速度滑冰男子项目发展长期停止不前,速度滑冰项目急需打破墨守成规的训练模式,在训练方法和理念上做出改变,尝试不同的新的训练模式[2],来打破现阶段的低迷状态。第13届冬运会的到来,给速度滑冰项目带来了新的课题,就是要挑战速滑项目的高原训练模式。高原训练作为运动训练体系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众多运动项目的训练中被广泛使用,高原训练已经是一种非常普及的训练方法了[3]。高原训练是充分的利用自然环境,比如低氧、低压等地理条件,来刺激机体产生应激反应,进而调动机体的潜在能力,进而达到提高运动员有氧能力的目的[4]。由于高原训练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较低,促使机体长时间处在这种条件运动时,会产生大量的乳酸,而短时间内不能及时清除,进而使机体产生应激性的变化,提高机体的抗乳酸能力[5]。与平原训练相比,高原训练更加需要运动员的抗乳酸能力、恢复能力和耐力。
2 研究进展和训练实践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高原训练从20世纪中期开始,就作为一种手段用来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当时,原苏联在外高加索建立了一个中长跑高原训练基地,为的是针对此项目进行相关的探索性训练[6]。进入21世纪,随着逐渐的深入研究和探索,世界各地高原训练基地已遍布全球,高原训练的理论逐渐的丰富起来。同时也衍生出很多新的方法,比如模拟高原训练的高原屋、低压氧仓以及高住低练等。随着具体方法和手段的日新月异,高原训练的作用和效果也逐渐突显出来。我们都能看到,现在国际上,很多奥运会项目运动员在比赛前都会进行一定时间的高原训练。
在最近几届奥运会上,许多国家运动队在准备前期都进行了针对性的高原训练。如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游泳比赛中许多优胜者都曾在美国的弗拉格斯塔夫(海拔2 134 m)进行了高原训练[7];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前,美国、俄罗斯、法国、中国、德国等许多奥运参赛国均进行了高原训练,其中美国队进行高原训练的人数达到了800人以上[8];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国游泳运动员进行了针对性的高原训练,并在奥运会上赢得了4枚金牌、5枚银牌的历史最佳成绩。高原训练的显著效果引起了各国的高度关注,并逐步成为赛前不可缺少的准备环节[9]。
速滑运动正是以体能为主的项目,并且急需解决后程的速度耐力问题,所以我们应该积极的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相关经验来提升我们高原训练的水平。
2.2 训练实践
每个国家高原训练的方法都略有所不同,比如挪威的速滑队比较喜欢用“低住高训”,而荷兰速度滑冰运动员大多选取低训高住,加拿大等北美地区速度滑冰运动员更倾向于“高训高住”。在训练的时间方面也略有不同,一般通常都是4~6周高原训练,而在加拿大卡尔加里训练的速滑运动员因其海拔高度在1 048 m左右,为避免高原训练对运动员的各项身体机能和心理承受状态产生影响,采取8~10天为一个训练阶段。一是非世居高原的人到高海拔居住会对身体各项机能产生强烈的刺激;二是在高原训练相对于平原训练更容易造成机体过度疲劳,而且一旦疲劳了,会很难彻底恢复;三是高原训练过长会破会机体的免疫力,而且肌肉力量会流失,肌纤维变细[5]。高原训练的时间过长是不太适合的,严重时会影响比赛状态,甚至会对整个赛季的比赛成绩产生影响[6]。我国的速度滑冰项目在高原训练方面,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上都是非常匮乏的,这正是亟待我们去解决的问题。
3 高原训练的要点
3.1 高原训练海拔高度的选择
对高原训练效果产生影响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海拔高度是否适宜,研究人员一直都在不断探索和研究,在我国50~60年代时期,选择海拔的范围比较宽泛,在1 000~4 000 m;到了60年代末至70年代,经过时间的洗礼和实践的考验,对海拔的选择范围逐渐的缩小,大多选择海拔1 500~2 000 m;等到80年代开始,人们对高原训练又有了新的认识,更新了高原训练的海拔选择范围,当时常在海拔1 800~2 600 m的高原上进行训练。研究表明大部分的高原训练地点会选择在海拔2 300 m左右,大致海拔高度在1 800 m以上,2 400 m以下。主要原因是当海拔在1 000~1 800 m时,空气中缺氧和空气压力等环境对机体刺激不明显,不足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而当选择超过2 400 m海拔的地点进行训练时,则缺氧情况加剧和空气压力过小对机体刺激过大,在这样的环境下机体无法承受较大的训练负荷,也不利于训练计划的实施[10]。所以高原训练时对高度的选择必须谨慎,过低或过高都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而且针对不同的运动员还会有个体差异,所以最佳高度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需要我们要针对项目特点和比赛需求来探索和选择。
3.2 高原训练持续的时间
关于高原训练持续的时间说法也比较多,有人说时间越长越好,这样对刺激机体比较深,更容易达到理想效果;而有人说长时间坚持高原训练后,再次返回平原训练或比赛,并不利于改变运动员各项机能的适应性。以往高原训练安排时间为17~21天,而现在公认最适合的周期大概为28~42天,通常教练员会把高原训练分为三个周期:开始期:刚开始在高原进行训练,在气压低、氧气含量少的环境下可能会发生很多生理上的不适应,比如心率加快、呼吸不顺畅、头晕等不适感,一般需经过3~4天时间来适应,机体可能就逐渐恢复正常了;适应期:为防止运动损伤和过度疲劳的出现,该阶段的训练负荷应该循序渐进的增加,当运动员机体逐渐适应,大部分功能恢复正常后,训练的强度和总量也随之递加,最后达到日常在平原的训练负荷,以确保机体对环境和训练负荷都有稳定而充分的适应空间;结束期:最后一周训练要保证训练质量,并对返回平原训练进行一系列准备[11],一般进入平原后要安排4天左右的时间来适应环境。
3.3 高原训练负荷量和强度的控制
高原训练最难控制的是训练强度和训练量,如何控制好训练中的负荷是高原训练成功与否的重中之重。训练强度过高时,会对运动员身体产生过度的刺激,容易造成过度疲劳;训练负荷过低,对运动员身体刺激不到位,没有达到高原训练的目的[12]。因此要对照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系统的进行生理、生化指标监控,来配合及时调整高原训练期间的训练强度与训练量,做到科学合理地控制训练负荷量和强度[13-15]。一般到高原前几天要以适应环境为主,不可以急于求成,给运动员身体和心理一定的适应空间,然后再依据运动员的身体情况、训练周期和距离比赛时间而调整训练负荷量和强度。强度控制首先必须考虑到运动员训练水平高低,水平高的运动员负荷强度可大些,而训练水平低运动员的,则适当减小负荷强度,其次要考虑比赛时的负荷强度需求,适当安排接近或略超过比赛强度的训练,以满足实际的需要。应该围绕着高原训练的总负荷,将最后阶段完成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衔接起来,进行高原训练前要作充分的有氧耐力训练准备,下高原后的平原训练的强度要略高于高原。
4 结论与建议
高原训练中训练负荷、机能恢复和科学监控是训练中的主线,要将训练的量和强度、训练后的恢复以及科学训练监控相结合。要根据个人特点、项目特征、比赛的时间等及时对训练采取的具体手段和方法进行调整,避免犯经验主义的错误。掌握好高原训练的科学的关键是强度的合理安排,既要达到训练强度、训练效果,又要避免强度超过机体承受能力的范围(过度训练甚至运动损伤)。只有将运动训练的效果与身体机能评定结合起来,将训练内容、训练效果和训练监控进行有效地结合,科研人员和教练员间密切配合,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速度滑冰项目的科学化训练水平和运动成绩。
对于首次到达高原进行训练的运动员,其身体机体受环境改变因此的刺激更为明显,各种生理机能产生变化导致不适感更加强烈,这时不能急于增加训练的强度和训练量,应调整为更好密度和频次的生理生化指标监控,配合机体适应科学递增训练的负荷,避免造成机体的疲劳发生。在高原训练中,应该多注意运动员的机体反应,适当控制强度,防止运动肌肉拉伤。
[1] 迟岚岚,曲迎君,夏娇阳,等.生理生化指标机能评定及在速度滑冰项目上的应用[J].冰雪运动,2006(4):19-21.
[2] 王义智,李大立.我国速度滑冰运动员比赛后程降速问题的解决措施[J].冰雪运动,2009,31(5):14-19.
[3] 雷志平.高原训练发展趋势浅谈[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7,14(2):79-81.
[4] 周忠林,路宗霞.关于高原训练生理生化指标研究的综述[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53(1):125-127,133.
[5] 孟浪,赵鉴.高原训练对速滑运动员红细胞变化的影响[J].冰雪运动,2010,32(4):14-15.
[6] 李雨,高中村.随加拿大速滑队高原训练的体会[J].冰雪运动,2006(3):13-14.
[7] 冯连世.高原训练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9(4):16-17.
[8] 翁庆章,陈一凡,王世,等.高原训练对优秀游泳运动员的生理效应[J].中国体育科技,1993(Z1):72-78.
[9] 翁庆章,钟伯光.高原训练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110-111.
[10] 曹璐杏.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高原训练转场前后的生理生化[D].成都体育学院硕士.2013.
[11] 沈金康.国家男子公路自行车运动员高原训练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2(5):34-36.
[12] 左晓东,敬龙军,谢春军.竞走赛前高原训练的营养补充、生化监控和训练负荷实例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15):6-9.
[13] 王志强.我国男子20 km竞走选手陈定、王镇伦敦奥运会赛前高原训练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3.
[14] 李爱红.模拟不同高原训练方法对大鼠心肌超微结构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7.
[15] 胡扬.关于高原训练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7):865-868.
Research on the Highland Training for the Speed Skating
GUO Hong-hai1,LI Yu2,SHAO Zhong-ping1
(1.Heilongjia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Sports Science,Harbin 150008,China;2.Heilongjiang Ice Sports Training Center,Harbin 150001,China)
highland training has been widely carried out in many sports events,but its development is late in Chinese speed skating so that the experience of highland training for the speed skating is also low. After analyzing the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highland training in the speed skating,the paper discusse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status and trend of highland training. It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skaters who receive the highland training for the first time as follows:it should not rush to increase the training intensity and quantity,it should scientifically increase the training loads according to the physical adaptability by monitoring the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dexes with better density and frequency,it should prevent the muscle strain by holding the training intensity properly and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the skaters’body reaction,it should record and organize in detail the body functional status before,during and after the highland training.
speed skating;highland training;skater
2016-12-17;
2017-01-18
郭洪海(1980-),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运动人体科学。
G861.1
A
1002-3488(2017)03-0014-03